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簡報團隊 高品質原創心理學科普文
我覺得你亮得耀眼,使我的目光無法停留。
--顧城《火車上的邂逅》
人類眨一次眼睛需要的時間是0.2-0.4秒,那「一見鍾情」裡的那種「亮得耀眼」使得「目光無法停留」的「一見」又是多長時間呢?
倫敦大學學院(UCL)研究神經科學的科學家Andreas Bartels和Semir Zeki在2000年通過大腦影像發現,「一見鍾情」需要的時間是0.02秒。
「你亮得耀眼,使我的目光無法停留」。一見鍾情只需要眨眼時間的十分之一。圖源:網絡。
也就是說,「一見鍾情」裡的「一見」是眨眼時間的十分之一。
UCL的科學家Andreas Bartels和Semir Zeki是全球第一個通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愛情的科研團隊。他們在2000年發表了首例通過fMRI技術確定「愛情」在人腦中產生反應區域的科研成果。
Andreas Bartels和Semir Zeki將工作發表在Neuroreport上。目前為止,該工作的引用次數達1319次。
在這項具有開創意義的科研工作中,Andreas Bartels和Semir Zeki招募了17名剛剛陷入熱戀的志願者(6名男性,11名女性),並事先對志願者們進行了「熱烈愛情等級」測試(Passionate Love Scale),所有志願者都顯現出了極強的愛情熱烈程度。在對志願者進行fMR掃描期間,研究人員誘導志願者在放鬆的情況下,分別為志願者展示他們熱戀對象和朋友的照片,每張照片都均展示17.36秒。
通過fMRI技術可以掃描人類的大腦,確定活化神經元的區域。作品:Davide Bonazzi.
fMRI的原理是利用磁振造影來測量神經元活動時所引發的血液動力改變。因為神經元本身並沒有儲存葡萄糖和氧氣的能力,所以神經元在活化(激發)時需要快速補充消耗的能量。因此,通過測量血液動力反應的過程,可以監控血液釋出葡萄糖與氧氣的比率,由此可以確定耗能高的區域是被激發的神經元,同理,耗能低的區域是未被活化的神經元。
在Andreas Bartels和Semir Zeki的實驗中,他們通過fMRI測量了在外部視覺刺激下(戀人和朋友照片)志願者們的大腦中血流量和糖代謝的變化,以此來確定熱戀中產生激情的神經元區域和時間。
通過大腦掃描,Andreas Bartels和Semir Zeki團隊確定了產生愛情「瘋狂」感覺的區域[1]。
實驗結果表明,志願者們在看到熱戀對象的照片時大腦活躍的區域明顯與看到朋友時不同。因此,有特定的神經元負責產生「瘋狂」愛情的感覺[1]。並且,當志願者見到熱戀對象照片時,這些產生激情的神經元活化十分迅速,在短短0.02秒內就會做出反應。
著名心理學家Robert Sternberg在1986年耶魯大學執教期間,提出了聞名遐邇的愛情理論「愛情三因論」,他指出愛情是由三個因素組成:親密關係、激情、責任。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一見鍾情」屬於愚蠢式愛情。圖源:網絡。
Robert Sternberg依據這三個理論的強度和配比總結出了愛情有7種類型,其中只有激情沒有親密感和責任的愛情被稱為「愚蠢式愛情」,而一見鍾情就是屬於這種「愚蠢式愛情」[2]。
一見鍾情始於激情,但戀愛雙方並沒有日積月累的親密感,愛情中的不確定因素很多,雙方對彼此的行為、情感、認知的可預測性很低,而且缺乏長久感情中最重要的因素「責任」。在Robert Sternberg的研究中發現,如果雙方一直將愛情維持在這種僅僅只有激情的感情中,愛情就會隨著激情的自然消退而走向末路[2]。
一見鍾情的浪漫激情可能會蒙蔽雙眼導致不能一直鍾情。作品:Lindsay Rapp.
「一見鍾情」並不一定是「薄命」的愛情,取決於一見鍾情的「一見」之後,情侶們會做出怎樣的行為。
如果通過「一見」之後,戀愛雙方能把這種單純的激情轉化為將彼此親密度增加、不確定性降低的過程,愛情就會朝著長久的方向發展;更重要的是,愛情三要素中最重要的「責任」需要培養,沒有責任和承諾的愛情是無法走遠的。
因此,如果愛情始於「一見鍾情」,在戀愛過程中培養親密感和責任感,這段一見鍾情的愛情故事依舊會天長地久。
什麼是愛情?每個人根據自己的認知和體悟可能會給出不同的答案。因此長久以來,心理學家們都沒有觸碰「愛情」這個領域,直到最近50年才將「愛情」作為一個研究課題並用科學的眼光嚴肅對待。
形象的感覺如味覺、嗅覺和對愛情的感覺很難被抽象化表達。圖源:網絡。
人類並不擅長將自己的感受抽象化。如果讓我們為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玫瑰的人描述玫瑰花的香味,我們可能很難用語言讓這個人感同身受;同樣,我們無法將愛情的感覺抽象化、用語言準確描述並讓一個沒有體會過愛情的人身臨其境。由於匱乏描述感受的語言能力,心理學領域一直側重於觀察人的行為,從行為中擬合出思想,探究行為背後的原因,但卻很難觸碰感受。
雖然人類對於自己的感受「笨嘴笨舌」,但幸運的是,大腦很誠實並且對於我們的感受「能說會道」。每種感情、感受、感覺都由不同的神經元活化而產生,因此在大腦中活躍的區域並不一致。fMRI技術可以通過對大腦進行掃描發現這些活化的區域,從而繪製出腦中的「實時地圖」,讓我們準確地找到不同感受的發生地點和時間。這也為開創平移神經科學(translational neuroscience)奠定了基礎。
給大腦一個「說話」的機會。圖源:網絡。
通過fMRI掃描大腦發現神經元活化的位置和反應時間,也為心理學更好地研究和理解人類的感受和感情提供了輔助方法。人類對於「愛」的感受是由大腦不同的神經元產生,這也意味著大腦在人類的行為中可能會以不同的方式運作。
未曾相逢先一笑,初會便已許平生。
--佚名
一見鍾情是傾蓋如故的美好愛情瞬間,在經歷過情感高峰體驗後,如果能加深彼此的親密感,堅守長期的承諾並長久執行有擔當的責任,一見鍾情同樣能白頭偕老,鑄就一段「初會便已許平生」的浪漫愛情故事。
用一生去愛一個人。圖源:網絡。
愛上一個人只需要0.02秒,但愛一個人需要用一生。
參考文獻:
[1] Bartels A, Zeki S. The neural basis of romantic love. Neuroreport 2000;11:3829–34.
[2] Sternberg, R. 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2), 119–135.
原創作者 | 吉夕心 (心理學簡報主筆團首席編輯)
審稿 | 心上田 (心理學簡報主筆團審稿人)
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心理學簡報主筆團 | 一批有志於為傳播科學知識做出貢獻的基礎科研工作者
期待您的關注!
「心理學簡報」團隊,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