耗資400萬美元打造 太陽帆飛船今日首航(圖)

2020-12-03 搜狐網

  光子提供航天新動力,「宇宙一號」理論速度將超所有人類飛行器

  科學家認為,太陽帆飛船可能是人類星際旅行的惟一希望,它無須火箭燃料,只要有陽光存在的地方,它都會不斷獲得動力加速飛行。

  今天,美俄科學家將向太空發射人類歷史上第一艘太陽帆飛船———「宇宙一號」(Cosmos 1)。如果試驗得到成功,人類探索太空也許將從此進入「太陽帆時代」。

  耗資400萬美元,美俄聯手打造

  「宇宙一號」太陽帆飛船耗資400萬美元,是美國一個由太空愛好者成立的國際私人組織「行星學會」、俄羅斯科學院和莫斯科拉沃奇金太空工業設計所花費數年時間聯合建造。

  「宇宙一號」總重量為50公斤,由8片長度為15米左右的三角形聚酯薄膜帆板組成,帆板總面積達600平方米。每張帆板的厚度比普通的塑料垃圾袋還薄,但它們卻堅硬異常,並且表面上塗滿了反射物質。帆板就像直升機翼片一樣,可以通過調整來改變飛行方向和速度。從理論上來說,當太陽光照射到帆板上後,帆板將反射出光子,而光子也會對太陽帆產生反作用力,推動零重力的太陽帆前行。因此,太陽帆的直徑越大,獲得的壓力也越大,速度也將越快。

  「冷戰技術」送飛船上太空

  今年以來,「宇宙一號」的發射日期被一再推遲,從最初的3月推遲到4月,再到5月底。而今天,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宇宙一號」將最終進入太空,並在其後幾天內展開它優美的帆體。

  「宇宙一號」將以潛艇水下發射的獨特形式開始它的航程。美俄科學家計劃從一艘停靠在巴倫支海的俄羅斯核潛艇上將帆板摺疊起來的「宇宙一號」發射升空,一枚在冷戰時期設計用來攻擊英美的前蘇聯火箭將用來執行這次發射任務。接著,俄羅斯科學家將採用第二項「冷戰技術」———用將間諜衛星送入軌道的技術將「宇宙一號」送至離地球800公裡處的理想軌道上,遠離地球大氣層的影響。

  當「宇宙一號」進入軌道後,將不會立即展開太陽帆。

  地球上的科學家們將用幾天的時間來檢測飛船上的各個系統,高度控制發動機也將點火以保持其軌道的穩定。

  在所有準備工作就緒後,位於俄羅斯莫斯科的地面控制中心將發出指令,屆時飛船將向桅杆充氣,摺疊的帆板會像花瓣一樣展開,太陽帆飛船由此開始運行。

  如能持續飛行3年,時速可達16萬公裡

  按照理論推算,由於太空中沒有任何阻力,在陽光微弱的壓力推動下,「宇宙一號」太陽帆將會慢慢地以每秒約一毫米的速度加速移動。到第一天結束時,太陽帆的速度將增至每小時100英裡;到第100天時,它的速度將達到每小時1萬英裡。如果「宇宙一號」能持續飛行3年,速度會提升到每小時10萬英裡,這是人類任何飛行器都沒有達到過的高速,相當於人類的宇宙探測先驅「旅行者號」探測器飛行速度的3倍。如果用「宇宙一號」來探測冥王星的話,可以在不到5年的時間裡完成從地球到冥王星的旅程,而美國宇航局使用普通飛船探測冥王星的「地平線計劃」預期需要的時間卻是十多年。

  由於這一次的飛行仍舊是實驗性的,所以「宇宙一號」的飛行時間也不會持續很長。在一個月內,聚酯薄膜的帆體就將在太空熾烈的陽光下逐漸降解,支撐帆體的桅杆強度也會弱化。到那時,「宇宙一號」的軌道高度很可能會逐漸減低,直到有一天落入地球大氣層並化成一團火球。

  太陽帆技術剛剛起步

  「行星學會」的執行總裁羅裡斯·弗裡德曼博士表示,日本曾實驗過亞軌道飛行的太陽帆,而俄羅斯也在「和平」號國際空間站附近展開過太陽帆,但這兩個國家的太陽帆都不能進行可控飛行。

  「行星學會」的執行總裁羅裡斯·弗裡德曼博士稱:「將太陽帆送入軌道並成功展開,將具有裡程碑般的意義。除此之外,如果太陽帆轉向太陽,並向更高的軌道前進,哪怕我們測量到它的速度有一點點增加,都會是令人振奮的結果。」弗裡德曼同時表示,太陽帆技術才剛剛起步。他說:「這次飛行僅僅是一次技術測試。一旦表明太陽帆的確可以在宇宙中航行,我們希望其他一些諸如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之類的機構可以進行更深入的試驗。」

  ■連結

  有陽光的地方就有動力

  太陽帆技術引發太空探索新革命

  從太空旅行成為現實的那一天起,人類通往宇宙一直以來只有一種方式,那就是依靠火箭推進器。然而,太陽帆技術卻為人類提供了另一種選擇,並被科學家認為是人類太空船進行星際旅行的最大希望,因為它無須火箭燃料,只要有陽光存在的地方,它都會不斷獲得動力加速飛行。

  光是由細小的被稱為光子的能量團組成的,太陽帆的工作原理,就是將照射過來的太陽光反射回去,由於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太陽帆將光子「推」回去的同時,光子也會對太陽帆產生反作用力。就是靠這種反作用力,飛船便被「推」著前進。專家說,陽光是一種取之不盡的能源,從這一點上來說,遠距離的太空旅行中使用太陽帆比使用傳統的火箭推進器要更勝一籌。

  在美國宇航局先進概念研究所專門研究光帆的朱布倫博士表示,如果設計合理,從理論上說,太陽帆的最高速度可以達到光速的2%(6000公裡/秒),果真如此,星際航行將成為可能。屆時,給這種宇宙飛船提供動力的將不是太陽,而是安裝在衛星上的功率巨大的雷射器。

  太陽帆的另一個優勢是,它不需要燃料,也沒有發動機,所以可以攜帶更多的科學儀器和貨物。

  俄羅斯太陽帆計劃的負責人維克託·庫德裡亞紹夫則表示:「太陽帆完全有能力讓太空探測器獲得超高飛行速度。這種太陽帆推進系統不但可用於行星際飛行,而且還可用於進行距離更長的恆星際飛行。當然,離太陽越遠,獲得的推力也會越小,但這並不是一個太大的問題。

  太空飛行器會在遠離太陽的過程中獲得足夠的速度,足以保證其完成太空之旅。」

  ■回顧

  近百年夢想成真在即

  「宇宙一號」包含了人類將近一個世紀的夢想。據稱,早在1921年,俄羅斯人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就提出了「光帆」的概念。而後,科幻小說家阿瑟·克拉克的小說《太陽帆船》則讓這一概念深入人心。

  而對於「宇宙一號」的締造者之一、「行星協會」執行總裁羅裡斯·弗裡德曼博士來說,他在太陽帆上投入了大半輩子的精力,並讓這一夢想成真在即。

  弗裡德曼曾在上世紀70年代負責為美國宇航局開發太陽帆。後來,他辭掉了美國宇航局的工作,並與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一起成立了「行星學會」,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非營利性民間太空探索組織。太陽帆和「宇宙一號」飛船就是「行星學會」的太空探索計劃之一。

  上世紀90年代,一種超輕材料的研製成功使發射太陽帆飛船成為可能。在卡爾·薩根遺孀的捐贈及俄羅斯科學家羅納德·薩格迪夫的協調下,每年都要進行洲際飛彈發射測試的俄羅斯核潛艇部隊同意以50萬美元———比在美國發射便宜近百倍的低廉價格,讓太陽帆搭上洲際飛彈測試的便車。

  2001年,「行星學會」設計的第一個太陽帆在俄羅斯發射,但由於火箭未能產生足夠的推力,太陽帆未能與助推器分離。第一次太陽帆飛船試驗就這樣以失敗告終。

  今天將升空的「宇宙一號」飛船會攜帶一張刻有研製者信息的CD:「我們的祖先設計出利用風在海上航行的方法,由此開始了將我們人類轉變成互相交流的生物的進程。這些古代探索者的名字我們已經無從考證,今天我們用『宇宙一號』的首飛,紀念他們的勇氣和天賦。

  我們在努力學習如何騎著我們的星星發出的光線,穿越無限的太空之洋,到達遙遠的其他世界的彼岸。」

  ·點擊進入科學頻道 更多精彩在裡面

  ·新疆「湖怪」之謎何時揭開(圖)·天天吃紅肉會增加腸癌機率

  ·遠古巨人遺骸泰國重現(圖) ·巴西吸血蝙蝠接連襲人奪命(圖)

  ·美國在「綠屋」藏匿外星人·研究生自稱發現相對論存在漏洞

  ·白加黑等感冒藥驚現致命成分·四十年研製人造太陽基本成形

  ·「女大胃王」再次震江湖·澳大利亞大堡礁正在逐漸消亡(圖)

(責任編輯:孫陽)

相關焦點

  • 光子撞擊提供推力,最大速度24萬千米/小時,太陽帆如何工作
    這些太空運輸方案中最現實的一個就是用太陽帆取代火箭燃料和火箭發動機。很薄的巨大反射鏡早在400年前,當歐洲大部分地區都在進行無止境的海洋探索時,天文學家克卜勒提出了僅依靠太陽光的能量探索太空的想法。當宇宙飛船在圍繞地球或太陽飛行時,它以給定的速度和高度在圓形或橢圓形軌道上運行。為了進入一個更高的軌道,只需將太陽面對太陽,這樣陽光產生的壓力就與速度方向成銳角。微小的推力給宇宙飛船一個加速度,提高了它的軌道速度,宇宙飛船進入了一個更高的軌道。
  • 利用太陽風質子驅動 「電動帆」宇宙飛船推進技術開始測試
    【每日科技網】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開始對具有革新性的「電動帆」宇宙飛船推進系統方案進行測試。這種推進系統可利用太陽風使飛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星際航行,並能降低其對燃料的依賴。
  • 什麼是太陽帆,太空太陽能電站給人類會帶來哪些好處!
    太陽帆,是前蘇聯科學家燦德爾在90年前提出設想,1992年由俄羅斯科學家研製成功的。俄羅斯科學家研製的這面太陽帆,用聚酯纖維絛綸薄膜製成,厚度僅5微米,表面噴塗一層銀色金屬,主帆直徑為250米,總重13公斤。這面太陽帆,1992年12月由「進步號」宇宙運輸飛船捎帶升空,1993年2月4日飛船完成運輸任務後,才在距離地面350公裡的太空把它展開。
  • 光壓和太陽帆
    太陽帆太空飛行器是一種利用太陽光的壓力進行太空飛行的太空飛行器。在沒有空氣的宇宙空間中,太陽光光子會連續撞擊太陽帆,使太陽帆獲得的動量逐漸遞增,從而產生加速度。「宇宙1號」太空飛行器在運載火箭的推動下,進入遠地點約1200km的太空預定軌道後,按預設程序拋棄保護罩,並緩緩地綻開兩個花瓣狀、總直徑約26m的、表面覆蓋著鋁薄膜的太陽帆。這艘太陽帆太空飛行器在近地軌道飛行約25分鐘後,按預定計劃返回。
  • 想要最快的太陽帆?那就先把它扔到太陽去吧!
    最快速的太陽帆?先飛向太陽吧多個太空宇航局計劃在未來的幾十年內將太空人送回至月球(或是第一次送往月球),並啟動首次載人飛船飛往火星。在這以及近地軌道的爆炸式發展,毫無疑問我們正處於一個全新的太空探索時代,各種星際旅行新舊概念也開始層出不窮。
  • 俄專家正在研發可快速抵達遙遠太空的太陽帆飛船
    人民網訊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21日報導,俄羅斯薩馬拉大學新聞中心發布消息稱,薩馬拉專家正在研究能夠超越最快探測器並抵達遙遠太空的太陽帆飛船。研究參與者、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紐約市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中心主任羅曼·克澤拉什維利(Roman Kezerashvili)教授表示,新太陽帆飛船與以往不同,將採用圓形充氣結構,在無需增加推進器的情況下也可噴射加速。「我們的裝置就像一個『麵包圈』,中間部分被薄板封住。
  • NASA耗資2300萬美元太空廁所即將升空 意義出乎意料
    私人貨運飛船將於9月29日(星期二)從維吉尼亞升空,將大量的新鮮物資運送到國際空間站,包括科學實驗,雅詩蘭黛的護膚品和嶄新的太空廁所。NASA耗資2300萬美元太空廁所即將升空 意義出乎意料這項名為天鵝座14號的任務將在第14趟飛行中交付3,458千克的貨物,以供諾斯羅普·格魯門的機器人Cygnus太空飛行器以及補給飛船的第13項任務,前往國際空間站。
  • 太陽帆驗證成功!首個地球軌道上受控運行的太陽帆飛行器誕生
    太陽帆驗證成功!據美國行星學會發布的消息,這個飛行器於7月23日展開銀色太陽帆,經地面人員優化調整朝向後開始圍繞地球提升軌道,從7月26日至7月30日藉助太陽帆將遠地點提高2公裡,距地表約727公裡。
  • 人類又將一顆太陽帆衛星送上太空,它的意義是什麼?
    但事實上,如果沒有這張撐開的「太陽帆」,這顆衛星就只能漫無目的地飄在地球軌道上了。因為它設計時就沒有考慮過助推燃料,而是希望完全靠帆布來「捕獲」太陽風的輻射壓,由此驅動衛星的移動。「太陽帆」的概念始於 17 世紀,由德國天文學家約翰內斯·克卜勒所提出。他認為在幾百年後,人類會乘坐一種不需要燃料,而僅依靠太陽光為推力的飛船遨遊太空。
  • 越航復航中國首航進帳55萬美元
    越南國家航空公司(Vietnam Airlines,簡稱「越航」,下同)已於7月18日復航中國,首航從英國倫敦承載275中國乘客飛往中國南京,單程回國票價2000美元/人,總進帳55萬美元。中國乘客自倫敦搭乘越航回國(倫敦-河內-南京) 圖來源:HVN越航表示這是中越停航168天後越航執行的首次載客航班
  • 十張圖看懂:為何SapceX載人飛船停止發射川普會氣急敗壞
    俄媒報導稱,兩天前美國首個商業載人航天飛船發射計劃在發射前15分鐘被緊急叫停,這讓特意來到甘迺迪發射中心的川普一家十分的尷尬。令川普生氣的是,俄羅斯的的飛船可以升空,而美國不行。1959年~1963年,美國推出水星計劃,整個計劃耗資3.84億美元。完成了,20次無載人飛船發射、6次載人飛船發射。1962年2月20日,約翰·格倫搭乘友誼7號飛船,實現美國版太空首航。
  • 「新視野號」探測器掠過冥王星 耗資7億美元(圖)
    「新視野號」探測器掠過冥王星 耗資7億美元(圖) 2015-07-15 07:18:12  報導稱,「新視野號」的飛行時速近5萬公裡,是迄今速度最快的宇宙飛船。它攜帶的七臺儀器將在飛越冥王星時開足馬力工作,拼湊出冥王星及其衛星的完整面貌。  冥王星原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但於2006年除名,被降級為「矮行星」。
  • 中國發現新型太陽帆材料 推力可提高1000倍
    電影《阿凡達》中,人類飛抵4光年外的比鄰星所使用的巨大宇宙飛船採用了16平方公裡的巨大太陽帆作為動力,最近中國科學家發現的一種新型材料或許能將這個面積降低1000倍。據悉,天津南開大學教授陳永勝、田建國的聯合科研團隊發現的一種石墨烯材料具備「光動」飛行能力,單位面積材料產生的推力是傳統光壓推動的1000倍。
  • 我國首次完成太陽帆關鍵試驗,美國人:或是太空探索下一個領導者
    但是有一個方式具有很大的前景,那就是利用太陽光壓進行航行的太空飛行器---太陽帆。最近,我國在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們正在研究的太陽帆材料或將讓我們遙遙領先。天帆一號在軌飛行效果圖 據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消息得知,該所研製的「天帆一號」太陽帆搭載瀟湘一號07衛星,在軌成功驗證了多項太陽帆關鍵技術
  • 耗資550萬美元打造的海上漂浮房子,到底長什麼樣子?
    它還耗資550萬美元!如果您是喜歡航行或乘船遊覽的人,但是希望他們能在自己舒適的家中做得到,那麼現在您可以!世界上終極的「住宅遊艇」 Arkup實際上是一座浮動別墅,由於擁有兩臺100 kW / 272 hp的電動發動機,因此可以作為豪華海上船隻加倍。儘管並非為惡劣的海況而設計,但這種令人驚嘆的漂浮房屋可藉助四個液壓打樁系統在水面上升起。
  • 美媒:明年搭SpaceX升空,耗資2億美元
    自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飛上太空後,人類的載人航天工程便迅速興起,如今就連太空旅行都被提上日程,據外媒《Variety》報導,好萊塢巨星湯姆·克魯斯將搭乘SpaceX的宇宙飛船前往太空拍戲,創下世界電影業的新紀錄。
  • 耗資千萬的超級爛片,首日網絡票房收入82萬!
    這一部新片就是片名就很爆炸的《天啟大爆炸》,耗資1000萬打造,對於網絡大電影來說,這投資可不小。《天啟大爆炸》首日網絡分帳票房為82.5萬元,觀影人次超33萬人次,不愧是耗資巨大的爛片,一上線便引爆了網絡票房。這部電影野心頗大,集結玄幻、推理、科幻、推理、外星人、喪屍等各種元素,還大玩足以令人看到吐血的反轉劇情,而且還有一個可歌可泣的搞笑愛情故事。
  • 太陽老工具人了,NASA欲將太陽當成放大鏡,只為清晰成像系外行星
    作為20世紀70年代NASA哈雷彗星太陽帆探測計劃的提出者,弗裡德曼一直致力於推進光帆飛船的研發。他認為,利用光帆在太陽系內航行是人類邁向星際探索的第一步。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物理學家圖裡舍夫也認為,即便這一計劃有著重重障礙,但是得到的回報將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 太陽磁暴今日襲擊地球(圖)
    太陽磁暴今日襲擊地球(圖) 點擊進入>>>   新快報訊 俄羅斯科學家日前預測,莫斯科時間1月17日晚(北京時間18日凌晨)將會有強太陽磁暴「襲擊」地球。
  • 來自旅途的「明信片」- 飛向太陽的探測飛船發回最清晰圖像
    「太陽軌道飛行器」(Solar Orbiter)是一艘飛向太陽的科學探測飛船,由歐洲航天局(ESA)和美國宇航局(NASA)歷時8年聯合研發和製造,耗資高達15億歐元(16億美元,約114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