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給垃圾分類的搖滾女主唱,終於和影后拍了支MV

2020-12-08 淘漉音樂

許多年前,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的女生吳虹飛,把120多公斤的垃圾運回了清華園。

她正在準備她的本科畢業論文——《北京固體廢物焚燒可行性分析》。她把120多公斤垃圾堆在實驗室裡分類,烘乾,焚燒,計量,計算熱量、廢氣排放、焚燒爐容量,在論文中提出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導師覺得阿飛很笨:「你怎麼還要學個文學雙學位!你還要唱歌!你論文都沒寫通順!」

由於概念太超前了,她差點沒法順利畢業。因為當時大家都在研究垃圾填埋,讓蚯蚓吃垃圾。

在清華這麼一個普遍枯燥的理工科大學,阿飛也寫詩,創作音樂,唱民謠。她的詩和歌裡動不動就死人,搞得清華文壇和民謠圈一時人心惶惶。

畢業前她心血來潮要在學校裡辦一場民謠演唱會,吉他手是李健——那時他仍是一個喜歡在草地上彈吉他的校園民謠男孩。他們在清華西階排練《糧食》這首歌,李健排練得很用心,倆人也不怎麼說話,很兢兢業業的樣子。

演唱會來了1000多號人,隔壁的迷笛(不是北大)學生也過來了。後來學校嫌《糧食》這首歌太不校園,就直接派人來拉閘了。

1999年,這位全中國首位研究垃圾分類的女詩人、女民謠歌手,在百無聊賴之下組建了一支名叫「幸福大街」的搖滾樂隊,瞬間搖身一變成為全中國首位研究垃圾分類的、學歷最高的搖滾樂隊女主唱。

她在清華女生宿舍裡寫一些豔情詩,用小錄音機錄小樣,其中就包括那首《小龍房間裡的魚》:

「我是魚,小龍房間裡面的魚,其實你從沒有見過我的身體,其實它和靈魂一樣一樣美麗……」宿舍裡清純的女生們大驚失色。

那時她在搖滾酒吧兼職做服務員,認識了耿放、田坤等幾個來自外地的年輕樂手。在1999年夏末,一個涼風習習的傍晚,幾人大肆饕餮完一頓涼皮之後,飽暖思淫逸的阿飛倚在欄杆上,異想天開地說:「如果我成了一支搖滾樂隊的主唱,是不是就會有許多男生來追我?」

酒吧吉他手耿放剛吃完她買的餐後甜點小蛋糕,心懷顧慮地望著她,終於遲疑地應和道:「會的……」

「幸福大街」樂隊就這樣成立了。

和吳虹飛慣用的修辭一樣,「幸福大街」其實是個反諷。這個名字表面看起來美滿富足,但其實樂隊裡每一個人都顛沛流離、滿心苦悶。

他們最開始在一個酒吧裡排練。沒多久,那個酒吧就令人措手不及地倒閉了。

他們只好流竄於海澱區的各處破落民房、地下室、學生宿舍、嘈雜的酒吧之間,和各種盡心盡職的居委會大媽、門衛保安鬥智鬥勇。

(攝影:短大人)

「幸福大街」不是工業,不是金屬,不是朋克,更不是最流行的英式和說唱。它像一個無法歸類的怪胎,從北京地下搖滾圈裡突然冒了出來。

他們的歌曲陰暗生猛乖戾,《嫁衣》《蝴蝶》《四月》《流氓》《糧食》,所到之處儘是一片血雨腥風,女主唱卻是一個愛穿「好嫁風」長裙和花旗袍、戴個眼鏡說話嗲裡嗲氣的學院派小女生,南方口音,有時又唱《小龍房間裡的魚》《一隻想變成橘子的蘋果》這種甜美怪蘿莉的腔調,一點兒也不颯酷帥美,令饑渴難耐的搖滾男青年們聞風喪膽。

「幸福大街」樂隊參加了最初的幾屆迷笛音樂節,他們一上臺,臺下生猛的搖滾青年們都懵了:這TM到底是何方妖怪?有人在下面罵「傻X」。但只要節奏稍微「燥」起來,他們也照樣在下面pogo——其實他們主要是為了pogo。

荷爾蒙太旺盛了,又窮,又沒有穩定的住處和性生活,渾身的勁兒無從發洩。

有一年西單廣場音樂節,她帶著樂隊上臺,下面有人罵「傻X」、「滾下去」,她穿著粉色長裙,站在臺上忽然豎中指:「你媽X,有種你上來」。

(攝影:齊天)

崔健倒是很欣賞「幸福大街」的音樂。

2000年崔健在三環邊上的cd cafe看了他們的演出,很讚賞,到後臺壓低帽簷和聲音,跟阿飛握手:「你的音樂很牛逼,你要更牛逼一些。」

阿飛看著他覺得眼熟,暈暈乎乎地說:啊?!你是誰啊?(疑問句,不是反問句)

2004年,「幸福大街」樂隊第一張專輯《小龍房間裡的魚》正式發行,立即成為中國地下搖滾不可略去的濃墨重彩一筆。

同時也貢獻出了曾嚇哭無數90後的網絡恐怖神曲《嫁衣》,留下各種令人毛骨悚然的都市傳說。

央視女性訪談節目《半邊天》專門來為她拍攝了一集紀錄片。她穿著借來的裙子,依舊騎著自行車——幸好自行車座已經不是歪的了。

第二張專輯《胭脂》引領了世紀初的新民謠風氣,第三張專輯《再不相愛就老了》她開始試圖談論一些更嚴肅,也更悲觀的社會話題。第四張《薩歲之歌》改編自她的母語音樂侗族大歌,嘗試電子和世界音樂結合的風格。每一張專輯,她都跳脫出之前的束縛,卻又讓人一聽就知道,這就是吳虹飛,這就是「幸福大街」樂隊。

仍然停留在製作階段的新專輯《宇宙第二定律》中,她開始研究宇宙、天體、宗教和哲學,但所要講述的一切,仍然指向終極的命題——她一生都在追求,但一直都在失去的愛。

竇唯、何勇都聽過她的歌,也很讚賞。

為了養活樂隊,她研究生畢業後進入媒體工作。她是《新京報》和《南方人物周刊》的創刊記者,寫了上百萬字的文化人物專訪,出了四本訪談錄,結果始終無法得到晉升,最後只好揮淚離開她苦心耕耘的單位。

在北京十幾年,她路過天安門,廣場很大,她突然意識到這個漫天沙塵的城市從來不屬於她。

銀河帝國吳虹飛&幸福大街 - 宇宙第二定律

她曾經以為靠寫稿就能養活樂隊,最後她發現,光靠寫稿連自己都養不活了。而且真誠自由的搖滾樂,也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世界的變化就是如此恐怖。

離開媒體後,吳虹飛做了幾年的侗族大歌整理、記錄和巡演,帶著最原生態的侗族農民歌隊,一起走了三萬公裡,在全國幾十個城市的小型livehouse演了幾百場侗族大歌專場。

門票錢和募捐款,她全部給了歌隊的成員,讓他們回鄉買種子和肥料,為家人添置新衣。那是她的故鄉和族人。他們的音樂長期被篡改,成為大型晚會、商業演出的肉屏風和流行歌手的裝飾物,習慣性地被剝削。而她讓歌隊知道了,他們才是最應該被人尊重的藝術家。

2016年,她受邀前往聯合國以及美國的幾所大學舉辦了講座,關於中國搖滾樂和少數民族音樂。也成為首位在聯合國發表演講的中國搖滾女歌手。

但她長年處於和抑鬱焦慮的抗爭之中。

她從來不是一個精明堅硬、八面玲瓏的人。她的內心充滿不安全感,應對世界和生活,像一隻驚弓之鳥,隨時搖搖欲墜。她總想抓住點什麼,可是抓住的好像都是飄絮。就這樣被生活拖曳著,止不住向下落。

有一段時間,她極度低落,但又捨不得放棄自己做了這麼多年的音樂,捨不得她熱愛的侗族大歌,捨不得她在意的親人,朋友,捨不得那一鍋花費兩小時燉成的骨頭湯。有時候她努力告訴自己,世界還是很美好的,再堅持一會兒,也許一切都好起來了。

她的夢想遠遠沒有實現,雖然她對實現夢想並沒有太大的野心和訴求。

今年是「吳虹飛與幸福大街」樂隊成立二十周年,除了僅有的一場演唱會,我們決定為慘澹經營多年的阿飛和樂隊拍攝第一支MV《星際穿越》來慶祝。

(阿飛殺青合影,左起:覃仙球、林嘉熙、蘇千悅、吳虹飛、淏)

整個團隊在三天之內組建起來——覃仙球(導演/編劇),蘇千悅(製片/副導演,淏(剪輯),林嘉熙(攝影),錢賡(燈光/書法)、楊威(道具),以及主角吳虹飛、郭月(華策影視),經紀團隊林瓗、陳樹(華策影視)。

郭月(華策影視籤約演員,洛迦諾銀豹獎&臺北金馬獎電影《路邊野餐》女主角、洛迦諾電影節金豹獎電影《幻土》女主角,2018年洛迦諾獨立評論協會最佳女主角)

我們花了一個星期確定劇本、分鏡劇本,準備好全部道具,租借設備,確定拍攝時間和場地,又花了兩個晚上,完成了MV的拍攝。最後花了兩個星期剪輯完成。

(阿飛戲份花絮,攝影:蘇千悅)

除了副導演,所有人都是第一次參與MV的拍攝。極其有限的預算都花在了道具、設備、燈光、場地、交通上。但每一個環節都順利完成了,有如神助。

這是送給「吳虹飛與幸福大街」二十周年的禮物,同時也是給阿飛的一個安慰:當年聽你的歌長大的少年,現在也已經有能力為你和樂隊做些事情了,你曾經影響過我們,而現在,這些影響仍在延續。所以你也要加油,好好活下去!

「吳虹飛與幸福大街」樂隊《星際穿越》MV

導演/編劇:覃仙球

製片/副導演:蘇千悅

演員:郭月(華策影視) 吳虹飛

攝影:林嘉熙

燈光/書法:錢賡

道具:楊威

經紀團隊:林瓗 陳樹(華策影視)

後期/剪輯:淏 蘇千悅

最後說說這個MV。

MV講述的是,一個中年女人沉入水底之後,腦海裡浮現出1999年夏天的自己,那個沉默、天真、決絕的少女,決定與自己的往昔告別,她挖出了深埋多年的舊餅乾盒,終於燒掉了曾經深愛過的男孩寄來的每一封舊信。

(郭月戲份花絮,攝影:陳樹)

畫面裡充滿了閃爍和飄忽,想要表達的其實無非是人到中年,在生活重重圍剿和凌辱之下,年少時的稜角、尖刺都剝落了,曾經最熱愛、最不舍的東西也漸漸消逝,但總還有一點希望,還想挽留點什麼。只能短暫地躲進白日夢或虛無幻境裡,找回一絲絲昔日回憶,證明自己沒有忘記。

雖然底色是蒼涼的,但也許只要擁有過那些吉光片羽,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依然值得。

「你是我最愛的少年」

相關焦點

  • 主持人轉行唱搖滾,呼吸樂隊當家女主唱,最搖滾女主唱非他莫屬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關於「呼吸」,可能不是資深的搖滾樂迷,都不會知道這個樂隊,「呼吸」屬於命途多舛,但也足夠傳奇。我說呼吸樂隊傳奇,是因為兩個人,一個是組建者高旗,另一個就是主唱,蔚華。曾獲得世界廣播至高榮譽「艾米獎」的著名主持人,主持CCTV1988年春節聯歡晚會(我剛出生),成為了一代大眾的偶像,卻毅然決然地放棄了中央電視臺「CCTVNews」節目主持人職位,搖身一變成為「呼吸」樂隊主唱,這件事本身就足夠搖滾,在那個年代就足夠傳奇。
  • 新銳英式搖滾周豔泓破譯愛情垃圾分類
    她一改往日輕柔甜美的情歌路線,大膽嘗試英式搖滾曲風,力做新銳搖滾,集結中國樂壇頂尖力量,強勢推出全新單曲《愛情垃圾分類》。在當今人與人的情感世界裡,真正為愛付出真心的人也是屈指可數了。大多數的人都是在任意消費對方的情感,這些人也算是愛情中的垃圾人群。
  • 二手玫瑰誓作「民族搖滾」訪主唱梁龍
    將二人轉與搖滾樂成功嫁接而名聲大噪的搖滾樂隊「二手玫瑰」,日前正式籤約大國文化唱片公司,誓要打造「真正擺脫西方搖滾樂的文化羈絆的中國本土民族搖滾」,並即將推出籤約後首張專輯《「玫」開二度》。樂隊主唱梁龍是黑龍江人,一舉一動受到了家鄉人的廣泛關注。為此,記者電話採訪了身在北京的梁龍。
  • 主唱?吉他?貝斯?鼓手?搖滾樂隊各成員間的作用是什麼?
    最早的搖滾樂常把鋼琴和薩克斯管作為主要樂器,50年代中後期,吉他逐漸取代了前者。隨著搖滾樂的慢慢發展,逐漸以樂隊形式出現在我們眼前,而最經典的也是我們最熟悉的搖滾樂隊一般由主唱、吉他手、貝斯手、鼓手組成。
  • 從「央視一姐」到中國第一「搖滾教母」,呼吸樂隊主唱蔚華經歷了什麼
    說起中國「搖滾教父」,大家可能心中會有很多人選,比如崔健或者伍佰,但是「搖滾教母」這個名號還真是非蔚華不可。1988年是蔚華做主持人的巔峰時期,這年蔚華登上春晚的舞臺,她不像其他主持人一樣全部背稿,有時候還會即興發揮,她優秀的主持功底和她身上那份無法言喻的氣質令很多人為她著迷。
  • 新褲子主打音樂MV:搖滾版《星球大戰》
    ● 由新褲子樂隊主唱彭磊執導,匯集15名內地頂尖專業技術人員之超越之作,耗時兩個月斥資20萬元工作結晶的新褲子樂隊最新音樂錄影帶《她是自動的》,是繼2000年 「最佳音樂錄影帶」、「年度最佳搖滾單曲」《我愛你》之後,又一部新褲子樂隊超強力作,堪稱2002-2003年度最具國際水準中國音樂錄影帶。受到專業計算機圖形雜誌《CG》封面文章強力推薦。
  • 王菲只愛玩搖滾的男人?
    但是從審美擇偶標準上來說,倒也難說,菲姐一直酷愛搖滾男,這是娛樂圈眾所周知的。69年出生在北京的王菲,與父母、哥哥一起居住在北京青年溝的煤礦大院,是個胡同妞兒,當年的她熱愛搖滾,經常混跡京城的搖滾圈子,最早交往的男友是黑豹的鍵盤手欒樹,而當時黑豹的主唱竇唯與姜昕是一對兒。
  • 生而搖滾!和木馬樂隊主唱聊聊中國搖滾樂的那些事兒
    11月9日,在SKP-S的RDV書店,《生而搖滾》的作者、資深樂評人郭小寒,木馬樂隊主唱謝強(木瑪),資深樂評人郝舫,和《大內密談》創始人相徵圍繞著中國搖滾文化進行了一次對談。
  • 中國的最早誕生的十大搖滾樂隊,不說你可能都不知道
    1、萬李馬王樂隊   中國大陸較早的一支演繹西方搖滾樂的樂隊,1980年成立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由萬星、李世超、馬曉藝和王昕波組成,解散前主要是翻唱「披頭四」、「滾石」等西方老搖滾的作品。2、大陸樂隊   1983年成立於北京,由埃迪、霍加德、大衛、保羅、南茜、伊魯、希菲利、伊萬等留學生和駐京外國人組成,解散前主要是演唱西方搖滾作品為主。
  • 國內最「野」搖滾樂隊:主唱狂野、歌曲洗腦,颱風引領潮流16年
    ,新褲子、PK14和Joyside這三支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二 在成立樂隊前,付菡已是著名的搖滾大蜜,與各livehouse間可謂左右逢源,由此後海大鯊魚獲得了許多小型演出的機會。加上女主的灑脫不羈個性,更讓後海大鯊魚於北京各大地下樂隊中獨樹一幟。
  • 深扒二手玫瑰主唱梁龍與王菲的那段陳年舊事
    那時候他在當地組建了一支叫「黑鏡頭」的樂隊,任主唱及詞曲創作。一年多後,小夥子覺得搞搖滾怎麼能不去北京呢?於是就毅然決然辭掉了工作去了帝都。整整一年,梁龍在北京到處碰壁,於是就回到了哈爾濱組建了二手玫瑰樂隊。他開始深入農村進行音樂創作,據說當時只用了19天便寫完了第一張專輯。
  • 槍花主唱Axl Rose被選為有史以來最棒搖滾歌手
    日前,在美國知名音樂網站發起的一次投票中,著名搖滾樂隊The Guns N' Roses(槍花)主唱Axl Rose 被評選為有史以來最棒的搖滾歌手,位居Queen(皇后)樂隊主唱Freddie Mercury(弗雷迪-墨丘利)和搖滾史上最偉大的人物John Lennon(約翰-列儂)之前
  • 垃圾要分類, 樂隊要嗎?
    這幾天,最令城市居民們頭疼的事兒,就是那個突然出現的垃圾分類規定,雖說目前除了上海已經執行,北京正在擬定之外,但我們能夠輕鬆扔垃圾的日子真的不多了。拋開古典、民族和爵士樂不說,光是搖滾,就被人們劃分出了近40種不同的風格,前些日子非常流行的「音樂圈鄙視鏈」還給這些音樂風格排出了高低之分。彭磊還在《樂隊的夏天》中非常直白地表示——朋克太土了。在此之前,更有人提出:如果蹲監獄的話,能否按照音樂喜好分配牢房。
  • 中國殿堂級搖滾樂隊王者歸來,新歌發布橫掃榜單
    搖滾,作為一種音樂類型,最早誕生於二十世紀40年代的美國,而據資料顯示,搖滾文化直到80年代才傳入中國,距離現今也只有短短的40年。就在這短短的40年發展歷程裡,誕生出無數的搖滾歌手、搖滾樂隊。而其中一支樂隊,從成軍到現在已經33年,期間從未解散,如今依舊活躍在舞臺,它就是經典搖滾歌曲《無地自容》的創作者——黑豹樂隊。黑豹樂隊最早成立於1987年,但是直到91年他們第一張專輯發布才一舉成為世界知名華語樂隊。第一張專輯發布後樂隊的發展可謂蒸蒸日上。
  • 《樂隊的夏天2》參賽名單,搖滾頂端才配玩樂隊?民謠掙扎求關注
    萬眾期待的《樂隊的夏天2》終於以開箱演出的形式,向觀眾宣布了第二季開錄的消息。隨後,一份第二季的樂隊陣容名單在網上廣泛流傳,徹底將觀眾的期待值拉到頂點。主唱慵懶的嗓音帶著別樣的韻味,貝斯和架子鼓的配合默契,每一個鼓點都敲在了觀眾心上。看似簡簡單單的一首歌,卻能瞬間點燃觀眾全身的血液,這就是後海大鯊魚樂隊的魅力。毫無疑問,這是一支獨特而又好聽的樂隊。
  • 羅琦:年少輕狂已是過往,華語搖滾巔峰時期的第一女唱將
    去年大火的樂隊的夏天,也讓更多人去關注樂隊關注搖滾,搖滾的世界仿佛是男人的世界,但是也不缺少女人,海龜的付涵,新褲子的趙夢,刺蝟的石璐,指人兒的那個可愛小女生他們無疑都是搖滾音樂裡的靚麗風景,如果這裡在加上二手玫瑰的龍姨不知道有人會打我不會。
  • 英倫三島上的搖滾星球(一)
    最初以對抗美國的Grunge風潮為目的興起,繼承了Beatles時代以來的吉他流行風格,逐漸將英國的獨立和另類搖滾融入到主流音樂中。引用某知乎用戶整理的關鍵詞來說明其特點便是:搖滾/流行音樂,英國樂隊,90年代,獨立音樂,受以前的英國吉他流行音樂影響。
  • 搖滾天才竇唯,與天后王菲結婚生女卻戀上高原,出獄後又娶女粉絲
    由竇唯個人創造出來的歌曲《無地自容》成為80後和90後心中最經典的曲目。直到現在還是KTV裡面的爆款歌曲。然而這個搖滾天才因為太過叛逆,他的一生註定不平凡。與天后王菲結婚生女卻戀上高原,出獄後又娶女粉絲!
  • 老照片;最早的中國搖滾樂隊「萬李馬王」
    20世紀40年代末期的美國,20世紀50年代早期開始流行,迅速風靡全球,並在1960年和1970年形成一股熱潮。隨著改革開發,搖滾在中國開始出現。1979年冬天,萬星(鼓手)、李世超(貝司)、馬曉藝(主唱)和王昕波(隊長)四名年輕人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立了他們的樂隊「萬李馬王」.「萬李馬王」是最早的中國搖滾樂隊。
  • 拒絕富豪玩機車嫁搖滾歌手,還是內地首位柏林影后,詠梅太酷颯了
    此後,詠梅也開始涉足電影領域,《青春派》、《有一天》、《刺客聶隱娘》,直到主演王小帥執導的《地久天長》,詠梅憑藉王麗雲一角獲得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成為中國內地首位柏林影后,成為繼張曼玉和蕭芳芳後,第三個在柏林電影節上擒熊的華人女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