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去年入冬來的最強降雪從20日起以極高的影響效率在超過34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上鋪展開來。
同時,隨著「驚蟄」的臨近,多地春雷炸響。據氣象部門實況監測顯示,2月21日08時至15時貴州東南部、湖南西部及北部、湖北東部等地出現雷暴天氣,其中,湖南西部及北部、湖北東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出現短時強降水,局地小時雨量超過30毫米。
圖片信息來源:中央氣象臺
今天氣象威龍將對降水臨近預報中的一項技能——天氣雷達圖進行簡介。
作為現代天氣監測與預警的重要技術手段,天氣雷達在對中小尺度天氣系統(水平範圍在幾百米到幾十公裡,生命期只有幾十分鐘至二、三小時的天氣系統)的監測和預警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南郊S波段天氣雷達塔全貌
圖片信息來源:中國天氣網
通過將多個臨近雷達站點獲取的實時雷達回波進行拼接處理,就可以得到一張區域雷達拼圖。通過拼圖上的不同顏色的回波,可以識別出降水的分布和強度。如果將雷達圖按時間順序播放或排列,還可以判斷降水區域(帶)的移動。
在雷達回波圖中,凡是有顏色覆蓋的地區都是發生實際降水的區域。
如下圖全國雷達拼圖中,注意紅色圈內的區域。當你處在這些降水回波附近,就要有所警惕了,也許過不了多久就雨紛紛了。
雨下多大也就是降水強度,那就得看回波的反射率大小。反射率(10-70dBz)越大,降水強度越強。
如下圖,當出現紅色回波時,附近的朋友要注意了,不僅有強降水,還可能伴隨雷暴和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如果出現紫色回波那就準備接雹子吧。
此外,如果出現呈弓狀、鉤狀的紅紫回波,並向某一方向快速移動,這就是颮線,其內部很可能產生諸如龍捲等災害性天氣現象。
強對流天氣:是指伴隨雷暴現象的對流性大風(≥17.2m/s,≥8級)、冰雹、短時強降水(≥20mm/h)。
7月27日午後到傍晚,長江三角洲一帶對流逐漸發展排成一條颮線。受其影響,江蘇南部、浙江北部、上海電閃雷鳴,多地遭遇了狂風暴雨的侵襲,短時強降雨十分突出。
如果附近在下雨,你可以通過多張雷達圖對降水回波進行移速和移向的外推,一般我們使用等速直線外推法(方法簡單,易操作),但要注意該方法有一定時效性(2-3小時內),如果回波在向你靠近,出門要記得帶雨具啦。
正在下雨時,同樣可以進行外推,當然一般移動較快的帶狀回波外推比較容易,而碰上緩慢少動的槽型或切變線降水回波(範圍廣而降水強度不強)只能慢慢等雨停了。
天氣雷達回波圖的作用遠不止這些,比如在近海颱風定位方面天氣雷達配合衛星定位效果更好,且天氣雷達定位具有高解析度和實時性(6-10分鐘/張)優勢。有經驗的預報員還可以通過都卜勒天氣雷達速度圖判斷低空風速風向。
雷達回波圖中的超強颱風「鯰魚」,颱風眼結構清晰
圖片信息來源:臺灣中央氣象局
通過都卜勒天氣雷達速度圖(三亞站)可以判斷低空風速風向
文章的終結不是知識的終點,預報員看圖說話的能力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Get,需要持之以恆、刻苦專研。
更多實況天氣雷達信息可訪問
中央氣象臺官網雷達圖 http://www.nmc.cn/
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雷達圖 http://www.moc.cma.gov.cn/
也可點擊文章底部閱讀原文進入
喜歡就關注我們吧,也可分享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