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表達,講自己的故事」, 優秀華文原創圖畫書用愛和尊重滋養著孩子們稚嫩的心靈。
2008年,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創立,這個每兩年評選一次的獎項,旨在推廣優秀的華文原創兒童圖畫書,是第一個國際級的華文兒童圖畫書獎項。
2018年9月17——18日,華文原創圖畫書10周年————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獲獎作品暨插畫展進校園西安巡展在陝西師範大學實驗小學拉開帷幕。
推廣華文原創圖畫書意義何在?
圖畫書如何走進小學課堂?
在這兩天裡,我們聆聽和感悟來自業界知名學者的真知灼見和思想交鋒,知名繪本圖畫書作者分享其創作歷程,優秀教師精彩的繪本教學課堂展示,這一切都讓我們感受到兒童圖畫書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它是一件非常專業的事。
解慧明 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
以美育人 以文化人 致力於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美育對塑造孩子心靈的重要作用,對學校來說如何發揚崇德尚義的傳統,加強美育,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學校的核心和重大課題。我們都知道,美育教育對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發想像力和創新意識,形成開闊的眼光和寬廣的胸懷,培養造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西安建設帶頭落實文化自信示範城市的號召下,各級學校積極推進書香校園的建設,美育課程的實施,形式多樣的學生閱讀,藝術活動的開展,使西安市的學校美育工作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特別是陝西師範大學實驗小學,此次活動的開幕式由他們承辦,也是基於這所學校這麼多年以來的各項工作,包括美育工作走到了全市、全省,也走到了全國。而且特別欣慰的是,這一次我們有12所學校將進行巡展活動,歷時三個月,我相信在此期間西安學校美育工作的一些很好的做法將得到充分的展示。
這兩天繪本「大咖」齊聚在此,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展示、交流,把西安的美育工作能夠推廣出去,與此同時,更好、更大的成果以及經驗將帶給西安,讓我們來吸收、學習。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西安的教育同行們,能在巡展中積極尋找捕捉美育和閱讀開展的新視角和新機遇,堅持改革創新、協同推進,促進學生的閱讀素養,提高美育能力,讓學校的辦學特色更加突出,學生的發展更加全面,學校的教育更加彭勃發展。
許如珍 陝西省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秘書長
將一切美好畫入孩子的未來
豐子愷先生是我國現代著名畫家、文學家、美術音樂教育家,他創作的作品多次入選中小學教材,至今仍深刻的影響著我們,將他的藝術成就和精神傳承下去,很高興有一個兒童圖畫書的獎項,以豐子愷的名字來命名,並在我國兒童圖畫書發展的10年間取得見證和巨大的推動作用。
如今圖畫書在兒童文學領域影響很大,每一本圖畫書都來自一個故事,雖然從表現方式上,與純文學的童話和小說有所不同,但他們都是講故事,在講述的方式上有自己的文學表達,有它與兒童文學相一致的出發點,將兒童看作需要尊重的個體。豐子愷曾說過「我能理解兒童的心情和生活,而興奮地認真地描寫這句話」。圖畫書的魅力正在由一群熱愛藝術的人,將看到的美好一點點畫進來,畫進孩子的夢境,畫進他們翩翩起舞的未來。而我們在座的教師也像這些蝴蝶一樣,輕輕拍打著翅膀,將這些優秀的華文圖畫書傳遞給那些擁有著一顆顆天真爛漫童心的孩子。
林利芬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組委會執行總監
讓孩子在華文原創圖畫書的滋養下成長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目的是為表彰作家、畫家創作華文圖畫書,鼓勵出版社出版原創圖畫書,促進公眾閱讀和重視原創圖畫書。這十年我們已經挑選了32本好書出來,參選的作品分別來自內地、中國香港、臺灣,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挑出真正優質的圖畫書,要求評審專家要秉持公平公正專業的要求選書,我們的評審專家全球,他們都來自不同的專業領域,通過他們不同的視野評審出好書來。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是第一個國際上的華文圖畫書獎,書獎評審的專業眼光,獲獎之後得到了很多國際出版社的注意,引進了版權。出版了繁體、英國、法國、美國、日本和韓國版等,不少的獲獎書在海外贏得了不少的美譽。比如《安的種子》獲2017年美國兒童文學銀獎。這十年是圖畫書發展的10年,有更多的人在創作圖畫書,也有更多的老師和孩子、家長閱讀原創圖畫書。很開心我們的書獎得到各方的支持,有機會來到西安,把我們最優秀的作品和插畫都呈現在老師和孩子的面前,讓孩子繼續在中華文化、原創圖畫書的滋養下成長,我們願意與西安的教育界、閱讀推廣界加強合作,聯手推廣原創圖畫書。
柯倩華 臺灣兒童文學評論家、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顧問
原創 不是為了「新」而「新」
兒童圖畫書看起來簡單,卻一點也不幼稚。我希望通過此次巡展,讓大家看到圖畫書是兼具兒童觀點與多元藝術價值,是一個非常專業的事情,希望孩子們在參觀的過程中能夠有觀察、有感受、有思考,並用心去體驗。
常常有人問:什麼是好的原創兒童圖畫書?我想好的圖畫書它必須要兼顧到兒童的語言和發展,兒童要感興趣,然後是文學和藝術的結合,所以必須要有很好的文學品質,我們希望文字不只是傳達意義,它同時具有文字的美感,也就是說在聲音的表現上,因為好的圖畫書其實也是一種朗讀文學,所以我們希望孩子聽的時候有語言美感的享受,以及在編排上也能夠讓孩子體會到文字的美。在藝術的表現上面,除了多元的藝術風格,圖像也應該是能夠講故事的。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看文字的時候,只看圖像就大概可以猜得出來這個圖像它所要表達跟傳達,這就是用圖畫在說故事。
我們發現孩子可以很快地明白圖畫怎麼樣運用顏色、線條、形狀、明暗角度、紋理等這些圖像的語言來表達他們的感受跟想法。而多元的藝術風格,我覺得對孩子在藝術的敏感度跟鑑賞力上面是會有很好的啟發,所以有人說圖畫書是孩子的第一個兒童美術館。
什麼是原創呢?簡單來說不是翻譯的就是原創,這只是字面上的界定。在我們的評鑑標準裡面提到鼓勵創新,並對讀者具有啟發性的意義。一開始我們只想到的是前面的四個字鼓勵創新,但如果只是鼓勵創新可能會有一個副作用:為了新而新,為了不同而不同,走標新立異的偏鋒。我們希望透過獎勵原創,可以幫助獨創作者去發掘自己的經驗,當表達他自己的經驗和感受,他的感受和想法裡就會自然而然地有文化的養分在裡面。所以我們不特別去標榜創作者的故事一定要是一個文化性的故事,但是我們很希望那是他自己真心的想法和感受經驗,這樣才會啟發孩子去重視自己的原創力。
此外,我覺得最好的閱讀關係是一種夥伴關係,就好像去旅遊,孩子是你的同伴,整個過程是知識上、藝術上旅行的過程。所以我們大人不要想像自己是全能的,必須要有所有的答案,學生問所有的問題都要會。很多聰明的大人會把問題回問給孩子「你覺得呢?」這就像跟好朋友一起旅行一樣要互相支持。跟孩子講「我不知道」這不是丟臉的事情,而是很好的示範,是很勇敢很有智慧的表現。
周翔 獲獎作品《荷花鎮的早市》作者、畫家
天真的作品才是最好看的作品
在創作過程中,對我來說其實最難的就是用兒童的想法講孩子們能夠聽得懂的故事,其實這是需要一顆童心的。這就需要你回憶自己的童年,把童年努力拉回來,把你童年的東西赤裸裸地毫無保留地表達出來。比如我畫《一園青菜成了精》的時候,有一些童年的回憶,其實就是小時候的遊戲,那些小朋友就是我的夥伴們,但是在「菜精」裡面就把他們化成植物,比如紅頭蘿蔔,我就覺得是跟我們一起玩得很好的小女孩;綠頭蘿蔔,他可能是在生活中他是比較厲害、有領導力的那種;像藕,它可能像走到哪他都要來調皮搗蛋的人。當把這些化成這樣一種動態的時候,就突然會在腦子裡浮現出來,然後就把它畫出來。總之,只要回到真誠的狀態,然後再寫出來和畫出來。作為一個兒童圖書作家或者畫家,一定要保留的就是那份童心。
我們作為創作者,對孩子要非常的愛,就是發自內心的去愛,把他看成自己的朋友。現在我慢慢體會到,你的書即使畫得再好,但是如果沒有靈魂,沒有愛,孩子其實是能看出你的冷漠的,能看出你的態度,所以我覺得愛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我努力去踐行的一個方向。
我想作為一個創作者來說,應該認真把每一本書要做好,因為世界上的書很多,但是好書不多,我們對孩子要有一個很好的態度,有一個很好的認真負責的精神,就是每一本書應該作為一個禮物去獻給我們的孩子,孩子的未來很長,我們要把這個東西留給孩子。
黃麗 獲獎作品《安的種子》畫家
做個讀圖畫書的「技術流」:角色、細節、色彩和構圖
自從《安的種子》獲獎以後,這十年來做的講座不下100場,每次講完以後,現場觀眾的問題基本都集中在兩個方面:
第一:原來圖畫書要這麼讀!我每次給孩子讀書的時候,把文字念完,圖就匆匆翻過去了,原來圖這麼重要!圖竟然是這麼讀的!第二個問題:能不能給推薦一個書單,到底什麼樣的書才是最好的書呢?這兩個其實是一個問題,因為在圖畫書裡有個規律就是文圖協作。如果不知道怎麼讀圖,沒有辨別力,那你怎麼能將一本好的書給孩子呢?這是很重要的問題。
我提四個方法,一個是角色,你要觀察它是怎麼變化的,另外就是細節、色彩和構圖。圖畫書的閱讀方法還包括很多,比如說文和圖的節奏,它們的關係,還有包括連續性、視角。希望大家以後能夠把這個應用到自己的教學裡面去,首先要學會閱讀、學會閱讀圖,然後選好書送給的孩子。
在圖畫書裡面是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兒童是一個建構者,兒童可以通過活動或者操控物體和時間來發現其特點,來獲取知識,我們對某個主題的認識,都是通過各種細節、角色、色彩、線條和構圖,來建構認識的,好的圖畫書可以讓你完成建構。
圖畫書恰當的畫面語言可以讓孩子產生審美體驗,它能夠喚起孩子對人物、衝突、環境的感知;它還能幫助孩子體驗美麗、幽默帶給人的喜悅,體驗悲傷所帶來的絕望;孩子還能遊歷其他的地方、其他的時間、其他的生活方式;認同他人、發現自我;孩子能夠更近地或者從另外一個角度觀察世界。只要你給孩子一本好書,他就會學會這三樣,這是作為一個完整的人所具備的三種要素。
最後,把一個期望送給大家,這是錢伯斯說的話「不閱讀的孩子是由不閱讀的大人造就的。我們的圖書資源也許貧乏,圖書儲備太少或者受損了,或者我們遭遇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可是還有一件事超越了這一切,一位虔誠的成年閱讀者,一位懂得孩子們需要什麼的成年人,他才是閱讀教育不可或缺的要素」,希望我們每一位都能成為這樣的成年人。
圖畫書,有圖有「話」方成書
蕭袤 獲獎作品《西西》、《青蛙與男孩》作者
我想給大家講的第一個方面是創作,第二個方面是閱讀。
首先講一下創作,我所說的是文字的創作、故事的創作,大概可以分成三種形式:
第一種,就是你寫了一篇童話,比如說《驛馬》,有編輯看中了覺得這個《驛馬》故事不錯,在編輯的努力下找到一個畫家,把它畫成圖畫書。
第二種,作家也想寫故事,但是在寫故事的時候,他的腦子裡出現了一些畫面,就跟平時寫童話不太一樣,就比如說《青蛙與男孩》,我開始寫的時候,我實際上已經做了一個小書,就是用紙折成小書,給上面畫了男孩和青蛙,這個故事是我自己想寫的,帶一點圖畫書色彩的,就是更接近,符合圖畫書創作規律的寫作方式,跟我童話寫作又不一樣。
還有一種形式就是「被迫」的,編輯說我們想出一些圖畫書,然後我們有很多的主題,比如說10個主題、7個主題,那你在這個主題裡面挑一個主題,給我寫一個故事。然後我就挑了一個「專注」這個主題,因為孩子坐不住嘛,能不能寫一個跟「專注」有關的故事,這就是「命題作文」,就得絞盡腦汁寫一個跟「專注」有關的故事,所以《西西》就誕生了,故事其實很簡單。
另外一本書是《青蛙與男孩》,它就是一個幻想的故事,儘管裡面也有一個男孩,這個就是一個從我個人來說,可以把它分成兩類的,一個是當下的,一個是沒有那種特別明顯時代的,它可以放在任何時代,它是可以幻想的。所以現在看一個是幻想的,一個是寫實的。
關於閱讀,我想《西西》可不可以設計一下,我大致想是這樣:
第一個是猜一猜,可以猜猜西西為什麼不動;第二個叫數一數;第三個找一找,我們可以找一下西西在哪裡,西西的好朋友在哪裡;第四個是發現,就是我們可以在《西西》這本書裡面,找這個畫家,其實在封面裡這個畫家已經出現了,把謎底告訴了大家。然後還可以在故事中找一下這個畫家,隱藏在樹後面的一個畫家,這是一個發現。
《青蛙與男孩》這個故事它的畫法有點江南的感覺,然後我們可以從圖畫的欣賞上,讓小朋友們來欣賞江南的田園風光。
圖畫書還可以這樣講
蘆曦 西部兒童閱讀聯盟會長
我分享的內容有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講故事是項技術活;第二個方面,挑書是項費心事;第三個方面,在做閱讀推廣時有個信念:有路要踏實,無路也要走。
在講故事當中我也裝著這幾個信念:
首先我認為講故事這個事情一點都不普通,也一點都不平庸,我認為講故事真的是具有永恆魔力的古老工具。一個能說故事給孩子聽的老師,他就擁有了一個很好的工具,他就能夠給到孩子一種很好的建立關係的通道和方式,所以我覺得講故事就是最古老的教育形式,我們不就是在大人講故事當中才知道我們的習俗、信仰和文化傳承,其次我也覺得講故事這件事情是人類特質的核心。
其次,我也覺得其實每一個孩子,包括我們每一個成人,我們都有表達的訴求,我們都有想要表達的欲望,所以我一直覺得講故事這件事情也是我們人類基本的想要去表達,想要去運用的基本能力。
最後,如果我們真的能把故事講好,那麼我們就擁有了一種跟孩子能夠建立最佳方式的通道,那就是可以將那些沒有關聯,將那些好象看起來很散的一些東西,通過講故事這件事情,把它變成有關聯的,可以做以分類的,可以形象化連續刺激的,將這樣的資訊放入到他們的大腦當中,那麼孩子學習的果效也是不一樣的。
就說我們講故事人要達到什麼目標,我們要達到的一種目標就是照顧到所有不同感觀通道的孩子,有的孩子是視覺管道,有的孩子是聽覺管道,還有的孩子是感覺記憶管道,我們要通過我們的方式,在孩子的腦中創造一全新的景象,達到身臨其境。
羅坤 陝西師範大學實驗小學校長
打造書香校園 讓書香浸潤孩子心靈
作為本次活動的首展之地我們倍感榮幸。圖畫書作為一種新興而獨特的兒童文學類型,正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成為眾多家庭不可或缺的精神給養。圖畫書高質量、高品位的繪畫和文字所蘊含的價值,無疑為孩子們提供了視覺享受、心靈愉悅、精神提升的美妙體驗。作為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十年來推出了一批享譽國內外的優秀華文原創圖畫書,很多圖畫書已經走進了學校、走進了課堂,成為了學校教學的範本。
陝西師範大學實驗小學始終致力於打造書香校園,讓書籍進入兒童的心靈,讓閱讀成為兒童一生的習慣。為了更好的探索讓學生喜愛閱讀的形式和課堂,我們於2016年引進了美育課程,取得了喜人的成績。這對於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想像創造力、溝通能力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去年我校在西安當代美術館成功舉辦了 「用愛點亮童年夢想————愛」的主題畫展,近千幅一年級孩子的繪畫作品,引起了國內外知名畫家以及西安市民的熱議,30餘家國內外媒體競相報導。從這一點上對我校開展好美育工作給予了很高的肯定,這也堅定了我們今後把這條路走下去的決心。
劉英明 西安高新第一小學校長
讓優秀繪本滋養孩子心靈
我校圍繞「一步三化」的學科發展理念,以課題研究為依託,本著全面推進「讀寫課程」的原則,開展繪本閱讀活動。
每周一次的閱讀指導課、分享課上,引導學生學會讀繪本、續繪本、編繪本,帶領學生尋找打開繪本王國的金鑰匙;每天的課前五分鐘時間,學生走上講臺當老師,分享自己最喜歡的繪本故事;每周的親子共讀,故事媽媽進課堂講繪本,班際之間開展繪本漂流,讓優秀繪本的營養源源不斷地滋養孩子的心靈。
除此之外,我們還給孩子們推薦了許多優秀的華文原創圖畫書。布藝圖畫書《烏龜一家去看海》讓學生被烏龜一家執著追夢的毅力感動之餘,也對中華傳統美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假期裡,讀書小隊共讀《故宮裡的大怪獸》,定期分享閱讀心得,合作創編《怪獸外傳》。優秀的華文圖畫書,給了學生創作繪本的自信和勇氣。
楊輝 西安市未央區西航三校校長
讓閱讀為孩子的精神生命奠基
讓閱讀為孩子的精神生命奠基是西航三校對閱讀秉持的一貫理念。繪本閱讀作為重要的閱讀形式也受到了學校的重視。定期開放的學校圖書室、閱覽室、教學樓各層的電子閱讀設備、各班設立的圖書角…………都成為學生流連忘返的地方;親子共讀、師生共讀、讀書交流會、課前三分鐘讀書分享、讀書給孩子們聽、圖書漂流活動、讀書沙龍、書香家庭評比、書香校園創建等活動地開展為孩子們親近閱讀、親近繪本,創設了良好的氛圍;專課專用,學校闢出專門的課時用於開展繪本和華文原創圖書的閱讀,讓學生的精神與思想從小紮根於中華優秀文化的厚實根基上,做有根的中國人,進而成為有特色的世界公民。
王宏興 西安市新城區崑崙小學校長
豐富形式 讓學生愛上閱讀
很榮幸崑崙小學能作為這次活動的巡展學校。圖畫書對於小學課堂教學來說無疑是孩子「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為了讓圖畫書發揮其最大的作用,讓學生愛上閱讀、享受閱讀,結合學校學生在閱讀中的實際問題,我把其總結為三種方式:一是參與式,引導孩子參與到挑選繪本中;參與到編寫故事中,想出與作者不同的更有意思的情節;參與到分享故事中,把自己的感悟告訴大家;二是開放式,閱讀內容開放:不必都是作家所寫,在老師的推薦下,可以閱讀本校學生原創作品。三是拓展式,通過閱讀內容的延伸去拓展。結合閱讀內容開展延伸活動,如《盤中餐》後畫圖,得知食物來之不易,直接在繪本」的留白處上寫寫畫畫;在扉頁處寫自己的前言。根據書中內容編故事、講故事、演故事。
好的圖畫書可以幫助到兒童閱讀能力的提升,讓孩子在經過讀圖與聽文的結合後,參與到「故事」中來,獲得更多的愉悅,這是圖畫書獨有的促進閱讀感受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