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從生物學裡面知道,DNA是呈現雙螺旋結構,兩條脫氧核苷酸鏈相互纏繞,形成了一個完整的DNA分子。但是,在古代科技還沒有那麼發達的時候,一幅伏羲女媧交尾圖仿佛預言了當時的DNA分子雙螺旋結構,這僅僅是巧合嗎?
出土於新疆吐魯番的伏羲女媧交尾圖,讓我們認識到了古代人們對於生殖和交配的認識,這僅僅是建立在對於性的最初啟蒙之上。從畫面中可以看出,主體的圖案是伏羲女媧的「人手蛇身」。說到這裡就有讀者想到了埃及的「獅身人面像」,其實,這幅圖和「獅身人面像」的寓意都是比較相似的。
「人首」意味著人作為自然界的高等生物,擁有獨立的思考能力,理性和人性的光輝就體現在思考上,這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最特別之處。而「蛇身」「獅身」則表示人還是沒能完全脫離動物的本性,比如繁殖生育就是人和動物共有的行為。
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伏羲和女媧的手裡各拿著一樣東西。左邊的是伏羲,他的手裡拿的是「矩」,而右邊的女媧手裡拿著的則是「規」。這是中國古代乃至現代兩件很重要的畫圖工具。有一句話叫做「無規矩不成方圓」,這個圖案也寓意著我們在為人處事中一定要遵守規矩。
男人手裡拿著「矩」,意味著男人要像「矩」一樣剛強正直,才能夠在社會堂堂正正行走。女人的手裡拿著「規」,就意味著女人需要懂得圓融之道,才能靈活應對各種情況和保護自己。
其實,古人的智慧都是體現在細節方面的,比如說古人用的銅錢,就是「外圓內方」,這種設計也包含著做人之道,因為人外出行走江湖的時候,就需要外在親和他人,能圓滑地面對情況,隨機應變;內在需要剛正不阿,正直豪爽。中國的處世之道體現在一個小小的銅錢之中,也實在是讓人敬佩。
到了1953年,科學家才發現了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才真正揭開了遺傳物質的奧秘,但是在此之前,人們對於生物學的理解還是停留在一個比較膚淺的層面,更不用說能夠知道更深層次的東西了。
所以伏羲女媧交尾圖,可以說是中國遺傳物質圖形的鼻祖,這究竟是一種巧合,還是古人早已經發現了什麼未知的奧秘,就需要科學界的進一步的探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