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被剝奪了環法七冠的蘭斯·阿姆斯特朗出現在了美國科羅拉多的一場山地自行車賽中。這是一項不屬於美國反興奮劑機構(USADA)管轄的賽事,41歲的他最終屈居亞軍。被反興奮劑機構終身禁賽的阿姆斯特朗狀態輕鬆,「沒有人需要為我哭泣,我仍然可以偉大!我有個很好的妻子還有5個孩子,我的基金會也沒有因為外界的言論受到影響。」
戰績:83次穿上領騎衫
在33歲的年紀獲得22個分賽段冠軍、83次穿上黃色領騎衫、7連冠,這一連串的數字完全可以描摹阿姆斯特朗,但他的故事還不止如此。在數字的背後,他用頑強的精神塑造了不可戰勝的神話,車迷們甚至把環法(tour de france)稱為「蘭斯之旅」(tour de lance)。
七年前,最後一次站在環法自行車賽巔峰的阿姆斯特朗說:「對於那些不熱愛自行車運動的人和憤世嫉俗的人,我深表遺憾。環法大賽是一項艱苦的比賽,唯有用辛勤的汗水才能換來勝利。」在長達20年的職業生涯中,阿姆斯特朗創造了無數奇蹟:1992年投身環法,1996年罹患癌症的他經過治療,重返賽場,在1999年獲得第一個環法冠軍後,再也無法停止前進的步伐,「霸佔」冠軍頭銜直到2005年。直到去年再次退役,他依舊是一個王朝的代言人。
阿姆斯特朗的故事中充滿「既生瑜,何生亮」的嘆息。德國車手烏爾裡希,在阿姆斯特朗時代四獲亞軍。巴索同樣充滿苦澀,儘管他和朗哥創造了無數次衝刺爭冠的佳話,但他依舊只能扮演失意英雄的角色。
汙點:禁藥調查無止無休
不管是奪得環法7冠,還是2009年的復出,作為這項運動的標誌性人物,阿姆斯特朗始終有質疑相伴。
2010年,蘭迪斯因禁藥遭受滅頂之災後,不忘拖昔日隊友「下水」,在環法大賽即將開始之前適時地給出猛料,他披露車王曾經通過服用違禁藥物來提高運動成績,甚至鼓勵全隊服用。
阿姆斯特朗對此沒有過分激動,僅僅通過律師回應,「蘭迪斯的誠信已經破產了,他的話能相信嗎?」
無論態度多麼從容,質疑都無法消聲。職業自行車運動不乾淨似乎成為一種共識,針對阿姆斯特朗的調查和質疑從未停止:世界反興奮劑組織、美國反興奮劑中心、美國食品和藥品監察局、FBI、法國資深媒體《隊報》,無數機構質疑過車王。從第一次奪冠的13年以來,他的藥檢從未出過問題,但等待他的依然是問詢、檢查、秘密調查……
「這麼多年以來,針對我的調查就好像是在搜尋女巫一般」,他備感委屈地抱怨。最終,這個夏天的8月24日,阿姆斯特朗選擇結束這一切的糾纏,宣布不再抗爭。
抗癌:戰勝死神的騎行者
禁藥的傳聞從未停止,但很多人依舊固執地愛著朗哥。其中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有一點毫無疑問:他曾經跟癌症作殊死的搏鬥。
1996年,阿姆斯特朗因患睪丸癌而被切除了一個睪丸。當時,癌細胞一度侵襲到他的肺部和大腦,醫生的診斷是「時日無多」,但阿姆斯特朗挺過來了,經過三次手術和化療後,他戰勝了癌症,隨後連續7年徵戰環法大賽,每年接受在高溫下騎行23天、總距離達3000多公裡的考驗,最終登頂。作為一個曾經身患癌症的人,這樣的勇氣和毅力也是後人無法超越的原因。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除了治好自己,阿姆斯特朗不忘分享「大愛」,1997年他創立了旨在為癌症患者籌款的基金會,與小布希競爭美國總統寶座的克裡也曾戴著基金會「堅強地生活」的腕帶走遍美國。正如阿姆斯特朗給自己準備的墓志銘:「我是一個來自德克薩斯的孩子,我學會了快速騎車,我戰勝過致命的癌症,我贏得過世界上最艱難的自行車賽。」
家庭:朗媽朗寶激勵前行
2000年,阿姆斯特朗出版了自傳《爭分奪秒》:「寒風凜冽的嚴冬,我一個人騎行在皚皚白雪覆蓋的阿爾卑斯山公路上,面對寒風和山坡一腳一腳地向前騎行,身邊沒有任何車隊的任何車手,這就是我取得成功的原因,而不是別的。」
如此簡單的一段話,回應了所有對他的質疑,也說出了車王職業生涯的艱難。1971年9月18日,阿姆斯特朗生於美國德克薩斯州。自小,他和母親相依為命,鐵人三項、自行車比賽,無論阿姆斯特朗從事哪項運動,母親總是他的司機、裁縫、護士和夥伴。這也是他永不放棄的原因,在治癒癌症重回賽場時,阿姆斯特朗用一句話回應了所有人對他實力的質疑:「如果我放棄努力,那麼我媽媽會把我罵死的。」確實,除了他本身的天賦技巧以及車隊的輔助外,阿姆斯特朗的母親給了他最巨大的勇氣。「感謝我的母親。」阿姆斯特朗曾經說,「她告訴我,『當你想放棄的時候,你就再向前走一步,咬緊牙關,那樣就能夠挺過來了』。」
在感情世界中,阿姆斯特朗同樣是個勝利者,他擁有五個寶貝孩子——盧克、格雷斯、伊莎貝爾特、麥克斯和奧利維亞·瑪麗。在最後一次退役時,朗哥曾經甜蜜地說:「我找不到任何理由再繼續。該是我回歸家庭的時候了。」
晨報記者 李昕
■追史
十四年中9冠涉藥
層出不窮的禁藥傳聞,讓擁有一百多年歷史的環法自行車賽熱鬧無比,似乎每一天都有新的興奮劑醜聞爆出。
過去14年中,環法有多達9個總冠軍被剝奪,屬於環法的神聖光環在慢慢散去。烏爾裡希、巴索、維諾庫羅夫等車壇名將都捲入過興奮劑事件。2006年,美國車手蘭迪斯在奪得總冠軍後不久被查出藥檢陽性,隨後被剝奪了冠軍頭銜並被禁賽兩年;今年初,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對西班牙車手康塔德處以禁賽兩年的處罰,同時剝奪其2010年環法自行車賽個人總冠軍頭銜。
晨報記者 李昕
■聲音
挺朗倒朗涇渭分明
放棄與美國反興奮劑中心抗爭的聲明,讓41歲的阿姆斯特朗光環盡失。對於他的「遭遇」,媒體表現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有多家媒體都提出了「放棄自辯」不等同於「承認服藥」。有媒體提出,由於證據盡毀,禁藥事件的真相無法呈現。至於阿姆斯特朗在賽場之外表現出的拼搏、堅忍的精神,ESPN認為,人們一定更願意記住阿姆斯特朗曾經的傳奇,他戰勝癌症重返賽場的故事將成為最好的勵志教材,激勵無數人。
與以上媒體的寬容相比,有些媒體要苛刻得多。《洛杉磯時報》認為,阿姆斯特朗對自己的行為毫無悔意,《福布斯》則將朗哥的聲明理解為:「我服用興奮劑了,但大家也都服了。我比其他人更勤奮,所以才能把自行車運動帶到一個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