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搖滾!和木馬樂隊主唱聊聊中國搖滾樂的那些事兒

2020-12-08 騰訊網

11月9日,在SKP-S的RDV書店,《生而搖滾》的作者、資深樂評人郭小寒,木馬樂隊主唱謝強(木瑪),資深樂評人郝舫,和《大內密談》創始人相徵圍繞著中國搖滾文化進行了一次對談。

1998年成立的木馬樂隊是中國最早的獨立搖滾樂隊,以獨特的美學體系和音樂能量,他們走過了中國搖滾樂發展的20多年的歷程,在這個夏天,綻放出了別樣的光芒與色彩。

著名樂評人郝舫老師曾翻譯出版了《傷花怒放》《燦爛涅槃》《上車走人》,也曾把《滾石》中文版帶到中國。這些書籍、雜誌和文章,影響了一代搖滾樂迷甚至是搖滾樂手。

從左到右依次為:相徵、木瑪、郝舫、郭小寒

從記者到行業從業者到一個職業的音樂寫作者,郭小寒以樂評人的身份在《樂隊的夏天》亮相,看著朋友的樂隊突然在這個舞臺上呈現,心情有些歡喜也有些複雜。

經過整個舞臺的燈火,我們看到的是搖滾樂的狂歡還是矛盾?這些舞臺上的人,是他們選擇了搖滾樂還是搖滾樂選擇了他們?

在郭小寒的新書《生而搖滾》中,她用無數現場和採訪傾力寫就了這本「搖滾樂隊白皮書」。

在這本書中,你可以看到新褲子、反光鏡、木馬、痛仰、達達、Joyside、後鯊、海龜先生、刺蝟、Carsick Cars、旅行團、馬賽克、九連真人等13支搖滾樂隊的發展歷程,看到他們臺前的光彩與幕後的酒杯。

相徵:書中提到木瑪買玻璃杯的片段,很多人覺得喜歡。

郭小寒:這是我們上次一起做節目的時候聊出來的。

謝強在他早年回到迷笛,在一個學校的放映室裡面,自己關在那,寫寫歌詞,當時因為冬天很冷,就買了一些必需品,他還買了一隻透明的玻璃杯,要用那個杯子喝咖啡,然後才可以去寫那些詩一樣的句子。當時他給我們講這個場景的時候,我覺得很打動。

其實搖滾樂是什麼?

它是比生活高一點點的詩意,它也離不開生活。這一個玻璃杯在我看來可能是講搖滾樂的很好的一個意像。

對於我來講,搖滾樂我既在場也一直很旁觀,我沒有真的進入到哪個樂隊,或者是參與到喝醉酒打架、愛恨情仇裡面,只是一場一場看演出,一次一次做採訪以及一遍遍去聽他們的歌,這個是我自己的生活。跟他們的交集,就是那隻玻璃杯。

如果我們找到每個樂隊在創作的那種閃閃發光的那個地方——那一隻玻璃杯,在我看來可能是我寫作比較有價值的地方。

相徵:過去那些物質匱乏的時間對你有幫助嗎?

謝強:我覺得經歷過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幫助的,每件事情都有重要的影響。

當時玻璃杯對我來說意味著:你在那樣的時候,對生活的細節仍然是有要求的。玻璃杯它象徵著在那個年代我們對美好的生活也有嚮往,只不過是在某一個特別細微的地方得到呈現。不光是玻璃杯,還有很多別的東西,有很多對於物質生活的嚮往。

其實我覺得對物質生活的嚮往是沒有錯的事,每一件事都有美好的一面和負面的一面。我們消化這些負面的那一面,保持自己對美好的嚮往

相徵:你去告訴那時候的自己,過了20年,你會去上一個叫做《樂隊的夏天》的綜藝節目,你那個時候的自己會覺得這是一種背叛嗎?

謝強:其實背叛這個話題是搖滾樂比較常見的。當你希望掙錢的時候,或者當你掙到錢的時候,大家都會說你背叛,不知道為什麼就背叛了,我其實到今天也不太理解

郝舫:我特別認同這書裡說的那句話:搖滾樂不就是用來背叛的嗎?

搖滾樂從它誕生的第一天就是個俄狄浦斯。搖滾樂一代一代的進展,從形式上美學上、精神上,它從來都是殺掉自己的上一代才站得起來的。

搖滾樂不造反、不背叛叫什麼搖滾樂。你今天罵他是搖滾樂的叛徒,那說明他真正找到了搖滾樂的精髓。搖滾樂永遠都在背叛。社會是政治化的,那藝術就是政治的;社會是經濟化的,那藝術就是經濟的

相徵:什麼是一個好的評論人?

郝舫:我念一下奧登說的批評家的標準,他說評論家要提供以下幾種服務:

第一,向我介紹迄今為止我稍微注意到的作家和作品,這個很好理解。

第二,使我確信由於閱讀不夠仔細,我低估了一位作家或者一部作品。因為我所知不夠,僅僅憑著自己無法看清這些關係。

第三,向我指出不同時代和不同文化的作品之間的關係,而我對它們所知不夠,而且永遠不會知道,僅憑自己無法看清這些關係。

第四,給出對一部作品的閱讀方式,可以加深我對它們的理解。

第五,闡明藝術的創造過程。

第六,闡明藝術與生活科學經濟倫理宗教的觀點等等。

他說了一個觀點我特別贊同:前三種服務需要學識。最重要的是第二句話,後三種服務它都需要什麼?後三種服務需要的不止不是卓越的知識,而是卓越的洞察力

我認為去做評論的人,有時候不是你讀了多少、看了多少、聽了多少。你天生有沒有跟這位音樂家一起共情的能力,這個才是最重要的。在感性的共鳴能力之後,再看你有沒有上升到理性的能力。

所以我認為做評論家沒那麼簡單,我認為要真正達到非常深入的探究和了解,至少是要花功夫的。

相徵:你怎麼看待中國搖滾樂?

謝強像是從西方不知道誰扔過來玻璃大球,啪,砸到中國,碎一地,每人拿起一個碎片,它是不會反光的

後來它反光出了我們的面容,反光了我們一部分生活的影像,但它只是一個反光,而不是本質那些東西,只不過是一些獎勵。

我覺得裡面的所有關於內心的東西、社會、歷史和發展的東西,都是我們每一個人拿著碎片,反射出來光以後,我們自己說這是搖滾樂。

這也是我認為中國搖滾樂的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這個球不在這生長,但是突然有一天不知道誰扔過來在這,然後我們拿著這些東西,跟大家說這是搖滾樂

我覺得沒有樂評人這麼一個職業,大家只是共同生長在這個地方。書評人會用文字來評論文字,但是因為我覺得音樂是不可評論的,一定是帶著情感,然後寫出了一些東西來展示推薦給大家,在裡面夾著自己對於這些碎片的一些理解。

我覺得這是樂評人對我們創作的人來說是最好的一個位置。這其實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

而這些東西慢慢地就像郝舫老師剛才說的那樣,小寒在這種了一個種子,最後就形成了中國搖滾樂的樣子,它就不再是碎片,那個時候它就長成另外一個玻璃球

其實,小寒老師從十幾年前開始接觸通俗歌曲,到現在在這條路上已經走過了很多年。

當初編輯們構思書名的時候,想過要不叫《搖滾人生》,但是後來小寒老師也特別提出說,其實某種程度上,搖滾樂選擇了更多樂隊,更多樂隊自己也成就了搖滾樂,都是相互的

搖滾樂就像我們生活中的一面鏡子,或者說音樂就像我們生活當中的一面鏡子,就像今天這場活動的標題一樣——你要如何音樂就如何

相關焦點

  • 中國搖滾樂30年,那些閃閃發光的日子,回來了!
    2020年夏末,《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開播,從木馬、Joyside、到後海大鯊魚、重塑雕像的權利,Carsick Cars、再到福祿壽、超級斬……這33支年齡跨度長達20年樂隊一支支在亮相,時間仿佛被壓縮了,有關中國搖滾這20年的故事,都在這個夏天重新回來。
  • 主持人轉行唱搖滾,呼吸樂隊當家女主唱,最搖滾女主唱非他莫屬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關於「呼吸」,可能不是資深的搖滾樂迷,都不會知道這個樂隊,「呼吸」屬於命途多舛,但也足夠傳奇。我說呼吸樂隊傳奇,是因為兩個人,一個是組建者高旗,另一個就是主唱,蔚華。曾獲得世界廣播至高榮譽「艾米獎」的著名主持人,主持CCTV1988年春節聯歡晚會(我剛出生),成為了一代大眾的偶像,卻毅然決然地放棄了中央電視臺「CCTVNews」節目主持人職位,搖身一變成為「呼吸」樂隊主唱,這件事本身就足夠搖滾,在那個年代就足夠傳奇。
  • 30個中國樂隊史上的「王炸」樂隊
    樂夏播出,觀眾群體中肯定有不少才飯上樂隊的小夥伴,由於不了解中國樂隊的發展歷史,所以在提到一些老牌樂隊的時候並沒有很強的情懷感受。通常我們提到樂隊就會想到搖滾,所以今天小印就帶大家,按照中國樂隊發展的順序來盤點一下,中國樂隊史上那些「王炸」般存在的樂隊。
  • 盤點那些中國的搖滾樂隊,五月天第三,beyond樂隊第一實至名歸!
    遙想那些年,寫出無數經典搖滾音樂的樂隊們,被人們尊稱為「殿堂級」的樂隊,演唱會也是場場爆滿。直到今日,依然被人們所紀念所追隨!如果你不知道這個樂隊,你總該知道汪峰吧?這就是當年這支樂隊的主唱。第一張專輯《鮑家街43號》在中國搖滾樂壇佔據著很重要的位置。很可惜,2000年,「鮑家街43號」樂隊解散。
  • 木馬樂隊,舊城之王,孤絕而歸!
    2020年7月25日,木馬樂隊在《樂隊的夏天2》的現場,用一首《舊城之王》證明了自己還是當年的木馬,搖滾界的地下之王。木瑪(謝強)是一個有著纖細神經的詩意男子,在美院混跡多年的經歷,讓他隨手就能揮灑出極具藝術感的詞句,賦予了木馬樂隊華麗的外衣。貝斯曹操在三人中年齡最大,為人沉默,卻有著精良的演奏技巧和豐富的音樂理念,搭建起木馬樂隊歌曲裡那些繁雜,精良的音樂結構。
  • 主唱?吉他?貝斯?鼓手?搖滾樂隊各成員間的作用是什麼?
    最早的搖滾樂常把鋼琴和薩克斯管作為主要樂器,50年代中後期,吉他逐漸取代了前者。隨著搖滾樂的慢慢發展,逐漸以樂隊形式出現在我們眼前,而最經典的也是我們最熟悉的搖滾樂隊一般由主唱、吉他手、貝斯手、鼓手組成。
  • 中國搖滾毀在《樂隊的夏天》手上?
    《樂隊的夏天》和周雲蓬們之間的這種意見相左,也很像這些年中國樂隊——或者讓我們具體一點——中國搖滾樂隊發展脈絡中的一大特徵:鄙視拜金主義,始終奮力吶喊的人逐漸成為少數,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財富產生興趣,變得中庸。
  • 二手玫瑰樂隊 中國特色的搖滾樂隊
    二手玫瑰,中國內地搖滾樂隊,成立於1999年。他們將民樂與搖滾樂巧妙地結合加上誇張戲謔的歌詞與颱風,構成了二手玫瑰獨特的音樂風格。搖滾主唱、美妝博主、男扮女裝、濃妝豔抹、這些都是二手玫瑰主唱梁龍的獨有標籤。
  • 他們是中國搖滾樂的幕後推手,我心中的搖滾十大經紀人
    拉開中國搖滾的帷幕,和那些樂隊名字並存的光輝史冊裡,難免陌生的則是隱藏在星光背後的經紀人。在公眾眼中他們是神秘的,從臺前到幕後,他們似乎從未被光環包圍,但這些容易被忽略的人物卻總有著神奇之處。也許你從未想過,這股力量左右著許多人的立場,甚至直接決定著樂隊的成敗與否。然而我們習慣性的去忽視這些人,因為多少新夢成虛幻,多少舊夢當此夜,惟有飲者留其名。
  • HIFIVE發行|行動派樂隊《1994》紀念中國搖滾樂裡程碑上的英雄
    關於 一支樂隊的音樂故事來自南京 搖滾樂隊 成立於2018年他們是「行動派樂隊」主唱:孫斯劼 吉他:沈清越 吉他:駱心宇 《1994》封面1994年是中國搖滾樂最值得紀念的一年誕生過無數優秀的搖滾作品紅勘上的夜晚星光璀璨謹以此曲 紀念那些被刻在中國搖滾樂裡程碑上的英雄
  • 作為喜歡搖滾樂的朋友,日本搖滾肯定不陌生,看看那些著名的樂隊
    作為喜歡搖滾樂的朋友,日本搖滾肯定不陌生,看看那些著名的樂隊。身為喜歡搖滾樂的朋友,我想拋去國內起伏不定的搖滾樂和遠在歐美的那些經典樂隊,在我們身邊最常出現和聽到的無疑是我們鄰居日本的搖滾樂。作為融合了東西方搖滾特點的日本搖滾樂,不但沒有走形,反而本土化有了自己的特色,現在整個亞洲地區內,我想沒有誰能夠在搖滾樂上能夠和日本比肩,那種精緻的音樂製作,強力的演奏技巧以及廣闊的受眾空間都是我們無法比擬的。下面我們來看看那些經典的日本搖滾樂隊。第一位,XJAPAN。其實它叫X,只不過為了避免重名才會加上國家的英文區別一下。
  • 14位搖滾老炮兒客串電影《縫紉機樂隊》
    片方公布片尾的搖滾老炮兒亮相片段,黑豹樂隊鼓手趙明義、唐朝樂隊吉他手劉義軍、痛仰樂隊主唱高虎等14位搖滾樂手加盟助陣,並且都在電影中有著出人意料的驚喜客串,不僅讓觀眾看到了他們不一樣的一面,更喚醒了不少人內心躁動的搖滾之魂。
  • 「中國搖滾樂教父」崔健攜手山西本土樂隊嗨翻太原
    「中國搖滾樂教父」崔健攜手山西本土樂隊嗨翻太原 「中國搖滾樂教父」崔健攜手山西本土樂隊嗨翻太原。
  • 「搖滾代名詞」黑豹樂隊:從未對後起之秀感到過壓力
    ,中國內地流行搖滾樂隊,成立於1987年。現任成員包括主唱張淇、吉他手李彤、鼓手趙明義、貝斯手王文杰、鍵盤手惠鵬。1992年12月,專輯《黑豹》在中國大陸發行,創下了150萬盒的發行紀錄。隨後,他們席捲整個亞洲,是第一支在日本舉行專場演唱會的中國樂隊。  在大部分人心中,黑豹樂隊屬於上個世紀。作為中國搖滾樂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樂隊之一,黑豹的確是一個時代人們心中搖滾的代名詞。
  • 中國的最早誕生的十大搖滾樂隊,不說你可能都不知道
    1、萬李馬王樂隊   中國大陸較早的一支演繹西方搖滾樂的樂隊,1980年成立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由萬星、李世超、馬曉藝和王昕波組成,解散前主要是翻唱「披頭四」、「滾石」等西方老搖滾的作品。2、大陸樂隊   1983年成立於北京,由埃迪、霍加德、大衛、保羅、南茜、伊魯、希菲利、伊萬等留學生和駐京外國人組成,解散前主要是演唱西方搖滾作品為主。
  • 老照片;最早的中國搖滾樂隊「萬李馬王」
    隨著改革開發,搖滾在中國開始出現。1979年冬天,萬星(鼓手)、李世超(貝司)、馬曉藝(主唱)和王昕波(隊長)四名年輕人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立了他們的樂隊「萬李馬王」.「萬李馬王」是最早的中國搖滾樂隊。
  • 漲知識 歐美十大搖滾樂隊 總有一種搖滾風格讓你欲罷不能
    搖滾是流行音樂的一種形式,通常由顯著的人聲伴以吉他、鼓和貝斯演出,很多形態的搖滾樂也使用鍵盤樂器,如風琴、鋼琴、電子琴或合成器。其他樂器,比如薩克斯管、口琴、小提琴、笛、班卓琴、口風琴或定音鼓有時也被應用在搖滾樂之中。此外,不太出名的曼陀鈴或錫塔琴等弦樂器也被使用過。搖滾樂經常有強勁的強拍,圍繞電吉他,空心電吉他,以及木吉他展開。
  • 英倫搖滾入門,從經典搖滾樂隊開始
    英式搖滾,所有的pop的字眼其實是rock的一種,其實是英國樂壇對美國公認潮流的一種回應。由於90年代英倫優秀樂隊層出不窮,風潮延續至今。1.猶如音樂相遇的最初方式,一定是一聽鍾情不容置疑,suede也是我一聽就愛上的樂隊,此後,我對suede的寵愛,以及英式搖滾樂的鐘愛都一發不可收拾。對他們的喜愛延續至今。suede主唱Brett Anderson擁有相當迷人的外形。在一襲黑衣常常在黑暗中閃爍著最明媚的光芒。正如他那華麗高昂的嗓子總能讓人在朗朗的晴空下也能聽出優柔的冷來,於是你在他的聲音下,抬頭仰望藍天白雲,夜晚的璀璨繁星。
  • 國內最「野」搖滾樂隊:主唱狂野、歌曲洗腦,颱風引領潮流16年
    2004年,國內搖滾樂正經歷了由沉寂到二次崛起的低谷。比起94年紅磡的風光無限,於各大城市的小酒吧穿梭巡演,幾乎成為了當時搖滾樂的標配。 而比起老一代樂手,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一代年輕搖滾人,則擺脫了重金屬之於國內搖滾樂的簡單定義。
  • ...木馬、刺蝟、九連真人、房東的貓、橘子海、島嶼心情、稜鏡……
    樂隊文化的破圈典範:木馬樂隊、刺蝟樂隊華語搖滾樂的後起之秀:九連真人、島嶼心情、夏日入侵企畫、彩色文胸獨立音樂的次世代代表:敬 請 期 待木馬中國搖滾樂傳奇經過多年的磨礪與沉澱,木馬逐漸在搖滾與商業之間建起一座完美的橋梁,他的音樂變得更加成熟,旋律更加優美,歌詞更為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