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值山區柿子收穫的季節,農民們忙著晾曬、加工柿子。農民把收穫的柿子賣給收柿子的人,收柿子的人再僱村裡的老媼為其打工,削皮或晾曬一斤柿子,會得到1毛錢的工錢。一天下來,一位老媼能給300斤柿子削皮,也就是說,一位老媼一天能掙30元。
老媼將削好皮的柿子放進正正方方的塑料筐裡,一個塑料筐大概能盛50斤的柿子。老媼每天能削6筐的柿子,能掙30元錢。
老媼削皮很熟練,只見她削去柿子薄薄的皮,留下一個黃燦燦的削皮柿子。
黑柿子您見過嗎?村民介紹說:「這個品種就是黑色的,並不是壞了的柿子。它其實比普通的柿子更加甜。」
一位農村老媼在整理削皮柿子,她們就是柿子晾曬現場上勞動的主力。
年輕一點的農村婦女會站在架子上,晾曬削皮柿子。一個個紅彤彤的柿子系在繩子上進行晾曬。這麼多柿子「擺」在您面前,是否饞的流口水了?
為了一天30元的工錢,農村老媼們在深秋的秋風中給柿子削皮。削了一段時間後,冰冷的柿子把老媼的手弄的冰涼。原來,我們吃的鮮美的柿餅子,原來製作過程這麼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