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份撬動700億估值,「聲浪攻勢」點石成金……起底獨角獸的估值...

2020-12-05 創業邦

邦哥推薦:真正的市值管理是「價值創造、價值運營(增發和回購等)、價值實現(上面的說的IR)」,最核心的還是價值創造。一家公司完成IPO只是開始,恰恰像馬拉松賽跑,開始既重要也不重要,只有堅持到最後的人,才能成為勝利者。

來源:錦緞(ID:jinduan006)

作者:革鼎

估值在遠見卓識者看來是經營預期與統計概率的遊戲。比如段永平與蘋果(NASDAQ:AAPL)「金風玉露一相逢」,今年他的說法是,「2011年一月下旬開始買蘋果,目前還不到10年,但那以後在美股居然就沒再找到過更想買的公司」。

估值對混沌的人來說是魔法,透視不了本源,只能睜眼看老法師玩弄套路。玩套路這件事,永遠比投資者想像的要早,很多上市公司從IPO之前就厲兵秣馬,為了IPO及上市之後拿到更高的估值。

不過套路的背後,總會留下草蛇灰線。

01

字節跳動的預期管理:

作用於心理層面的收購操作

市場上已經有各種「知情人士」放消息,字節跳動正準備打包部分資產在香港上市。從競爭的角度上來看,字節上市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快手上了它就必須得上,就像優酷上了土豆必須上,京東上了阿里必須上。

上市不上市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品牌聲譽,多層次融資渠道搭建,人才吸引力,企業治理水平。

相應地,字節跳動上市前市值管理操作已經開始,通過「買買買」管理預期。

所謂的預期管理,主要是給予投資者對公司增長能力的預期。增長分為三個層次(其中第2點最有利於提升估值):

1)拓展並且確保核心事業運作;

2)發展新業務;

3)開創未來事業的機會。

圖1:增長三層面,來源:Mckinsey & Company

比如字節跳動2020年11月投資掌閱,涉足IP源頭,它的意義在於打開版權衍生開發的想像力,為未來影視、動畫、漫畫、遊戲等文娛業務條線提供彈藥,對抗騰訊控股以閱文集團為主的文娛板塊。

比如字節跳動2020年5月投資懶熊火鍋,進軍生鮮便利店,謀局本地生活。

併購的同時,字節跳動也孵化產品以及做品牌來進行預期管理,比如2020年4月推出瓜瓜龍英語,這是個對標斑馬AI的項目。再比如2020年10月推出的大力教育(大力出奇蹟的意思),統籌自主開發、全資收購、投資合作的各種教育產品,像是要發起總攻的樣子。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本地生活、醫療等領域的流程很複雜,在字節跳動核心能力「算法、流量、組織能力、高效率商業化」能輕易斬獲的邊界之外,不一定能取得成功。但新的故事對於資本市場,對於上市前做預期管理提升估值總是好的。

02

瑞幸的「聲浪攻勢」:

從邏輯自洽到「成就偉大」

什麼是聲浪攻勢,就是不斷的包裝概念穿透圈層引導社會聲音,一浪接一浪的社會聲音,讓資本市場看到你的接盤潛力,看到你的用戶潛力。

關於瑞幸,有哪些聲音呢?

1)「中國的星巴克」

瑞幸的商業故事能講的邏輯自洽,中國人不喝咖啡不是因為茶文化而是因為經濟制約,星巴克太貴,瑞幸低價銷售立刻起量。與港澳臺比人均杯數看到潛力,低價把潛力變成現實。

持續低價的保障在於供應鏈把控,運營費用把控——開面積較小的自提店、數位化履約將人工成本、設備融資租賃。

2)「免費喝咖啡」裂變

瑞幸橫空出世的時候,差不多等於免費喝,它送很多券給用戶,等用戶把券用完了,他還要券怎麼辦?拉新,找他的朋友、他的親人、他的同事註冊成為瑞幸的用戶,然後繼續喝低價咖啡。

這在無形之中培養擴大了用戶群體和用戶習慣,形成聲浪裂變。比拼多多拉用戶送100元紅包(能提現)的拉新策略感覺還更高級,更有商業意義。

3)割洋韭菜的意識形態

提到國貨之光,現在人們只提完美日記、花西子等國內彩妝品牌。然而在兩年前,瑞幸是真正的國貨之光——拿貝萊德的投資,補貼國人喝便宜咖啡,對抗星巴克等國外咖啡公司。

以上邏輯令意識形態比較強的人倍感興奮。當時割洋韭菜傳播的可是很廣的,不過瑞幸最終把韭菜苗連根拔起是我們沒想到的。

圖2:瑞幸股價「瀑布流」連根拔起韭菜,來源:wind金融終端

4)二次創業,值得尊敬的老兵or「騙子」

從成立的第一天開始,就有人說瑞幸是「騙子」,很多人都說老陸的瑞幸是個燒錢局,港股的神州租車2016年6月之後股價一條直線半死不活,神州優車與滴滴競爭失敗,瑞幸又會好到哪裡去?

然而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創業成功哪有那麼簡單,應該為老陸的再次創業點讚,他是一名值得尊敬的老兵。anyway,爭論的結果是瑞幸成為話題之王。

5)唯快不破的上市奇蹟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從創立到上市瑞幸咖啡僅用時18個月,它的執行力為人津津樂道。

以上,圍繞瑞幸咖啡的各種話題確實讓資本市場上看到了它的用戶潛力:

現實中你也能看到,基金經理喝它的咖啡,企業高管喝它的咖啡,白領喝它的咖啡,買菜大媽喝它的咖啡,憤青喝它的咖啡,二次元人群喝它的咖啡……

圖3:送你一杯瑞幸,來源:網絡

破圈之後,目之所視的用戶規模變大,自然而然的會推高相關上市公司的估值,這就是聲浪攻勢。

優秀的聲浪操盤手能把石頭包裝成金子,只有少數人能這樣玩市值管理。優秀的PR職能能把公司牛逼之處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這是大多數準備上市的公司都能做到的。

03

理想汽車的4R之PR:

成功有效的PR助其價值實現

(註:4R即IR投資者關係、AR分析師關係、PR公共關係、RR監管層關係)

企業價值實現和市值提升最大的障礙是什麼?很多人認為是當前的業績和能調動的資源,你的公司不賺錢,現金流不穩健,不是行業老大,憑什麼享有很高的市值?

蔚來(NYSE:NIO)是個典型的例子,股價上市後幾天衝到13.8美元,然後一路跌到1.19美元,市值磨滅了90%。

同行的理想汽車(NASDAQ:LI),假設即使和蔚來同期上市(並有一定的交付量的話),我們仍傾向認為它的股價絕不會像蔚來這樣慘。因為投資者對兩者的認同感,對兩者長期價值的判斷是完全不同的。

無須諱言,當初談到造車新勢力,繼而談到李斌的時候,很多人的認知都是「畫餅」。而談到理想的時候呢?豎起大拇哥,其PR做的實在是太好了,充分的讓外界了解這家企業是什麼樣的,創始人是什麼樣的。

圖4:李斌(左)和李想(右),來源:網絡

公關稿裡的(現實也差不離)李想:

→高一攢電腦寫文章投稿掙錢;

→高二搞了個惠多網BBS;

→高三做個人網站;

→沒上大學去創業做了泡泡網;

→後來創辦的汽車之家是行業的絕對龍頭且美股上市;

→再然後創辦理想汽車。

2018年那篇《李想:終身成長》流傳至今,徹底讓人瞭然其構建優質企業的方法論。投資,投的是未來能產生海量現金流的企業,有個牛逼CEO邏輯清晰的做這件事,投資者還不爽歪歪的呢?類似的案例,還有儼然已成為「哲學、物理學者」的黃崢。

上市公司釋放的正面信息越多,買入籌碼的投資者越多,後者給予上市公司的估值就越高。

有個真實的案例:某資深投資人士在一支股票上虧了很多錢,問他如今為什麼還持有,他說,「這周跟管市場的副總喝了兩頓酒,了解經營策略和公司情況,我更相信股價被極端低估」——剛去看了下股價,比那時又跌了30%多。

04

小米與科沃斯的4R之AR:

定性決定價值高低

你是房地產上市公司?估值5PE(市盈率)。

你是保險上市公司?估值10PE。

你是工程機械上市公司?估值15PE。

你是TMT上市公司?估值100PE。

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估值中樞,上市公司被歸類如A行業和B行業,估值差距常常可達2、3倍。而上市公司,定性的靈活性很大,所以就存在AR(分析師關係)管理的必要性。

比如騰訊控股(HK:00700),按收入和利潤分類它是遊戲公司,按關鍵成功要素(驅動公司的源動力,騰訊的是QQ和微信)分類它是社交公司,按資產分類它是投資公司。

比如小米(HK:01810),按收入分類它是手機公司,按利潤分類它是網際網路公司,按未來預期分類它是IoT公司。

再比如科沃斯(SH:603486),相比家電分析師,肯定更歡迎TMT分析師來做估值分析,而且最好是在AI上有心得的分析師。把公司調性從發展初期的低端掃地家用電器,提升到AI驅動的高端掃地機器人。

圖5:所處的位置不同價值不同,來源:網絡

05

京東數科玩槓桿:

1%股份撬動700億估值

你今天去註冊個公司,讓朋友出資1塊錢換0.01%的股份,那這個公司理論上的市值就是1萬元。讓朋友出資1塊錢換0.000001%的股份,那這個公司理論上的市值就是1個億。是不是很神奇?

圖6:阿基米德名言,來源:網絡

這種情況往往發生在一級市場,在成熟的、交投量活躍的證券交易市場很難見到。也就是幾年前,投資門檻很高(500萬才能入場玩)的新三板,很多掛牌公司成交量小,或者乾脆很長時間沒有成交量,能看到上午市值5個億,下午市值25個億或者1個億的奇觀。

wind數據顯示,京東數科上市前有兩輪PE/VC融資,2018年7月那次投後估值為1300億元。此後的兩年時間,沒有機構投資者入場抬估值。

圖7:京東A輪和B輪投後估值情況,來源:wind金融終端

機構不來沒關係,京東數科還有「爸爸」,京東2020年2月25日公告:

將利潤分成權轉換為京東數科35.9%的股權,同時向京東數科增資17.8億元用於收購額外股權,京東將累計持有京東數科36.8%的股權。17.8/(36.8%-35.9%)=1977.8億元,京東數科估值接近2000億元。

圖8:京東公告,來源:SEC網站

不到1%的股權交易,讓京東數科估值從1300億元提升到2000億元,多了700億元,這操作很精髓有沒有?

06

完美日記的營收百米衝刺:

國貨之光是如何煉成的

什麼樣的營收規模拿什麼樣的估值,上市前衝收入就是衝估值(只有高段位投資者會不局限於收入增速去全方位評估)。玩法有很多種,拿最近在做IPO的完美日記舉例,它們衝收入的方法是瘋狂營銷+電商購物節超越同行的打折力度。

營銷費用,2020年完美日記營收32.7億元,營銷費用20.3億元,佔收入的62.1%。你知道,美妝公司毛利率大概70%多(完美日記是60%多),扣掉營銷費用基本無了,就是拿錢換量。

圖9:完美日記營銷費,來源:招股書

衝收入的另一個方法就是電商購物節瘋狂打折。

就比如說2019年618,其它彩妝品牌折扣率沒有低於7折的,中位數差不多是9折,而完美日記你知道幾折嗎?維恩諮詢給的數據是3.6折。通過瘋狂打折,完美日記穩住618彩妝TOP10裡的第1的名次,國貨之光就是這麼煉成的。

除了完美日記這樣的,衝收入還有其它玩法。

比如賣家電的賣白酒的消費行業,讓經銷商壓貨,以經銷商的庫存為代價放大自己的收入。另外還有一些違法的野路子,比如通過註冊大量殼公司做關聯交易,虛增利潤欺詐投資人。

07

兩點建議:

寫給用心做公司企業家

諸如此類市值管理方法不勝凡舉(更有甚者直接和資金勾兌拉升股價),以上大部分招數都略微偏門。真正的市值管理是「價值創造、價值運營(增發和回購等)、價值實現(上面的說的IR)」,最核心的還是價值創造。

而頂級的最令人心馳神往的價值創造,我們認為有兩點:

· 通過智慧財產權(主要是專利)布局,形成壁壘,建立「標準」——三流企業做產品、二流企業做品牌,一流企業做標準——如華為,如大疆(誠然大疆仍須進一步追蹤觀察)。

· 通過解決重大難題,提升社會運行的效率,引領產業升級。比如阿里提升商品流轉效率,比如恆瑞頂上創新藥研發的高地。

一家公司完成IPO只是開始,恰恰像馬拉松賽跑,開始既重要也不重要,只有堅持到最後的人,才能成為勝利者。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起底獨角獸的估值魔法
    但新的故事對於資本市場,對於上市前做預期管理提升估值總是好的。 02 瑞幸的「聲浪攻勢」:從邏輯自洽到「成就偉大」 什麼是聲浪攻勢,就是不斷的包裝概念穿透圈層引導社會聲音,一浪接一浪的社會聲音,讓資本市場看到你的接盤潛力,看到你的用戶潛力。 關於瑞幸,有哪些聲音呢?
  • 歐洲最大金融科技獨角獸之一:TransferWise估值攀升至50億美元
    總部位於倫敦的在線匯款服務公司TransferWise宣布,經過二級股份交易後,該公司目前的估值已經升至50億美元。這一估值也讓這家公司躋身歐洲最大的金融科技獨角獸行列,另外幾家分別是Revolut、Klarna和Checkout.com,估值均為55億美元。
  • ...獨角獸企業數量與估值全球第一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行業分布圖
    《報告》基於2019年全球獨角獸企業資料庫,按照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評估標準採用人機共融智能技術(Human Machine Intelli?gence),遴選出全球前500家獨角獸企業。   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評價標準是:評估基準日企業估值10億美元以上,並且剔除兩類企業:1。主營業務與現行政策導向相違背的企業;2。負面輿情多的企業。
  • 全球十億美金級保險科技獨角獸估值的秘密
    1-Gusto-估值38億美元,美國員工福利平臺亦是最大獨角獸Gusto創立於2011年,是一家向現代中小型企業提供雲端薪資管理UBI車險初創企業,成立於2015年,截至2018年10月共完成總計1.775億美元的四輪融資。
  • 曾是估值5億美元的獨角獸!今品牌域名以66萬元過期拍賣
    在 2015 年 9 月之前,AskMe Bazaar 每日交易額高達 100 萬美元,2016年 2 月,它的估值達到了 5 億美元,正在朝著獨角獸之路進發。2016 年 8 月,AskMe 停止運營…就這樣,曾經估值5億美元的獨角獸走下了神壇,且有欠薪跑路傳聞。只能說世事變幻無常,最後不過一地雞毛!還好其官網域名AskMe.com依然很值錢!域名AskMe.com是通用英文單詞的組合,直譯為「問我」,適合搭建信息搜索平臺、資訊平臺等,應用價值很不錯。
  • 靠論文拿投資,8年連續虧損,仍估值500億,這家公司靠的是什麼?
    作者丨汶蔚8年,一誕生就具有超強吸金力,從創業之初的0到如今估值500億,背後投資陣容堪稱豪華;8年,爭議不斷,有人稱其為PPT企業,雖標榜自己是行業「先驅」,但卻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如今就是這樣一個被資本看好有超強吸金能力,又常年處於虧損狀態的獨角獸要上市了。2020年最後一天,第一個將柔性屏技術應用到手機並實現量產的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柔宇科技」),正式向上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科創板掛牌上市,並希望獲得募資144.34億元。2021新年第三天,柔宇科技遞交科創板IPO申請獲批受理,業界預估上市成功,柔宇科技估值或將超過百億甚至上千億。
  • Digi-Capital:移動行業資產估值存在分歧
    廣告/營銷、食品和飲料、金融、實用類、生活方式、社交、技術和可穿戴設備類分別募集超過10億美元,其他13個子行業投資都超過1.00億美元。        到2015年第一季度的12個月裡移動行業企業併購金額達700億美元,訊息類主宰這個方面。遊戲、食品和飲料、生活方式、社交和實用類應用併購金額都超過50億美元。
  • GO-jek估值達100億美元
    近日,有機構統計了全球超百億估值的獨角獸企業名單,在大家所熟知的大疆(估值約150億美元)、快手(估值約180億美元)、滴滴(估值約560億美元)之外,一個較為陌生的印度尼西亞出行企業GO-jek闖入公眾視野,該公司估值已達100億美元,用戶量已突破1.7億。
  • 中星技術被估值101億收購 母公司私有化估值僅29億
    綜藝股份於1996年11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公開發行2200萬股人民幣普通股,發行價格為每股7.88元,募集資金總額為1.7336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淨額為1.6456億元。  目前,綜藝股份主營業務涉及信息科技、能源及投資等三個主要方面。
  • 寧德時代840億高估值背後
    今年3月份,鴻海集團旗下子公司以10億元投資,僅獲1.19%的股份,市場估值高達840億元的消息,同樣讓寧德時代登上諸多媒體的「頭條」。而在去年底的新一輪融資中,它的估值是800億元。  寧德時代成立於2011年,至今發展也不過6年時間。作為一家本土電池供應商,為何市場估值能迅速超過800億?並且,這個估值已經遠遠超過了國內一些整車企業。
  • 螞蟻IPO估值之謎:2000億美金從何而來
    作為全球最大的獨角獸公司之一,這些年螞蟻上市傳聞不斷,而這一次終於官宣:在科創板和港交所尋求同步上市。螞蟻的上一輪公開融資發生在2018年6月,融資金額140億美元,投後估值超1500億美元。開門見山,聊一聊螞蟻的IPO估值問題。
  • 量子通信龍頭科大國盾估值超10億美元,潘建偉團隊持股
    據合肥日報報導,1月22日,長城戰略諮詢與合肥高新區管委會聯合發布《合肥高新區2018年度高成長企業發展報告》,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科大國盾」)估值超過10億美元。按照國際上的通行界定標準,創業企業在較短時間內獲得私募投資後估值達到10億美元且沒有上市,可稱之為獨角獸企業。在這個意義上,安徽省實現了獨角獸企業零的突破。科大國盾的背後是近年來發展迅猛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量子通信團隊。公開資料顯示,科大國盾成立於2009年5月27日,註冊資本6000萬元。
  • 證大董事長戴志康:喜馬拉雅FM估值兩百億,擬明年A股上市
    證大董事長戴志康:喜馬拉雅FM估值兩百億,擬明年A股上市 澎湃新聞記者 陳宇曦 2018-05-25 12:17 來源:澎湃新聞
  • 從資本估值效率(P/I)和創收效率(R/I)看燒錢效率
    我們在這裡創造一個新的詞叫P/I,也就是估值/融資,我們通過這個比例來描述一家企業的融資的資本回報倍數,即投入1塊錢撬動了多少塊錢的公司估值。從營收角度看,這些企業的資本創收效率如何?公司的資本估值效率可以從兩個維度來看:一是累計資本估值效率,即公司當前估值與歷史累計融資額之間的比例,P/I=公司當前估值/歷史累計融資額;累計資本估值效率可以用來衡量公司過往的資本增值情況,比如說A公司累計融資1億元,當前估值10億,那麼累計的資本估值效率=10;如果B公司累計融資1億,當前估值
  • 小米系「上市局」:真實的瓶頸與夢幻的估值
    眼下,全球資本市場均在為爭奪「獨角獸」而進行制度創新,小米之「光環」更顯閃耀。  然而,是估值680億美元、1000億美元抑或2000億美元?抽絲剝繭地解構小米及其背後的生態鏈企業群(下稱「小米系」)後發現,樸素的商業模式、精密的資本運作、淡化的業務瓶頸、編織的未來概念,竭力將其上市估值推向「夢幻」的維度。  資本化之路,生態鏈先行。
  • 從30人公司到估值超1000億美元,字節跳動如何成為全球獨角獸?
    2020年非公開股票交易中,字節跳動估值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其實早在20019年,CB Insights發布了2019年全球獨角獸榜,字節跳動估值就超過750億美元,成功超越了美國的Uber,被評為全球最有價值的獨角獸企業。 說起字節跳動,很多人有可能並不了解。這裡的字節跳動所說的是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是最早將人工智慧應用於移動網際網路場景的科技企業之一。
  • 估值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7月8日,曾有媒體報導稱螞蟻集團今年內將在香港完成IPO,目標估值2000億美元(約合1.4萬億人民幣)。螞蟻集團計劃在此次IPO中出售5%-10%的股份,這意味著募資規模將達到100億美元-200億美元(約為人民幣700億元-1400億元),這將成為今年世界上最大規模的IPO之一。
  • 金融科技公司Stripe融資1.5億美元 估值增至92億美元
    Stripe CEO科裡森  北京時間11月2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作為美國最具價值的金融科技(Fintech)創業公司,Stripe在新一輪融資中繼續擴大自身在估值上的領先優勢。  Stripe周五表示,公司即將完成新一輪1.5億美元融資,計入融資後的估值達到92億美元,幾乎是2015年7月融資時50億美元估值的兩倍。Stripe的估值已經超過了Social Finance、Betterment等其他美國金融科技創業公司。  相比之下,其他金融科技公司和矽谷科技創業公司已難於維持他們的估值。
  • 12億用戶撬動萬億估值 螞蟻啟動「巨獸」級IPO
    但令支付寶走出淘寶電商生態的功能性工具,成為一款具有獨立商業市場地位的產品,則是2013年在支付寶上線的「餘額寶」,它給用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買基」體驗,打開支付寶APP直接購買或贖回,1元起購,收益率遠超活期存款。此舉令貨基一戰成名,更為支付寶吸引了大批網際網路用戶,也成為當時居民小額閒錢理財的最佳選擇,同時也開啟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的新篇章。
  • 獨角獸企業是什麼意思名單有 獨角獸公司分布與特質揭秘
    ­  所謂「獨角獸」企業,簡單定義就是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也有投資機構將「初創」定義為成立不到10年。有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1月30日,國內120家「獨角獸」企業,估值總計超3萬億元人民幣,廣泛分布於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慧、高端製造、網際網路金融、網際網路服務、大數據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