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海經》不是一本只為了說地理而論山海的書,它的中心思想關乎天、地、人的本質性問題。所以它對山與國的命名是包含多重含義的。
《山經》以《南山經》開篇的兩個山頭道出了天理,再以《海外南經》開篇的天象來呼應天人合一的思想。所以《海外南經》以四個字開始來承上啟下。
頭三句「地之所載,六合之間,四海之內」「三合」起來剛好十二個字,概括了「地球、六合、山水」這三層意思,其數字12的含義則有「年輪、旋轉、圓圈」這一層圓形的概念(一年分十二個月是因為符合地球繞太陽一圈的定數)。接下來四句每句五個字合共二十字,其中「照之以日月,經之以星辰,紀之以四時,要之以太歲」概括了「日月、星辰、四季、旋轉」的天象,數字二的含義則有「陰陽、五常、時間、空間」這種兩儀生四象之觀念。
再接著三句又回到十二個字,其中「神靈所生,其物異形,或夭或壽」概括了「靈魂、物質、生死」這三個命題,是在頭一個「三合」的認識之後所產生的第二意識,總結出了有形的物質與無形的意識是相輔相生的,其數字十二的含義是用來代表第二個圓的形象。
最後歸結一句話共七個字,「唯聖人能通其道」是說:前面觀察總結的大自然之規律非一般人可以明白,「唯有聖人」才可理解其中「非常道」的真意。
從以上內容的解讀,可以看出這是一篇對人所在的地球以及宇宙的認識論,用了總共五十一個字,表達了「六合」的大小宇宙觀。若將五十一拆開來解,這篇承上啟下的文章就漏出五和一的真相了。《山經》可以用「五」字來總結,故稱「五藏」;《海經》可以用「一」字來統領,故曰「四海一也」。
《山經》具體寫了四百六十座有名有姓的山頭,用合一之數來表達的是全球陸地為一體的大概念。全文用了一萬五千五百零三個字,目的是用合五之數來總結五行之道、陰陽之理。
若將所謂的陰陽五行概念用在地球上,那麼《山海經》的第一座山鵲山與第一國結匈國究竟會定在什麼地點呢?
地理和人理一樣,都離不開「法於陰陽、合於術數的天理」。北大陳連山教授認為,《山海經》是相人、相地、相物的,其實就是古人心目中的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筆者雖然也是持一樣的觀點,但同時覺得必須將「相天」也加上才齊全。蓋因《山海經》《山經》第一經特意用十座山的十數來暗示十天幹;用《中山經》的十二經的十二數來暗示十二地支;再用《海經》第一經十二國來暗示年輪之圓圈。凡此種種精準的數字,讀《山海經》者皆可以從原文裡發現。
對於人類過去十萬年的歷史,科學家在對考古證據和DNA的研究之後,得出了一致結論:即現代智人起源於非洲!因此,現代人類的發展史其實就是走出非洲的遷徙史。
非洲大陸在中國人的眼裡,正處在地球的西南角,而《山海經》一開始即言明「南山」與「西海」,直指非洲大陸。這個大方位一旦確定,接下來就要看非洲的哪座山是《山海經》所說的鵲山了。
依據陰陽學的邏輯,第一座山必然陽氣十足,那麼赤道線上的火山必然是首選,而處於東非大裂谷赤道線上的肯亞死火山,是唯一最具鵲山資格的。絕妙的是,就在筆者發現鵲山是肯亞火山之後兩年,即2015年,考古人員在肯亞北部圖卡納湖發現了距今330萬年的石器,比已知最早的石器提前70萬年,刷新了現存的考古記錄,說明東非大裂谷區域作為人類起源地的歷史有多麼古老的傳承。
在大三角形狀的東非大裂谷中,肯亞火山是赤道線上最大的死火山。它會被古人認定為關乎人類起源的第一座山頭,箇中淵源恐怕超出了現代人的想像,或許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驚人的證據還會不斷被找到。
能夠確認第一座山,找出第二座山的位置就易如反掌了。
第二座山招搖之山寫明了在鵲山的頭上,也就是在肯亞火山的正上方。它會是哪座山呢?
招搖之山肯定是陰氣十足的大山,所以必然帶水。查看地圖,在肯亞正上方的阿拉伯半島恰恰「臨於西海之上」且四處環水,自然是最佳選擇。
阿拉伯半島與肯亞火山完全符合一陰一陽的所有特性。
接著,當你看到《南山經》第二經第一座山櫃山的位置時,你很可能也會像我一樣拍案稱奇了!
《山海經》不是一本只為了說地理而論山海的書,它的中心思想關乎天、地、人的本質性問題。所以它對山與國的命名是包含多重含義的。象徵一靜一動(不變與變)的鵲山與招搖之山當中,還有一座可以用來象徵規律或者規矩的山頭。
換句話說,「法於陰陽」的所有生命都必須遵循根本的自然法則來生活,而自然法則的最高代表就是櫃山。
在阿拉伯半島與肯亞山的正中間,有一座山名叫達尚峰,是衣索比亞高原的最高峰,用它來代表櫃山不是正好嗎?看看它的地理位置,西邊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山海經》用「西臨流黃」來形容它是不是太神了?北望山頭林立的阿拉伯半島,用「北望諸Pi」來形容橫亙在紅海邊上的眾多山頭沒有什麼不妥吧?東望遙不可及的太平洋與美洲,用「東望長右」來形容之好像沒有一點破綻吧?如果我們再將「達尚」與訂立規矩的終極目的「達善」聯繫起來,音意皆通「達善」的達尚(從英語Dashen直譯而來)峰恰恰可以表現「櫃山」的準確含義。
據說,《聖經》記載的所謂「約櫃」被藏在了衣索比亞,它是否在暗示達尚峰?筆者認為,「約櫃」與「櫃山」之間必定有某種神秘的聯繫,它們最初說的應該都是有關「天幹」之事!
只是後來,「天幹」在《聖經》的《舊約》中用摩西十戒的律法來闡釋,而在古代中國則被用於曆法。看來《山海經》與《聖經》之間似乎也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山經》是以九鼎雙人圖為坐標的。
上圖:將表示《山經》頭十座山的點用線連起來就像一把尺子,而第十座山「箕尾之山」明顯帶有二十八星宿的氣味!
二十八星宿,又名二十八星,它把南中天的恆星分為二十八群,且其沿黃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星宿。它分為四組,又稱為四象、四獸、四維、四方神,每組各有七個星宿。
「箕尾之山」的「尾、箕」 與東方蒼龍七宿裡的「尾、箕(jī)」是一模一樣的。
從肯亞火山開頭沿赤道線往東走到頭就是巴西亞馬遜河的出海口,那裡就是「箕尾之山」的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