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裡面介紹了很多珍奇異獸,很多人認為《山海經》裡記載的神奇動物全是虛構的,但很多資料顯示這些神奇的動物也存在於現實世界中。只是有些滅絕了,有些不在我們國內。
第一隻:鹿蜀
「杻陽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山海經》裡說,傳說南方山系中的杻陽山上有一種瑞獸,名叫鹿蜀。它的形狀像馬,白色的頭,身上長的花紋如同老虎斑紋一樣,尾巴是火紅色的,高高地在空中左右搖擺著,鹿蜀的鳴叫像是有人在唱歌。據說將它的皮毛佩戴在身上,可以使子孫昌盛,因此它們經常遭到人們捕殺。早年人們認為這個就是斑馬,後來人們發現了霍加狓。於是大家就開始爭論,到底是斑馬還是狓。要說像還真的挺像狓,描述也基本符合,但是這種動物只有非洲才有。
第二隻:旋龜
「怪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憲翼之水。其中多玄龜,其狀如龜而鳥首虺(huǐ )尾,其名曰旋龜,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聾,可以為底」。旋龜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生物,產業怪水,記載於《山海經·南山經》。其體貌與普通的烏龜類似,但顏色為紅黑,長著鳥的頭,毒蛇的尾巴。據說它的叫聲像剖開的木頭的聲音,將其佩帶在身上,耳不聾,還可以治療足底的老繭。其實,旋龜是真實存在的。它就是鷹嘴龜。數量非常稀少,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藥用價值產於我國南方以及越南等國,以前菜市場有賣的,現在很少見了。
第三隻:讙頭
「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驩頭。鯀妻士敬,士敬子曰炎融,生驩頭人面鳥喙有翼,食海中魚,杖翼而行。維宜芑苣,穋楊是食。有驩頭之國。」傳說堯的兒子朱丹反對父親,後遭放逐。朱丹反叛幾次未果,最後跳海自殺而死。他的子孫就在南海繁衍成了一個國家,驩頭國人長有鳥形的尖嘴,背上有一對只能用來做拐杖的翅膀,成群結隊的驩頭國人,經常扶著翅膀巡遊於海邊,伺機用他們的鳥嘴捕捉魚來吃。在1978年在河南臨汝閏村發現一個彩陶罐,繪有一幅鸛魚石斧圖。畫面上畫著一隻白鶴面向石斧,叼著魚而立。據研究這個彩繪陶罐是用來裝殮部落酋長的,缸上的彩繪記錄了白鸛氏族戰勝鰱魚氏族的歷史事件,其中的白鶴可能既是讙頭。
第四隻:橐蜚
「有鳥焉,其狀如梟,人面而一足,曰橐蜚,冬見夏蜇,服之不畏雷」。這句話的意思是,它的樣子像貓頭鷹。一隻腳,叫橐蜚。冬天出沒,夏天蟄睡,把它的羽毛放在衣服中不怕打雷。據說它可以從雷電中獲得能量,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一旦離開了閃電雷鳴的天氣它就會變得虛弱,因此整個秋冬季節就成了橐蜚最難熬的日子。在現實中它其實就是草鴞屬,也叫猴面鷹它平時有輪流用單腳站立的習慣,所以有可能因此被古人誤認為是長著一隻腳。主要以老鼠與野兔為食偶爾捕獵中小型鳥類、青蛙、魚和較大的昆蟲等。捕獵時採取突然襲擊的方式,同時發出尖勵叫聲,使獵物陷於極度恐懼之中,束手就擒。
第五隻:犰狳
「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其鳴自訆,見則螽蝗為敗」。大概意思就是在東山山系中生活著一種動物,體型像兔子。但有像鳥一樣的長喙,圓眼睛細長尾巴,看見人就一動不動。在古代,人們並不知道這種動物到底是什麼。畫像自然也是水分極大,但是當人們對北美動物進行詳細考察後,驚人的發現《山海經·東山經》所記載這種動物與如今的北美犰狳驚人的相似,甚至記載了北美犰狳遇到敵人,就會蜷縮為一團的習性(見人則眠),《山海經·東山經》的作者又是怎麼準確描寫了太平洋另一邊的動物呢?
第六隻:當康
「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牙,其名曰當康,其當 康鳴自叫,見則天下大穰。蓋歲將豐稔,茲獸先出以鳴瑞。」當康是一個「其形如豬,身長六尺,高四尺,渾身青色,兩隻大耳,口中伸出四個長牙,如象牙一般,抱在外面的怪獸。傳說在豐收的時候它會鳴叫自己的名字跳著舞出現,人們聽到它的叫聲,就預示豐年的到來。今天的人們認為這種動物就是疣豬,因為中國本土的野豬種群並沒有長牙,而部分學者認為這裡說的牙指的是長牙。而疣豬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不知道古人是如何知道的。
據說一位研究《山海經》的美國學者,有一天突然來了靈感。於是他就根據《山海經·東山經》的記載在北美進行了幾個月的徒步考察,他根據《山海經》的內容一裡一裡對山系走向,河流流向以及山與山之間距離進行考察,結果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美國中間和西部的落基山脈、內華達山脈、海岸山脈和太平洋沿岸都與《山海經·東山經》所記載地理狀況完全吻合。很多人都認為《山海經》是上古空前發達人類文明製造的世界地圖,只是後來上古文明遭受巨大災難而毀滅進入新的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