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過程(三) Poisson過程的基本理論

2021-01-14 Celeio的小課堂

在這一節中我們開始處理一個常見的隨機過程: Poisson過程, 這是一個典型的離散型的隨機過程, 藉此我們可以了解離散型隨機過程研究的基本範式. 從理論價值來看, Poisson過程本身也是隨機過程的核心之一, 它從分類上屬於計數過程、獨立平穩增量過程(可加過程)、Markov過程這三個過程的交集, 藉助Poisson過程我們也可以進一步了解這三類過程.

Poisson過程的定義

首先我們需要解釋在上面引言中提到的一個概念: 計數過程, 這個我們在之前的筆記中並沒有給出定義, 這裡我們補上它的定義:

定義(計數過程): 定義在概率空間

[注 1]: 根據定義, 我們知道

[注 2]: 計數過程的軌道一定是個不減函數, 因為

[注 3]: 計數過程的增量

Poisson過程是這樣的一個計數過程: 我們考察一個單行車道上某一時間段內汽車的流量, 可以想到, 在一定的時間尺度下, 小時間段內只會進行一次計數(因為是單行車道), 或者說在時間區間

定義(Poisson過程): 一個計數過程

(1)

(2)

(3)

我們就稱該計數過程為一個參數為

現在我們來看看這個過程滿足什麼特性.  因為

這裡

將其解出來:

也就是說我們有

我們將區間

容易看到, 這樣的約定下

我們考慮

也就是說我們有

或者說微分方程

這樣的結構暗示了數學歸納法. 為此我們需要求解得到

它對應了微分方程

代入初值

這表明給定時刻

也就是說Poisson過程的增量同樣服從參數為

定理: 一個增量獨立且從零開始的計數過程

[證:] 必要性我們已經在上面的推理中給出來了, 現在我們來證明充分性, 從已知條件我們可以得知

因為

這樣根據定義, 我們就證明了這個命題.

Poisson過程的性質Poisson過程的數字特徵

回顧我們之前的定義, 我們關注的隨機過程

定理(Poisson過程的數字特徵):

(1)

(2)

(3) 對

(4)

[證]: (1)在上一部分我們已經得到了

這直接導致了

(2) 不妨設

(3) 注意到

(4) 注意到協方差滿足,  利用(1)和(2)我們就有

證畢.

Poisson過程的可加性

我們知道Poisson分布具有可加性, 即如果

這裡關鍵就是利用

定理:

[證]: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就已經指出了兩個獨立的獨立平穩增量過程的和還是獨立平穩增量過程, 而兩個零初值的隨機過程的初值自然還是零, 因此

以及

進而

這樣我們就證明了這個命題.

Poisson過程的可分解性質

這個性質的意思不好直接敘述, 我們直接看下面的定理:

定理:

注: 這個定理的這樣表述出來的意義很清晰, 假設一條道路上在一個時間區間內通過的車輛的數目是一個Poisson過程, 我們讓一個人去記錄通過的車輛的數目, 由於種種原因, 這個人無法將每次車輛通過都統計在內(粗心的記錄員), 我們希望從這個人的記錄反推實際情況. 這個定理描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模型.

[證]:

這就表明

Poisson過程的到達時刻與時間間隔

我們還是將Poisson過程放到計數過程這個模型中來, 用到達時刻), 用時間間隔, 那麼顯然有

顯然,

我們現在來計算

這是

接下來我們尋找

這是指數分布的密度函數, 因此我們有

最終的結果不含

這是指數分布的分布函數, 因此我們得到了

因而

綜合這些結果, 我們得到了:

定理:

根據這個定理, 我們可以用指數分布生成的隨機數種子去模擬Poisson過程的時間間隔

import random
import matplotlib as mpl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matplotlib inline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seaborn as sns 
from matplotlib import rcParams

config = {
    "font.family":'serif',
    "font.size": 20,
    "mathtext.fontset":'stix',
    "font.serif": ['SimSun'],
}
rcParams.update(config)


Lambda = 1/6
n = 30
T = np.random.exponential(scale=1/Lambda,size=n) # np.random.exponential(scale,size)中的scale參數為指數分布的參數lambda的倒數
t = np.hstack([[0],np.cumsum(T)]) # 這裡np.hstack(tup)可以幫助我們實現對數組的疊加, 這裡相當於 t=[0] 和 t.append(x) for each in np.cumsum(T)
# np.cumsum(list) 相當於 Sum = []; for each x in list: x += x ; Sum.append(x)
for i in range(n):
        plt.plot((t[i],t[i+1]),(i,i),c='r')
plt.xlabel('$t$')
plt.ylabel('$N_t$')
plt.ylim([0,n])
plt.xlim([0,np.ceil(t.max())])
sns.despine() # 去掉邊框的上邊和右邊
plt.show()

這裡給出一次模擬結果:

一次Poisson過程的模擬

接下來我們敘述到達時刻的條件分布, 在敘述這個定理之前, 我們先介紹一個概念: 順序統計量.

定義(順序統計量): 在總體

我們會用到下面的一個結論:

[引理]: 設總體

[證明]:

Poisson過程的推廣

Poisson過程要求這個過程的強度非齊次Poisson過程, 對應地, 前面介紹的Poisson過程就叫做齊次Poisson過程.

定義(非齊次Poisson過程): 一個計數過程

(1)

(2) 具有獨立增量性;

(3)  它的增量滿足

我們就稱這個計數過程為一個強度函數為

[Remarks:]

[1]: 仿照之前的方式, 我們可以證明條件(3)與

[2]: 非齊次Poisson過程保留了Poisson過程的獨立增量性, 但是捨棄了平穩增量性.

[3]: 強度函數

[4]: 非齊次Poisson過程的時間間隔不再服從指數分布, 而且也不再相互獨立. 我們以

可見

除了上面的推廣方向以外, 還有下面的一個推廣方向:

定義(複合Poisson過程):

則稱

複合Poisson過程是隨機個隨機變量的和的典型例子, 利用本系列第一篇文章中給出的結果以及全期望公式, 我們可以證明:

定理:

(1)

(2) .

[證明]: (1) 該過程的增量為

考慮到

注意到

(2) 利用全期望公式

於是

進而全期望公式給出

利用全期望公式算直接算方差不好算, 我們改用全期望公式算特徵函數. 得到二階矩後計算方差, 當然我們同時也能算期望:

於是

進而

於是方差為

當然我們可以進一步算出更高階的矩, 不過這裡我們不需要這樣做.

之前我們給出了Poisson過程的分解性質, 利用上面的結論, 我們可以給出一個更簡捷的證明:

假定

就表示了之前我們提到的選擇性記錄過程.  兩點分布的特徵函數為

這是參數為

還有一個推廣方向的結果叫做條件Poisson過程, 定義如下:

定義(條件Poisson過程):

條件Poisson過程喪失了增量的獨立性, 但是保留了增量的平穩性.

最後一個推廣的方向源於Poisson過程的一個等價定義:

一個計數過程, 如果相鄰事件的時間間隔獨立同分布於

這個命題的證明比較麻煩, 這裡不給出它的證明. 很顯然, 如果我們將上面的

定義(更新過程):

或者

則稱

顯然, 當

  上述這幾個推廣在物理學中應用價值不大, 因此這裡只是簡單介紹一下, 對此有需求則可以翻看相關的教科書.

相關焦點

  • 隨機過程(二) 隨機過程的基本概念
    在隨機過程(一) 中我們回顧了概率論中的一些基本知識, 當然, 裡面有些東西是按照測度論的語言進行表述的, 不過在這份筆記中我們不會用到太多的測度論知識, 大部分情況下僅僅是借用其名詞. 在這一節, 我們將定義隨機過程(stochastic process, SP), 並介紹研究隨機過程時會用到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方法.
  • 隨機過程
    隨機過程論與其他數學分支如位勢論、微分方程、力學及複變函數論等有密切的聯繫,是在自然科學、工程科學及社會科學各領域研究隨機現象的重要工具。隨機過程論目前已得到廣泛的應用,在諸如天氣預報、統計物理、天體物理、運籌決策、經濟數學、安全科學、 人口理論、可靠性及計算機科學等很多領域都要經常用到隨機過程的理論來建立數學模型。  一般來說,把一組隨機變量定義為隨機過程。
  • 應用統計系列三|隨機過程
    今天小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應用統計,今天先來學習一下應用統計中的隨機過程。1907年前後,Α.Α.馬爾可夫研究過一列有特定相依性的隨機變量,後人稱之為馬爾可夫鏈。1923年N.維納給出了布朗運動的數學定義,這種過程至今仍是重要的研究對象。雖然如此,隨機過程一般理論的研究通常認為開始於30年代。
  • 隨機過程筆記
    因為當人們試圖描繪一些真實世界,充滿複雜而未知因素的運動時候,人們發現不確定的因素(通常稱之為噪音)對事物的變化至關重要,而牛頓的方法幾乎難以應用。而我們所能夠給出的最好的對事物變化的東西,是一套叫概率論的東西。而與之相應的產生的一個全新的研究運動的方法-隨機過程, 對不確定性下的運動進行精細的數學描述。
  • 隨機過程筆記(續篇)
    其實都是在說我們不再用一個數字描述世界,比如速度,位置,而是這個值的分布函數。變化的不再是某個特定的值而是它的分布函數。 態空間的分布函數,又可稱作場。由此,場的物理學可以徐徐入場。 之前說的馬爾科夫過程的關鍵-聯繫此刻與下一刻的條件概率,在這裡以躍遷矩陣A表示。
  • 伊藤隨機過程:一個更好的新能源電力系統控制隨機模型
    如何在電力系統控制中,考慮新能源的隨機波動性,一直以來是電力系統理論研究的關注焦點和理論難點。現有的一般做法有兩類,一是採用魯棒優化的方式,其缺點是忽略隨機波動的概率分布信息,優化控制的結果常常較為保守;二是採用場景集抽樣的方式,其缺點是控制問題的規模和場景數量成正比,在線優化的收斂性和速度均難以保證。
  • 極簡隨機過程
    教材裡,隨機過程屬於概率論的一部分,但隨機過程對抗震抗風來講,很重要,所以單寫一篇。
  • 「三個基本」的形成過程和主要內涵
    「三個基本」雖然是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來的,但其形成經歷了一個長期的過程。在「三個基本」形成過程中先後形成過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基本方略等六種表述。本文擬以文獻為依據,考察「三個基本」的形成過程,考證相關表述的特定內涵,以更加全面準確地把握「三個基本」的精神實質,增強貫徹「三個基本」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 Poisson分布
    Poisson分布也是一種描述事件發生次數(x)的概率分布,一般用來描述某隨機事件A在單位時間或者空間內,發生次數x的概率分布。綜上所述,Poisson分布特徵如下:1、總體均數=λ,總體方差也是λ2、Poisson分布具有可相加性,當從兩個總體(λ1和λ2)中隨機抽取一定樣本量的樣本,事件發生數(x1和x2)的合計(x1+x2),服從均數=λ1+λ2的Poisson分布。
  • 隨機過程多次跨閾概率的精確解析計算獲重要突破
    在結構動力可靠度分析領域,精確計算隨機過程超越安全界限(可簡稱隨機過程跨閾)的概率是一個關鍵科學問題,其主要難點是如何計算隨機過程與界限交叉所派生出的隨機變量的概率分布。已有的隨機過程跨閾概率分析方法可基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假定隨機過程跨閾事件的性質(如著名的Possion假設),簡化了分析過程,可以解析地求解隨機過程跨閾概率;另一類是數值模擬法(如蒙特卡洛抽樣等),可求得隨機過程跨閾概率的數值近似解。
  • 宋永華研究團隊:新能源電力系統的隨機過程分析與控制
    為了解決這一兼具廣泛工程應用與理論探索價值的問題,宋永華、林今、劉鋒所帶領的聯合研究團隊歷經十餘年的時間,在自由理論探索的基礎上,結合工程實踐經驗,引入隨機過程這一新的理論工具,試圖為新能源電力系統探尋一條統一描述的隨機動力學技術路線。
  • 劍橋學者為基因突變過程「建模」,或推翻達爾文隨機突變理論
    背景在遺傳學研究領域,進化生物學家對突變的解釋各執一詞,有人表示,突變只是生物在進化過程中自我修復後遺留的些微次要結果;而另有一些研究人員表示,突變率本身的增加是一種演變的結果,有助於生物在壓力環境下更快地形成有利於生存的特性。在眾多實驗室的研究中,出於由簡至繁的研究思路考慮,研究人員採取的研究對象都為單細胞生物。
  • 數據挖掘圖書:應用隨機過程:概率模型導論(第10版) [平裝]
    主要內容有隨機變量、條件期望、馬爾可夫鏈、指數分布、泊松過程、平穩過程、更新理論及排隊論等;也包括了隨機過程在物理、生物、運籌、網絡、遺傳、經濟、保險、金融及可靠性中的應用。特別是有關隨機模擬的內容,給隨機系統運行的模擬計算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版還增加了不帶左跳的隨機徘徊和生滅排隊模型等內容。《應用隨機過程:概率模型導論(第10版)》約有700道習題,其中帶星號的習題還提供了解答。
  • WR:城環所楊軍組揭示亞熱帶水庫浮遊有殼蟲群落構建受隨機性過程影響比確定性過程更強
    然而,以往的長時間系列有殼蟲生態研究主要集中在沉積物環境,目前仍然缺乏長時間尺度上水體浮遊有殼蟲群落變化過程和機制的研究。探究真核微生物群落構建的基本生態過程已成為微生物生態學的一個核心主題,但目前尚未形成共識,仍然存在爭論。例如,基於生態位過程的經典理論中,確定性因素(包括當地環境條件、物種間相互作用)控制著局域群落的組成和動態。
  • DeepMind的最新研究結合了神經網絡和隨機過程的優點提出神經過程...
    DeepMind的最新研究結合了神經網絡和隨機過程的優點提出神經過程模型 李倩 發表於 2018-07-09 09:04:12 函數逼近是機器學習中許多問題的核心,DeepMind的最新研究結合了神經網絡和隨機過程的優點
  • 隨機過程學習筆記——SDE隨機微分方程(1)
    一、innovation term/noise 幹擾項注意,這裡用 ΔWk 代指幹擾項,務必要和下面說的維納過程的符號區分開
  • 溫尼科特成熟過程理論
    目錄譯者序中文版序致謝導 言 溫尼科特著作中的成熟過程理論第一章 溫尼科特及其與相關領域的爭論第二章 成熟過程理論的基本概念第三章 原初階段:絕對依賴我會在前言中介紹這些主要的研究原則,而其他的原則將會在各章的闡述過程裡介紹。我的研究基本都運用了解釋學的經典原則。按照這個原則,溫尼科特著作的每一個部分都要被放在整體位置中去理解,另一方面,考慮到該理論的每一個組成部分,我們必須重新構建該理論的結構。在這種情況下,我並不打算只對溫尼科特的所有著作進行詳盡閱讀,而是要重新構建他著作中最核心的部分——成熟過程理論。
  • 原小點科普·從隨機過程到馬爾可夫鏈
    每丟一次硬幣,便產生一個隨機變量X,那麼,我們一次又一次地丟下去,便產生出一系列的隨機變量X1、X2……Xi……。一般而言,數學家們將一系列隨機變量的集合,稱之為「隨機過程」。   丟硬幣   隨機過程中的隨機變量Xi,在上例中是第i次投丟硬幣的結果
  • 利用隨機數完成公司年會抽獎過程
    在統計學的不同技術中需要使用隨機數,比如在從統計總體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樣本的時候,或者在將實驗動物分配到不同的試驗組的過程中等等。產生隨機數有多種不同的方法。這些方法被稱為隨機數發生器。隨機數最重要的特性是:它所產生的後面的那個數與前面的那個數毫無關係。
  • 數理統計與概率論及Python實現(4)—— 一維離散型隨機變量及其Python實現
    前面兩小節對隨機變量做了一個概述:數理統計與概率論及Python實現(1)——概率論中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