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商業計劃書絕對可以說價值數百萬。
很多初創項目的商業計劃書一開始都很爛,但是經過多番修改,就能成功引起多家投資機構的關注和約見,估值都能翻一番。
那麼,是什麼造就了一份好的商業計劃書?
這些年,經過和數位一線創投大咖的暢談,發現其實一份好的商業計劃書(主要指早期融資所用)應該具備以下要素:
基本上12-14頁絕對可以寫清楚一個項目,尤其是早期項目。
業務模式不複雜,業務數據也不多,還處於摸索嘗試期。
邏輯重點
寫商業計劃書的邏輯在於什麼?
本質上來講,用來融資的商業計劃書(BP)就像是一份銷售文案。
銷售對象是投資機構和投資人。
你需要有一個清晰的邏輯說明你的項目夠誘人,夠有賺錢空間和機會,值得別人從口袋裡拿出真金白銀來投資。
很多商業計劃書其實就是自己公司的產品介紹,等於把自己公司的目錄做成PPT就當商業計劃書了.....
這是完全沒有吸引力的邏輯,投資人很難被吸引。
那好的邏輯可以是怎樣的呢?
「
WHO? 誰?
我們是誰?項目名稱是什麼?
「
WHAT? 是什麼?
我們做什麼?一句話講清楚。
千萬別寫太長,有些人寫滿滿一頁,卻完全看不明白。
「
WHY? 為什麼?
為什麼我們做?
這裡可以遵循行業痛點,以及我們的解決方案或產品。
「
VALUE? 價值是什麼?
有什麼樣的市場價值?
市場前景——現狀及競爭對手分析——我們的優勢(核心競爭力)
「
HOW? 如何做?
這裡是戰略部分,不是戰術,不需要寫的非常細。
營銷戰略——發展規劃——核心團隊(誰來做?)
「
HOW MUCH? 多少錢?
融資需求?計劃融資多少,出讓多少股份?
支出規劃?融到的錢怎麼花,花多久,達到什麼成果?
寫在最後
實戰重於理論!
說的再多,也不如去親自看看那些成功的融資計劃書。
要知道一份真正好的商業計劃書(BP)既不出自那些真正寫商業計劃書的高手也不是投資人。
更不是那些所謂的BP專家,而是多次獲得融資的連續創業者們。
他們更善於總結錯誤後及時修正,你去問他們要比問所謂的「BP專家」好上100倍。
因為這是實戰的經驗而不是理論!
- END -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