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300W/Kg鋰電池,CATL、LG、三星SDI和松下等企業多角度對比

2020-12-05 騰訊網

關注並標星【旺材鈷鋰鎳】

捕獲更多行業前沿資訊乾貨

來源:中國汽車報 作者:萬仁美

導讀:不久的將來我國動力電池行業的限制門檻將逐步被打破,中外資企業將處於同樣的競爭環境中。而在全球,各動力電池企業早已展開了較量。未來,誰將保持領先優勢?在同等競爭環境下,我國崛起的動力電池企業能否高枕無憂?分析這些問題,需要了解各家企業的發展策略、技術路線,甚或全球產業布局。

高比能量是發展共識

總體來看,各家企業在提高能量密度的路上,不約而同地把目光瞄向了三元體系,高鎳化成為共識。在這一過程中,鎳鈷錳(NCM)或者NCA成為提升能量密度的法寶,電池類型也從NCM523發展到NCM622,如今NCM811電池也已實現量產。不過,儘管各大企業對高比能量的發展路線有了一致認識,但在這一競賽中暫時也分出了高低。目前,松下憑藉21700電池的高能量密度領先於其他企業,三星SDI落後於其他對手,處於墊底位置。

策略各有千秋 高下還未有定論

目前,與行業普遍追求動力電池的高比能量不同的是,各企業在發展路線上並不統一,規格或型式呈現多樣化,方形、圓柱、軟包電池齊頭並進,分別被不同企業青睞。

動力電池的構造來看,電芯只是基本單元,需要成組後才能發揮效能。目前來看,各不同類型的電池成組效率有較大區別。LG化學與SKI主打的軟包電池單體能量密度比方形電芯高,但是在成組效率方面較低,目前能量密度轉化率約為80%;三星SDI與寧德時代主推的方形電芯成組效率最高,電芯至模組的能量密度轉換效率可高達90%;松下為特斯拉供應的電池,不同的車型採用不同的規格,成組效率不盡相同。如特斯拉Model 3有兩種規格模組,能量密度轉化效率高達84%;Model X(90kWh版本)能量集成效率僅為60.41%;Model 3能量集成效率也只有64.2%。總體來看,方形電池的成組效率最高,圓柱電池則最低。

除此外,循環壽命也是動力電池的一項重要指標。目前,LG化學的循環壽命能達到2000次循環,三星SDI的動力電池循環壽命可以達到1500次,松下的18650電芯循環壽命約為500~1000次。寧德時代的523體系動力電池電芯循環壽命可以達到1800次,與韓國企業的產品壽命指標比較接近。總體來看,中韓電池的循環壽命處在同一層級上,松下電池的循環壽命偏低。

未來,在不同策略指引下,各企業必將展開一場激戰,孰優孰劣還需市場給出答案。

爭搶整車配套 穩定陣地是一大考驗

動力電池競爭趨於激烈的原因莫過於爭奪配套用戶。目前,全球領先的電池企業基本已把配套版圖瓜分完畢。

在爭奪配套企業的比賽中,寧德時代並不輸於任何一家日韓企業。在去年的廣州車展上,23個汽車品牌的40多款車搭載寧德時代電池。近年來,寧德時代加快了市場開拓步伐,與上汽、東風、一汽等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國內排名前列的汽車企業基本上都與寧德時代展開了合作。此外,寧德時代的核心客戶不限於國內企業,寶馬和大眾也向寧德時代伸出了橄欖枝。

總體而言,目前全球配套資源已基本被搶奪完畢,而在這場競爭中,如何穩定版圖,甚或劃定更大的版圖依賴於企業未來的戰略布局。另外,隨著日韓企業加快布局中國市場,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中國動力電池企業怎樣鞏固自己的陣地對企業來說也是一大考驗。

盈利能力高低不同

2018年,LG化學實現營收28.18億韓元,同比增長9.67%,主要增量來自能源業務、化學與基礎材料業務。除能源業務利潤大幅度增長外,其他主營業務盈利水平有不同下降,其中貢獻公司利潤95%的化學與基礎材料業務營業利潤減少24.1%,營業利潤同比下滑4.3個百分點。2018年LG化學實現淨利潤1.52億韓元,同比減少24.88%。電池業務所屬的能源解決方案分項實現營收6.52萬億韓元,同比增長42.95%,在總營收中佔比達到23.1%。預計2019年LG化學能源解決方案業務營收將達到10萬億韓元,佔比提升至31%。能源解決方案業務是LG化學財報的亮點,2018年該項業務營業利潤達到2090億韓元,同比增長6.2倍。

三星SDI的業務主要包括鋰電池和材料業務。2018年三星SDI實現營收9.15億韓元,同比增長44.31%,其中鋰電池業務全年營收6.95萬億韓元,同比增長60.66%。

寧德時代披露的2018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96.1億元,同比增長48.0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5.8億元,同比下降7.7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1.1億元,同比增長30.95%。

總體來看,全球主流動力電池企業營收水平相對比較理想,這也對企業後續的布局帶來利好。

爭分奪秒搶奪未來技術制高點

當下,松下已開發出鎳鈷錳酸鋰、鎳鈷鋁酸鋰等鋰電池,並已為企業配套。在產品開發中,為了解決鎳氧化物帶來的熱穩定性低和安全方面的問題,松下在正極材料表面進行了納米塗層處理,特別注重通過「松下固溶液Panasonic Solid Solution(PSS)」等技術提高安全性。

目前,寧德時代的電池正極材料選用的NCM523,在2019年底有望量產NCM811體系電池。正極材料除了往高鎳方向發展外,寧德時代還致力於高電壓平臺的正極材料研發,並有望在2020年後量產,量產後將改善電芯的能量密度。在去年某次會議上,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首席科學家吳凱介紹了寧德時代的發展思路:到2020年,寧德時代會採用矽碳負極材料以提升負極的理論能量密度,從而提高電芯的能量密度;電解液通過優化配方並添加新型添加劑,使其耐高壓性能、熱穩定性能更好;隔膜主要採用塗覆溼法隔膜。

整車企業殺入 競爭更趨激烈

除了動力電池企業之間的競爭外,整車企業也開始覬覦這一領域。

在中國,除了寧德時代,比亞迪也收割了不少市場;在歐洲,德國汽車企業積極響應歐盟倡議。大眾將在德國薩爾茨吉特(Salzgitter)建造新電池廠,投資1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84.4億元);寶馬也建立了電池工廠,寶馬在華首家高壓電池工廠項目位於華晨寶馬瀋陽發動機工廠內。根據此前公布的消息,這一高壓電池工廠正式投產後,將為全新一代寶馬530Le iPerformance提供高壓電池配件,可生產3.3萬套/年的高壓電池組。

如今,特斯拉也興建了Gigafactory。Gigafactory是特斯拉第一座超級電池工廠,2014年6月開建,2018年投產後產能達35GWh。有資料顯示,特斯拉在必要時將把電池產能擴大到150GWh。

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之一,各家企業都在積極投入資金研發,原有的電池企業與新進入者交織在一起,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我國電池企業的洗牌在所難免。

來源:中國汽車報

小編說

本公眾號定位鋰電產業鏈上遊,鈷、鋰、鎳相關資訊,行情,乾貨,行業動態;正極材料與電解液相關乾貨、資訊;了解鋰電產業鏈中下遊資訊、乾貨請關注公眾號旺材鋰電(wc_ldc)

相關焦點

  • 索尼松下三星LG入局新能源電池 他們輸了還是贏了?
    如果僅從家電行業的市場份額和迭代速度看,日本家電業索尼、松下、夏普的確是敗給了中國品牌。據此,可以證明日本企業在家電行業有頹勢無疑。換一種思路看,這些企業的重心偏離家電行業,並非意味著企業的衰落,而是在積極轉型,尋找附加值高、更有議價能力的產品。退出微利甚至虧損的家電行業,日本家電巨頭們進入的另一個領域是新能源車電池行業。不得不說,索尼、松下、夏普們有先見之明。
  • 為什麼LG、松下和三星都在中國建鋰電池廠?
    (原標題:為什麼LG、松下和三星都在中國建起了鋰電池工廠?)松下、LG 以及三星等國外電池廠商吸引眾多汽車廠商的一個原因是,其在電池的一致性、穩定性、循環壽命等方面都有比較大的優勢,對下遊整車廠的吸引力也大。
  • 三元鋰電池:到底是哪三元?
    NCM和NCA對比。圖片:電池中國兩條路線上,中日韓企業有所區別。中國企業以NCM為主(如CATL)、日本企業主要以NCA為主(如松下),韓國企業為NCM(南京LG)+NCA(三星SDI、韓國LG)國內新能源汽車主要配套NCM電池,以方形和軟包為主,從早期的鎳鈷錳比例5:2:3逐漸發展為高鎳體系的8:1:1,成本更低、能量密度更高。以寧德時代的拳頭產品NCM811為例,電芯能量密度可達240Wh/kg。
  • 特斯拉4680圓柱電池量產 LG化學/松下/寧德時代仍唱主角?
    眾所周知,長期以來松下都是特斯拉電動汽車的唯一電池供貨商,但是特斯拉因不滿松下供應滯後造成Model 3產量不足,於是近年來又引入LG化學和寧德時代。於是,外界紛紛猜測,松下與特斯拉的鐵桿關係將不再像從前那樣牢固。不過,近期雙方的關係似乎又有「柳暗花明」的跡象。
  • 全世界最牛的電動車電池技術,到底屬於哪家企業?
    與此同時,國家了明確了動力電池的發展規劃:2020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2025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400Wh/kg;2030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500Wh未來鋰電池又有哪些發展趨勢呢,嘿電這就給大家好好分析一下。
  • LG/三星/松下電芯的技術升級路線與現狀
    方形電芯上,以三星SDI為例,它在寶馬i3上的升級過程,是一個非常經典的電芯尺寸不變,而比能提高的過程。i3 一代,2014年發布,採用的是60Ah NCM111+LMOi3二代,2016年發布,採用的是94Ah NCM333到了2018年,也就是最新一代i3,就換成了NCM622的120Ah圓柱上,以松下為例
  • 金華回收廢舊鋰電池鎳鈷行業可靠公司
    (電池極邊邊角料、鋰電池鈷酸鋰正極片)各型號廢舊、次品含鎳鈷電池(鋰電池、鋰離子電池、聚合物鋰電、18650電池、廢舊手機電池、鎳氫電池、鎳鎘電池、鎳鋅電池以及可反覆充電的廢電池。)擁有低溫充放電技術、低溫高倍率放電技術、鋰電池快充技術、防爆技術等成熟特種鋰離子電池解決方案,可滿足客戶特殊環境、特殊性能和特殊用途的需求。
  • 鈦酸鋰電池與磷酸鐵鋰對比分析
    磷酸鐵鋰電池優點   相比目前市面上較為常見的鈷酸鋰和錳酸鋰電池來說,磷酸鐵鋰電池至少具有以下五大優點:更高的安全性、更長的使用壽命、不含任何重金屬和稀有金屬(原材料成本低)、支持快速充電、工作溫度範圍廣。
  • 新能源電池行業價值分析,看這篇就夠了
    具體對比如下:圖 材料類型對比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目前三元軟包電池是性能最優的電池,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根據GGII數據,當前動力電池行業內量產的三元軟包動力電池,平均電芯能量密度已達240-250Wh/kg,其中孚能科技目前量產的電芯能量密度已經達到285Wh/kg ,同時軟包電池也更容易回收。
  • 松下和飛利浦led對比分析
    松下和飛利浦   松下(Panasonic),是日本的一個跨國性公司,在全世界設有230多家公司,員工總數超過290,493人。其中在中國有54,000多人。2001年全年的銷售總額為610多億美元,為世界製造業500強的第26名。
  • ...新能源三元前驅體*三星SDI和LG化學關停在美電池工廠__上海有色網
    【三星SDI和LG化學關停在美電池工廠】日前,韓國兩家主流動力電池企業LG化學與三星SDI宣布關停旗下美國電池工廠。LG化學於25日表示,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決定關閉旗下的美國電動車電池工廠。隨後,三星SDI公司也表示,公司關閉了旗下在美國密西根州的電池工廠。
  • 鋰電池的最大容量是多少?鋰電池容量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影響鋰電池容量的因素鋰離子電池的構成主要包含正極、負極、隔膜和電解液四個主要部分。鋰離子電池的容量主要取決於正、負極活性材料的質量和配比,而正負極材料又決定了電池的能量密度。電池的容量=能量密度×電池體積同等體積下,鋰電池的容量就由能量密度決定,而鋰電池的能量密度主要由正極材料決定。下面小編來重點介紹一下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和正極材料。(以下所講述的鋰電池均指單體鋰電池,非鋰電池組/包。)
  • 鉛酸和鋰電池哪個好_鋰電池與鉛酸電池對比分析
    市面上的電池不外乎兩種:鉛酸電池和鋰電池,這也很大程度決定了整體價格,鉛酸電池便宜,鋰電池貴,這就讓許多消費者對鋰電池望而卻步,選擇鉛酸電池。      鋰電池與鉛酸電池對比分析   目前賣電動車的地方,無論是電池品牌、款式或者是品牌都紛繁多樣,而鉛酸電池和鋰電池佔據主導位置,下面小編通過對比讓你更清楚這兩者的關係與區別。
  • 翔豐華——綁定比亞迪的鋰電池負極材料第二梯隊企業
    來源:吳國平財經公司主要從事鋰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先進的鋰電池負極材料供應商,主要產品分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兩大類,產品應用於包括動力(電動交通工具,如新能源汽車、電動自行車等)、3C消費電子和工業儲能等鋰電池領域。
  • 「鋰電池之父」獲2019諾貝爾化學獎 他們創造了一個可充電的世界
    目前,在汽車的動力電池領域,諾貝爾獲獎者研發的三元鋰電池與磷酸鐵鋰電池都在應用。不過,分析兩類電池的發展特性,雖都有優點,也還存在不足。  首先,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係數較高,其熱失控溫度一般在500℃以上,而三元鋰電池的臨界點低於300℃,一些高鎳三元鋰電池更是低至200℃。  其次,磷酸鐵鋰電池具有成本優勢。
  • 豐田與松下合作的固態電池會是下一代動力電池嗎
    文|坂道桑12月20日,豐田發布了2020年~2030年的新能源規劃路線,但鮮為人知的是,在五天前,豐田和松下達成共識:在車載方型固態電池的研發共同出力。豐田與松下的關係親密到什麼程度,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從1997年第一代普銳斯開始的時候,其動力電池就一直是松下供應,直到現今幾乎所有的豐田混動動力電池都是源自松下。
  • 固態鋰電池研發願景和策略
    本文作者根據對目前液態鋰離子電池和固態金屬鋰電池的科學與技術研發現狀的理解,小結了固態鋰電池目前仍需要解決的主要科學與技術問題,並提出了可能的解決方案。從規模製造的角度,比較了四種含有不同形式固體電解質材料電池的特點,預測了固態鋰電池的技術路線和實現時間。最後列舉了日本、美國、中國政府最近提出的未來可充放電池中長期發展技術目標,分析了固態鋰電池實現這些技術指標的可能性並預測了時間節點。
  • 中國鋰電池產業全球競爭力評估報告
    中國電池材料企業經過多年耕耘形成產品技術研發和降本能力的 全球競爭力,逐漸從非動力類產品切換至高端動力類產品,如恩捷股份從LG化學和 三星SDI的消費類產品切入,2018年底開始陸續導入LG化學和松下動力類產品;當 升科技2018年初受益於三星SDI、LG化學儲能需求拉動,2019年認證通過SK創新 動力產品,從而把握新一輪成長機遇躋身行業前列。
  • 2017年動力鋰電池出貨量排名_第一居然不是比亞迪
    以下為全球動力電池企業出貨量前十排名:      2017年動力鋰電池出貨量排名——松下   松下電器,早期名稱為「National      2017年動力鋰電池出貨量排名——LG   韓國LG集團於1947年成立於韓國首爾,位於首爾市永登浦區汝矣島洞20號。是領導世界產業發展的國際性企業集團。 LG集團目前在171個國家與地區建立了300多家海外辦事機構。事業領域覆蓋化學能源、電子電器、通訊與服務等領域。
  • 由電動汽車到電動工具 鋰電池產業變局之路
    電動汽車市場鋰電市場也成為鋰電企業爭奪的目標,但圓柱電池在中國電動汽車市場並非得寵,從而使圓柱電池廠商逐步退出電動汽車領域而轉向對其更有優勢的電動工具行業。而以三星SDI、LG化學、松下、Murata等日韓鋰電供應商為供應主戰場的國際電動工具巨頭在中國鋰電企業性能、規模、成本等綜合優勢加持下,對於電芯供應鏈的選擇已經明顯轉向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