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周期是近期A股的高頻詞,特別是今年下半年。一些平時機構主力不太關注的冷門板塊,如鋼鐵、煤炭有色等,也呈現較好的市場表現。這些夕陽、強周期板塊走強,一大原因是科技、醫藥、食品飲料等熱門板塊估值水平處於歷史高位,這類熱點板塊部分個股的價格大幅領先業績,已然市場給的期望值過大。而相反對比之下,順周期個股估值水平依舊較低,存在補漲需求。
順周期板塊覆蓋面廣,諸如煤炭、基礎化工、建築、電力等均在其中,而諸如電力這樣的順周期板塊,還兼具防禦屬性,個股經營業績一般不會像鋼鐵等行業的個股出現大幅波動,企業成長性較強。
電力行業兼具公共事業防禦屬性
復盤股票中各大板塊走勢,順周期板塊的整體走勢與上證指數有極高的關聯性,滬指兩大高點鎖定在2007年10月的6124.04點和2015年6月的5178.19點,之後滬指展開中長周期的調整。而這類板塊指數順應著大盤,板塊指數高點也與大盤的對應。典型代表有鋼鐵、煤炭、有色、建築、電力、運輸服務、船舶等。
相較於煤炭、鋼鐵等順周期板塊,電力行業除了具備順周期特性外,還疊加公用事業的防禦屬性。在生活當中,去庫存、去產能一詞有重大利空色彩,基本某一行業貼上了這個標籤,一定程度意味著行業的發展設定了無形天花板,企業生產產品數量不大可能會超過同期,若產品價格繼續下行之勢,經營業績更是雪上加霜,企業將不得考慮提高淨利潤率或做多元化發展。而電力行業,無論是水力發電,還是火力發電等,從新聞和行業數據統計中,是聽不到「去庫存、去產能」一詞,這也保證電力行業相比其他順周期行業有較高的安全墊。
電力行業自帶公用事業的防禦屬性,從今年疫情之後用電需求等數據分析看,電力行業發展將穩步向前。從需求方面來看,用電需求從3月起呈現回暖跡象,工業用電需求增加成為主要力量。今年10月,全社會用電量為6172億kwh,同比增加6.59%。分產業來看,第一、二、三產業用電量分別為73億、4315億和984億kwh,分別增長了10.76%、7.66%和3.89%。另外,從2006年以來每個10月的用電量數據來看,基本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從2006年以來2300億kwh左右的用電量來分析,年複合增長率在7%左右。
電力行業估值合理低過2010年至2013年等多數年份
每年穩定的用定量增長,帶動電力行業的正向經營發展。再來看電力行業整體估值,當前電力板塊的市盈率在19.37附近,復盤2010年以來的市盈率水平,這個數值處於中樞位置,大幅低於1015年的人造牛市時期,以及2010年至2013年的熊市期間。
再從板塊指數和市盈率的對比關係看,2010年至2013年期間,即便當時個股已下跌為主,但電力行業25至30倍的估值水平還是偏高的。當前電力指數水平略高於2012年至2013年期間,但整體估值泡沫比當時小很多。另外,從近10年來估值與指數價格來看,目前電力行業與2016年和2017年相似,而電力行業這三年多估值與價格橫盤調整,也有望迎來一輪估值與股價同步上漲的行情。
細分領域看水力發電長江電力等龍頭股值得關注
電力行業可分為火力發電、水力發電、風力發電等細分領域。其中,風力發電、核能發電等是新型發電。從今年三季度的行業數據看,火力發電、水力發電和新型發電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339.53億、1393.74億和1239.75億元,實現淨利潤460.48億、371.15億和165.89億元。對比之下,火力發電雖然營業收入大幅高過水力發電,但對比之下淨利潤只是比其高了24%,說明水力發電行業的淨利潤率更高,是三種發電形式中排名第一的。這也說明,水力發電盈利能力較強,毛利率高,是目前電力行業賽道的優質賽道。
目前,水力發電還要整個電力行業的龍頭都是長江電力,其經營範圍包括電力生產、經營和投資,電力生產技術諮詢和水電工程檢修維護。公司於2004年上市,上市首年的淨利潤只是30.39億元,公司上市以來年度淨利潤呈現穩步增長態勢,基本是一年高過一年,如今2020年前九月實現淨利潤202.53億元,同比增長13.56%,可推斷是今年公司淨利潤有望超過2019年全年,或不排除超過2018年峰值的226.11億元。截至今年三季度,長江電力的淨利潤上漲了6.67倍,後復權形式粗略估算股價,上市以來漲了7.74倍。這無不說明,長期來看企業價值增長才是股價上漲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長江證券分析認為,回顧長江電力的發展歷程或成長軌跡,離不開「兩條主線」。一是水電主業擴張、裝機容量的提升,二是產業鏈的延伸、對外投資的布局。公司控股水電裝機規模的提升,主要依賴於三峽集團的資產注入,公司自成立以來陸續收購了三峽集團完成建設的三峽水電站、向家壩水電站和溪洛渡水電站,裝機容量持續提升。在發展水電主業的基礎上,公司近年來加強投資布局,收購及持續增持了國投電力、川投能源和金中公司,投資上遊流域開發主體股權,有利於通過股權紐帶,爭取長期的流域資源整合與跨流域聯合調度。除了流域股權的投資以外,公司近年來還加強了對於配售電領域的投資,控股三峽水利並完成了重慶地區地方電網資源的整合,同時收購秘魯配售電資產,一內一外,未來有望成為公司利潤的新增長點。
編輯:睿城
風險提示:1、長江證券淨利潤基數逐漸增大,淨利潤增速放緩;2、A股系統性風險帶來的股價調整。
來源:
《財信證券-電力行業月度報告:電力消費持續復甦,發電增速加快》,2020-11-25;
《長江證券-優質龍頭深度復盤系列:價值長電,歷久彌珍》,2020-11-25。
訂閱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