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何安安
6月11日,第十屆信誼圖畫書獎頒獎典禮暨系列主題活動以線上發布的形式舉行。在這次特別的線上頒獎典禮中,共有14部作品獲獎,其中,由創作的作品《小房子》獲得了圖畫特別獎。圖畫書創作佳作獎由作品《我是一個人在旅行喲!》《帝企鵝》和《我有點不高興》獲得,五部作品獲得入圍獎。圖畫書文字創作佳作獎由作品《都藏哪兒了?出來吧!》獲得,四部作品獲得入圍獎。除了公布獲獎結果之外,活動還發布了《猴子撈月》《喂喂,我告訴你哦……》等往屆獲獎作品新書,並啟動了第11屆「信誼圖畫書獎」徵獎。
第十屆信誼圖畫書獎頒獎典禮。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圖畫特別獎是信誼圖畫書獎頒發十年以來特設的獎項,獲獎者將獲得獎牌一座,以及獎金三萬元。此外,自第九屆信誼圖畫書獎頒出圖畫書創作首獎後,本屆圖畫書創作首獎和文字創作首獎再次空缺。獎金方面,獲得圖畫書創作佳作獎的三部作品將分別獲得獎金一萬元,獲得圖畫書文字創作佳作獎的一部作品將獲得獎金五千元,同時,14位獲獎者都將獲得獎牌一座。
《小房子》內頁插圖,作者:吳佳麗。這本書獲得了第十屆信誼圖畫書獎特別設立的圖畫特別獎。
信誼圖畫書獎由臺灣信誼基金會創設於2009年,旨在鼓勵華文原創圖畫書作品,培育創作人才,迄今為止已經舉辦了十屆。創辦十年來,信誼圖畫書獎共評定出110部獲獎作品,推出了《公主怎麼挖鼻屎》《門》《遲到的理由》《嗷嗚!嗷嗚!》《猴子撈月》等原創圖畫書佳作,也挖掘和培育了陶菊香、李卓穎、姚佳、抹布大王、張俊傑等眾多原創圖畫書創作者。為了普及圖畫書的推廣和閱讀,在此之前,信誼圖畫書獎頒獎典禮都會選擇不同的城市舉辦,受疫情影響,今年首次採用了線上的方式進行發布。第十屆信誼圖畫書獎共收到參賽作品536件,其中圖畫書創作獎200件,圖畫書文字創作獎336件。最終,共有48部作品入圍圖畫書創作獎和圖畫書文字創作獎決選。
本屆線上典禮共分為聚焦「圖獎十周年」和第十屆頒獎典禮兩個部分,在聚焦「圖獎十周年」單元中,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回顧了信誼圖畫書獎創設十年來的歷程。2009年8月,信誼基金會在上海舉辦「中國原創圖畫書論壇」並正式設立「信誼圖畫書獎」。張杏如從圖畫書文字創作作品談起,細數十年獎項中出版的每一部優秀作品。在國內眾多圖畫書獎項中,信誼圖畫書獎只關注原創圖畫書,並且將參選條件限定為尚未在媒體公開發表或出版過的作品,首獎及佳作獎作品由主辦單位享有獨家出版權(海峽兩岸同時出版),入圍獎作品主辦方亦享有優先出版權。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
據張杏如介紹,十年來,圖畫書文字創作方面雖然每一屆都有得獎作品,但已出版的書寥寥可數,包括第一屆圖畫書文字創作首獎作品《那隻深藍色的鳥是我爸爸》;第二屆圖畫書文字創作佳作獎作品《棉婆婆睡不著》,第二屆圖畫書文字創作佳作獎作品《溜達雞》以及第七屆圖畫書文字創作佳作獎作品《金雕獵狼》。此外,還有目前正在編輯之中的作品,第八屆圖畫書文字創作首獎作品《不一樣的1》。
第一屆圖畫書文字創作首獎作品《那隻深藍色的鳥是我爸爸》內頁插圖。
九年才出了這幾本書?張杏如表示,除了慢工出細活兒外,這其中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起初收到的許多文字作品比較像短篇散文,屬於作者的童年懷舊製作,缺乏信誼圖畫書獎特別重視的兒童性和創意,或者文本雖然有出人意表的創意,卻沒有足夠的經驗駕馭整本書的段落節奏和推展,難盡其功等。
第二屆圖畫書文字創作佳作獎作品《溜達雞》內頁插圖。
張杏如強調,圖畫書是文圖的二重奏,圖畫書的文字量不多,既要像一篇精彩的短篇小說,又要讓圖畫書有獨白的機會,還要看圖畫相互唱和推升,和諧演出。短短的一個故事要成就一本好書,看似容易,其實很難。張杏如認為,文字作家在創作的過程中如何培養圖像想像的能力,或者也是必不可少的功課。
與圖畫書文字創作作品相比,圖畫書創作獎的作品出版堪稱豐收。張杏如介紹,雖然第一屆評委沒有給出首獎,卻有4個佳作獎,這些作品都已經出版成書。其中,《進城》是夫妻檔,林秀穗文、廖健宏圖的作品,以父子騎驢的故事為基底,在故事行進的過程中帶出許多傳統小說中的人物是這本書的創意和亮點。《葡萄》是一本開本很小的書,用線條勾勒的圖很輕巧,故事以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度詮釋愛,各說各話,其中的寓意讀者得自己去體會。《爸爸去上班》以藍色調的淡彩,天馬行空地想像爸爸去上班的情景。而《門》則是以有肌理的布縫出圖畫書,用簡單的故事和構圖,書寫一個生活中的片段,表現出孩子的真和善。
歷屆信誼圖畫書獎圖畫書創作方向已出版作品。
第二屆圖畫書創作首獎作品為《九千九百九十九歲的老奶奶》,試圖讓讀者打開視野,從天地萬物中看到生物的延綿不絕,進而體認到自己也是從很久很久以前的老奶奶代代相傳而來的,顯示出作者面對生命的謙卑,拼貼的創作加上彩繪,緩緩說來,有一種非常質樸的味道。第二屆圖畫書創作佳作獎作品《黑米走丟了》是創作者彎彎用一張張油畫完成的。在成書的過程中,編輯建議彎彎把黑米走丟的路線理清楚,使之成為一本孩子可以跟著小貓、黑米逛動物園的地圖書。
《公主怎麼挖鼻屎》因為書上的「屎」字差點成為遺珠,最終勉強入選入圍獎,但在稍作修改後,這本書仍然得以出版。這個生活性的題材,馬上吸引了幼兒園老師和家長的目光,成為暢銷書。作者李卓穎自述,她為了創作,親自走訪許多幼兒園,尋找題材,挖鼻屎,把它丟掉,抹在牆上,甚至吃掉,都是幼兒常見的行為,也是父母老師非常頭痛的問題。創作者用彩色水墨和輕鬆的筆觸,搭配各種動物的特性,貼切地描寫孩子的各種行為,孩子會不會因為讀了這本書而有了更好的衛生習慣?張杏如表示自己不知道,但毫無疑問,這是一本孩子甚至大人都會開開心心閱讀的書。
第三屆圖畫書創作佳作獎作品《北冥有魚》,是一本以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為引子的故事。第四屆圖畫書創作佳作獎作品《跑跑鎮》,將跑來跑去、碰來碰去的兩個東西,變成了另一個東西,這本書給予孩子一個想像的空間,是一本獨樹一格,完全沒有標準答案的創意遊戲的書。第五屆圖畫書創作再度迎來首獎,由姚佳創作的《遲到的理由》被認為是一本幾乎無可挑剔的作品,作者用一個尋常的主題做出了一本不尋常、不說教的書,既有趣又溫暖。此外,第五屆圖畫書創作佳作獎作品《豆丁要回家》,第七屆圖畫書創作評審推薦獎《忠信的鼓》、《抓流星》,以及第七屆圖畫書創作佳作獎《嗷嗚!嗷嗚!》,第九屆圖畫書創作首獎《猴子撈月》都是已經出版的獲獎作品。
《遲到的理由》內頁插圖。
作為信誼圖畫書獎的發起人之一,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表示,兒童閱讀是全民閱讀的基石,與其說「信誼是在做出版,不如說他們在做閱讀、做教育」。朱永新在今年的兩會上發出提議,希望通過教育公平來推動社會公平,在他看來,教育公平最重要的基礎是閱讀公平,「如果弱勢人群貧困地區的學生能和城裡的孩子一樣讀到好書,其實他們精神發展的起點就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十年來,信誼圖畫書獎組委會共收到4466部參賽作品,兒童閱讀專家、圖畫書譯者王林參與過五屆評審工作。在「圖獎十周年」單元中,王林從學術角度詳細分析獎項與中國原創這十年的發展與成就,他認為,這些作品植根於傳統文化並進行創新性的轉化,植根於中國人的生活並表達中國人的情感,植根於兒童立場並表現童真童趣。
第十屆信誼圖畫書獎圖畫書創作佳作獎作品《我有點不高興》的創作者俞文強和崔建秋。
在第十屆信誼圖畫書獎頒獎典禮單元,評審團主席、上海師範大學教授梅子涵在評審綜述中表示,第一屆信誼圖畫書獎共收到參賽作品277件,其中圖畫書作品133件,文字作品144件。而剛剛舉辦的第十屆信誼圖畫書獎共收到作品536件,其中圖畫書作品290件,文字作品336件。梅子涵說,本屆圖畫書有效收件量為歷屆最高,只有文字作品數量略低於第八屆和第九屆。
信誼圖畫書獎文字組參賽作品數量。
2019年9月11日,第十屆信誼圖畫書獎初審結束,在四位初審評委的認真閱讀和挑選下,共產生48件作品入圍決審,其中圖畫書組26件,文字組22件。而在剛剛公布的獲獎名單中,共評出了14部獲獎作品。梅子涵表示,圖畫書是一種相加的藝術,本屆作品內容同前九屆一樣,比較豐富,繪畫的材料選擇和美術語言的運用是活潑且現代的,但因為創作者總體上比較年輕,整體水準上還有一些限制和稚氣。但梅子涵認為,這樣的限制和幼稚,恰恰是好的,因為這意味著年輕,意味著生機勃勃的年輕創作者的加入。
第十屆信誼圖畫書獎決審委員,從左自右為:彭懿、楊忠、梅子涵、張杏如、王淑芬、潘堅。
第十屆信誼圖畫書獎獲獎作品名單
圖畫書創作圖畫特別獎
《小房子》
獲獎者:吳佳麗
圖書介紹:讀書時,爺爺奶奶在學校附近買了一套小房子。時光流逝,小房子記錄下了六年的小學時光。畫面採用綜合材料拼貼的手法,將故事娓娓道來,充滿生活的氣息。
圖畫書創作佳作獎
《我是一個人在旅行喲!》
獲獎者:崔超
圖書介紹:我是一個人在旅行,一個人坐公交,一個人坐飛機!作品充滿孩子獲得小小獨立的快樂,繪畫手法灑脫靈動。畫面隱藏了豐富的閱讀細節,讓讀者去尋找與發現。
《帝企鵝》
獲獎者:劉媛
圖書介紹:歷經漫長的等待,企鵝爸爸終於孵化出企鵝寶寶,小企鵝克服嚴寒考驗,在白色大地上慢慢成長。作品以厚實線條平衡冰冷色調,將帝企鵝憨態可掬的模樣刻畫得活靈活現。
《我有點不高興》
獲獎者:俞文強、崔建秋
圖書介紹:這是一本無字圖畫書。一隻貓有點不高興,另一隻只好絞盡腦汁,想著法兒去逗它開心。畫者以明快的手法刻畫了一個可愛的故事,一動一靜之間,是友情在溫暖流動。
圖畫書創作入圍獎
《泡泡》
獲獎者:梁靈惠
《龜龜散步》
獲獎者:葉宇平
《味道》
獲獎者:童小喜
《小鳥與鱷魚》
獲獎者:鄧正祺
《哇,蝴蝶!》
獲獎者:李昊洋
圖畫書文字創作佳作獎
《都藏哪兒了?出來吧! 》
獲獎者:陳琪敬
英子喜歡家裡的菜園子。一進菜園子,她就要和小昆蟲們玩捉迷藏的遊戲。這是一個稚氣又清新可愛的故事,在尋找與發現中感受菜園子裡的美妙童年。
圖畫書文字創作入圍獎
《捉迷藏的小山村》
獲獎者:張紫華
《如果我變成一個小孩》
獲獎者:吳啟昇
《小豆豆和巨人》
獲獎者:龐碩
《茂先生的貓想要毛線帽》
獲獎者:徐岱楠
作者丨何安安
編輯丨張進
校對丨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