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IT原創編譯
移動行業蓬勃發展,到2018移動網際網路收入預計達到8500億美元。Digi-Capital最新的移動交易分析顯示移動行業估值存在分歧。
隨著移動使用量和收入快速增長,移動投資也在增長,2015年第一季度移動行業投資達140億美元,和2014年第一季度相比增長120%,和2012年第一季度相比增長650%。
2014年第二季度移動行業出口市場(M&As and IPOs)遠超過投資增長,自2013年第三季度到2014年第二季度移動行業首次公開募股達到峰值後開始呈下降趨勢。排除大規模的Facebook/WhatsApp交易後這種下降趨勢就更容易觀察到了。因此2015年第一季度移動行業150億美元的出口額相當堅實,只比投資額高出10億美元。
人們都想給這種事找一個統一的基本原理。有人說風險投資家、企業收購者和公共市場投資者的樂觀和保守不匹配。也有人說不同級別資產持有時間帶來不同增長前景。但是移動行業並不是這麼簡單的。
複雜性
移動網際網路不是一個單一的市場,有27個小部類,重要的是挖掘這些子行業的數據。
到2015年第一季度的12個月內移動投資共410億美元,旅遊/運輸和移動商務成為獲得投資最多的子行業,合起來佔移動行業投資的一半以上。廣告/營銷、食品和飲料、金融、實用類、生活方式、社交、技術和可穿戴設備類分別募集超過10億美元,其他13個子行業投資都超過1.00億美元。
到2015年第一季度的12個月裡移動行業企業併購金額達700億美元,訊息類主宰這個方面。遊戲、食品和飲料、生活方式、社交和實用類應用併購金額都超過50億美元。其他7個子行業併購金額都超過5.00億美元,還有7個子行業超過1.00億美元。
最近移動行業IPO放緩打擊了移動行業和其他市場,到2015年第一季度的12個月裡移動行業IPO達200億美元,分布在9個子行業,其中社交、食品和飲料、實用類、生活方式類、遊戲和技術類獲得金額較多。
公平來講,許多人對技術資產估值有不同意見,去年Marc Andreessen闡述了網際網路無泡沫的觀點。
但是, Bill Gurley在「SXSW」大會上就表示,矽谷目前「完全缺乏敬畏之心」,而且那裡虧錢的公司還在不斷招人,規模勝過以往,他還預言「今年將會看到一些死去的『獨角獸』」。
79家移動行業獨角獸2015年第一季度市值5750億美元,因此估值問題確實很重要。
即使高估值的子行業也有許多平均估值範圍的企業,重要的是企業的背景。
上市公司估值方面,移動子行業中約一半嚴格根據性能劃分估值範圍。這些子行業的估值和其他技術行業沒什麼不同。另一半子行業估值範圍明顯比平均估值高出許多,有些甚至超過600%。因此這些子行業裡的有些企業的估值相似,有些比相同子行業企業估值高6倍。
移動公開募股市場估值範圍相對較高,包括社交、遊戲、技術、生活方式、移動商務、食品和飲料和訊息。社交、遊戲和技術子行業中也有企業低於平均水平。接近平均估值的子行業包括娛樂、實用類、企業/B2B和旅遊/運輸。估值低於平均水平的子行業包括音樂、廣告/營銷、導航和應用商店。
民營企業和公開募股移動企業差不多,但是有些異常值更極端。大部分子行業估值接近平均水平,但是有些企業估值高出900%。這顯示出移動行業的複雜性。
私營移動行業中估值範圍較高的包括旅遊/運輸、技術、移動商務、廣告/營銷和遊戲。這些子行業也有估值低於平均水平的企業。估值範圍較低的子行業包括訊息、實用類、社交、金融、照片和視頻、企業/B2B和娛樂。
編譯自:Digi-Capital 譯者:孫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