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基本保持不變……」
這是葉文潔總結的黑暗森林法則的兩條公理,不僅貫穿整部《三體》的始終,也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除了一些普通的科幻愛好者,甚至包括霍金等很多知名科學家都對黑暗森林法則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但直到超級文明歌者出場,我們才發現原來葉文潔所理解的「黑暗森林」很有問題!
葉文潔總結的黑暗森林法則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在於給人一個誤導性的概念,即文明之間黑暗森林的存在,主要是因為資源的競爭。但通過歌者的自述,我們明顯的感覺到,在歌者的眼中,黑暗森林的存在其實與資源的關係不大,這也並不是歌者清理蟲子的主要原因。
「宇宙的熵在升高,有序度在降低……低熵體的熵還在降低,有序度還在上升……要維持這種意義,低熵體就必須存在和延續。」在歌者的眼中清理的主要原因在於宇宙的熵增。
「熵」,是熱力學中表現物質的一種參量,用於度量一個熱力學系統的無序程度。熵增定律表明,在自然過程中一個孤立系統的混亂度總會不斷上升,直至崩潰。熵的過程不可逆轉,只能延緩。而巧合的是,歌者也稱自己為「低熵體」。可以說這是劉慈欣作品中比「蟲子、小寵物」更加冷酷的稱呼。
那麼以歌者為代表的超級文明為什麼不在乎資源呢?其實這很好理解。首先,宇宙足夠之大,真正強大的文明並不需要為了資源而大打出手。以人類和三體為例,在兩者的母星被清理之後,第一艦隊和星艦人類雖然離得很近相互之間也並沒有繼續糾纏,根本原因就在於此時雙方都有光速航行的能力,都能獲得足夠的資源。可以說在宇宙中,資源爭奪,只是低級蟲子們無聊的遊戲,超級文明完全不必如此;其次,超級文明強大的科技,本身就意味著無限的資源。當一個文明有足夠的科技可以隨意合成、轉換物質的時候,也就不需要很多傳統意義上的資源。以人類為例,當我們可以隨意把沙子、樹皮通過分子技術轉換成糧食的時候,人類對土地的欲望就會大大降低。
那麼歌者又為什麼在乎宇宙熵增呢?因為熵增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宇宙熵增的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宇宙的再次輪迴或者滅亡,所以熵增關乎每一個文明的生存。歌者的清理行為從本質上說和歸零者的宇宙歸零,回歸文明的回歸運動沒什麼不同,都是應對宇宙熵增的一個解決方案,只不過因為文明層級的不同,手段不同而已。歌者沒有歸零者強大的科技,更沒有回歸文明神一樣的能力,只能採取點殺傷手段,逐個對蟲子或其他低熵體進行清理,以延緩宇宙的熵增。
或許對於一個沒有廣泛接觸外星文明的人來說,葉文潔能通過人類古老的叢林法則推導出黑暗森林法則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但在歌者看來,低熵體存在本身就是黑暗森林的主要原因。就像一個熊孩子一定要搗毀樹林中的馬蜂窩一樣,存在就是錯誤,存在就是熵增,存在就必須被清理。至於說歸零者為什麼不清理,道理也很簡單,如果你是一個開發商本就計劃將森林推倒蓋房子,你還會在乎一個馬蜂窩嗎?這才是黑暗森林更加冷酷的事實!
對《三體》產生閱讀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直接從下方入手一套(共三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