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著上下5000的歷史,伴隨這歷史,有很多資料書籍消失在了歷史長河裡。
有些卻神奇的留了下來,比如這本上古奇書《山海經》
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山海經》裡面的奇珍異獸。
山海經異獸是指《山海經》裡記載的充滿神秘色彩的動物,這些異獸的描述讓我們一定程度上了解古時候的生態環境和古人對一些未知事物的理解和想像。
神奇的是,很多書中描述的奇珍異獸好像在現實生活中找得到對應的物種。
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揭秘最有可能的4個物種。
第一種:兕
《山海經·海內南經》「兕在舜葬東,湘水南。其狀如牛,蒼黑,一角。」
現實世界最佳匹配:犀牛 匹配程度:90%
第二種:犰狳
《山海經》原文: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其鳴自訆,見則螽蝗為敗。
《山海經》譯文:有一種野獸,形狀像兔子卻帶著鳥的嘴,鷹的眼睛和蛇的尾巴,它一看見人就躺下裝死,名稱是犰狳,發出的叫聲便是它自身名稱的讀音,只要它一出現就會有螽斯蝗蟲出來為害莊稼。
現實世界最佳匹配:犰狳 匹配程度:93%
現實世界真的有犰狳,但它是是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一種瀕危物種,無論是外形還是習性,都與《山海經》中的犰狳相當契合。所以,問題出現了,美洲的生物,怎麼會出現在山海經裡呢?
第三種:當康
《山海經·東次四經》:"欽山,多金玉而無石。師水出焉,而北流注於皋澤,其中多鱔魚,多文貝。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牙,其名曰當康,其當 康鳴自叫,見則天下大穰。銜懿行雲:"當康大穰,聲轉義近,蓋歲將豐稔,茲獸先出以鳴瑞。"
現實世界最佳匹配:
疣豬
匹配程度:95%
問題出現了,疣豬有兩種,普通疣豬遍布非洲大陸,而荒漠疣豬則分布在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的荒漠地區。那我們古人怎麼知道它的?
第四種:鹿蜀
《山海經》-《南山經》"杻陽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
《山海經》譯文:杻陽山上有一種野獸,形狀像馬,白頭,通身是老虎的斑紋,尾巴是紅色的,鳴叫起來像是有人在唱歌。它名字叫做鹿蜀。據說將它的皮毛佩戴在身上,可以使子孫昌盛。
現實世界最佳匹配:狓匹配程度:95%
問題是狓只分布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和北部的密集的熱帶雨林中
驩頭
《山海經·大荒南經》有人焉,鳥喙,有翼,方捕魚於海。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驩頭。鯀妻士敬,士敬子曰琰融,生驩頭。頭人面鳥喙,有翼,食海中魚,杖翼而行。維宜芑苣,穋是食。有驩頭之國。
現實世界最佳匹配:企鵝匹配程度:99%
企鵝同樣吃海中的魚,憑藉著翅膀行走,人身鳥頭,況且企鵝是群居的動物,古代的中國先人把它們聚集處當成一個國家,也很符合,但是,企鵝可是在南極啊。
上面幾個動物向我們揭示了,《山海經》動物真的存在!
那麼,其他幾種呢?天狗?畢方?贏魚?是不是只是他們滅絕了呢?
調整一下思維,如果我們按照山海經的寫法來寫現在世界上的一種生物,然後數千年後的人真的能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細思極恐!
(部分素材來自網絡內容,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