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上海中心採取通宵鍋爐開啟供熱模式給大樓保溫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昨晚10時,上海市區溫度降至-7℃,在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的塔冠區,氣溫一度逼近-15℃。為確保中國第一高樓運營安全,上海中心大廈提前制定好預案,採取為高層區設備逐一「體檢」、24小時不間斷巡查等舉措。
「與一般居民樓相比,超高層建築的防寒抗凍工作不太一樣。」上海中心大廈世邦魏理仕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文靜介紹道。大廈的塔冠部分,集中了擦窗機、風力發電機、阻尼器、冷卻塔、水箱等特殊設備。為了確保這些設備的運作安全,工作人員提前啟動設備進行全面檢查,特別對高區的設備設施做好防凍措施,包括給排水、暖通、消防等設備進行防寒防凍檢查,並將設備調整為防凍運行策略,延長暖通設備末端運行時間,提高空調熱水供應溫度,以確保室內舒適。同時,上海中心大廈還通宵鍋爐開啟供熱模式給大樓保溫,也起到了對樓內設備設施的的抗寒保護作用。
圖說:上海中心大廈阻尼器
由於上海中心採取雙層幕牆結構,利用「熱水瓶原理」,在兩層幕牆之間的空腔形成一個溫度緩衝區,像隔熱毯一樣將建築包裹起來,因此保暖效率比單層幕牆的樓宇要高。同時,大廈的工作人員實行24小時巡查,尤其對設備房、玻璃幕牆等重點區域進行巡查。「一旦遇到下雪,玻璃幕牆會有積雪,隨著氣溫轉暖,積雪很容易變成冰塊,就存在高空墜冰等隱患。」 馬文靜介紹道,一旦發現積雪,工作人員會立即採取應對措施,封閉相應的地面通道,更改大廈出入動線,並在大廈的入口處鋪設防防滑墊,撒工業鹽化冰等。
據悉,在寒潮來襲前,上海中心大廈面向租戶發布溫馨提示,隨時跟蹤和了解租戶對各類配套設施的使用感受,並由客服團隊於早尖峰時段在出入口進行值守,做好引導和解釋服務工作,提升客戶服務感受。
此外,如遇到雨雪天氣影響,上海中心觀光廳將及時發布觀光廳的能見度,同時鼓勵遊客儘量通過網上購票、在室內購票點購票等方式,減少在戶外逗留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