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學《MSEA》:Co元素添加Ni鍍層提升焊點剪切強度!

2020-10-18 材料科學與工程
在電子封裝領域,通過在Cu基板表面鍍上一層金屬薄膜的方法,可以減緩或阻礙Sn基釺料和Cu基板間的界面反應,從而有效改善焊點的可靠性。得益於Ni鍍層其優良的力學性能、熱性能及物理化學性能等,NiNi基鍍層在電子封裝領域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應用。相關研究表明,當少量Co元素引入後,Ni鍍層的使用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迄今為止,對於少量Co元素添加Ni鍍層對焊點力學性能的影響尚未有系統研究。
本研究中,來自南昌大學等科研單位的研究人員利用實驗結合第一性原理計算的方法,探究了Co元素添加Ni鍍層對Sn37Pb/Ni/Cu焊點剪切強度的影響。相關論文以題為「Effectof Co addition into Ni film on shear strength of solder/Ni/Cu system: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s」發表在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論文連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1509320306675

該研究利用電鍍的方法,通過改變電鍍液的成分,成功在Cu基板表面鍍上了NiNi-Co薄膜。通過回流焊工藝,製備了Sn37Pb/Ni/CuSn37Pb/Ni-Co/Cu焊接接頭。實驗結果表明,Co元素引入後,Ni鍍層的晶粒得到了一定的細化;界面反應產物由Ni3Sn4金屬間化合物(IMC)轉變為了(Ni,Co)3Sn4IMC。對焊點的力學性能做了表徵,剪切實驗結果表明,Co元素的引入並沒有改變焊點的斷裂模式,所有試樣均呈現混合斷裂特徵;焊點的力學性能得到了改善,其剪切強度由24.68MPa提升至29.72MPa


掃描電鏡圖:(aNi鍍層;(bNi-Co鍍層;(cSn37Pb/Ni/Cu焊點界面微結構:(dSn37Pb/Ni-Co/Cu焊點界面微結構

利用第一性原理的模擬方法,從密度泛函理論(DFT)的角度,對少量Co元素摻雜Ni鍍層後,Sn37Pb/Ni/Cu焊點力學性能的提高做了合理的解釋。首先構建了Co元素引入前後,鍍層及IMC的體相結構。模擬結果表明,鍍層及IMC的力學性能隨著Co元素的引入得到了明顯的增強。電子結構分析表明,Co-dNi-d電子軌道間發生了明顯的軌道雜化,引入的Co元素和Ni元素形成了鍵能較強的共價鍵,這是Ni鍍層及IMC力學性能增強的根本原因。

2體相結構:(aNi;(bNi-Co;(cSn;(dNi3Sn4;(e)和(f(Ni,Co)3Sn4.

3態密度分析:(aNi;(bNi-Co;(cNi3Sn4;(d(Ni,Co)3Sn4.

構建了兩類界面模型以分析Co元素的摻雜對界面穩定性的影響。模擬結果表明,對於鍍層/IMC界面而言,Co元素摻雜後,鍵能較強的Ni-Co共價鍵形成,導致其界面穩定性增強;對於釺料/IMC界面而言,Co元素的引入導致界面模型的價電子數從5.31降低至5.21electron/atom,導致其界面穩定性降低。模擬結果表明,Co元素摻雜後,Ni鍍層、IMC及鍍層/IMC界面的強度得到了提升,這共同導致了Sn37Pb/Ni/Cu焊點力學性能的增強。

4界面結構:(aNi(100)/Ni3Sn4 (111);(bNC125(100)/(Ni,Co)3Sn4 (111);(c(100)/Ni3Sn4(111);(dSn(100)/(Ni,Co)3Sn4 (111).

*感謝胡小武團隊對本文的大力支持。

相關焦點

  • 南昌大學《MSEA》:Co元素添加Ni鍍層提升焊點剪切強度
    相關研究表明,當少量Co元素引入後,Ni鍍層的使用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迄今為止,對於少量Co元素添加Ni鍍層對焊點力學性能的影響尚未有系統研究。本研究中,來自南昌大學等科研單位的研究人員利用實驗結合第一性原理計算的方法,探究了Co元素添加Ni鍍層對Sn37Pb/Ni/Cu焊點剪切強度的影響。
  • 化學鎳鈀金鍍層的PCB組裝質量與可靠性控制
    按照GJB7677-2012球柵陣列試驗方法中焊球剪切強度推薦值,對直徑0.5 mm的焊錫球,最小剪切力為3.5 N。雖然脆性斷裂的PCB的錫球剪切力大於該值,但是對比剪切力試驗結果,脆性斷裂PCB平均剪切力低約1.20 N,該強度差異在高速應力加載條件下體現應更為明顯。2.2 顯微結構分析對不同批次產品做切片分析,觀察金屬間化合物的形貌。
  • 大連理工《MSEA》超高強度、硬度的難熔高熵合金
    這將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方法來最大限度地提高難熔化合物的強化效果,而多種非金屬元素與難熔金屬反應,原位生成難熔化合物對組織性能的影響仍不夠明確。 大連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同時引入三種非金屬原子(C、N和O),以進一步增強合金的強度。
  • 大連理工《MSEA》超高強度、硬度的難熔高熵合金
    這將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方法來最大限度地提高難熔化合物的強化效果,而多種非金屬元素與難熔金屬反應,原位生成難熔化合物對組織性能的影響仍不夠明確。大連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同時引入三種非金屬原子(C、N和O),以進一步增強合金的強度。採用機械合金化(MA)和電火花等離子燒結(SPS)技術製備了CrMoNbWTi-CNO RHEA,獲得了4345MPa和11.88GPa的超高的抗壓強度和硬度。
  • 河工大《MSEA》加點石墨烯,顯著提升金屬層狀複合材料強韌性!
    近日,河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裝備材料技術研究院殷福星教授團隊在《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上發布了一篇關於石墨烯薄膜調控Cu/Ni多層複合材料界面及力學性能的文章,題為「Thickness effect of graphene film on optimizing the interface
  • 阿克倫大學研發剪切增稠電解質 可提升鋰離子電池抗外部衝擊能力
    (圖片來源:阿克倫大學)蓋世汽車訊 儘管電動汽車非常先進,但是其動力來源是一個致命弱點。美國阿克倫大學高分子科學副教授Yu Zhu博士表示:「儘管大家在電池熱管理方面已經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最近電動汽車電池起火和爆炸的事故還是讓公眾很擔憂。在大多數情況,電池只有受到外部衝擊或撞擊等不正常的情況下,才會著火。」
  • 《MSEA》穩定的中熵合金!1000°C時效1000小時,強度幾乎不變
    導讀:本研究發現中等熵Fe30Ni30Cr20Co17Mo2W1合金保持面心立方結構,其固溶態具有高穩定性,在600~1000℃時效處理1000小時後,室溫拉伸強度和高溫拉伸強度均無明顯改變。而且,由於晶格畸變的增加以及元素的協同效應,機械強度會有改善。一些研究將熵的概念應用於合金設計,合金在長時間暴露於環境中後,在升高的溫度環境下保持相同的拉伸強度,這與固溶相的高穩定性有關。
  • 焊點失效惹眾怒?其實無鉛器件比你想像中「堅強」
    研究表明Sn60/Pb40軟釺料合金中加入微量稀土元素鑭,會減少金屬化合物的厚度,進而使焊點的熱疲勞壽命提高2倍,顯著改善表面組裝焊點的可靠性。 首先是目前無鉛焊料的熔點較高,一般都在217℃左右,而傳統的Sn-Pb共晶焊料熔點是183℃,溫度曲線的提升隨之會帶來焊料易氧化及金屬間化合物生長迅速等問題。其次是由於焊料不含Pb,焊料的潤溼性能較差,容易導致產品焊點的自校準能力、拉伸強度、剪切強度等不能滿足要求。
  • 《MSEA》Al3(Sc,Zr)彌散相對6系鋁合金熱變形行為的影響
    由於6xxx鋁合金具有良好的比強度、耐腐蝕性,因此它是汽車行業中最常用的鋁合金。然而,由於工業化發展對材料機械性能和外形複雜程度的需求越來越高,需要一系列具有更強加工性能的新型高性能合金。目前高強度6xxx系鋁合金中含有大量的鎂(Mg)、矽(Si)以及銅(Cu)、錳(Mn)和鉻(Cr)。
  • 粘劑粘接強度檢測的三板斧是哪些?剪切、拉伸、剝離強度
    粘接強度可以說是衡量膠膠粘劑力學性能的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同時也是購買膠粘劑最具參考價值的一個因素。你知道嗎?
  • 化學鍍非晶Ni-P合金鍍層耐蝕性研究
    結果表明:在10%HCl溶液中,非晶Ni-P鍍層具有較好的耐蝕性;熱處理影響鍍層的耐蝕性,非晶Ni-P鍍層經200℃熱處理後,可使耐蝕性能提高37%,熱處理溫度達到300℃和400℃時,鍍層分別出現亞穩相和穩定相,耐蝕性能降低,但耐蝕性仍優於鍍態Ni-P鍍層。
  • SMT貼片加工的焊點失效等注意事項
    2、阻焊加工與焊盤配準不良,從而導致焊盤表面汙染,造成焊點吃錫不良或產生大量的焊料球。3、在兩個焊盤之間有導線通過時,應採取阻焊設計,以防止焊接短路,如圖所示4、當有兩個以上靠得很近的SMD,其焊盤共用一條導線時,應用阻焊將其分開,以免焊料收縮時產生應力使SMD移位或者拉裂。
  • 輝光放電光譜儀:方便快速的鍍層分析手段
    輝光放電光譜儀最初起源於鋼鐵行業,主要被用於鍍鋅鋼板及鋼鐵表面鈍化膜等的測定,但隨著輝光放電光譜技術的逐步完善,儀器的性能也得以提升,可分析的材料越來越廣泛。   其性能的提升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隨著深度解析度的不斷提升,輝光放電光譜技術已可以逐漸滿足薄膜的測試需求。
  • 無鉛焊點可靠性問題分析及測試方法
    電子封裝中廣泛採用的SMT封裝技術及新型的晶片尺寸封裝(CSP)、焊球陣列(BGA)等封裝技術均要求通過焊點直接實現異材間電氣及剛性機械連接(主要承受剪切應變),它的質量與可靠性決定了電子產品的質量。 一個焊點的失效就有可能造成器件整體的失效,因此如何保證焊點的質量是一個重要問題。
  • 南昌航空大學陳玉華團隊:焊後熱處理極大提升這種雷射焊接頭性能
    然而NiTi/Ni/SS接頭中,脆性金屬間化合物(如TiFe2、TiCr2)的存在,極大地降低了接頭的強度。相關研究表明,現階段NiTi/Ni/SS接頭強度最高僅為NiTi母材的44%。近期,南昌航空大學陳玉華教授等通過對NiTi/Ni/SS脈衝雷射焊接頭進行焊後熱處理,極大提升了其機械性能。850℃焊後熱處理接頭強度達到了NiTi母材的78%。
  • 蒙納士大學利用X射線圖 幫助打造強度更大/更輕鎂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Monash University)啟動了全球首個研究,發現一種技術可以用於製造強度更大、重量更輕的鎂合金,從而提高汽車和航空航天業產品的結構完整性。
  • 耐高溫環氧膠:230℃下剪切強度為11MPa
    將環氧樹脂E51與BTDA 按照1∶0.7的比例配膠,粘接試片後,在 200℃固化 2h,測試膠黏劑在各溫度下的剪切強度。上圖可見,與常規的環氧膠相比,環氧-酮酐體系膠黏劑的常溫強度其實並不高。通常,環氧-胺類體系膠黏劑對鋁合金的常溫剪切強度通常超過 20MPa, 甚至達到 30MPa 以上。環氧 - 酮酐體系膠黏劑常溫強度卻只有11MPa左右。
  • 河工大:加點石墨烯,顯著提升金屬層狀複合材料強韌性
    近日,河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裝備材料技術研究院殷福星教授團隊在《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上發布了一篇關於石墨烯薄膜調控Cu/Ni多層複合材料界面及力學性能的文章
  • 河工大:加點石墨烯,顯著提升金屬層狀複合材料強韌性
    近日,河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裝備材料技術研究院殷福星教授團隊在《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上發布了一篇關於石墨烯薄膜調控Cu/Ni多層複合材料界面及力學性能的文章,題為「Thickness effect of graphene film on optimizing the interface
  • 《MSE》Si的添加可以顯著降低SLM製造鋁合金的裂紋發生傾向
    來自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表明,在增材製造7075鋁合金時添加適量的Si可以獲得幾乎無裂紋的樣品。並且Si的含量的變化還可以實現工藝參數、顯微組織和機械性能的優化。當Si含量增加時,增材製造樣品中的孔隙和裂紋會得到抑制,並且獲得高緻密度的樣品所需要的體積能量密度會降低。相反,當Si添加量過多時會導致樣品的脆性增加,此時樣品的韌性和屈服強度下降並且有可能直接在SLM的過程中發生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