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無聊的科學研究~宇宙的邊際與起源

2020-09-15 流光易逝s不負韶華

假若宇宙有邊際,那麼宇宙的邊際是什麼?

一堵牆嗎?有那麼大的牆嗎?

推倒牆後又是什麼?

假若宇宙有起源,起源之前又是什麼?

這些問題對於佛教來說,兩句話就解決的事情,而於科學卻總是無休無止的研究不透。

某位知名科學家曾經說過,科學解決不了的事情找哲學,哲學解決不了的事情找宗教。

不懂哲學和宗教的科學家們,總是按照他們不會拐彎的直線思維去理解宇宙,自然永遠無解了。

以至於牛頓和愛因斯坦晚年都要去宗教中找尋答案。

佛教在三千年前就已經說過,宇宙是遍虛空的,大到無邊無際,並且無開始和終結。

佛教和道教都曾經提到,世間很多事情是沒有辦法用語言描述的,只能憑自己的實修去證悟。

可這些科學家們卻總是會在這些問題上糾結,以至於這麼多年來白白耗費了巨大時間成本、人財物力去研究一個很無聊的課題。

原因就是他們缺乏哲學思維和高緯視角。

相關焦點

  • 探測太陽系邊際,中國有自己的構想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研究員吳偉仁說,新世紀以來,伴隨著工程技術的發展和科學認知的不斷提升,太陽系邊際逐漸成為國際空間科學研究的前沿熱點。,開展宇宙線在日球層的全日球循環機理、日球層的外部宇宙物質作用機理等研究。
  • 研究宇宙結構起源的一項新測試
    這種相關性的精確形式可以區分充氣過程中波動的經典起源或量子起源。加利福尼亞大學和德國Deutsches Elektronen-Synchrotron DESY的兩名研究人員最近基於原始非高斯性的概念設計了一種測試,可以幫助確定宇宙結構的起源。他們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的論文中指出,檢測原始的非高斯性可以幫助確定宇宙的模式是起源於量子漲落還是經典漲落。
  • 科學與神話,宇宙起源
    關於宇宙起源有很多種說法,被二十幾世紀公認的說法是宇宙爆炸論。東西方的神創論都劃分在迷信裡。
  • 腦洞宇宙——不科學的宇宙起源學說
    好了,大概說了爆炸和「坍塌」,那可以說我的宇宙坍塌論了。宇宙坍塌論,對,就是我經過科學(chedan)的研究(naobu)後,得出的結論。那麼宇宙的起源過程大概就是這樣:宇宙是由一個「虛無」物質坍塌形成。當然這個「虛無」就是前面我們說的的「什麼都沒有」。那麼就納悶了,什麼都沒有能憑空產生物質嗎?
  • 宇宙有邊際嗎?有邊際的話那邊際之外又是什麼?
    你是否以前上物理課時想過:宇宙有盡頭嗎?宇宙之外是什麼?到1900年,人們又認為太陽系所屬的銀河系就是整個宇宙。至於銀河系的大小,當時最大膽的估計是寬約2萬光年(光年即光在一年中所走過的距離,約等於94605億公裡),其中包含大約20~30億顆像太陽一樣的恆星。 1920年,天文學家哈洛·沙普利等人根據當時掌握的測量恆星距離的新方法,算出了銀河的真實寬度是10萬光年,其中包含的恆星總數達2000—3000億顆。
  • 科學大家|宇宙的起源:大爆炸之前是什麼?
    在人類文明史上長達1300多年的時間裡,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一直是被地心說和渾天說所統治。另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就是文藝復興時期。大航海時代的開始,使當時人類對於科技的需求不斷提高,很快他們把望遠鏡技術應用到天文觀測。那時湧現了一大批天文學家,也是天文學作為現代科學最早興起的第一個學科。
  • 最遠的星系被發現,它的身世與宇宙起源有關,科學家極為重視
    我們人類研究銀河系對於宇宙起源的探究的幫助是比較小的,因為銀河系對於宇宙來說實在是太年輕了。人類科學家只有研究那些與宇宙誕生時間點鄰近出現的星系才會對研究宇宙起源有所幫助。而科學家們也在盡力的尋找那些與宇宙一起誕生的星系。特別是對於銀河系之外的星系。在觀察河外星系時,我們人類用得最多的觀察方式就是「掩星法」。
  • 宇宙的起源
    雖然起源問題無法直接用科學的方法重演,但科學家們仍在觀察、推理的基礎上對宇宙的起源提出各種假說。現在,大爆炸論被廣泛地接受。他們理論計算的結果是,如果宇宙是由大爆炸而來,其遺留的爆炸微波所代表的溫度應是-263oC左右。有趣的是,這兩個研究小組並不相通,而且他們都不知道伽莫等人在1948 年所作的計算。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得知了彼此的研究情況,並認為彭茲雅和威爾遜接收到的雜音正是大爆炸後餘留至今的微波幅射!當他們的研究結果在天文物理學報上發表後,引起強烈震動。其他科學家隨後所從事的觀測和計算,也完全一樣。
  • 宇宙有沒有邊界呢?讓我們從宇宙起源開始探索
    幾個世紀以後,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旋轉磁碟,他們將宇宙比作恆星和氣體組成的島嶼,規模巨大但仍然存在邊際這種宇宙模型很快就被科學證據所打破。他們還發現,這些星系中許多正在離我們而去,離得越遠,他們離去的速度就越快這一發現,激發了全新宇宙模型的提出,一個充滿了無數星系的宇宙,並且,宇宙一直在擴張。因為來自這些遙遠星系的光需要花費幾百萬甚至幾十億年才會到達地球,天文學家的研究越深入,他們探索的宇宙歷史就越發久遠。
  • 論生命和宇宙起源科學認識的未定性
    科學家曾在格陵蘭島的一塊距今38.5億年的巖石內發現了碳元素,根據碳同位素的分析,他們推測了這些碳元素不是來自於自然界的無機碳,而是來自於生物體的有機碳,科學家由此將地球生命的起源時間推進到距今38億到40億年之前,相當於在地球誕生之後的5到6億年出現了最簡單的生命形態,從最簡單的生命細胞到最複雜的人體生命組織,地球生命至少經歷了大約40億年生生不息的演化過程,其中的人類生命史相當於地球生命史的「滄海一粟
  • 破解宇宙線起源「世紀之謎」 中國「拉索」拉開科學探索序幕
    中新網四川稻城4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英文縮寫LHAASO,中文音譯「拉索」)首批探測器26日下午正式投入科學觀測。這也意味著核心目標為探索宇宙線起源這一「世紀之謎」的中國「拉索」,已拉開科學探索的序幕,開啟它與另三大國際宇宙線研究中心攜手破解宇宙線起源及宇宙演化和暗物質等研究的徵程。
  • 宇宙之外是什麼?外星文明知道宇宙起源的真相嗎?解宇宙起源之謎
    小灰人聲稱地球的科學家們自稱去觀察發現,但是他們僅僅是在猜測他們的所見而已,並且將其成為事實,這就像盲人一樣,雖然手中的花聞起來很香,但除此之外他無法真正明白花居然是這樣的外形,而地球上的科學事實中並不包括創造之源,他們僅僅包含了結論或創造的副產物,創造和存在的本質無法透過一個顯微鏡和望遠鏡,或有形宇宙中任何其他的測量技術所發現,就像一個人不能透過米尺去了解一束鮮花的芳香,也無法透過它們去理解一個被拋棄的情人
  • 螞蟻和宇宙飛船比賽,螞蟻爬到太陽與飛船飛到宇宙邊際哪個更快?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這是一位網友提出的問題,覺得有趣就來湊湊熱鬧。我們首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宏觀,什麼是微觀。嚴格說起來,人們把肉眼能看得見的事物當做宏觀事物,肉眼看不見的事物叫做微觀事物。
  • 科學解釋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論
    儘管大爆炸理論是最被廣泛接受的宇宙起源科學理論,但是這個理論也還是存在很多問題。探求宇宙本質的理論真的是異常艱辛。因為它是一門純理論的科學,不能通過實驗獲得實驗數據,不可能在受控的條件下對整個宇宙展開反覆實驗。
  • 望星空燦爛,猜宇宙起源
    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可以比其它多些思考:這宇宙是如何產生的呢?茫茫星海有沒有邊際呢?生命是如何產生的?其它星球上有沒有外星人居住呢?他們生活的環境是什麼樣的?他們和我們地球人長相一樣嗎?……少年時期看著橫貫天際的銀河,我常常會在心中懵懂地產生這一長串的疑問和好奇。
  • 科學家探索宇宙起源 尋找最小的粒子
    科學家在這裡努力解答生命的最大謎題:宇宙是由什麼組成的?在CERN,也就是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工作的物理學家正在埋頭研究像反物質、暗物質,以及宇宙如何運行等問題。這臺機器看起來像一艘太空船,而它就像太空船一樣,正在幫助科學家前往他們從沒有去過的地方,以追求破解科學迄今無法解釋的:宇宙的起源。
  • 研究發現,來自中子星的高能射電爆發,可能揭示了宇宙起源
    事實上,這次爆炸是從這顆恆星或類似的任何一顆被稱為磁星的極強中子星上看到的最明亮的爆發。這一最新的觀察至少可以解決一個圍繞著快速射電爆發的宇宙起源的謎語。至少有兩個無線電觀測站在4月底發現了最近的無線電脈衝。科學研究小組將無線電波追溯到一顆高磁性中子星-上,這是一顆質量可能是太陽質量的40或50倍的恆星的殘骸,他們命名為SGR 1935+2154。這顆恆星位於銀河系的圓盤深處,這裡充滿了密密麻麻死氣沉沉的天體。
  • 《起源:萬物大歷史》:一個共同的宇宙演化而來的科學故事
    但我們有能力創製異常複雜的現實的簡易圖譜,足以讓我們了悟真實世界最重要的那些方面。比如,人們常見的倫敦地鐵全圖會略去大多數的彎道岔路,但這並不妨礙人們找到自己要乘坐的路線。與此類似,本書可謂提供了整個宇宙演化的一幅全圖。
  • 從宇宙起源到宇宙膨脹,這些科學理論科學嗎?
    一直以來,宇宙本身只是一個點源於一場大爆炸,並且宇宙還在不斷的膨脹,這些理論已經對我們產生根深蒂固的影響,這讓我們都不得不信以為真了。但宇宙的起源和宇宙膨脹只是一個理論,只是根據一些現象進行的推理,這種推理未必就是真理,很多科學家也開始推翻這種理論。
  • 宇宙起源是一個怎麼樣的過程
    宇宙起源一直是我們夢寐以求的追求問題。也曾有許多中理論和研究提出多種見解。我國也同過高海拔地區觀測站來觀測,並以此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