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伽莫夫其人
喬治·伽莫夫(1904-1968)(George Gamow),生於前蘇聯的敖德薩( 現屬於烏克蘭),畢業於列寧格勒大學(現今的彼得堡大學),之後移居美國。世界頂尖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生物學家,師從著名物理學家玻爾和盧瑟福。其主要貢獻包括:闡述了宇宙大爆炸理論、原子核的「液滴」模型、提出了蛋白質的遺傳密碼設想。是少有的通才式人物。(看了大神的簡介,我很擔心自己的膝蓋)
在科普方面,同樣高產,一共出版了18部科普作品,還曾獲得卡林伽科普獎。
關於本書
《從一到無窮大》是伽莫夫最著名的代表作,也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科普傑作之一。
核心內容
這是一本跨學科的科普書,內容涉及從數論到相對論時空觀,從基本粒子到到天體物理,從量子物理到統計物理,還探討了生命的遺傳密碼。全書涵蓋內容廣博,插圖生動形象,語言深入淺出。
目錄
推薦理由
內容豐富度,五星
本書內容涉及數學、物理學、生命科學等學科領域在二十世紀的重要工作。
適讀人群廣度,五星
適合中學生以上的廣大群體。
有趣度,五星
本書除了有豐富易懂的例子,還有有趣有料的插圖。
對讀者的啟發性,五星
我們好奇,我們想要探尋未知,粒子動物園、生命密碼、時空之旅、星辰大海,讓大神帶領我們一同領略大師們的精妙思想吧。
我在高中和本科時期,讀過不少的科普書。讀研究生之後讀的科普書就少了很多,研究生畢業後讀的科普書就更少了。《從一到無窮大》就是在畢業後讀的幾本科普書之一,是我工作時的上司秦老師推薦的,讀完之後收穫頗多,之後都會給好友推薦,在這裡我就把這本書推薦給知友們。
下面這張圖,是我很喜歡的一個
新相的發現和相變一直是物理學家的興趣點之一。隨著溫度升高,體系會從固體變為熔體,體系的形態和物性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我們從宏觀層面上就能直接觀察到。那固體在熔化的過程中,在微觀層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上圖就非常生動地描述這個過程。零溫固體就好比是上課時乖巧的小學生,在自己的座位(格點)上一動不動。室溫固體就像一群頑劣的孩子在上課,他們喜歡左撓一下右拍一下,但都還在自己的位子上。當溫度繼續升高,對應著原子速度繼續變大(孩子越來越調皮),勢場不能約束高動能的原子的運動(老師不能管束調皮的孩子),原子發生擴散,體系失去剛性,體系進入無序態。如果繼續升溫,液體會變為氣體,相比於液體除了無序,還有了新的行為——醉漢遊走。(這樣看來,一個良性社會需要一定的約束,完全自由那是會出問題的。)體系從固態變為液態,再到氣態(當然,繼續升溫還可能變為等離子體),隨著溫度升高,體系的對稱性降低,無序度增加(科學上叫熵增),對稱性與無序度的關係在自然界是很普遍的。
《從一到無窮大》是一本多學科的科普書, 內容豐富,與其它常見的關注某個主題的科普著作不同,大神更喜歡從故事開講,讓我們能從現實中更直觀地去理解科學。本書為我們穿講了物質世界最有意思的一部分,比如微觀世界,比如生命密碼,這也是這個世界最能引起我們好奇的那部分,不僅有趣有料,而且能夠深入本質。
讀從一到無窮大,裡面的很多討論也總是給我帶來了新的認知。
比如,
難以置信的結論:平面上所有的點數和線段上所有的點數相等。
當我們不去細緻思考無窮數時,我們必然認為平面的點數是遠多於線段的。在我們讀到如何計算無窮數這一節時,我們就會恍然大悟,我們也了解到了無窮也是可以比較大小的,無窮也是可以分個三六九等的。
為了證明這一點,我們來考慮一條長 1 寸的線段AB上的點數和邊長 1 寸的正方 形CDEF上的點數(圖 2)。
假定線段上某點的位置是 0.75120386…。我們可以把這個數按奇分位和偶分位分開,組成兩個不同的小數:0 . 7 1 0 8…和0 . 5 2 3 6…
enlighten,,,
以這兩個數分別量度正方形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距離,便得出一個點,這個點就叫做原來線段上那個點的「對偶點」。反過來,對於正方形內的任意一點,比如說由 0.4835…和 0.9907…這兩個數描述的點,我們把這兩個數摻到一起,就得到了線段上的相應的「對偶點」0.49893057…。
很清楚,這種做法可以建立那兩組點的一一對應關係。線段上的每一個點在平面上都有一個對應的點,平面上的每一個點在線段上也有一個對應點,沒有剩下來的點。因此,按照康託爾的標準,正方形內所有點數所構成的無窮大數與線段上點數的無窮大數相等。
用同樣的方法,我們也容易證明,立方體-內所有的點數和正方形或線段上的所有點數相等,只要把代表線段上一個點的無窮小數分作三部分&①,並用這三個新小數在立方體-內找「對偶點」就
① 例如,我們可把數字
0 . 7 3 5 1 0 6 8 2 2 5 4 8 3 1 2……
分成下列三個新的小數:
0 . 7 1 8 5 3…,
0 . 3 0 2 4 1…,
0 . 5 6 2 8 2…。
和兩條不同長度線段的情況一樣,正方形和立方體-內點數的多少與它們的大小無關。儘管幾何點的個數要比整數和分數的數目大,但數學家們還知道比它更大的數。事實上,人們已經發現,各種曲線,包括任何一種奇形怪狀的樣式在內,它們的樣式的數目比所有幾何點的數目還要大。因此,應該把它看作是第三級無窮數列。
按照「無窮大數算術」的奠基者康託爾的意見,無窮大數是用希伯來字母ℵ(讀作阿萊夫)表示的,在字母的右下角,再用一個小號數字表示這個無窮大數的級別。這樣一來,數目字(包括
無窮大數)的數列就成為
1,2,3,4,5,…ℵ1,ℵ2,ℵ3…
我們說「一條線段上有ℵ1 個點」或「曲線的樣式有ℵ2 種」,就和我們平常說「世界有 7 大洲」或「一副撲克牌有 54 張」一樣簡單了。
無窮大數的頭三級
在結束關於無窮大數的討論時,我們要指出,無窮大數的級只要有幾個,就足夠把人們所能想像出的任何無窮大數都包括進去了。大家知道,ℵ0 表示所有整數的數目,ℵ1 表示所有幾何點的數目,ℵ2 表示所有曲線的數目,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想得出一種能用ℵ3 來表示的無窮大數來。看來,頭三級無窮大數就足以包括我們所能想到的一切無窮大數了。因此,我們現在的處境,正好跟我們前面的原始部族人相反:他有許多個兒子,可卻數不過3;我們什麼都數得清,卻又沒有那麼多東西讓我們來數!
這本書不僅能武裝我們的大腦,也會使我們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