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其實從很久以前就開始研製原子彈了,只不過關於它的一切一直都是保密的,只有極少數人知道,就連總統杜魯門也是在就任以後才被告知。除了美國以外那時候德國也在研製原子彈,首先提出原子彈相關理論的就是德國的科學家,德國也隨即意識到了原子彈的重要性。
就德國當時的情況來看,他們的確是有可能造出原子彈的,因為那時候德國的國力還很強盛,而且也不卻科研人才,那時期的優秀科學家有不少都是德國人,他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原子彈的各項數據以及構造算出來,這看上去似乎也沒有那麼難。
但是因為德國的領導人希特勒是極端的民族主義者,而且還奉行反猶主義,所以德國國內不少頗有名望的科學家都受到了迫害。當時德國國內有600多萬的猶太人遭到殘害,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不少猶太籍的科學家都選擇了離開德國,這極大的削弱了德國的科研力量,於是德國研製原子彈的重任就落到了物理學家維爾納·卡爾·海森堡的身上。
實際上海森堡也不是什麼平庸之輩,作為物理學家他可以說是相當優秀的,為量子力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鑑於他為量子力學的發展做出的突出貢獻,1932年的時候瑞典皇家科學院為他頒發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二戰爆發的時候那些科學家之所以離開德國,一方面是因為受到迫害,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不想待在一個惹起戰爭的國家,可是海森堡卻留了下來。
海森堡希望靠自己的力量推動德國科研事業的發展,他對自己的祖國懷著誠摯的感情,作為一名德國科學家他也不願意離開家鄉,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厭惡著德國的種種暴行,海森堡當時就是在這種矛盾的心情下進行著自己的研究。
按理說有這樣一位優秀的物理學家坐鎮,德國的原子彈研究應該是進行得非常順利,但是最後德國卻失敗了,反倒是美國完成了該項研究,那麼你知道德國為什麼失敗了嗎?說起來是搞笑,不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力,而是因為海森堡在解數學題的時候算錯了一個數據,他給出的數據是原子彈要用到好幾噸的鈾235,但是德國上哪兒找這麼多,所以只好宣布計劃失敗。
在不少人看來這種錯誤是很離譜的,這就好比一個音樂家看錯譜一樣,實在是太不專業了,所以不少人覺得海森堡只是不想德國研製出核武器而已,為了對得起國家又不讓世界陷入災難,所以就故意寫錯數據。雖然我們不知道真相到底是什麼,但從細節上我們能感受到海森堡應該不是故意的,因為他沒想過原子彈真能成功。
所以這或許就是一個不經意的錯誤而已,有時候命運就是神奇的東西,一點差錯和疏漏就可能造成完全不一樣的後果,如果當初海森堡沒有弄錯數據的話,世界格局是否會發生變化呢?誰都不能斷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