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被發現,能生存下來的是只有一方,或者都不能生存」——三體
這個計劃的最終目的是讓兩個宇宙完全平衡,讓毀滅永遠不會發生,就像人的大腦一樣,同樣大小,永不改變——端腦
同為科幻巨作,同樣講述地外文明與地球文明的衝撞,同樣以遊戲開始,《三體》與《端腦》作為本土科幻的力作,都成為經典並吸引大量粉絲。它們具有很多相似點,使得在世界科幻中脫穎而出,成為別具一格的本土科幻經典。而相比之下,它們又因各自不同而成功為80、90、00後三代年輕人開啟了科幻大世界之門。
從黑暗森林到對衝宇宙 本土的優秀科幻世界觀
黑暗森林法則是劉慈欣在《三體》第二部中提出的重要法則,是從猜疑鏈與技術爆炸兩項概念推論下得出的結論,即在黑暗森林般的宇宙中,他人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
整個《三體》故事,全部基於黑暗森林法則而衍生至驚心動魄,地外文明因發現了地球文明,而對地球文明展開了不假思索的攻擊。最終歌者文明對太陽系發來的二向箔打擊,相信顛覆了很多讀者對宇宙的理解與想像,可謂細思極恐。
巧的是《端腦》同樣是地外文明發現了地球文明,但《端腦》構建出另外一套獨立科幻世界觀「對衝宇宙」。即為如大腦般左右對立的兩個宇宙,因而稱之為端腦。端腦中掌握高級技術的半球文明並不想故意毀滅其他文明,而是想維持宇宙的平衡,這與黑暗森林法則幾乎是相悖的。
(《端腦》中的對衝宇宙)
也正因相悖,才體現出兩部作品各自獨立的科幻世界觀,這對一部科幻作品能否成為大作至關重要。從這一點上講,兩部作品也正因為提出了自己的科幻世界觀,從而讓作品有了靈魂,也讓本土科幻不再模仿國外風景,有了自己的主張。
科幻外衣下同樣對人性的挖掘
《端腦》作為一部漫畫,能成為有妖氣三大漫之一,長久為粉絲所銘記,並在改編為影視劇後(同名網劇正在搜狐視頻播出)再次引起反響,與其作品內對人性的深刻挖掘密不可分。這也是《端腦》與《三體》的又一共同點。
(《端腦》中跑步大廳關卡,主角挑戰端腦,贏的條件卻是戰勝自己)
(《端腦》中天塌關卡,為了勝利,不惜把朋友推向死亡)
以《端腦》的經典關卡「以一敵十」為例。該關卡類似狼人殺,12名玩家需要在遊戲中通過推理、投票等找出虛擬人玩家。為了勝利,玩家間上演了謊言、背叛、相互考驗又相互猜忌、陷害,等等暗黑情節。不擇手段與人性之惡在其中令人齒寒。
《端腦》原漫畫作者壁水羽在改作影視劇開播時做過解讀,《端腦》是一部「黑暗」的作品,其中科幻外表下蘊含著深刻的哲思。在整個宇宙的大利益與地球文明的小利益衝突時,人類依舊會為了自我的生存而維護小利益。「哪怕我多活一年是一年」壁水羽的原話中,有種對人類整體的悲觀側寫。
(《端腦》作者壁水羽解讀端腦)
這種悲觀同樣出現在《三體》中。當三體文明到達地球後,人類被迫全體遷往三體為人類劃定的最後保留地澳大利亞。遷徙與定居中,因為緊缺的資源與嚴峻的外部危急,人類社會制度與一直以來所驕傲的文明迅速瓦解,爭端、相互屠戮迅速蔓延。三體智子冰冷的言語背後何嘗不是大劉對人類本性挖掘後的失望與悲觀。
中式英雄拯救地球
因對人性的挖掘而愈顯深刻,深刻之外說點有趣的,便是兩部作品中同樣的「中式英雄拯救地球與全人類」。
當觀眾已習慣於看美式超級英雄,從復仇者聯盟到正義聯盟,一個個超能力幫地球打宇宙入侵者時,中國的科幻作者終於也為世界帶來了中國英雄。這還是讓觀眾都耳目一新且歡欣鼓舞的。
(中國紅與少年少女救地球,聽起來還是很帶勁的)
在《三體》中,從發現三體文明的葉文潔(當然她不能算是英雄),到清醒認識為人類留下火種的章北海,到幾救人類的大英雄、執劍人邏輯,再到最後「倒黴催」的聖母程心,無一不是中國人。
(《三體》流傳的劇照)
在《端腦》中,少年夏馳為救女友晴知而與好友孟秦一起踏入端腦遊戲,卻在不斷歷練中發現端腦的秘密,最後少年們並肩作戰,擔起反抗端腦拯救人類的重任。
(夏馳與孟秦,一對兒好基友,推理能用到凱撒加密,高端)
有趣的是,兩部作品的中式英雄救地球,主角都沒有超能力,全是依靠智商。不得不說這其中中國作者的哲學思維,在外星文明入侵的絕對技術碾壓下,還是我泱泱大國的智商碾壓給力些。武力剛?不存在的。
(燒腦闖關推理,是《端腦》的特色之一)
拍出來的《端腦》和拍不出來的《三體》
雖然相同點很多,但幾大不同點造成了《三體》影視化遲遲不見蹤影,《端腦》卻已成為年末網劇中的黑馬。
(《端腦》「以一敵十」關卡,每個人的陰沉表情背後,都是深深的算計)
三體的故事整體宏大深刻,但硬科幻的理解門檻較高,加之大劉理科生背公式的講大道理式寫法,導致三體文字與故事結構都很複雜,讓人融入故事很困難。連讀百家書的高曉松都三次沒看完40頁就放棄了。其影視改編難度可想而知。
(其實筆者還是很好奇三體電影中如何展現三體遊戲中的脫水、泡發這些大腦洞情節,水滴、二向箔打擊就更不敢想了)
《端腦》不同,雖然也被譽為影視改編難度最大的科幻漫畫,但《端腦》定位科幻懸疑推理闖關漫畫,題材上具備新穎稀缺性,表現力上也更鮮活吸睛。
(《端腦》「叢林」關卡,叢林不斷死去的同伴,懸疑推理氣氛很濃)
體現在影視劇中,即是《端腦》的還原度獲得了從作者壁水羽到原著粉的一致認可。如原作中存在於虛空中的端腦大廳,影視化後不僅結構還原,天花板外更加入了浩瀚星空與疑似極光來凸顯其存在於宇宙空間中。「神還原」使得《端腦》既保留了原汁原味又更容易讓劇迷們接受,無形中再次提升了原作的普及度,因此劇版《端腦》的出現也帶出了一種新想法,即好劇反哺漫畫,助力國漫崛起。
(《端腦》中主角進入端腦大廳,場景還原度很高)
此外,《三體》是傳統硬科幻,因其核心內涵的高度與深刻度,導致愛情等元素與支線在其宏大主題下都顯得無足輕重。正如歐巴馬看完《三體》後,感覺當美國總統都沒什麼意思了。
《端腦》卻融合了推理、闖關、校園愛情等元素,這些元素並非陪襯,而是推動著故事劇情的發展。如夏馳正是經歷了甜蜜的校園戀愛,為了救初戀女友晴知才進入了端腦世界。元素豐富意味著作品更有看點,CP糖、遊戲、校園、狼人殺,都是貼近年輕觀眾興趣點的。
此外,《端腦》有著極具個性化的人物,他們不是老一輩活在紅岸基地的葉文潔,也不是大軍人的章北海,他們是一群穿著校服短裙、也會害羞表白的少年少女。其中有春絮香這樣好運走天下的大結局女王,也有博卞這樣的人氣爆棚的變態。
(春絮香出浴,不僅看呆了男主,應該也看呆了不少男劇迷)
同樣是中國科幻力作,《三體》與《端腦》無分好壞,只是從題材、形式、內容等方向看,《端腦》的影視化改編更適合網生代。無怪乎80後看《三體》,90、00後看《端腦》。
對所有喜愛《端腦》的人而言,現在能在搜狐視頻上追正在播出的劇版《端腦》是幸福的。對喜愛《三體》的人而言,遲遲等不到電影上映,那不如去看看《端腦》,本土科幻影視也正在為觀眾帶來驚喜。
合作/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