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李賀《春坊正字劍子歌》,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吳潭斬龍子

2021-01-13 扭蛋的視頻ooo

《春坊正字劍子歌》·李賀

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吳潭斬龍子。隙月斜明刮露寒,練帶平鋪吹不起。蛟胎皮老蒺藜刺,鵜淬花白鷳尾。直是荊軻一片心,莫教照見春坊字。挼絲團金懸簏簌,神光欲截藍田玉。提出西方白帝驚,嗷嗷鬼母秋郊哭。

李賀曾赴京都長安做從九品小官奉禮郎,官職底下,俸祿微薄,備感壓抑,卻又毫無遷調的希望。此詩的寫作時間,可能就在入京作奉禮郎任內,在元和四年(809年)至七年(812年)之間。

《春坊正字劍子歌》通篇題劍,取喻多方,傳神寫照,措語雄健。詩歌所寫寶劍是春坊正字的佩物,賀詩尊之曰「先輩」,應是長吉在長安為奉禮郎時結識交遊,此篇亦當創成於其時。

全詩圍繞寶劍,多角度地加以題詠,從劍身到劍光,再是劍鞘、紋理,並及劍上刻字,最後是寶劍的束帶飾物,近乎面面俱到,但並不循規蹈矩,詩篇保持著意識流的連貫與波動,無一疊犯,從容俯仰,因此讀來絕不呆板。開篇以「先輩匣中」自然起始,「三尺水」明劍身之長,並由此「水」字延展思路,述及次句的吳潭刺蛟。「隙月斜明」、「練帶平鋪」兩句,一言劍之冷,一言劍之光,誇張有度,總是劍光寒鋒,不同凡物。「蛟胎」云云,形容劍鞘,奇崛異常;「鵜淬花」可使刀劍不鏽,在想像性的拭劍動作中讀者的視線被引向了劍身,去辨識那如同白鷳尾羽的寶劍紋理。

「直是荊軻一片心,莫教照見春坊字」,這兩句不僅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更重要還在於藉此點明全篇題旨,照見詩人牢愁之心。寶劍英雄,看似自然成章。不過,正字終是文職閒官,寶劍藏於春坊難免冷落,這真是辜負了烈士的壯志雄心。如果聯繫《昌谷集》內其他諸多以劍自喻的詩句,我們不難從中窺見長吉的心事。末四句轉韻,進一步申足詩意。華美的劍穗,繼續增飾寶劍的相關細節,洵如曾益《詩解》所云:「末謂劍具眾美,第今藏匣中而未試耳,試一提出,則白帝且為之驚,而鬼母且為之哭矣。」

描繪寶劍是長吉的酷好,此與詩人之詠馬同為《昌谷集》中的突出意象。日本森瀨壽三教授嘗著《李賀詩歌的道教側面》一文,其間一節專就上述問題進行探討,綜其論旨約略有二:其一,見諸陶弘景《刀劍錄》等南北朝道書,劍乃道教儀式常用的器物,長吉在詩裡頻繁地寫到它,可以說是一種宗教情感;其二,李賀詩內所摹述的劍,帶有很濃的自我象徵,往往是在詩人遭到社會排斥、心情鬱悶的背景下,它就被作為超越現實、打破這一背景的意象來加以表現。姑以本篇論之,亦未嘗不是這位深受道教文化影響的詩人精神上的一次自我超越。

相關焦點

  • 詩詞與中醫|讀李賀《春坊正字劍子歌》,帶你認識蒺藜
    《春坊正字劍子歌》李賀(唐)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吳潭斬龍子。隙月斜明刮露寒,練帶平鋪吹不起。直是荊軻一片心,莫教照見春坊字。挼絲團金懸簏簌,神光欲截藍田玉。提出西方白帝驚,嗷嗷鬼母秋郊哭。作者簡介李賀,唐代,浪漫主義詩人代表之一,世稱「詩鬼」河南福昌昌谷人,故又名李昌谷,其作品內容極富想像力,常以神話故事託古喻今。因生不逢時,懷才不遇,抑鬱傷感,官至奉禮郎(掌管朝會、祭祀禮儀的官員),24歲辭官歸隱,27歲駕鶴西遊。
  • 詩鬼李賀 | 他活了27歲,為什麼讓人懷念千年?
    李賀傲嬌地搖搖頭:「哼!我不才抄他們。我偏要寫鬼魅!」▲ 書法-立軸 李賀撰李賀一寫,還不得了了:「鬼燈如漆點松花」、「鬼雨灑空草 」、「秋墳鬼唱鮑家詩」、「「嗷嗷鬼母秋郊」。初看覺得實在令人毛骨悚然,難怪作家潘向黎說,讀李賀有三不宜:」女子不宜,病中不宜,愁中不宜。若犯此三條,則需速移至陽光之下,深呼吸數下,以驅除陰寒之氣。」
  • 天才詩人李賀一首經典的馬詩,寫得氣勢磅礴,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那麼在前面所提到的天才詩人中,我個人比較偏愛李賀,一位貴族式的天才詩人,儘管他只活了短短的26歲,但是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經典名篇,特別是那一首《金銅仙人辭漢歌》,寫作手法很高明,另外裡面的每一句都是經典,特別是那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還被無數的詩人化用過。雖然李賀很有才華,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又是處處碰壁,這也使得他很是苦惱。
  • 密雲水庫下有座「亞特蘭蒂斯」 古城石匣至今泛舟依稀可見
    當地居民在此基礎上演繹出了諸多傳說與故事:古城西門外有一座太平庵,相傳在某年的一天清晨,有人發現廟前的空地上露出一塊半寸高的石片,長約六尺,寬約四尺,呈長方形,並且有稜有角,形狀如匣,故名此地為「石匣」。古城歷史文脈源遠流長,與密雲縣城、古北口齊名,自古有「密、石、古」三鎮之說。按民國《密雲縣誌》記載,石匣城一帶原為要陽古城所在。
  • 唐詩中的江南春 寫的是哪裡?
    唐詩中的江南春,寫的是哪裡說起描寫江南之春的詩詞,人們首先會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江南春》:「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一些研究者認為,這首詩中,杜牧借南朝蕭梁滅亡的歷史教訓,對自己所處時代做出反思。但給普通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反而是詩中的江南春光。
  • 在古詩詞中,李姓作者有多少你知道嗎?這篇文章給大家介紹7位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等等。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馬詩,看似在寫馬其實另有所指,還是在描寫人生
    李賀是中唐時期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也是一位絕對的天才,短暫的一生猶如漆黑夜空是划過的流星,照亮了那個時代;他的詩自成一派,風格獨特,被後世稱為「詩鬼」,同時他又與李白和李商隱齊名並稱為「三李」,無論是他的詩歌,還是文章那都是一絕,其中那首膾炙人口的《金銅仙人辭漢歌》,更是廣為流傳,成為了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 李賀「鬼詩」中最陰森料峭,鬼魅飄飄的一首詩,通篇寫得很悽美!
    李賀,字長吉,唐朝著名的詩人,也可以說是天才詩人,他一生只活了短短的二十六歲,但是卻同樣的創造出了奇蹟,特別是他最令人津津樂道的「鬼詩」,讀來更是令人讚嘆不已,而且很多的作品裡,自有一種鬼魅飄飄的感覺,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人們往往把他的這一類詩稱為「鬼詩」,然而他本人,也是被後世稱為「詩鬼」。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雨字詩詞,下雨天詩人都在幹嘛
    李清照: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王駕: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後兼無葉裡花。柳永:望處雨收雲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陸遊: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馮延巳: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卷。劉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簷楹。
  • 千樹萬樹梨花開:湖北籍古詩人筆下的明媚春天
    峴首辭蛟浦,江中問鶴樓。贈君青竹杖,送爾白蘋洲。應是神仙子,相期汗漫遊。這是其詩《送元公之鄂渚,尋觀主張驂鸞》。鄂渚,在武昌,代指武昌。二三月的河水稱桃花水。峴首,即峴山,在襄陽城西南。蛟浦,峴山腳下之潭,與元公的送別地。孟的意思是:看到黃鶴樓,見到道觀主人張驂鸞,他會送你一根青龍所化的青竹杖,你便可以仗杖走天涯——白蘋(蘋)洲,沒有具體所指,泛指客將往之逍遙之地。
  • 帝裡詩坊:白居易筆下的洛陽城
    長期生活在履道坊的白居易,不吝在大量的詩歌中描繪洛陽的裡坊風情,讓我們透過他筆下裡坊間的橋、門、樓、堂,得以明了些許由隋及唐的帝裡格局,窺見絲毫中唐時期的家國風雲。還如南國饒溝水,不似西京足路塵。金谷風光依舊在,無人管領石家春。」無限春光裡,詩人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情境躍然紙上。詩人的另一首《和友人洛中春感》:「莫悲金谷園中月,莫嘆天津橋上春。莫學多情尋往事,人間何處不傷神?」晉代文豪石崇洛陽家有金谷園,以富麗著稱,後世多以石家園指稱富貴人家。「津橋東北鬥亭西,到此令人詩思迷。眉月晚生神女浦,臉波春傍窈娘堤。
  • 詩鬼李賀:一位短命天才的傳奇人生
    三、天才人生的最後幾年很多在後世之中光芒萬丈的人,在他們所處的時代卻往往被排擠被忽視,這是人類文明史上一個相當怪異但又普遍的現象。對此,杜甫的解釋是「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清人趙翼的解釋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李賀,也是一樣。
  • 中華詩壇唯美律詩129首,過水掀翻千尺浪,入林奏響萬株松
    過水掀翻千尺浪,入林奏響萬株松。催開春意花心動,撩亂秋情葉瓣紅。若問此生何所有,五湖四海在囊中。6.與吾邑詩友相聚於深圳作者:左澤亮檳榔一口暢其酣,傾坐東風共手談。世味蓮心清帶苦,人情普洱澀藏甘。贏棋不惜傷千百,交友何求過二三。月自高兮星自隱,且邀拈韻老湘潭。
  • 李賀的這首《秋來》,也是難得的千古名篇,同樣也是一首「鬼詩」
    李賀作為一位天才詩人,他在唐朝眾多的詩人中絕對是一個另類的存在,尤其是他那一系列的「鬼詩」,更是寫得無比的悽美,雖然表面看似在寫鬼,但所折射的正是現實中的人與事,這也正是他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而這樣的一種描寫方式,也使得他的作品顯得別具一格,處處充滿了一種感傷之懷;雖然很多人會覺得李賀的名氣並不大,完全無法與李白,以及杜甫相比,其實他的文學成就並不遜色這兩位大詩人,他的作品對於後世也是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唐朝儘管誕生了很多偉大的詩人,可是李賀與這些詩人又不太相同,他的很多作品都寫得極為抒情,也很是深刻。
  • 三千裡色江南岸,二十四番花信風,春的消息,詩的海洋
    元夕前雨不已宋末·方回節屆燒燈奈若何,客樓三夜聽滂沱。春風有意催花信,小雨如酥不用多。35.秋晚出郭金末·李俊民陶寫詩人得句忙,舊遊能復憶嵩陽。山頭雲霽雨聲歇,水面風來花信香。今日事雖非向日,故鄉景自勝他鄉。杖藜忘卻尋歸路,獨立河橋詠晚涼。
  • 品讀|太陽河放歌與掬水望月——吳重生詩集《捕星錄》閱讀筆記
    三、十萬個開花結籽的預言吳重生在《陪老父親登高》一詩中有這樣的詩句:春去冬來,老家的泥牆上爬滿青藤每一個重陽節都是一條藤蔓今天,我從童年水缸裡舀起一瓢水啊看到當年在屋後種下的十萬個預言「春去冬來,老家的泥牆上爬滿青藤/每一個重陽節都是一條藤蔓」,時光的流逝以重陽節為輪迴,爬上牆的藤蔓和重陽節登高的人相對應,老家和泥牆相對應,春和冬相對應。而童年水缸裡的水則是一面纖塵不染的時光之鏡,通靈之鏡,映照未來收穫之鏡,在這鏡子中,詩人年輕時的抱負「如今有一半已開花結籽」。後一首詩是作為父親的吳重生寫給女兒的,名字叫《我家廚房窗外》。
  • 這首歌李長吉也是一首罕見的經典歌曲,但卻卻鮮為人知
    事實上除了李白之外,還有一個唐詩人李賀也寫了一首歌,這也是一個罕見的經典,但是卻卻很少為人所知。他是中唐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他被稱為詩人幽靈「,他的詩也是別具一格,有著很鮮明的個人色彩,在這首《將進酒》,他還寫了他內心的悲傷。因為現實生活中他也很鬱悶,這也讓他傷感,通過這樣一首詩,更多的是表達一種無奈的生活。玻璃鍾,濃琥珀色,小酒珠珠紅。
  • 詩詞科普:唐代詩人賈島最經典的10首詩
    詩中的草徑、荒園、宿鳥、池樹、野色、雲根,無一不是尋常所見景物;閒居、敲門、過橋、暫去等等,無一不是尋常的行事。然而詩人偏於尋常處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語言質樸,冥契自然,而又韻味醇厚。 3、劍客 唐代:賈島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