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石化己內醯胺綠色生產成套新技術喜獲中國工業大獎

2021-01-08 紅網

巴陵石化己內醯胺綠色生產成套新技術喜獲中國工業大獎。

第六屆中國工業大獎發布會現場。

紅網時刻12月28日訊(通訊員 何潔 徐亮亮 邱旭)12月27日上午,第六屆中國工業大獎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和提名獎名單正式出爐。

巴陵石化己內醯胺綠色生產成套新技術項目喜獲中國工業大獎,是中國石化唯一獲獎單位。該技術打破了70年來國外對己內醯胺生產技術的封鎖壟斷,開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綠色成套技術,樹立了中國自主創新技術的品牌形象。我國對國外技術和進口產品的依存度顯著下降,國內己內醯胺自給率從30%上升至94%。

第六屆中國工業大獎結合新形勢、新發展、新理念開展了評審工作,獲獎企業和項目在自主創新、高端引領、兩化融合、強基固本、產業鏈協同、高質量供給以及抗擊新冠疫情責任擔當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特別是在解決重點領域「卡脖子」和瓶頸問題等方面取得突破和創新成果,在轉型升級、質量品牌、綠色發展、環境友好、開放合作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經驗和做法。

己內醯胺是重要有機化工原料,作為生產尼龍-6合成纖維和尼龍-6工程塑料的單體,廣泛應用於紡織、汽車、電子等利用新材料創新的眾多領域。己內醯胺產業與國家經濟實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關,在國民經濟發展與持續提升中佔有重要地位。

巴陵石化己內醯胺綠色生產成套新技術擁有6大核心技術,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分別是:單釜連續淤漿床環己酮氨肟化制環己酮肟工藝技術;環己酮肟貝克曼三級重排技術;硫銨中和結晶技術;磁穩定床己內醯胺加氫精制技術;環己酮肟氣相重排制己內醯胺技術;環己烯酯化加氫制環己酮新工藝。其中,前四項技術已實現工業應用,形成國內外發明專利137件,獲省部級以上獎17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

同時,巴陵石化無副產硫酸銨的「環己酮肟氣相重排移動床新工藝」也在催化劑製備、反應工藝、產品精製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完成了小試和中試技術研究,即將進行5萬噸/年工業應用。此外,中國石化首創研發的「環己烯酯化加氫制環己酮新工藝」,碳原子利用率接近100%,能耗低,聯產無水乙醇,已完成中試研究及20萬噸/年工藝包開發,即將進行20萬噸/年工業應用。

己內醯胺綠色生產成套新技術推動了己內醯胺及其下遊產業的迅速發展,截至2019年底,中國石化已在巴陵石化、石家莊煉化、浙江巴陵恆逸,建有多套己內醯胺生產裝置,生產規模達90萬噸/年,佔全球己內醯胺生產能力的12.16%,佔國內全球己內醯胺生產能力的24.39%。我國己內醯胺綠色生產新技術產能達400萬噸,成為世界第一生產大國,全球市場份額超過50%,形成了400億元新興產業,帶動了4000億元下遊產業。

相關焦點

  • 巴陵石化己內醯胺綠色生產成套新技術獲中國工業大獎
    巴陵石化己內醯胺綠色生產成套新技術獲中國工業大獎挺起民族「脊梁」 領先世界同行(12月27日,第六屆中國工業大獎發布會在京舉行。)華聲在線12月28日訊(通訊員 何潔 徐亮亮 邱旭)12月27日上午,第六屆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和提名獎名單正式出爐,巴陵石化己內醯胺綠色生產成套新技術項目獲評中國工業大獎,是中國石化唯一獲獎單位。該技術打破了70年來國外對己內醯胺生產技術的封鎖壟斷,開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綠色成套技術,樹立了中國自主創新技術的品牌形象。
  • 中國綠色化工的成功典範:己內醯胺綠色生產技術
    2017年,己內醯胺綠色生產技術的產能達到約350萬t,使我國該化工產品由主要依賴進口變為世界第一生產大國,全球市場份額超過50%。己內醯胺綠色生產技術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超過300項、美國發明專利8項,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形成了500億元的新興產業,並帶動了上千億元的下遊產業,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實質性貢獻。
  • 巴陵石化突破酯化法生產環己酮關鍵技術
    近日,中國石化召開20萬噸/年酯化法生產環己酮技術工業應用論證會。專家組一致認為,該技術全流程為全球首創,歷經小試、模式、工藝包開發及技術工業化放大論證,已具備工業化條件,是一種綠色環己酮生產技術,建議儘快進行工業應用。這表明巴陵石化聯合多家單位開發的完全自主創新的第四代己內醯胺成套生產新技術已取得關鍵突破。
  • 巴陵石化醫用SEBS列入國家新材料生產應用示範平臺建設項目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1月4日,「國家生物醫用材料生產應用示範平臺建設」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評審會在河南新鄉召開,巴陵石化萬噸級醫用SEBS工業裝置建設列入該國家新材料生產應用示範平臺建設項目。SEBS是新一代高性能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它是由具有特定結構設計的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選擇加氫得到的基礎熱塑性橡膠材料,具有耐老化、安全無毒、綠色環保等特點,主要用於藥物包裝、醫療輸液器具、食品包裝、電線電纜、密封材料、塑料改性、高等級瀝青改性及與人體接觸的彈性材料等領域,屬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發展產品。
  • 巴陵石化:摳住每一個細節 曾經的耗水大戶成了節水標兵
    巴陵石化開展雲上「探秘智慧能源」公眾開放日活動,倡導節約用水。巴陵石化雲溪片區生產所用的水從長江取出之後,在此經過澄清等處理,源源不斷的供給生產裝置。從耗水大戶轉型成為節水標兵要做什麼?巴陵石化的經驗是沒有捷徑:強監管、補漏洞、重工藝,摳住每一個細節。
  • 巴陵石化年產2萬噸漿態床制雙氧水項目實現中交
    4月30日,巴陵石化煤化工部在建的中石化科技攻關「十條龍」項目、「2萬噸/年漿態床蒽醌加氫制高濃度雙氧水(過氧化氫)工業示範裝置」舉行中間交接儀式,進入裝置開車準備階段。    巴陵石化煤化工部現有的3套雙氧水生產裝置均採用固定床工藝生產。
  • 紡織化纖工業
    9月17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公布「2012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授獎項目171項,其中一等獎13項、二等獎53項、三等獎105項。杭州市獲10個獎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1項。
  • 湖南省公布化工新材料產業鏈五年行動計劃!
    2019年,全省納入化工新材料產業鏈的239家規模企業實現全口徑收入1401億元,其中新材料產業部分總產值708億元。擁有中國石化巴陵石化公司、中石化長嶺分公司、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家百億元級的龍頭企業、10餘家過十億元的骨幹企業以及包括控股子公司等11家上市公司在內的一批快速成長的規模企業。
  • 湖南確定化工新材料產業鏈發展重點
    2019年,全省納入化工新材料產業鏈的239家規模企業實現全口徑收入1401億元,其中新材料產業部分總產值708億元。擁有中國石化巴陵石化公司、中石化長嶺分公司、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家百億元級的龍頭企業、10餘家過十億元的骨幹企業以及包括控股子公司等11家上市公司在內的一批快速成長的規模企業。
  • 巴陵石化密封條用SEBS專用牌號填補國內空白
    11月26日,記者從巴陵石化公司獲悉,該公司合成橡膠事業部職工開發的「密封條用SEBS專用牌號開發及其應用研究」合理化建議成果,被列為湖南省十大職工技術創新成果候選名單,並推薦參評全國職工技術創新成果
  • 看中國石化都生產啥高端醫用料
    該產品已形成成熟生產工藝,受到下遊客戶青睞,市場前景廣闊。2019年洛陽石化共銷售該產品3.18萬噸,佔聚丙烯銷售總量的24%。 「做市場需要的產品,打造中國品牌,是我和團隊一直秉承的理念。」洛陽石化化工工藝首席專家曹豫新道出研發PPH-Y35X的初衷,近幾年,綠色低碳消費成為主流,市場對技術含量高的聚丙烯專用料需求量日益增加。
  • 中國建材集團再獲「中國工業大獎」
    中國建材集團所屬中材國際榮獲"中國工業大獎",所屬中復神鷹"千噸級幹噴溼紡高強/中模碳纖維產業化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所屬天津水泥院和中建材(合肥)粉體公司"HFCG系列大型輥壓機"項目榮獲"中國工業大獎提名獎"。這是中國建材集團繼北新建材榮獲第四屆中國工業大獎、巨石集團和蚌埠院超薄觸控玻璃項目榮獲第五屆中國工業大獎後,第三次摘得工業領域最高獎項。
  • 恆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1.5《與浙江巴陵恆逸己內醯胺有限責任公司共用變電所、採購蒸汽及氨水的議案》同意公司子公司浙江恆逸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新材料公司」)2017年度與浙江巴陵恆逸己內醯胺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巴陵恆逸己內醯胺公司」)共用其擁有的一座110KV變電所,並向巴陵恆逸己內醯胺公司採購蒸汽及氨水,其中:共用變電所預計產生電費金額不超過30,000萬元;蒸汽採購金額不超過1,100
  • 巴陵石化煤化工部查改隱患多管齊下促穩產
    在巴陵石化煤化工部雙氧水車間微信群裡,類似巡檢到的問題都第一時間上傳,消缺整改情況也及時反饋。這是該車間踐行「嚴細實」要求,多管齊下查改隱患的一個縮影。    該車間是一級防火、二級防爆單位,有3套雙氧水生產裝置,年產能26萬噸,主要供下遊己內醯胺裝置生產,其原材料氫氣、芳烴易燃易爆,產品雙氧水屬爆炸性強氧化劑。
  • 嶽陽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印發《嶽陽市化工行業...
    嶽陽是中南地區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有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長嶺分公司和中國石化集團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中石化巴陵分公司等一批大型企業。化工產品中,己內醯胺產量居全國第一,乙烯聚合物產量居亞洲之首。近年來嶽陽市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初步核算,2015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2886.28億元,比上年增長8.7%。
  • 中國石化成功開發大通量低濃度有機廢氣處置成套技術
    新華社客戶端青島12月3日電(張旭東 朱驍 鄭國江)12月3日,「大通量等離子體治理VOCs成套技術與示範」項目通過中國石化組織的技術鑑定。專家組認為,等離子體治理大通量低濃度VOCs技術具有處理效率高、工藝流程短、處理氣量大、能耗低、啟停迅速、安全可靠等特點,豐富了石化行業處置大通量低濃度有機廢氣的技術手段。據介紹,該項目為中國石化「十條龍」科技攻關項目,由中國石化青島安工院研發,中國石化廣州工程公司設計,中國石化荊門分公司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