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德國科學界,他故意算錯一個小數點,讓德國沒有製造出原子彈

2020-12-07 茶館說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參戰人數最多的戰爭。無論是從人力、物力、經濟、資源等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是前所未有的。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德國在一戰結束以後,一直被歐洲國家所壓制。德國被迫強行裁軍,海陸空三軍被強行限制數量。

德國,直到希特勒上臺。德國開始不顧一戰戰敗條約,開始秘密地發展軍隊。二戰初期,德軍藉助閃電戰迅速佔領了歐洲廣大領土,以至整個歐洲只有蘇聯和英國在頑強的抵抗著德軍的進攻。其他國家不是被滅亡,就是被迫加入軸心國。但是隨著,日本偷襲珍珠港,日本向美國宣戰。德國就明白,如果想戰勝盟軍,就必須立刻扭轉自己與美國軍事差距。因為,以美國的經濟實力,對於軸心國來說是致命的。為了彌補這些差距,德國決定加大對新式武器的研發力度。

隨著,德國一批批的新式武器加入戰爭,盟軍逐漸開始吃力。例如,世界上第一架噴氣式戰鬥就是德國人發明的。在同時期的戰鬥機中,盟軍戰機根本無法追上德軍噴氣式戰鬥。只能等德軍噴氣式戰鬥機起飛、降落的時候進行伏擊。但是,德軍地面的防空部隊會全力向盟軍飛機開火。所以盟軍空軍依然是處於劣勢。

德軍噴氣飛機

德國又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種飛彈。雖然這種飛彈相對於現代飛彈來說,只是一種非常初級的飛彈。但是在當時,這種飛彈給英國居民帶來了強大的威懾力。

當時,德國為了要徵服英倫三島。時常連續轟炸倫敦等一些英國重要的城市,英國人民都沒有放棄抵抗。但是隨著德國V1、V2飛彈的投入使用,倫敦居民顯得非常驚恐,他們從未見過這樣的武器。它們劃著長長的尾焰,呼嘯著從天而降,然後發出劇烈的爆炸,讓整個倫敦地動山搖。雖然英國當時在重要城市上升起了許多防空氣球,仍然不能阻止倫敦居民逃離倫敦。但是,隨著美國的加入。德軍覺得需要加快研發新式武器的進度了。

V1火箭

德國當時已經開始了原子彈的研究工作,主持這項工作的科學家是海森堡。他是同時代在研究原子彈方面可以和愛因斯坦相媲美的物理學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愛因斯坦受到德國納粹迫害,被迫流亡美國。

海森堡

海森堡因為是德國人,所以留在了德國,並希望能在納粹的統治下挽救已經支離破碎的德國科學界。海森堡是一個愛國者,他不能眼睜睜地看著納粹把德國積累了那麼多年的科學技術毀於一旦。所以,他選擇同意納粹的邀請,加入研究原子彈的團隊。希望自己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儘可能拖延納粹德國原子彈的研發進度。

因此海森堡故意算錯了一個小數點,把原子彈的重要成分鈾235算成238。並且把一顆原子彈需要多少的鈾的上限故意算成了下限。導致,得出的結果是,需要幾十噸的高純度鈾才能製造出原子彈。希特勒得知這個消息以後,覺得製造原子彈是天方夜譚。覺得盟軍也不可能在戰爭中得到那麼多高純度的鈾。所以,就停止了原子彈的研發計劃了。

雖然原子彈,是在德國戰敗後美國人才向日本投放的。但是,不得不說海森堡為了挽救德國科學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相關焦點

  •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有研製出原子彈?原因其實很簡單
    二戰末期,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直接讓日本無條件投降,震驚了世界。美國是第一個發明出原子彈並將其投入使用的國家,但在當時的世界上,並不止美國一個國家在研究原子彈,納粹德國對於原子彈的研究也一直在進行中。要知道,當時的德國可謂人才濟濟,各個領域的頂尖專家都不在少數,還誕生了不少諾貝爾獎得主。
  • 是什麼緣由致使德國當時沒能夠造出原子彈?
    二戰末期,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了一顆原子彈,名為「胖子」和「小男孩」。這是原子彈的第一次使用,它的巨大威力震驚了世界,也直接導致了日本投降,結束了二戰。然而,這種武器在當時並非沒有其他國家在研究,納粹德國就是其中之一。德國的科學界在上世紀初可謂是群星熠熠,光是物理和化學方面就有不少德國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
  • 二戰時德國沒有造出原子彈,是因為德國科學家數學題算錯了?
    上個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世界各國被捲入戰爭之中,到了二戰後期的時候,美國率先研製出了核武器,甚至為了能夠儘快結束戰爭,美國就將核武器投入到了對日作戰當中。而隨著原子彈的爆炸日本最終選擇了投降。實際上在二戰時期,除了美國之外,德國也在研製核武器。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二戰中的一個搞笑事件,德國沒造出原子彈,居然是因為這位科學家數學題算錯了?
  •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有造出原子彈?就因為這個醉漢
    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隨著納粹德國的戰敗,海森堡作為納粹德國原子彈計劃的負責人被英國軍方軟禁在了一個莊園之中,他是在收音機上聽到的廣島原子彈爆炸的消息的,聽到這個消息時,海森堡感到自己錯了,並不是他為德國製造原子彈這件事情錯了
  • 德國造出了原子彈,是海森堡的謊言,還是歷史真相
    在科學史也是戰爭史上有一個謎案,那就是二戰時期德國有沒有造出原子彈。在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當時原子彈所產生的亮光超過一千個太陽亮度。此後日本不得不宣布無條件投降。美國人的原子彈工程是在曼哈頓實施的,因此也叫曼哈頓計劃,整個計劃從1942年開始,到試爆成功只用了短短3年時間。
  • 歷史深處的秘密:二戰時納粹德國為何沒能率先造出原子彈
    早在1939年納粹德國就以海森堡作為核心,打造了著名的【鈾俱樂部】,在整個俱樂部中可謂是群星薈萃,匯集了當時歐洲最頂尖的100多位科學家,開始大刀闊斧搞原子彈工程,那麼為何這支超強科學天團最終沒有能夠完成原子彈的研製呢?歷史深處的秘密到底是否是像海森堡所說的那般,由於出於道德沒有同他的祖國德意志合作?進而使德國沒有能夠率先造出原子彈?
  • 這位德國科學家,是否真的算錯原子彈的數據?要麼人類歷史將改變
    這所醫院有一個專門的部門來治療在二戰時期由於原子彈爆炸產生的核輻射所造成的疾病(例如,罕見的血液疾病,白血病,畸形兒,白血病,以及複合骨髓瘤等)。不好意思,又給扯遠了。懂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最早開始研發原子彈的是德國,並非美國。
  • 他粉粹希特勒的原子彈夢,守護全人類,不然現在生活決不能這麼好
    雖然在一戰之後,德國的軍隊都被壓制發展,不過經過他們的努力, 在二戰的時候,陸軍的實力明顯增強,不過他們的海軍和空軍,是比較弱的,為了彌補這一缺點,他們就發明了很多東西出來。當時希特勒就想趕緊要一個大規模殺傷力武器,那就是原子彈,當時是德國著名的科學家海森堡,負責研製,他是在愛因斯坦之後,出來發對力學研究比較深的一個科學家,當時物理學研究有了困難,是他創立了矩陣力學,還提出了不確定性原理和矩陣理論。
  • 為什麼納粹德國沒有造出原子彈,原來是因為數學題算錯了?
    人類至今最強大的武器就是核武器,當然了,核武器並不只是原子彈,其中還包括有氫彈、中子彈,原子彈是其中威力最小的。核武器是一個國家保證其國防安全的重要保障,看看聯合國的五常,各個都有核武器。二戰後期,美國就在日本上空投下了兩顆原子彈,直接就把日本打投降了,其實在美國投放原子彈之前,就在日本撒下過傳單,告訴普通人原子彈威力極大,不過當時的日本高層和普通人都不相信有這種武器。不過這也不怪日本,畢竟美國是一個研製出核武器的國家。不過,關於二戰原子彈還有一個辛密,那就是當年德國同樣也在研發原子彈,只不過最後沒有成功,那麼納粹德國為什麼沒有製造出原子彈?
  • 是什麼原因導致德國當年沒能夠造出原子彈?
    在歷史課上,我們知道,,美國在二戰的時候率先研製出了原子彈,不過,在那個時候其實除了美國之外還有一個國家也想在短時間內將原子彈研發出來。在這個威力巨大的武器上面投入了大量資源的並不只有美國,德國也是其中之一。
  • 納粹德國沒能力研製原子彈?只因為這位科學家「算錯」一個數據
    眾所周知,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造出原子彈的國家,但實際上,當時國際上想要儘快造出原子彈的國家並不止美國一個。在原子彈製造中砸下了重金的國家除了美國,還有德國。而且,二戰時期,德國也製造除了許多先進的武器,原子彈是納粹德國最重視的武器。當時,德國國內有頂尖的科學家。
  • 納粹德國沒實力研製原子彈?只因這位科學家「算錯」一個數據
    那個時候德國在原子彈領域的研究可謂是一馬當先,不僅僅有諸多頂尖的物理學家,而且當時的全世界範圍內,德國的物理學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是最多的,而且德國還有著極其龐大的核物理研究機構,所以說德國是當時最有希望研究出原子彈的國家。
  • 二戰時期,美國率先研發出了原子彈?德國三次爆炸的真相不簡單
    他可以稱得上泰鬥級別的人物,其睿智的大腦能和愛因斯坦相媲美。後面的故事大家都比較清楚,一個是希特勒給的經費太少,研發進度推進不了;一個是德國鈾工廠被炸了,缺少濃縮鈾;還有一個是海森堡算錯數了。我們要知道,希特勒雖然給的經費少,但德國之後又開展了一次核物理研究,第2次給的經費是非常高的。其次雖然鈾工廠被炸,但是只要研究人員還在,那麼工程就會很快再次展開。
  • 天才爭霸賽:二戰德國先開始研究的原子彈,為何卻被美國反超
    天才爭霸賽:二戰德國先開始研究的原子彈,為何卻被美國反超 要知道二戰時期,各個國家為了取得勝利都紛紛開始研究原子彈,其中美國是最先研究出原子彈的國家,其實在美國之前德國早早的就開始研究原子彈了。
  • 納粹德國沒實力研究原子彈?只因這位科學家算錯了一個數據
    就德國當時的情況來看,他們的確是有可能造出原子彈的,因為那時候德國的國力還很強盛,而且也不卻科研人才,那時期的優秀科學家有不少都是德國人,他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原子彈的各項數據以及構造算出來,這看上去似乎也沒有那麼難。
  • 他故意算錯一個公式,希特勒很鬱悶,要不然二戰還不知道得打多久
    就拿原子彈來說,德國和美國是差不多同時開始研究的,因為在戰爭上,雙方都沒有絕對的把握把對方擊敗,就算有一方能夠勝利,那也絕對是僥倖,甚至是兩敗俱傷,於是雙方都開始投入研究原子彈。德國方面研究原子彈的領頭羊是海森堡,海森堡是德國著名的物理學家,1932年的時候就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是地道的日耳曼人,他始終堅信學術對於任何人都應該是公平的,不能摻雜種族因素,在反猶排猶浪潮中,他的行為最為突出並引發了「海森堡事件」差點他就失去了研究和教學的職務。
  • 愛因斯坦發明了原子彈?不,他只是和平的捍衛者
    這是誤解,一些人以為一個質能方程就能發明原子彈?質能方程只是闡述了質量和能量的關係,表明的質量和能量是統一的,能夠用來解釋為什麼核反應會釋放出這麼多的能量,但是不能解釋為什麼會發生核反應。因此,原子彈的原理和設計都與愛因斯坦無關。愛因斯坦只是一名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並不是工程師。愛因斯坦與原子彈的發明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在納粹德國稱霸歐洲的時候,英國情報機構就發現了納粹德國計劃製造原子彈,而負責實施這一計劃的主要科學負責人就是作為量子力學的主要創始人之一的海森堡。
  • 原子彈原理早已公開,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國家造不出原子彈?
    核彈有兩種,一種是我們本文要說的原子彈,另一種則是原子彈作為扳機的氫彈,兩種統稱為核武器,它們的原理並不複雜,甚至中學生都能了解他的原理,但在地球行能製造出核武器的國家不過十幾個而已!為什麼那麼難?
  • 沒有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就造不出原子彈嗎?
    而提到愛因斯坦,則不能忽略他的質能公式,這個被譽為世界十大經典公式之一的質能公式,很多人說它的副產品就是原子彈。那麼沒有質能公式,就造不出原子彈嗎?其實質能公式是無法造出原子彈的,質能公式只是給原子彈製造提供了一個理論依據。接下來我們來聊聊原子彈的發展史。
  • 納粹德國——一個瘋狂的國家和它瘋狂的科技發明!盤點納粹德國的黑...
    這兩座鐵道炮是德國希特勒時期由克魯伯製造的超重型火炮。其設計與製造目標為提供前線部隊曲射支援火力,擊毀當時仍然為各國陸軍視為防禦主幹的大型要塞與巨型碉堡。為了追求強大的破壞力,因此該火炮口徑高達800毫米,重達1344噸,可將重達7噸的炮彈投射到37千米以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