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植物園多途徑開發秦巴山區植物

2021-01-08 中國園林網

 

秦巴山區是世界上觀賞植物資源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毛杓蘭 

 

綠花百合

中國園林網1月6日消息:「秦巴山區有『中國人的中央國家公園』的美譽,是全球陸生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有種子植物4400餘種,這裡不僅是一個天然的大花園,更是極其珍貴的種質資源庫。」說起秦巴山區的植物資源,西安植物園主任李思鋒頗為自豪。他告訴記者,西安植物園正是以秦巴山區、黃土高原植物保護為重點,經過52年的收集、引種、保護,已成為西北地區引種、保育植物種類最多的植物園。

秦巴山區寶藏多

秦巴山區是秦嶺山系和大巴山系的總稱,北起秦嶺伏牛山,南抵大巴山和神農架南坡,東臨豫東和江漢平原,西達甘肅隴南山地,包括陝、川、鄂、甘、豫、渝等6省區76個縣市,其主體部分位於陝西南部,是陝西省和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天然生態屏障。

秦巴山區地形複雜,中心地帶為漢中盆地,南北兩側分別為大巴山系和秦嶺山系,呈典型的「兩山夾一江」的地勢構造,形成了一個「喇叭形」的半封閉式的獨特單元。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秦巴山區類型豐富的植被類型,有常綠闊葉與落葉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亞高山針葉林和高山灌叢草甸等,隨海拔高度變化而形成明顯的垂直植被帶譜。

西安植物園植物多樣性研究室主任黎斌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性專項「秦巴山區野生植物種質資源調查與評價」的主力隊員,他很多時間是在秦巴山區的密林中度過的,對秦巴山區的野生植物資源如數家珍,「不僅有起源於熱帶地區的觀賞植物山楠、無患子、紫金牛、海桐、山合歡等,還有典型的溫帶地區觀賞植物鹿蹄草、短枝六道木、華北紫丁香、山梅花等。本區特有的觀賞植物如陝西石蒜、太白貝母、太白山紫斑牡丹、秦嶺烏頭、廟臺槭等也是我們研究的對象。

黎斌介紹說,這些植物不僅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生態價值,還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開發利用十分前景廣闊。

為摸清秦巴山區的植物資源狀況,西安植物園先後30餘次組織科技人員到秦嶺東段及中段進行植物資源科考及標本採集,行程近15000多公裡,涵蓋了秦嶺山地所有縣市。目前,他們已採集、壓制、烘乾、製作植物標本5395號20510份,並鑑定了植物標本3500餘號11227份,採集、保藏植物種子507份,引種、移植並保存植物151種384株。

黎斌表示,這其中有很多野生花卉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如能加以開發利用,將極大豐富城市觀賞植物的多樣性,提升綠地水平。

開發利用價值大

由西安植物園承擔的「秦巴山區野生植物種質資源調查與評價」課題統計結果表明,在秦巴山區4000餘種種子植物中,具有重要觀賞價值的植物有117科1800種以上。其中觀賞種類在50種以上的大科有薔薇科、豆科、槭樹科、菊科、蘭科、毛茛科、虎耳草科、玄參科、唇形科等。

這些野生植物中具有極高觀賞價值的珍稀花卉如蘭科植物,在秦巴山區有42屬81種,包括杓蘭屬的毛杓蘭和扇脈杓蘭等開發價值較大的品種。

對這些寶貴的植物資源的利用,黎斌建議採用四種途經。

一是直接利用。這主要是針對那些觀賞性好、生態適應性強、種群易恢復的野生花卉而言,可通過引種與採挖、人工繁殖,直接應用於城鎮綠化或風景旅遊區綠化,迅速有效地豐富園林建設的物種多樣性、鄉土性。

二是引種優選。這種方式針對的是那些觀賞性好但生態適應性較弱的珍稀野生花卉,可採取「引種→馴化→人工栽培與繁殖→優選→規模化繁育」的方法,循序漸進、逐步鍛鍊,使其適應新的栽培環境。

三是遺傳改良。通過育種技術,將野生花卉資源中的抗逆性(抗寒、抗旱、抗病、抗蟲等)基因導入至栽培品種,或通過雜交,產生新品種、品系。

四是種質保護。對珍稀瀕危野生花卉,開展種質資源保護及其繁殖技術研究,建立種質資源圃,在保證其種質資源安全生存的前提下進行適度利用。

推薦閱讀:

政協委員建議以植物為街道標誌 打造東莞特色城市綠化

廣西「六宜高速」:邊坡植物扎深根 民族裝飾美

武漢植物園上演蘭花「化妝舞會」

常見植物生長調節劑應用及注意

(來源:中國花卉報)

相關焦點

  • 中國工程科技論壇——秦巴論壇舉辦 聚焦秦巴山區的綠色循環發展
    9月12日-14日,由中國工程院主辦的中國工程科技論壇——秦巴論壇在陝西西安舉辦,論壇主題聚焦秦巴山區的綠色循環發展。全國政協原副主席、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徐匡迪發來賀信。面對新的形勢,陝西要積極探索秦巴山區可持續發展之路,堅持生態保護,用綠色發展的理念構建生態屏障;堅持區域協同,用協調發展的理念打造合作平臺;堅持統籌資源,用創新發展的理念培育發展動力,努力實現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融合統一。希望參加論壇的各位院士和專家積極為秦巴山區發展把脈問診、建言獻策,共同推進秦巴山區綠色循環發展。
  • 秦嶺開工建設世界級國家植物園 賈治邦參加奠基
    新華社西安5月30日電(記者梁娟)30日上午,投資15億元的秦嶺國家植物園在陝西省秦嶺北麓的周至縣集賢鎮正式開工建設。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和陝西省省長袁純清等參加了奠基儀式。    陝西省副省長趙德全說,陝西省人民政府、國家林業局、中國科學院和西安市聯合共建的秦嶺國家植物園,規劃投資15.15億元,擬建成世界一流的主題植物園,打造陝西省除兵馬俑之外的另一個國際著名旅遊景區。    據陝西省林業廳廳長張社年介紹,秦嶺國家植物園總規劃面積458平方公裡,園區整體布局包括植物園區、道文化展示區和珍稀野生動物博覽區三大部分。
  • 陝西省嵐皋縣林業局:秦巴山區林業產業發展的思考
    秦巴山區,主要是指秦嶺以南的秦嶺南坡和大巴山範圍。該區域位於長江最大支流漢江一河兩岸,以山地、丘陵地形為主,處於我國南北過渡性地帶,境內雨量充沛、河流溝溪密布,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是國家重點水源涵養區和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保護區,肩負著國家生態安全保障和「南水北調」的重任。
  • 去西安植物園看王蓮
    去西安植物園看王蓮還是比較激動地,感受到了王蓮的特別。王蓮在西安並不多見,第一次見到王蓮是去年在長安區王莽看荷花時看到的,當時還以為是假的,以為是當地農民網了一個如篩子大的圓圈,中間網住了一些綠色浮遊植物,做了一個造型好吸引遊客,所以也就沒太在意。後來去了西安植物園,見到了王蓮感到非常驚奇,原來是真實的植物。首先,驚嘆王蓮有這麼大葉子,確實在平時像這麼大的葉子真的很少見。
  • 西安建世界最大植物園,面積約13個西湖,距離市中心60多公裡
    植物是地球生態環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人類的持續發展中,很多地區的植物被破壞,很多物種被滅絕,因此人們開始有意的保護植物,建設植物園是其中一種方法。植物園在城市中也很常見,但要起到保護物種的作用,面積越大越好,因此必須建立國家級植物園。
  • 「全國科普日」西安植物園系列科普活動
    在此期間,陝西省西安植物園通過舉辦科普講解、科普進校園、科普展覽、科普體驗等活動,帶領參與者了解植物與人類的關係、生物的多樣性、感受自然之美、從而保護自然。活動一:陝西省暨西安市2019全國科普日主場示範活動  9月14日,陝西省暨西安市2019年全國科普日主場示範活動在西安市大唐西市廣場舉行。
  • 陝西多地雪景刷屏!秦嶺已變仙境!西安降雪什麼時候來?
    鹹陽多地也下雪了陝西省氣象臺2020年11月21日17時30分發布暴雪藍色預警:預計22日08時至23日08時,關中、陝南北部、大巴山區有中雪,其中寶雞南部、楊凌、鹹陽南部、渭南南部、西安大部、商洛大部有大雪,降雪量可達5~10毫米,秦嶺山區局地有10毫米以上的暴雪。
  • 攜手奮進的達州——第十屆中國(達州)秦巴地區商品交易會
    達川處在成都、重慶、西安、武漢四大都市交匯輻射中心地帶,是川東北的重要門戶和達州市主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達川區內礦產資源豐富,種類多。已發現礦產20種以上,達川區已探明礦藏12種,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氣、巖鹽礦、石灰石礦、砂巖礦等。其中煤炭及天然氣儲量分別達2.4億噸、2700億立方米。
  • 千年銀杏樹「生病」西安植物園專家來「把脈問診」
    就得找植物專家。2020年10月至12月,西安植物園專家應邀,為一棵生病的千年銀杏樹「把脈問診」。這棵古銀杏樹位於西安市長安區子午街辦天子峪口村的百塔寺內,這座古寺始建於西晉太康二年(281年),距今已有1700餘年。1998年被列入西安市重點保護古樹。這棵古銀杏樹也是西安市最美銀杏樹王之一,每年都有不少人前來拜訪、與古樹合影。
  • 西安植物園巨大王蓮花葉上能坐人
    蓮葉上坐著窈窕的「水中仙子」,而此時的王蓮,也褪去了植物的外衣,成為一位儀態萬方的王子,託起曼妙的「仙子」。 王蓮,是睡蓮科王蓮屬,**的熱帶水生觀賞植物,以巨大奇特的盤葉和美麗濃香的花朵而著稱,具有世界上水生植物中**大的葉片,2010年西安植物園就曾培育出葉片直徑290cm的王蓮,葉面光滑,葉緣上卷,猶如一隻浮在水面上的翠綠色大玉盤。
  • 西安的雪又「爽約」了 氣象專家:因為「熱島效應」
    陝西這場大範圍雨雪天氣,從4日夜間開始抵達,5日凌晨,陝北、陝南多地大雪紛飛,唯獨西安,一片雪花也沒見到。這是為什麼呢?氣象專家表示,還是因為西安有「熱島效應」,溫度太高,導致雪太難形成了。  6日一早,等雪等的著急的西安市民發朋友圈說:「我懷疑雪是被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吹走的說好的漫天飛舞呢?說什麼下雪是對冬天最基本的尊重,說什麼雪已發貨請接收……統統不靠譜!等了一個周末,毛都木有啊。真羨慕局部地區,經常雨雪不斷啊。」相信這代表了許多西安盼雪市民的心聲。
  • 唇形科植物科研體系與辰山植物園共成長
    、較高的園藝價值和突出的科學研究意義,使得唇形科植物的收集、保育和研究成為上海辰山植物園重要且具特色的領域。成員不僅積極參與野外資源的調查收集,同時負責植物栽培養護管理的全過程,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積累經驗,保障引種植物的正常生長和繁殖,達到高質量的管護。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辰山植物園成為國內收集鼠尾草屬和黃芩屬植物最為豐富的資源中心,並於2016年獲國家林草局批准,建立上海市唇形科植物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
  • 武漢植物園「一種調控植物黃酮醇合成的基因及應用」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近日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獲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一種調控植物黃酮醇合成的基因及應用」(ZL 201610156308.4
  • 在秦巴山脈構建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地中部集群
    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秦巴山脈自然保護地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統籌協調秦巴山脈保護與發展整體戰略,將秦巴山脈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成為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基礎設施,建設成為國家安全的生態基石。要想實現上述建設目標,宜採取以下6項戰略途徑,即優先生態保護、保障精準脫貧、搭建生態廊道、引進旗艦物種、融合自然文化和創新跨省治理。其中,「優先生態保護」是國家戰略對秦巴山脈的總體定位。
  • 飛進秦巴山區!安康富強機場正式通航
    同時,大力發展飛行訓練、飛播造林、醫療救護、航空旅遊等通航飛行,將安康富強機場打造成為秦巴腹地特色生態機場和通用中心機場。富強機場正式通航標誌著安康陸水空「三位一體」現代交通體系日趨完善,為安康加快脫貧攻堅,加快人流、物流通過空中航線暢達九州,更加凸顯秦巴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節點城市地位,助推新時代開放發展邁上了新的高度;同時,也為當地融入「一帶一路」和全國發展大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總臺央視記者 楊永青)
  • 程福波副省長調研地球環境所和西安植物園
    2021年1月4日上午,陝西省程福波副省長到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和陝西省西安植物園調研。隨後,程福波來到西安植物園曲江新園區,聽取該園開展秦嶺植物多樣性調查、特有珍稀物種的種質資源引種、保存及經濟、觀賞種類的引種馴化和在陝西省農田土壤調查與實施陝西省科學院「一所一品」計劃取得的成效,以及開展科普宣傳工作等情況的匯報。
  • 途徑這些地方
    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是列入國家《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和國務院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幹線樞紐型機場改擴建項目。蘭州至漢中至十堰高速鐵路,途徑漢中安康蘭州至漢中至十堰高鐵貫穿甘肅省東南部、陝西省南部和湖北省西北部,是西北至華東(中、南)的新通道,是聯繫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西部大開發等國家戰略的紐帶。
  • 西安城市地質調查助力新型地熱資源綠色開發
    《中國地質調查成果快訊》近日刊發了「城市地質調查」工程下設「西安多要素城市地質調查」項目近年來取得的重要地質調查成果。通過對陝西地區地熱地質構造及中深層地熱熱儲特徵研究,項目組評價得出新型地熱開發模式的資源儲量,推導出中深層地埋管地熱能取熱式,為提高地熱資源利用率提供了技術支撐。
  • 西安空氣品質良好,為啥還是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
    從昨天(11月25日)起,西安、鹹陽正處於今冬首個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不過,11月26日早晨出門上班,小編發現天空可見藍天記者從陝西省空氣品質實時發布系統看到,11月26日10時,西安AQI數值為82,屬於良。從11月25日9時至11月26日8時,西安AQI數值在80以下,屬於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