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繪本根本沒幾個字,怎麼還那麼貴?

2021-01-09 羽佳講繪本r

羽佳經常在書店聽到有家長拿著繪本這樣說:「這根本沒幾個字啊,怎麼還這麼貴……」

好像書的價格是由文字量決定的。

那無字的圖畫書是不是要免費贈送了?……

其實,繪本作為「親子閱讀」的讀物,對兒童來說,圖畫比文字更重要。

因為繪本是用圖畫來跟孩子溝通的,而繪本中的文字是給父母看的。

許多人對「讀圖」這件事是有偏見的,包括很多教育大V甚至知名作家。

尹建莉老師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就曾提到過,「好的閱讀讀字,壞的閱讀讀圖」。

對此羽佳有不同的意見。

我認為閱讀是不分好壞的。當然,讀物的內容是分好壞的。

但這好壞之分並不是圖片和文字的區分,因為文字書也有不少「壞」的,而以圖片為主的書(包括圖畫書、連環畫、漫畫等)也有很多非常「好」的。

我們判斷讀物的好壞,應該以藝術價值,思想內涵等方法面來評判,而不是簡單地以圖片和文字來區分。

曹文軒老師也在公開場合表達過對兒童繪本的某種擔憂,擔心文字被圖畫壓制。

這一點羽佳也不太認同,我覺得曹老師多慮了。

好繪本是一部「整體的作品」,不管文字量多少,文字和圖片一定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不存在誰壓制誰。

有的書文字雖少卻不可或缺,有的書雖然沒有文字,卻是以非常棒的文本為基礎創作的。

當然,圖畫書「以圖片敘事」的特點決定了,圖畫是很重要的,但我們其實不用擔心。

因為閱讀圖畫書,並不會損失對文字的感受力,反而能給今後閱讀文字書打下良好的基礎。

為什麼這麼多人對「讀圖」有偏見,可能是因為我們的教育,過去從來沒有做過這方面的訓練。

但讀圖能力在今天又非常重要。它是所有語言閱讀能力的基礎。

有人曾做過實驗,同樣一幅圖,給兩個同樣都是8歲的孩子看,讓他們用語言描述圖中的故事。

△圖片來自《父與子》

有的孩子能夠準確說出圖中的故事,還能說出笑料在哪;而有的孩子連人物關係都搞不清楚。

家長們不妨讓自己的孩子來試試。

沒有讀圖的能力,可能連電影都看不明白。

電影《一代宗師》中,梁朝偉飾演的葉問,與章子怡飾演的宮二,有一段比較含蓄的感情。

後來宮二倒是對葉問坦白過「我心裡有過你」。

可是葉問對宮二似乎更克制,他做了貂皮大衣,卻沒有去東北,最後只留下一個扣子。

可這並不是故事的全部,導演在電影中還藏了一個沒有說出來的秘密,就看你有沒有發現。

在電影快結束的時候,有這樣一個畫面:

圖中的身影,不就是葉問嗎?

原來,葉問不但心裡有過,還真的去過,他曾經,就站在宮二飄雪的窗外。

只是這個秘密他對誰也沒說過。

這就是讀圖的能力,如果沒注意到這幅畫面,對整部電影的理解可能就不會很深。

讀繪本也是這樣,如果不認真看圖就翻過去了,會損失很多信息,甚至對故事的理解可能完全相反。

羽佳再舉一個成人繪本的例子。

幾米的成名作《向左走向右走》,講的是城市裡的一男一女,一個總是向左走,一個總是向右走。

有一天他們相遇了,兩個孤獨的年輕人終於找到了喜歡的對象,但卻又一次錯過了。

最後他們有沒有相遇?你從文字是看不出來的,因為結局是作者用無字的圖片含蓄地告訴我們的。

羽佳當年在學校裡還跟同學爭論過,那個同學就說他們沒有相遇,但你看下面這幅圖:

這一頁是無字的,你看畫面中的兩個人,你覺得他們相遇了嗎?

這張圖片這樣看可能比較好理解,但是把書拿在手中的時候,中間是裝訂線,沒有讀圖習慣的讀者也可能理解為這是兩幅圖,但其實這是跨頁的一幅圖。

畫面中的兩個人,目光是看到了對方的。

如果這還不夠,下一頁無字的圖畫也暗示了他們最後的相遇。

△兩個房間,中間的牆被鑿開了。

最後還有一幅圖,羽佳找不到了,一個房間裡,有兩把傘立在牆邊,還是在暗示他們在一起了。

這是個「註定相遇」的故事,結局是很暖的。

《向左走向右走》並不是無字繪本,只是最後幾頁用了無字的表現形式,如果沒有讀懂圖,就看不懂這個故事。

對於好繪本來說,不管有字還是無字,讀圖都很重要。

圖片中可能包含重要的情節,可能藏著彩蛋,可能在表現書中人物的性格,可能有很多很多細節。

一旦你發現了圖中的秘密,就會非常驚喜,體會到閱讀的快樂。

認真讀圖,鍛鍊的是觀察力,理解力,有意識地讓孩子講出圖片中的故事,還能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而培養讀圖能力的黃金期,就是幼兒早期閱讀的時期,2-8歲這個階段。

羽佳說了這么半天,其實都是在說給家長聽,千萬不要覺得圖畫書無用,讓孩子失去了培養讀圖能力的良機。

而孩子是不需要你告訴他們「讀圖很重要」的,因為他們天生會讀圖。

給孩子講《14隻老鼠》,你可能分不清誰是誰,但孩子就是能認出來誰是誰。

繪本《晚安,月亮》中的圖畫,全都圍繞著一個大房間,看起來都差不多,但孩子卻能因為細節的變化看得津津有味。

孩子在不斷說「晚安」的過程中,這個房間和房間裡的一切仿佛都擁有了生命。

有些繪本的圖片看似簡單,卻在邀請孩子一起來玩遊戲。

繪本《點點點》的強互動性堪比ipad,是讓孩子愛上書的不二之選。

《母雞蘿絲去散步》是圖文反差的經典。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讀者擁有上帝的全知視角,但書中的母雞對危險一無所知,而文字中沒有出現過的狐狸,在圖畫中頻頻「悲劇」,因此「笑果」十足。

《這不是我的帽子》也擁有全知視角,小魚並不知道大魚一直在他身後跟隨著,安靜的圖畫,卻一直給人緊張的氛圍。

《山姆和大衛去挖洞》的文字裡沒有提到的狗狗,卻是故事裡唯一洞察一切的「人」。

山姆和大衛總是完美地錯過寶藏,而狗狗每次的目光都望向寶藏。

這簡直就是我們和孩子閱讀時狀態的翻版,我們執著於閱讀文字的內容,就像山姆和大衛執著於挖洞,而孩子就像狗狗一樣,善於發現圖畫中的關鍵信息……

閱讀對他們來說,比我們獲得的要更多。

除了細節,圖畫也能給我們提供更多對故事的理解。繪本《外公》中有些圖畫,現實與想像,用了不同的顏色。

下面這幅,左邊的黑白線條畫是想像中的世界,外公釣上來一條大鯨魚;右邊是佔滿整頁的彩圖,是現實世界,卻也格外美麗。

顏色的區分讓孩子一下子就能分辨出哪個是現實,哪個是想像,但你很難說哪個更美好,因為兩者都很美好。

安東尼·布朗的圖畫,更加需要用心去觀察,因為他的繪本作品中有太多視覺隱喻,比如《朱家故事》中的各種豬造型。

△爸爸在牆上的影子是一頭豬……

其實很多中國風的圖畫書,也是很值得我們去認真讀圖的。

不同於西方繪畫「近大遠小」的焦點透視法,我們的散點透視法,讓觀者的視線可以隨心地遊走,一副圖畫,仿佛在邀請著讀者一看再看。

△圖為《清明上河圖童話版》

---

今天這篇文章可能不太系統,也不是我計劃中的「深度」專欄,只是羽佳一直在看到很多大人對圖畫書有誤解,才有了今天這篇文章,把想說的都說了。

拋開功利性的目的,圖畫是孩子通向幻想世界的大門,也是孩子望見現實世界的一扇窗。

盡情地跟孩子一起閱讀繪本吧,你的孩子不會因此對文字閱讀有障礙,他(她)只會更好地去理解這個世界。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部分來自繪本實拍。

相關焦點

  • 孩子3歲前,比起有字的繪本,「無字書」更容易激發孩子潛能
    希望孩子通過從小閱讀繪本,可以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並且通過繪本孩子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溝通能力、想像力、創造力,還有情感發育等等都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相信家長給孩子看的肯定都是「有字書」。可能是英文也有可能是中文,有可能文字佔的比重多,也有可能佔得比重少。
  • 號稱書法家的在街上賣字,價格還不貴,這種現象應該怎麼看?
    書法家現場賣字,這個問題很有現實意義。不過細說起來並非三言兩語就可以表述清楚,它涉及到好幾個方面,比如書法家的評定標準,字的優劣與否,價格跟價值的關係,作者的社會聲望等等一些列因素。這些以前寫過文章論述,今天不細說了,下面我僅從大處出發說一下這種現象。
  • 扎克伯格給孩子讀科普繪本,那些「高冷」的繪本該怎麼讀?
    說起扎克伯格與他的妻子,在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思維裡還真是挺特別的。先是女兒出生時捐出450億美元,現在又給未滿月的小寶貝讀科普繪本,這也太令人震驚了。前段時間,他曬在社交媒體上的一張圖片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夫妻倆一起給寶寶讀繪本。
  • 口字旁的「當」為何沒了?曼德拉效應浮現,專家:根本沒那個字
    其實說白了這就是因一個人引發的效應而已,他就是南非總統曼德拉,在2013年逝世,然而在逝世報導出來之後,很多網友都懵了,因為他們記憶中,曼德拉早已經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逝世,而且還記得當時逝世時宏大的葬禮,甚至記得逝世後曼德拉遺孀在葬禮上發表的演講,於是這種違背事實的大眾群體記憶混亂,被稱為了「曼德拉效應」。
  • abc reading和伴魚繪本哪個好?分級閱讀怎麼選?
    之前我也深度測評過伴魚繪本這個app,但有家長反應自己不會對比,不知道伴魚和ABC Reading哪個好?  首先找英語培訓機構,建議還是要多找幾家對比一下,畢竟現在的機構很多,如果選擇的不適合自己,會影響學習效果。因此,只有適合自己的英語培訓才是最好的,與其人云亦云說好,不如自己去親自體驗了解清楚!
  • 深度剖析《可愛的鼠小弟》小繪本隱藏的4個大道理,你不要錯過
    沒想到在我讀了第一遍之後,就消除心中的疑慮,單單是《鼠小弟的小背心》這本,不誇張的說,孩子就已經讓我連續讀了不下十遍,而且每次聽完,他都會哈哈大笑,當時我還沾沾自喜,以為是我讀得好,後來看了一下這套書的介紹才知道,原來是作者把故事情節設計得好。
  • 中國一姓氏只有三筆,這麼簡單的一個字,卻沒幾個人認識!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傳承,單單一個姓氏就有著非常複雜的解釋,像我們現代人除了姓之外就是名,那是古代,他們不僅有姓氏有名字,還有號和字,而且姓氏還可以解釋為姓和氏,比如一個姓王的女子,嫁給了一個姓張的男人,在古代她就會被叫做張王氏,張是她的姓,而王就是她的氏,姓氏這些文化一兩句可是解釋不清楚的
  • 買大米,貴的就是好的?只要有這幾個字,無論啥牌子,都是優質米
    買大米,貴的就是好的嗎?只要袋子上有這幾個字,無論啥牌子,都是優質米各位讀者朋友們好,感謝大家閱讀我分享的美食文章,經驗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買大米,貴的就是好的嗎?只要袋子上有這幾個字,無論啥牌子,都是優質米!』大米和白面,是中國人最主要的2種主食,尤其是大米,無論在南方還是北方,基本上都是家家常備的。
  • 「無字天書」怎麼讀,我們來教你 | 無字繪本書單
    但事實上,一本書很難做到一個字沒有,比如書名和書的出版信息,這些都是沒辦法避免的。二、無字書的魅力很多家長可能都有這樣一個概念:沒有字的書不值得買,孩子學不到什麼東西。但事實上,脫離了文字的無字書可能比你想像中的魅力要大得多。無字書中所有的信息都來源於圖畫,它們包括故事背景、人物關係,情節發展等等。
  • 孩子們愛繪本 支招:英文繪本究竟該怎麼讀?
    各類英文繪本。各類英文繪本。  孩子們都愛繪本。但是,英文繪本究竟該怎麼讀?英語啟蒙有妙招嗎?  1月16日下午,福田圖書館繪本工廠的「繪·講述」上,十餘位媽媽和寶寶們進行了一場生動有趣的英文繪本「對話式互動」體驗。來自心喜閱童書英語館的資深編輯張昳,以蘇斯博士大獎系列分級讀物《兒童英語聽說繪本》中的小故事為例,分享了英語啟蒙的小妙招。  原來,孩子們都喜歡看漫畫。
  • 霍金被證明錯了,還不止一次!這個神化了的人物,根本沒那麼完美
    《星際穿越》一樣,沒準也能踏入另一個時間維度?但是,令我們偉大的霍金都萬萬沒想到的是,他自信不已的論據竟一朝被普倫斯頓大學的那個午後給打破了,這究竟又是怎麼「肥死」?霍金這是怎麼也沒想到會有人這樣來反駁自己的觀點,當他看到貝肯斯坦的論文後,頓時感到很不以為然,覺得貝肯斯坦完全曲解了自己的意思,他反駁道:「我的面積定理是用微分幾何和廣義相對論證出來的,根本沒有用到熱力學和統計物理,怎麼會有熱呢
  • 作家提出「繪本文學」概念 繪本也能這樣創作?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30日電(記者 上官雲)「繪本是給孩子看的。但大人也好,小朋友也罷,看故事就是找回童年。」近日,繪本作家熊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不久前,熊亮在新作《遊俠小木客》中首次提出了「繪本文學」的概念,引發關注。有人稱其為創新,也有人對此概念疑惑不解。那麼,什麼是「繪本文學」?他的新書講了什麼故事?
  • 繪本中的智性探究:什麼是兒童哲學繪本?
    與此同時,兒童哲學不僅進入了國內的某些幼兒園、小學的課堂,也吸引了不少童書出版者的關注,市場上湧現出了一些標有「兒童哲學啟蒙」字樣的繪本。那麼,什麼是兒童哲學,兒童哲學與繪本是怎麼聯繫在一起的,究竟什麼樣的繪本才算是兒童哲學繪本呢?兒童+哲學是什麼?
  • 繪本的結構和呈現形式
    筆者認為探討繪本的特點和它的多元價值應該從每一本書出發,去仔細分析每一本繪本,而不只是企圖去尋求「普遍」的繪本概念、特點和價值。在接下來的文字裡大家還將看到,在世界繪本創作、出版和研究領域已經有無數的大師做了各個層面的工作,只是他們的工作沒有被更多的人所了解。
  • 男孩繪本之恐龍繪本
    霸王龍為了讓小甲龍和父母團聚,編出兩人賽跑的藉口,看著小甲龍跑向自己的父母,他默默離開了。不知近思到底能讀懂其中多少深意,但有段時間近思像小甲龍一樣常常說「我要早點變得像爸爸一樣」,向爸爸示好。還老念叨著「去日本看火山」。
  • 臺灣兒童文學作家方素珍:讓繪本不只是繪本
    據出版方介紹,基於繪本的好處,近年來各地湧現出很多像「閱讀姐姐」、「故事叔叔」等給孩子讀繪本,掀起閱讀教育的熱潮,但不像教學那般目的明確地放在引導孩子習作上,這樣的繪本閱讀更多還停留在讀與聽、討論與交流的層面,還不能將作文與語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學生在接受繪本閱讀教育實現精神營養「輸入」後,無法實現能力轉化後的「輸出」。
  • 給寶寶的睡前繪本《上床嘍》,每晚念一個故事,一個星期不重樣
    在讀繪本的時候,孩子也會有一些問題要問大人,那麼說明孩在這個過程中是動腦思考了的,孩子的各項思維也得到了鍛鍊。而孩子在問這個過程,孩子的表達能力也得到了鍛鍊。繪本中的故事雖然簡單,但是孩子從這其中都是可以學到什麼的,比如一個道理、一個行為習慣……而且在不知不覺中還可以養成孩子愛讀書的好習慣。
  • 亞洲龍又貴機油還乳化,帕薩特斷A柱,那麼B級車到底該怎麼選?
    亞洲龍又貴機油還乳化,帕薩特斷A柱,那麼B級車到底該怎麼選?還不是買不起車又閒得蛋疼?買車的人忙著賺錢呢,在這瞎研究的要麼就是鍵盤車神要麼就是營銷號吸引流量。你說的這些問題,難道路上那些買了的人就開不了車了?還不是照樣開,只有屌絲才會去矯情,有錢人都是直接買,管你呢?你看蔚來被噴的怎樣,有錢人才不看你的技術貼,人家就是花點錢買個代步工具。
  • 自然拼讀究竟怎麼學?沒搞懂這三步就別急著開始!
    之前我曾經寫過一篇有關自然拼讀各種疑問的解答貼,裡面談到自然拼讀的用處,它和國際音標的區別等等,後來很多讀者反映,這些都搞明白了,但是具體到家長們該怎麼指導幫助孩子學習自然拼讀還是比較茫然……那麼,今天我試著再深入淺出地來和大家掰一掰「自然拼讀」這個話題,尤其著重談下國內的孩子究竟該怎麼學習自然拼讀法
  • 繪本《小黑魚》:給孩子的教育不僅只有「甜」,還需要孤獨與自由
    那麼如何讓孩子面對困難,自己解決?以及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呢?《小黑魚》這本內容豐富,文字簡單明了,寓意深長的繪本將告訴我們答案。本文將從繪本的創作者,繪本風格、特點以及這本書給我們的教育意義和親子共讀啟發這四個方面進行分析,講解,希望能給大家帶來收穫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