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探(43):天上人間的「大人之國」與星宿分野

2021-01-16 一夫之

《山海經》全書記載了約40個邦國(方國),其中多奇怪國度,如:控制太陽月亮運行規律的女和月母之國,能自由上下於天上地下的互人之國,壽命最短都能達到八百歲的軒轅之國,甚至於還有生而不死的國,人皆生毛羽的羽民之國,人皆生卵的卵民之國,長著鳥嘴鳥翅在大海中飛行的驩頭之國,人面獸身的犬戎國,身體裡沒有骨頭的牛黎之國等等。

這些奇怪的國度究竟是一種曾經的存在、還是完全杜撰呢?在未知的情況下恐不能武斷下任何結論。在從多奇異的國度中,還是先從「大人國」和「小人國」探起。

大人國和小人國

《山海經》記載了許多的大人和小人,大人如大言山的大人國(14.4)、南方的「贛巨人」(18.17),小人如大言山的小人國(14.5)、焦僥國(15.20)、有小人名菌人(15.29)等等。一般理解「大人國」就是身材高大的國度、「小人國」就是身材矮小的國度。因為《山海經》既出現了很多巨人,如獨目巨人「一目國」、巨人刑天、怒觸不周山的巨人共工等,同時也出現了身材矮小的國度焦僥。傳說巨人的身材高達數十丈、小人的身材矮小只有九寸。是否這樣的實際情形嗎?其實古人也一直在探尋。

春秋時期就發生過這樣一件事:

魯哀公元年(BC494年),吳國打敗越國後,在拆毀會稽城的時候,挖出了一節巨大的骨頭。這節骨頭一輛車也裝不下。大家都很興奮,卻沒人知道這骨頭是怎麼回事。於是就在有使者出訪魯國的時候順路帶到到魯國去問孔子。

孔子研究了一番後說:「當年大禹治水成功以後,在會稽召集諸神開大會。所有的神都來了,只有防風氏遲到。大禹很生氣,命令將他斬首示眾。防風氏的骨頭就是一節就可以裝一車的。你們找到的這節骨頭,應該就是防風氏的。」「防風氏守封,嵎之山,在夏代的時候叫防風氏,商代的時候叫汪芒氏,周代的時候叫長狄氏,現在則叫大人國。」

仿風氏

大人國的人究竟有多高呢?孔子說:「僬僥氏為矮人,身高三尺,是最矮的人了。大人國個子高,是他們的十倍,大概三丈吧。」

這個事件記載在《孔子家語》上,《史記》、《國語》、《左傳》等正史也有採用,說明其事不虛。

高大到三丈的大人、或者矮小到三尺的小人,如果偶然因基因突變等因素,出現特別高大的巨人和特別矮小的侏儒的個例,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出現整體的「大人國」度和「小人國」度,在《山海經》的下限大禹時代(《山海經》結束於洪水滔天、禹分九州),那應該是不可能的。

「巨人」

大禹是五帝之末、夏啟之父,其生活時代大約是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而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生活的春秋末期,距大禹時代僅約一千五百年左右,如果大人國和小人國在大禹時期是曾經的真實存在,那這樣的人類種屬絕對不會在短短一千五百年之內就憑空滅絕、消失。所以人們才茫然無知地來求問大聖孔子。

當然,由於時代的局限,連春秋時期最博學廣聞的大聖人也沒法考實其本來面目,那節大骨頭也可能是鯨、鯊或者其他大型動物的骨骼殘留。這個事件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出自《山海經》的防風氏與僬僥國的典故被博學多聞的孔子引用來解釋未知事件,則《山海經》在春秋、戰國時期對華夏民族文化的影響是巨大的。

那麼,《山海經》的「大人國」度和「小人國」度究竟來自何處呢?或者來自於上一個人類文明期的文化記憶遺留嗎,或者還是來自其他未知區域?

《山海經·大荒經》介紹日月星辰運行規律、揭示四極所至及天文氣象,構成了一個原始的天文氣象模型,應該是我國迄今為止能見到的最早的天文學專著。華夏古代天文學的重大發現是二十八星宿,而其實《大荒經》的四向二十八山是才是上古華夏天文學的鼻祖,其後代發現的二十八星宿則完全是在《大荒經》四向二十八山指示下的「探索發現」(參見《<山海經>探(31):<大荒經>是上古華夏天文學濫觴曆法鼻祖》)。

對應關係圖

《大荒經》四方「二十八山」與後世發現的四方二十八宿是對應傳承關係,「大人國」和「小人國」位於《大荒經》大言山地理分野,而大言山又對應「二十八宿」東宮角屬的星空分野,所以就很自然地將探索視野引向浩瀚的太空蒼穹了。

二十八宿的體系目前文獻所知可以追溯到商周初期,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完備了。有關二十八宿及四象的記載,最早見於戰國初。從文物考查印證,湖北隨縣出土的戰國曾侯乙墓漆箱,首次記錄了完整的二十八宿的名稱。史學界公認二十八宿最早用於天文,所以在天文學史上的地位相當重要。具體位置如下:

東方青龍七宿:角、亢、氐(dī)、房、心、尾、箕(jī)

北方玄武七宿:鬥(dǒu)、牛、女、虛、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婁(lóu)、胃、昴(mǎo)、畢、觜(zī)、參(shēn)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zhěn)

二十八宿星官

在《大荒經》四方「二十八山」與商周四方二十八宿的對應中,可以探尋到《山海經》奇異國度的一些端倪。

《大荒經》起首《大荒東經》,東經起首「日月所出」的大言山,位於大言山地理分野的方國有:大人之國、小人國、蒍國。大言山對應東方七宿的角宿。其中則有這樣一種內在聯繫:大言山——大人之國、小人國、蒍國——角宿。

大人之國的特徵是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踆其上,張其兩耳。」

小人國的特徵是「名靖人」。「靖人」是指傳說中的諍人,「靖」也含恭敬的意思。則此處「大」「小」非指形體方面的差別了。

東宮角宿有一顆非常明亮的星座叫大角,《史記·天官書》云:「大角者,天王帝庭」,正義:「大角一星,在兩攝提間,人君之象也」。兩旁各有三顆星,鼎足而立如勾狀,名為攝提。正義:「攝提六星,夾大角,大臣之象也」。

與角宿同屬東宮的房宿、心宿附近,也有天市星、天樓星,《史記·天官書》:房宿……「東北曲十二星曰旗,旗中四星曰天市,中六星曰市樓」。正義:「天市二十三星,在房、心東北,主國市聚交易之所,一曰天旗」。

星空分野

則角宿的大角星、房宿邊的天市星、天樓星構成了大人之國「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並且有一大人張兩臂膀、蹲坐其上的形象。大角旁的攝提星鼎足而立如勾狀護衛大角星,構成了小人國恭敬順從的形象。

《海外東經》也有「大人國」的記載:「為人大,坐而削船」。而對「天王帝庭」又索隱為:「《援神契》雲『大角為坐候』」,則與物候有關。劉宗迪在《失落的天書:<山海經>與古代華夏世界觀》中論證了「大人削船」與三月「始乘周」的關係。陽春三月天氣轉暖,河冰已開,河水始盛,故三月始乘舟。

這裡說的可不是老百姓坐船,這是古代天子的一項重要儀式。《月令》記載:「(季春之月),天子乃……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備具於天子焉,天子始乘舟。」角宿處於東南角,與一年中的三月(十二地支「辰」)在時間、位置上是對應一致的。這樣,地上的事情就投射到了天上。

「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踆其上,張其兩耳」。大人張著兩個臂膀、蹲坐(原始時期)在大堂上,講話聲如雷霆,當然也為「大言」,完全是一個天帝或者遠古君王的形象。如此,則大言山分野的大人國、小人國非為地上邦國了,而是天上星宿分野,是天國在人間的縮影,是「天人合一」宇宙觀的淵源。

大言——角宿——大人國,是一種意向的表現形式。

而同在大言山分野的蒍國——「黍食,使四鳥:虎、豹、熊、羆」,才是真正落在地面人間的現實方國。「黍食」為原始農業之初始的特徵,「使四鳥」說明還處於人類早期文字為成形、鳥獸未分類的遠古時期。

《大荒北經》也「有大人之國」的記載,而這個大人國為「釐姓、黍食」,比較接近人間方國的現實寫照。似乎此「大人國」非彼「大人國」了。至於「坐而削船」,則是原始「刳木為舟」時期,《山海經》也有帝俊竹林「大可為舟」的記載(17.1)。具體何指有待續探。

相關焦點

  • 蘆鳴說《山海經》
    頭三句「地之所載,六合之間,四海之內」「三合」起來剛好十二個字,概括了「地球、六合、山水」這三層意思,其數字12的含義則有「年輪、旋轉、圓圈」這一層圓形的概念(一年分十二個月是因為符合地球繞太陽一圈的定數)。
  • 山海經裡不但有各種異獸,還有各種奇人,巨人國小人國只是小兒科
    變形的最後一種方式,是放大和縮小,也就是大人國和小人國。你可能覺得耳熟,因為英國作家斯威夫特在他的名著《格列佛遊記》裡面,也同樣精彩地描寫過這兩個奇異國度。說起來,古今中外的人們好像都喜歡幻想巨人跟小矮人的故事。在中國古代,曾有很多關於大人國和小人國的想像。
  • 山海經與現代世界地理的驚人吻合(圖)
    <<山海經-大荒東經>>稱:『『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國。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蹲其上,張其兩耳。』』這個記載很容易讓你聯想到什麼呢  <<山海經-大荒西經>>記有六座日月所出之山,山上有門狀結構物,用以觀測日月的升落,從而判斷季節時辰,你有聯想起什麼呢?
  • 為啥說《山海經》與巴蜀脫不了淵源
    傳世《山海經》分《山經》《海經》,其中又分《南山經》《西山經》《海內經》《海外經》共18卷。如果將這些地理位置都標註出來,大致能形成一幅上古先民們想像的世界地圖,而這個世界的中心,也許就在今天的川渝一帶。  大多觀點認為,《山海經》中的地理範圍極大,或許包括有今天的越南、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日本、韓國等國。在這廣闊的世界裡,西南地區的篇幅重之又重。
  • 《山海經之小人國》定檔 「瘋狂原始人」團隊加盟
    《山海經之小人國》定檔 「瘋狂原始人」團隊加盟 1905電影網訊 由國產神話改編動畫影片《山海經之小人國》日前公布電影定檔海報。
  • 夜晚天空中的二十八星宿,你能認識幾個?
    二十八星宿今天筆者為大家解讀東方青龍七宿。角宿東方青龍七宿之首,為青龍之角。在七曜屬木,圖騰為蛟;故亦稱角木蛟。角宿內兩顆主要亮星角宿一與角宿二,分別為青龍的右角和左角。此星宿在春末夏初夜晚,出現在南方天空,是閃爍著銀白色的光芒的星鬥,開關如絲緞。主春生之權。2. 亢宿東方青龍七宿第二,為青龍之頸。在七曜屬金,圖騰為龍,故亦稱亢金龍。亢宿包括亢、大角、左攝提,右攝提,頓頑,陽門,折威共七個星官。3. 氐宿東方青龍七宿第三,為龍胸及前爪。在七曜屬土,圖騰為貉,故亦稱氐土貉。
  • 說說星空分野與天人感應
    由此司天觀星,成為給予封建朝代抉擇軍國大事的支持。這裡面肯定存在一些迷信色彩,這個無從否認;但經過千百年來持續不斷地對星象觀測,一些特例和存疑的,自然會被淘汰;這或許可以說明,能被記載並流傳下來的,自然有其內在規律的合理性。
  • 山海經中的驚天之謎朱雀青龍玄女起源 山海經其實是宇宙空間?
    《山海經之赤影傳說》取材於古籍《山海經》,該劇在湖南衛視熱播,劇中朱雀、青龍、玄女等很多神秘的情節引發網友對於《山海經》這部書的好奇,《山海經《山海經》其實是歷史空間的說法的依據又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為你揭秘一下電視劇《山海經之赤影傳說》背後的秘密。   《山海經之赤影傳說》取材於《山海經》——一部光怪陸離的奇書!
  • 《山海經》終於被破解? 科學家也不敢否認的三條線索曝光!
    司馬遷對山海經的評價想必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
  • 山海經——我國古代的傳奇世界觀
    作者的謎團最早提及《山海經》的文獻是司馬遷的《史記》,記載「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就是說對於《禹本紀》《山海經》裡記載的那些怪物,學識淵博的司馬遷都不敢加以評論。大約在西漢初年校訂之時,《山海經》初具規模,從各個臨散故事和口頭傳說合編在一起。國內外的學者有的認為是主要作者是洛陽人,有的認為是巴蜀人,有的認為是燕齊人,還有的認為是楚地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 中國古代星宿
    中國古代的對星空的認識是在天上重新塑造了一個社會,地面上所有的東西都能在天上對應的找到,那裡有皇帝,有皇后,有軍隊,還有房屋、馬車……,在天上形成了一個與地面上類似的人間體系。由於種類繁多,所以中國的古代星宿比較複雜,零亂。但它是對紛擾世界的反映。 古人通常把天上的恆星幾個幾個地組合在一起,每個組合給一個名稱。這樣的恆星組合稱為星官。
  • 海洋神話《山海經》
    但其中記錄海洋神話最早、內容最豐富的,要數《山海經》了。而《山海經》中對海外各國異域的描寫,神話色彩濃厚,讀之令人稱奇叫絕。    比如,有個「鸛頭國」,其人「人面有翼、鳥喙,方捕魚」,大概是從事漁業的民族。「長股國」的人生就兩條長腿,常背負長臂國的人入海,以捕魚為生。這些都反映出遠古時代海洋漁業活動的情景。
  • 被質疑了三千年的《山海經》可能不是神話,而是人類丟失的時代
    在《山海經》中,有一個對小人國的記載:「有小人國曰僬僥之國,幾姓,嘉穀是食」。本以為是想像出來的奇怪人種,但直到在非洲中部發現了俾格米人之後,我們才驚訝道:原因小矮人是真實存在的,山海經所言非虛。再者,比如《大荒東經》中有七座日出之山,《大荒西經》中有七座日落之山。太陽東升西落,隨著季節的變化,出入的位置也會隨之變化。而通過太陽升落的位置,將一年分為十二個月。
  • 《山海經》:山海經神系中身份最高的四位天神,第一名是創世神!
    《山海經》:山海經神系中身份最高的四位天神,第一名是創世神!山海經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的人文地理奇書,其中所描述的許多東西在現代被證實依然存在或者曾經存在過的。其中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
  • 全新星宿降世!打開新《雲夢四時歌》戰鬥新篇章
    新年伊始,靈主大人是否也許下了新年願望呢!新《雲夢四時歌》全新版本今日上線,本次新版本開啟了全新主線劇情-帝臨篇,新增了四大全新星宿,—"房日兔"、"星日馬"、"畢月烏"、"危月燕",將在日月輪迴副本中掉落,為各位靈主大人帶來新鮮的陣容搭配和戰鬥體驗。除了全新劇情和四大星宿,新版本還新增和優化了以下內容,靈主大人跟隨籍來一飽眼福吧!
  • 《山海經》中記載的上古十大神獸,以及四大兇獸閃亮登場
    03青龍四聖獸之首就是青龍,青龍又叫做「蒼龍」,在古代的神話當中是掌管東方的神,同時它也是華夏文明的圖騰之一,它代表的是太昊和東方的七星宿,在五行八卦中,鎮守震、巽兩位,五行屬木,它在四季中也代表著萬物復甦的春季,遠古的人們對於青龍的星宿也是非常的崇拜。
  • 十分鐘帶你讀懂《山海經》
    二、《山經》比較靠譜總體來看,《山海經》可以分為《山經》、《海經》兩個部分。《山經》分東西南北中五部分,又叫《五藏山經》。《海經》分《海外》東西南北、《海內》東西南北和《大荒》東西南北,一共12個部分。此外還有一篇單獨的《海內經》,好像是零頭碎腦拼起來的。所以一共是13篇。《山經》和《海經》,容量是不等的。
  • 看《琉璃》,以觀《山海經》,劇中連連看都有哪些奇珍異獸
    《山海經·海內北經》:「陵魚人面,手足,魚身,在海中。」《山海經·海外西經》:「此諸沃之野… 龍魚陵居在其北,狀如狸(鯉)」。依據以上文字描述,也就是說這生物長得人面魚身有手足,生活在海中。而在某處肥沃的土地之北,有一種叫作龍魚的生物,長得像鯉魚,又可以生活在陸地上。如此,定當是鮫人無疑了!
  • 《山海經》中的「長生不老」,看似十分荒謬,科學家:可能是科學
    對於我們現代人而言,《山海經》一書可以說是本"奇幻之書",不僅是因為書中記載了很多種奇幻之物,讓人覺著腦洞大開,更是因為書中的內容竟然還暗合某些科學原理。比如古代帝王們苦苦追求的"長生之道",在《山海經》中居然就有所記載。雖然很多人看後覺著這是無稽之談,十分荒謬。
  • 人類身世之謎,古人早已知曉?
    相信有很多人都知道山海經,就算沒有讀過,也知道裡面的女媧補天等神話故事。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這山海經純粹是古人編造說著玩的,荒誕離奇。其實,山海經裡不僅僅這個離奇,還有很多上古時期的東西和現在極為相似。比如《大荒東經》中有七座日出之山,《大荒西經》中有七座日落之山。太陽東升西落,隨著季節的變化,出入的位置也會隨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