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沙漠出土千年文物,描繪伏羲女媧交尾,老外:這竟是DNA結構

2020-12-06 貓眼觀史

我國新疆的大片沙漠區域,被人發現一幅上古圖畫,名為《伏羲女媧交尾圖》。

陳列於新疆博物館

此畫年代久遠,本應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代表作品之一,然而外國人卻不甘寂寞,硬要跟此畫扯上一些關係。

因此一個老外在經過研究觀察之後,聲稱《伏羲女媧交尾圖》與DNA構造圖互相吻合,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時間在1967年,中國派出一支考古工作隊深入新疆吐魯番進行考古研究,在當地的交河古城考察的時候,發現了一些卓古陵墓群,眾人為之振奮,於是很快就申請到批文,對其古墓群進行搶救性挖掘。

過程裡考古學家在新疆沙漠意外發現了一張漢朝時期的古圖畫,畫中人物栩栩如生,令人詫異,內容上兩個蛇尾人身的古人,難辨男女,兩者之間的蛇尾互相糾纏著,極像上古時期的女媧。

後來,經過多方考究,專家們猜測這圖中蛇人就是我國古代神話故事裡的女媧跟伏羲

相傳盤古開天闢地以來,天空穿了一個洞,神女女媧就飛天採五彩神石補天,因此成為遠古女神,受古人敬仰崇拜,而伏羲據說是上古朝代華胥氏的子孫。

當年華胥氏遊覽山野之地,由於不懂路就無意間闖入雷澤地區,並不小心踏中一隻巨人留下的大腳印,差點摔了一跤,此時華胥氏感覺到全身猶如萬蛇纏爬,說不出的痛苦蔓延身體,當她順利歸家之後,卻意外的發現體內懷孕了。

華胥氏這一孕就孕了很久,別人媳婦只用一年就順利誕生娃兒,而華胥氏孕了一年又一年,直到第12年才把孩子生了下來。

該小孩出生後卻驚嚇了眾人,連她親媽也被嚇得夠嗆,原來他是一個人頭蛇身的孩子,但畢竟是親生的,華胥氏也只能接受,而且給他取叫叫伏羲。

不久,華胥氏又生下一個女孩,叫女媧,也是一個人頭蛇身的孩子,於是伏羲就跟女媧成了兄妹。

神話故事裡講述,女媧補天后,用泥巴創造了人,伏羲神則負責教會人去打獵、採野果,生火,躲避野獸等生存技巧。

新疆交河古城古墓群裡挖出的古畫則被稱為《伏羲女媧交尾圖》,畫中的女媧手握一把大剪刀,有點像以前燒火煮飯用的火鉗子,有人稱這是「規」。

而伏羲則單手拿著一個90度角形的尺子,成為「矩」,此兩樣東西乃我國古代常用的幾何畫圖用具,規矩則告誡後人,才懂得遵守規矩等含義。

除此之外,墓中還發現了數張類似的畫卷,通過考察後發現這些古墓群大部分都屬於夫妻合葬陵墓,而在墓中陪葬《伏羲女媧交尾圖》有可能是墓主想像徵生命與文化傳承的意思。

《伏羲女媧交尾圖》現世之後引來議論紛紛,之後傳出國門,被西方國家的媒體大肆報導,接著有一個外國人仔細瞻仰一番就吃驚的呼喊:「這竟然是DNA構造的形狀!」

老外為何稱伏羲女媧交尾圖是DNA的結構?

DNA概念誕生在1953年,當時有科學家意外發現了DNA分子屬於雙螺旋構造,形狀猶如兩條蛇互相纏繞在一起。

DNA則是由脫氧核糖核酸構成,是人類遺傳基因的分子,代表人類生命傳承延續的藍圖。

而《伏羲女媧交尾圖》裡面的兩個人身蛇尾交纏的形狀就很像DNA的形狀,所以這名外國人十分吃驚,看來我國在上古時代就已經探索到生命真相了。

不過這種人身蛇尾交尾的圖形,也不僅是我國獨有。

是世界歷史文化裡,古代的印度跟古代希臘以及古巴比倫都曾有了類似的交尾圖,外國的一些古老神話均有說過這些圖案。

通過此事可以看出古代的世界,各國人們對於人的誕生過程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相同的看法。

特別是這張《伏羲女媧交尾圖》,他倆交尾以及各拿「規」、」矩」工具的做法絕非偶然,這似乎預示著什麼。

而女媧跟伏羲都是中國古代的神話人物,屬於古人的信仰。

而類似圖畫,我國也出土過不少,之前考古家在湖南長沙發現西漢時期的馬王堆,接著挖出不少當時的書畫、帛畫,大部分古畫的內容都跟中國傳說故事有牽連。

馬王堆出土的文物裡,考古隊也看到了畫有人頭蛇身的女媧畫像,除此還有金烏跟扶桑等,這些都不得不說是有著一定共鳴。

而著名古代書籍《山海經》裡也出現過類似人頭蛇身的神話故事以及一些神人跟野怪,在這些文獻裡,專家們得到了更多考證,因此這些發現雖然被貼上神話標籤,但跟真實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同樣不容小窺。

綜上所述,新疆吐魯番地域挖出的《伏羲女媧交尾圖》,證明了上古時代中華民族對繁衍生存,以及發展子孫的充分重視,在最初的啟蒙裡得到了較大的認識。

諸如古埃及金字塔的獅身人面像也是如此的道理,那麼我國的人頭蛇身畫同樣有著一樣的含義。

而人頭則更加顯示出人類是大自然最頂端的生物,其能力非同一般,在思考以及行為上也區別於其他動物。

《伏羲女媧交尾圖》的交尾形狀跟DNA構造符合也是令人琢磨不透的事情。

如今這幅圖在新疆吐魯番市博物館,正是這一幅古老而又奇特的人物畫像,引來無數遊客前去觀賞。

文物代表的是國家文化底蘊,而如今的人們越發的喜歡了解文物、了解歷史。

正因為文物的特殊性,也引起了無數文人雅士的目光,他們喜歡珍藏各類文物,甚至到各個博物館觀看。

從古至今,世人對於文物的觀賞從未停止,尤其是參加文物展覽時,總會讚嘆古人的聰明才智,何以創造出如此極具欣賞力的作品!

尤其是現在諸多家長,為了給孩子開闊眼界,除了帶他們去旅遊之外,更多的是帶他們參觀博物館。當然學校組織的更多,這些做法無非就是讓孩子從小就了解國家文物,提高自身對歷史的認知。

也有人會選擇看文物展覽,不過文物展覽並非時刻都有,有時候想看一件文物還是比較難的,尤其是國寶級的文物。

這也是一些文物愛好者以及學生孩子們的遺憾,倒是近幾年的《國家寶藏》收視率奇高,裡面科普各類文物古件的曲折經歷,讓世人了解文物、了解這段歷史,增強國人的凝聚力。

但畢竟是電視節目,很多人並沒有充裕的時間去看。

記得2018年,陝西博物館出的《大唐長安·陝博日曆》,可謂是讓人們眼前一新,還能這樣了解文物?

2019年,國家博物館同樣出了《國家寶藏》2020年日曆。

這樣的目的無非是讓國人更加了解文物的過往,將它當成日曆一樣看,每日都能看到新的文物故事。

《國家寶藏》2020日曆裡面的文物都是精挑細選,有366件,正好對應了一年的時間。

這裡面的每一件文物都與古人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在了解文物的同時,還可以了解古人的生活。

一年共計12個月份,《國家寶藏日曆》每一個月份都有不同的主題。

學習之時,工作之餘,閒暇時翻看文物,自然可以陶冶情操。

了解文物,增強國寶知識、從《國家寶藏日曆》開始。

下面是購買連結,書不貴,49元,把國寶擺在自己桌面一整年!

相關焦點

  • 伏羲女媧圖與DNA圖完美「撞臉」,《山海經》中隱藏了什麼秘密?
    著名科學藝術研究中心首席顧問,基因組學科學家於軍教授,他曾經在全國各地博物館瀏覽過不下百十件形態各異的《伏羲女媧圖》。例如:莫高窟壁畫、山東武氏祠漢代畫像石中的伏羲女媧形象、以及河南南陽出土的伏羲女媧交媾圖等等。於軍教授就這些千姿百態的《伏羲女媧圖》從基因組學的角度講述了女媧交尾形態與人類DNA雙螺旋線結構的相似性的來源和體現。
  • 伏羲女媧交尾圖,竟然預言了DNA的分子結構,這僅僅是巧合嗎?
    我們現在從生物學裡面知道,DNA是呈現雙螺旋結構,兩條脫氧核苷酸鏈相互纏繞,形成了一個完整的DNA分子。但是,在古代科技還沒有那麼發達的時候,一幅伏羲女媧交尾圖仿佛預言了當時的DNA分子雙螺旋結構,這僅僅是巧合嗎?
  • 女媧伏羲交尾圖的傳說,在世界五大古文明中竟有相似發現?
    隨著時間大的發展,現在的人類是處於現在食物鏈的頂端,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我們是由億萬年前的生物進化而來的,而在中國所有的傳說裡,女媧和伏羲一直被中國人追捧為人文始祖。傳說女媧用泥巴照著自己的模樣捏造了人類,曾還為了營救人類,用五彩石補天,是被尊稱為大地之母的,然後伏羲就創造出了八卦,開啟了我們探索天地和自然奧秘的新旅程,可以說,正是因為有女媧和伏羲,中華文明才加燦爛但在神話傳說中,女媧與伏羲實際上是兄妹關係,也許是世界太寂寥了,也許是當時泥土創造的人類快要滅亡了,於是兩個人就結為夫妻。來繁衍人類。
  • 我國出土的女媧伏羲圖,兩人手裡拿著圓規和曲尺,有什麼寓意?
    女媧看到這種弊端後,根據當時的社會結構,發明了婚姻制度,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伏羲是女媧的丈夫,他根據天地萬物的運行變化,發明了八卦,有助於人們了解和認識大自然裡的許多現象。他又根據萬物的形態,創造了最早的象形文字,極大地促進了人們記錄的效率。民間傳說裡,伏羲還教會人們漁獵,發明了琴瑟、陶隕等樂器,並創作了樂曲,對改進人類生活幫助很大。
  • 伏羲女媧圖與DNA雙螺旋圖,有相似處?《山海經》隱藏了多少秘密
    《山海經》中的秘密在一幅珍貴的文物畫卷《伏羲女媧圖》,這幅畫卷出土於吐魯番阿斯塔那墓,以白、紅、黃、黑四色繪成。上方有日,下方有月,其間星羅密布。圖中伏羲執矩、女媧持規,兩人皆是人首蛇身,上體相擁、下體互相纏繞,充滿著濃鬱的神秘色彩。伏羲和女媧都是我國古代傳說中人類的始祖,《山海經》中就有關於伏羲女媧的傳說,傳說中的女媧捏土造人,並以五彩靈石補煉蒼天,被譽為華夏民族之母。
  • 「三皇之二」伏羲女媧圖賞析
    新疆阿斯塔那地區是唐代高昌故國。目前高昌遺址發現這種伏羲女蝸圖總數達三十幅以上。這些圖一般都畫在抹布或絹上,用木釘釘在墓室頂部,畫面向下朝向被葬者的臉。中國古代有「三皇五帝」的傳說,伏羲和女媧都是「三皇」(伏羲、女媧、神農)之一。
  • 世間流傳無數女媧伏羲圖,女媧真是人首蛇身嗎?
    遠古女神廟(疑似):1983年,考古學者在牛河梁主梁的北山頂發現了一座廟堂遺址,這座廟堂由一個多室和一個單室構成,多室在北邊為主體建築,單室在南邊為附屬建築。這座廟堂供奉的是誰?由於當時的科考技術不足,當年只對女神廟進行了局部試掘,之後掩上黃土,一直保護至今。試掘時,女神廟出土了紅陶彩繪的壁畫和祭器殘塊,以及泥塑的熊爪、鷹爪和鳥翅。
  • 伏羲女媧圖,竟能預言DNA的分子結構?
    伏羲女媧圖和DNA雙螺旋分子結構,一個是千年前的古代神話,另一個則是人類現代科學的重大發現。兩者看似分馬牛不相及,卻蘊含著驚人的相似性。1953年,科學家沃森和克裡克,在研究基因結構的過程中,遇到了瓶頸。是巧合也好,還是冥冥之中似有天意,沃森在一個非常偶然的情況下看到了來自東方的伏羲女媧交蚺圖,並從中得到了啟發。這一重要的靈感,引發了兩人對基因結構的思考。不久後他們所發現的DNA雙螺旋結構震驚了世界。
  • 我國出土的伏羲女媧圖裡兩人的手中各拿尺和規,有何寓意
    伏羲女媧是華夏始祖,是華夏民族的創世之神。有關出土文物中伏羲女媧手有曲尺圓規一事,究竟如何解釋,這是很多人好奇的。我國出土的伏羲女媧圖有許多:最早發現是在1963年考古時,新疆阿斯坦納地區的唐代絹本彩繪中。此絹本真品,現轉存於故宮博物院。
  • 神的基因密碼:伏羲女媧圖代表的會不會是基因呢?
    說起雙蛇圖案,肯定要從伏羲、女媧開始說起,眾所周知,不管是正史還是神話傳說中,伏羲、女媧一直都是人首蛇身的形象,關於伏羲、女媧的神話記載比較混亂,他們到底是什麼關係,今天也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但是按照各朝代的神話記載以及他們相似的形象來看,首先他們肯定是同族,再從漢代出土的畫作來看,他們也有可能是夫妻,千年來,伏羲女媧一直都代表著創造,伏羲有人祖的美稱,女媧有造人的傳說,但是傳說歸傳說
  • 伏羲女媧圖與DNA雙螺旋圖驚人相似,《山海經》到底隱藏了什麼?
    現在來看,其實《山海經》很有可能是記載但是卻隱藏來這史前文明的一部巨作。在2018年,展現在我們世人眼前的是一幅珍貴的文物畫卷《伏羲女媧圖》。這幅畫卷出圖於吐魯番阿斯塔那墓,以白、紅、黃、黑四色繪成;上方有日,下方有月,其間星羅密布;圖中伏羲執矩、女媧持規,兩人皆是人首蛇身,上體相擁、下體互相纏繞,充滿著濃鬱的神秘色彩。伏羲和女媧都是我國古代傳說中人類的始祖,《山海經》中就有關於伏羲女媧的傳說,傳說中的女媧捏土造人,並以五彩靈石補煉蒼天,被譽為華夏民族之母。
  • 伏羲女媧神話的原型考論
    傳說中,八卦是伏羲畫的。那麼,伏羲到底是什麼人?他的八卦是怎麼畫的呢?一、伏羲和女媧傳說中,伏羲並不是一個人。他還有一個伴侶,叫女媧。——沒錯,就是捏著泥巴造小人的那個女媧。在另外一個版本的造人神話裡,女媧需要與伏羲合作才能造出小人來。
  • 伏羲女媧圖竟跟DNA結構圖相吻合,古人到底有多超常的智慧?
    在1953年,沃森和克裡克在老師們的幫助下,最終發現了DNA的雙螺旋結構,這一發現了打開了人類探索生物學的另一扇大門。然而,在近期,有科學家發現《伏羲女媧交尾圖》中,其尾部相互纏繞的樣子也呈現雙螺旋結構。這只是巧合?還是預示著古人早已發現了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
  • 多個孤立文明都有伏羲女媧交尾圖騰,文明回溯收斂指向同1源頭
    按照中國文化傳說,中華文明的人文共祖是伏羲和女媧。長沙馬王堆出土的織錦上有伏羲和女媧的交尾圖,伏羲手持直尺,女媧手持圓規,暗示裁定天下的規矩。直尺和圓規的符號也是共濟會的符號。》傳說伏羲和女媧是兄妹,所有人類的後代都是他們結婚以後生下的。從基因學上來說,現代人都可以回溯到幾十萬年前的共同祖先,所謂的超級亞當和超級夏娃。
  • 伏羲女媧亞當夏娃是夫妻又是兄妹?為何各個古文明都有類似的傳說
    其中,女媧和伏羲是極為重要的人物,傳說中天皇伏羲是三皇之首,演化八卦,教授農耕,而女媧則是人族之祖,教授採集與生育。伏羲與女媧既是兄妹,也是夫妻?不過,又有一說伏羲與女媧其實並不是神話故事中的神邸,而是真實的歷史人物。
  • 研究表明:女媧和伏羲曾到過世界各地,或是來自天狼星的外星人
    在我國古代有關伏羲和女媧的神話故事有很多,許多古老典籍中都多多少少有一些記錄和介紹,而女媧和伏羲被認為是我們炎黃子孫的共祖。在《山海經》中,在古老的巖石壁畫中,在一些古墓的壁畫中,有關伏羲和女媧的形象,都很奇怪,他們居然是人首蛇身,而且尾巴緊緊地纏繞在一起,不僅如此,他們身體的顏色還能「一日七變」(《山海經》語)。他們這些離奇的形體特徵,不禁使人想起非洲一個原始部落的科學見聞。
  • 中國古代伏羲女媧交尾圖,為何古巴比倫、印度、希臘都有類似傳說
    女媧和伏羲作為中國神話、歷史中最為重要的人物,其一直被中國人追奉為人文始祖,他們不僅創造出了人類,同時也開創了華夏文明。而在神話傳說中,女媧補天救萬民於水火之中,伏羲創八卦開啟人類探索宇宙與自然奧秘新徵程,可以說正是因為他們,中華文明才更具活力與生命力。
  • 上古傳說之女媧(探秘生命的奧秘)
    今天講上古女神之「女媧故事」女媧是華夏族傳說中的人類之母。她是一位女性天神,她畢生的功業就在於創造人類和鍊石補天。同時女媧還有一種身份就是她是上古三皇之一也是「伏羲」的妻子:為什麼這種3種身份都出現在女媧的身上為什麼呢?
  • 沙漠挖出千年「乾屍」,屍骨被列為一級文物,身穿衣服禁止出境
    沙漠挖出千年「乾屍」,屍骨被列為一級文物,身穿衣服禁止出境考古的時候發現一個「完整」的屍骨是很難的,因為在漫漫長的歲月的作用下,屍骨早就被腐蝕風化了,現在發現的木乃伊類的屍體也是下葬的時候被福馬林侵泡後的結果,福馬林有劇毒大家是知道的,況且在福馬林侵泡後屍體會呈現出黑色,也許是古代的人們不知道福馬林可以讓屍體不被腐蝕
  • 女媧和伏羲,是兄妹還是夫妻?
    關於女媧造人的傳說,從很早開始就有了平行的兩種說法,一種是「摶土造人」說,另一種是「伏羲女媧」說,而這兩種說法出現的最早時間也不可詳考。[1]從古籍的記載來看,女媧和伏羲變成了夫妻似乎是漢代才有的事情,這也是很多學者所得出的結論。不過我認為,這只能是伏羲、女媧並稱的下限而已,不排除在漢代以前也有二者為夫妻的傳說,只不過沒有被記載下來,後者是被記載下來但是後來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