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也被汙名化?農民:一斤糧不如一瓶水,拿什麼要求淳樸?

2020-12-06 小柒看社會

農村人也被汙名化?農民:一斤糧不如一瓶水,拿什麼要求淳樸?

隨著社會的發展,物價也不斷的上漲,提高的不只是人們的生活水平,還有日常的開支,無論是生活物資,還是醫療和教育的成本,都是壓在農民身上的一個重擔,對於農民來說,在家務農已經不足以滿足生活。

近年來農村的各種習慣和城市越來越接近,對於很多人來說,農村人失去了心中的淳樸,沒有了想像中的「單純」,農村人逐漸也被汙名化,讓人無奈。有農民表示,一斤糧不如一瓶水,拿什麼要求農民淳樸呢,生活讓其更現實。

最近有消息稱,隨著工業化的發展,農民不再只是面朝黃土背朝天,而有了更多的選擇,從第一批農民選擇進城時開始,農民就從此走上了另一條道路,與此同時也被冠上了一個新的代名詞「農民工」,成為了一個城市中的群體。

對於農民工而言,外出務工是無奈,也是生活的需求,為了更多的賺取工資,多數人都是一年回家很少,對於家裡的事情也難以顧及,生活節奏加快的不只是白領和上班族,對於農民工而言也是如此,農村留下的多數都是老人和孩子。

如今的農村在找不回當初的「繁榮」,由於大部分農民選擇外出,農村的農產品種植愈發單一,而糧食的價格一直以來並未有所上漲,今年的小麥價格僅1元一斤,玉米近期再次降價,多數地區都不足一元,家裡的土地去除了成本,利潤其實很低。

一斤糧食不足一瓶礦泉水的價值,讓農民為之無奈,種地的農民自然也很難保持當初的淳樸,為了金錢也會斤斤計較,或許在城市人的眼裡這是常事,但是對於農村人的「期望」未能實現,也讓農民被汙名化,難以擺脫。

有人說,農民不是不淳樸,只是更會經營,適應了社會,讓自己的勞動有著更實際的價值,這本身真得沒有錯,對於農民不需要這麼強求。

也有人說,農民其實已經很辛苦,在農村務農的農民大多沒有太高的文化程度,對於電商經營也是一竅不通,大多數農民種植的農作物都是當地的販子前去收購,雖然城市價格很高,其實農民利潤並不多。

有相關人士表示,雖然大多數農民也想通過電商來出售家裡的農作物,但由於他們不懂包裝和合作,到最後反而將農作物「爛」在手裡。對於販子而言,能壓價賺取更多的利潤才是最好的選擇,所以農民的話語權並不高。

農民在農村種地,他們雖然學歷不高,但是基本的道理並沒錯,不能一味的要求農民「淳樸」,畢竟農民的東西也不是大風颳來的,只有建立了更加完善的平臺和調控的機制,讓農民的種植可以有規劃有組織,銷路更好的面對消費者,才能讓農民更有積極性,消費者也可以吃到更便宜的農產品,你說是不是呢?

相關焦點

  • 一瓶水1.5元,近期一斤小麥價格只有1.08元,同樣都是500克?
    一瓶水1.5元,近期一斤小麥價格只有1.08元,同樣都是500克,你們怎麼看?大家知道,水、鹽、小麥都是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資,單從商品價值中來看,從生產一瓶水、一斤鹽、一斤小麥的難易程度上、生產時間上等等方面來看,當然是小麥的生產價值要高,為什麼商品的價格上小麥卻要低呢?令人非常難解!暫且不談什麼道理什麼原因造成的,就談農民的感受。
  • 六七十年代講餵狗餵貓幹吃糧,不如雞屁股裡面開銀行,是什麼意思
    在以前60~70年代,農村流傳著這麼一句順口溜:餵狗餵貓幹吃糧,不如雞屁股裡面開銀行。對於這句順口溜,年輕一些的朋友可能都不理解,這句所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下面我來給大家講解下。餵狗餵貓幹吃糧,不如雞屁股裡面開銀行,是什麼意思貓以前在農村是抓老鼠的,狗是看家的。但在60~70年代,那時候的農村可以講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因此養狗的作用不大。
  • 一種「草莓」,農村山裡很多,一斤20元,為何沒多少農民種植?
    導讀:一種「草莓」,農村山裡很多,一斤20元,為何沒多少農民種植?在以前的農村裡,生活條件不好,基本上沒什麼錢買零食給孩子們吃,因此野果就成了很多農村朋友童年時常吃的零食,比如樹泡、拐棗、野地瓜、天黑黑、桑葚等。隨著如今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農民們也有錢了,可以給孩子們買各種各樣的零食了,因此現在的農村孩子大多都不會再把野果當零食吃了。
  • 農田裡一大害草,曾讓農民厭惡,如今15元一斤,煮水洗頭能去白髮
    #野生植物知識#導讀:農田裡一大害草,曾讓農民厭惡,如今15元一斤,煮水洗頭能去白髮農村老話說的好:「野草是個寶」,說實話,還真是這麼個理兒,在農村野外最多的東西就是野草了,隨便在野外路邊、田邊走一走,到處都能看到野草,甚至在房前屋後的牆壁上,都能看到,如果不了解這些野草的話
  • 農村合作醫療農民是交還是不交?看完收穫太大了
    今年的農村合作醫療費,我不僅自己交了,全家6口人都交了。一人280元,總共交6ⅹ280=1680之。我到村會計室交錢的時候,手裡攢的錢有些抖,捨不得交,儘管今年糧價一直在微漲,糧地收入提高了一些,但1680元錢,足足花光了一畝地的純收入。這叫欲罷不能,欲哭無淚嗎?合作醫療,交費確實多了。
  • 羊棲菜是什麼菜?多少錢一斤?
    今天我們要說的羊棲菜,在當地農民眼裡是飼料,在某些國家卻是難得的美味。那麼羊棲菜是什麼菜?羊棲菜多少錢一斤?下面小編來一一解答。因為實在是太多,當地人都覺得它是一種入侵植物,基本沒什麼人吃它,幾塊錢就能買到一斤。2、人不喜歡,鴨子倒是很喜歡,有農民發現這一點後,就找當地的漁民買一些羊棲菜來餵鴨子。因為羊棲菜確實營養價值不錯,所以把它當飼料倒是很合適,吃它的鴨子長得很好。3、在當地農民眼裡,羊棲菜是鴨子吃的飼料,這種菜的待遇就完全不一樣了,日本人非常喜歡這種藻類,還把它叫做「長壽菜」。
  • 曾為農村一害,如今卻是農民的心頭寶,市場70一斤,你吃過豪豬嗎
    說起最近的肉價,真的是讓人直呼吃不起。現在不少地區的豬肉價格已經上漲到了三四十元一斤。不少消費者都在擔心等到新年豬肉的價格還會不會漲,畢竟豬肉可是新年必備的食材之一。但以豬肉的這個價格還算不上當前最貴的食材。
  • 有人專門到農村收「衣服」,5毛錢一斤,一年能賺20萬,你信嗎?
    有人專門到農村收「衣服」,5毛錢一斤,一年能賺20萬,你信嗎?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是越來越好了,物質生活也是越來越好。就拿小編的老家來做比方吧,以前人們都吃不起肉、住的也是茅房還有瓦屋,村子裡面到處也都是泥坑路,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家家戶戶住新房開新車、頓頓也都是大魚大肉村子裡面的泥坑路也被修建成了水泥路方便了農民。農民們也是吃好穿好,衣服也是每幾個月買新的,物質生活過得非常的愜意。
  • 市面要賣20一斤的「缺德草」生長在農村路邊,如今農民當作寶
    這樣說就跟我們今天說的主題有關係了,我們今天說的還是生活在農村路邊的一種野草。作為農村地區來說,農村也是一個地大物廣的地方,在農村有著非常多的自然資源,從農村鄉間的小路邊再到大馬路上,還是田地裡面,就連自己家的菜園子裡都有很多豐富的自然資源。這些自然資源在城市是我們看不到的,城市人也只有回到農村才可以看見哦!
  • 農村「猴歡喜」,農民誤認為是楊梅,珍貴稀奇,果子一斤能賣55元
    農村「猴歡喜」,農民誤認為是楊梅,珍貴稀奇,果子一斤能賣55元。值得注意的是它的果子長得比較像楊梅,所以很多人都以為是楊梅,所以也鬧了不少的笑話,它的生長速度很快,上文中說過了最高可以達到20米左右,木材光澤美麗,強韌堅硬,耐水耐溼,乾燥之後也不容易變形,而且還有很多美觀的花紋,集合了所有木材的優點,所以它成了我國的建築,橋梁,家具膠合板的優良木材首選,價值非常珍貴。
  • 農村裡常見的「天仙菜」,農民朋友不屑一顧,網上賣上百塊一斤
    我國地大物博,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前,農村裡物質匱乏,醫療條件落後,這些東西曾是農民朋友救命的食物或治病的良藥。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對它們的依賴已經沒有那麼強了,因此這些東西便漸漸地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 它便是「水蜈蚣」,農民不認識,常除掉,殊不知,目前18元一斤
    導語:它便是「水蜈蚣」,農民不認識,常除掉,殊不知,目前18元一斤。很多天沒有到地裡和田裡考察植物了,因為前一段時間很多農民朋友都在農忙,生怕影響到他們。可惜的是,基本已經被農民們當雜草給除掉,並且丟在田埂旁。這種植物相信很多農民朋友都有見過,因為它在地裡、田邊以及較為潮溼的地帶,很是常見,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這種植物的名稱叫「水蜈蚣」,「水蜈蚣」也叫「蜈蚣草」,它是一種叢生的多年生草本。因為其植株的葉子屬於匍匐平臥於地下生長,樣子與蜈蚣有些相似,因此而得名。
  • 農村老話「井水不如河水,河水不如雨水」,有什麼科學道理?
    農村這句話可不是指飲用標準的,千萬不要理解成為井水不如河水乾淨,河水不如雨水乾淨來著,這句話並不是講哪些水才可以拿來飲用的,而是指是是哪些水拿來澆地最好。農村老話「井水不如河水,河水不如雨水」,有什麼科學道理?
  • 螞蟥一斤幹品賣800多元,為何農民不去養殖?農民無奈說出了真相
    ,那麼這個時候就能看到它們了,可是最近幾年這個螞蟥卻身價猛漲,據說螞蟥現在的幹品是800多元一斤,可是這個價格那麼高,農民為什麼就願意去養殖呢?其實話說回來,掙錢的行業哪個農民能不想?畢竟從現在的螞蝗價格來看,比種地要強多了,很多的農民如果說要是養的話,肯定是要比在農村種莊稼,要掙錢多,錢來得也快,在我們山東老家這裡,前幾年也是有很多的農民進行養殖螞蝗。但是最後養殖螞蟥都是以失敗告終,其實說螞蟥價格也不低,但是實際上掙錢的卻不多,這就導致了農民不願意去養。
  • 20年前後的農村都有哪些變化了,農村人的淳樸是否還能回到過去
    三,在以前紅白喜事的時候,只要給了信,大家都會自覺主動的來幫忙,鄉裡鄉親可以說是人情味比較濃,把當時農民的那種淳樸和善良,體現的淋漓盡致,在當時農村還是比較熱鬧的,以前人還是比較講究的,紅白喜事規矩還比較多,都是按照以前的老傳統辦事,農民把規矩和傳統文化的觀念,看的還是比較重的。
  • 農村土雞一隻兩百元,土雞蛋一斤十多塊,農民為何不大規模養殖?
    現在很多人在食品消費方面追求原生態,追求純天然。所以農村土生土養的土雞蛋和土雞都備受老百姓的喜愛,甚至有一些城裡人專門到農村裡來收購農村土雞和土雞蛋,一隻雞要一兩百塊錢,雞蛋也要十幾塊錢一斤。農村的土雞和土雞蛋比正常養殖的雞和雞蛋都要貴出不少,如果大規模養殖的話,對於農民的收入肯定有很大的提高,但是為什麼農村裡面卻很少有人規模養殖正宗的土雞呢?今天,止茶就和大家來聊聊這個話題。
  • 這種「泥鰍」60元一斤,過去被農民嫌棄,抓到就扔掉,不多見了
    摘要:曾被農民嫌棄,抓到後用來餵鴨子,如今60元一斤,遇到要珍惜 文/農夫也瘋狂 在南方這個季節晚稻也早已經收割了,因為秋冬季節降雨少了,這個時候的水稻田裡基本也沒有水了。而農民也沒什麼農活了,有些農民就會去水田裡面挖泥鰍、抓黃鱔。
  • 農村的「臭大姐」比糧食還貴,一斤賣上百元,農民卻一臉嫌棄
    在農村裡就有很多的稀奇事,這不一直以來讓農民討厭的害蟲——臭大姐,如今也是身價暴漲了。過去農民看到這種蟲子,往往都是避之不及。可是現在它非常吃香,有人專門去農村裡收購它,而且價格比糧食還要貴,便宜的100多塊錢一斤,貴的要兩百多。「臭大姐」在小編的家鄉這邊的土話就是叫「臭蟲」,這是一種遇到危險會釋放一種臭味其他的小蟲子。就像是人放屁一樣,臭味難聞。
  • 農村老人說明年是「三蛇鬧春,十鼠搶糧,十一牛耕田」,是啥意思
    雖然農村的老人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但是每個人的肚子裡的墨水卻卻不少,聽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三蛇鬧春,十鼠搶糧,十一牛耕田」,這是什麼意思呢?農村老人所說的「三蛇鬧春,十鼠搶糧,十一牛耕田」是來自《灶馬頭》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