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一直有個值得我們深究的問題:這古人的智慧到底有多超前?很多流傳下來的俗語還有土方子,其實對我們後人的生活很有指導意義,那時候沒有先進工具,沒有科學手段,但人們仍然靠著強大的智慧生存。
相信有很多人都知道山海經,就算沒有讀過,也知道裡面的女媧補天等神話故事。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這山海經純粹是古人編造說著玩的,荒誕離奇。
但2018年,在中央電視臺的《國家寶藏》欄目中,出現了一幅珍貴的畫卷《伏羲女媧圖》,這幅畫卷出圖於吐魯番阿斯塔那墓,以白、紅、黃、黑四色繪成;上方有日,下方有月,其間星羅密布;圖中伏羲執矩、女媧持規,兩人皆是人首蛇身,上體相擁、下體互相纏繞,充滿著濃鬱的神秘色彩。
可能大家都發現了,這伏羲女媧圖怎麼這麼像我們的DNA螺旋結構圖?
傳說,我們人類就是由伏羲氏和女媧氏兄妹相婚產生,並且這這幅圖就是在夫妻合葬的墓室中發現的,圖中伏羲女媧雙尾纏繞的現象與後世發現的NDA結構完全吻合,這種纏繞不僅意味著古人對人類生殖繁衍行為的認知,也表示著人類繁衍後遺傳物DNA的雙螺旋結構。
那這到底是不是真的,還有待科學考古專家的研究,有可能只是巧合,有可能古人很早就發現了人類的秘密。
其實,山海經裡不僅僅這個離奇,還有很多上古時期的東西和現在極為相似。
比如《大荒東經》中有七座日出之山,《大荒西經》中有七座日落之山。
太陽東升西落,隨著季節的變化,出入的位置也會隨之變化。
而通過太陽升落的位置,將一年分為十二個月。這種定位的坐標方式,與我們現在知道的「二十八星宿分四方,每方各七個」有著極為明顯的相似性。
更為有意思的是在書中句式為「大荒之中,有山名曰xx」的句子正好是28句,而這二十八句對應的山,正好是東南西北各七座,很難想像這與我們的二十八星宿毫無關聯……
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裡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過:「最早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偉大創造者——蘇美爾人,似乎既不是印歐人的一支,也不是閃米特人的一支,這一點很奇怪。他們的語言與漢語相似,這說明他們的原籍可能是東方某地。」
這「東方某地」,就是中國的四川「蜀」地,而「蘇美爾」人就是「蜀人」,這從《山海經》以及《舊約》中可以得到印證。
其實,山海經就像是一個寶藏,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很多朋友跟我說,自己喜歡讀山海經,但很多版本都是文言文,實在是看不懂!
建議大家看一看白話文版本的,這一套山海經不僅將原版內容完整收錄進去,還有詳細的白話文翻譯,配有大量豐富的插圖,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
並且我們大人在看的時候,還可以讓孩子們跟著一起看,或者是將裡面有趣的故事講給孩子聽。豐富知識,增長見識,開發想像力。
只需要49塊錢,就是幾盒煙錢,兩頓飯錢,但是卻可以讓自己學識更豐富。
現在是非常時期,憋在家裡實在是無聊,不如讀讀書,豐富自己,等困難過去,我們再面對生活的的時候,你會更加優秀!
點擊下圖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