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源果汁」大敗局:秒殺「德隆系」,可口可樂砸179億收購,如今欠...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每日經濟觀察

來源:大江湖解局

(ZhiChangDJH)

2020年,「匯源果汁」的大老闆——朱新禮,徹底崩了!

2月12日,朱新禮辭去了匯源果汁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等所有職務;同一天,朱新禮的女兒——朱聖琴辭去了匯源果汁執行董事的職務。

朱新禮父女以極其慘烈的方式,告別了自己創辦了28年的匯源果汁,離開了自己一手養大的兒子。

2天之後,香港聯交所取消了匯源果汁的上市地位,對其進行了除牌。早在一年之前,匯源果汁因為違規擔保貸款,被聯交所停牌。

如今,匯源果汁負債114億元,沒有等來恢復交易的消息,卻遭遇了證券市場的遺棄。

68歲的朱新禮,41億資產被凍結,收到10次限制消費令,6次被執行信息,1次失信被執行信息,成了名副其實的老賴。

圖片來源:企查查

城頭變換大王旗,曾經的「國民果汁」黯然收場,傳奇企業家朱新禮晚節不保,這一悲劇的發生,始於12年前可口可樂的一場天價收購。

一、

1952年5月,朱新禮在山東沂源東裡東村的一個農民家族出生。

東裡東村是沂源縣的一個小鄉村,村民們都過著清苦的生活。朱新禮從小就一直在農村長大,骨子裡有著深深的農民情結。

1970年,出了社會的朱新禮,想著學一門手藝,他選擇了學開車。

憑著過硬的駕駛技術,朱新禮承包了沂源縣的第一輛「解放牌」大貨車。朱新禮有著天生的商業天賦,第一年就掙了5萬元,第二年掙到了20萬元。

當村民們都還一貧如洗的時候,朱新禮就早早的成了村裡有名的萬元戶。村民們看朱新禮年輕、頭腦靈活,一致希望他來當村主任,一個人富帶動大家富。

是繼續為小家掙錢,還是拿著微薄的收入,當吃力不討好的村幹部?朱新禮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後者,他認為,一個人、一個家富起來沒意思,只有鄉親們都富起來,心裡頭才舒服。

1983年,31歲的朱新禮不負眾望,成了東裡東村的村委會主任,並擔任村屬企業——山東沂源東裡集團總經理。

當時的主要工作,就是拉著村民的水果,跑到城裡去賣。有時候,水果沒賣完,爛掉了的話要交罰款,拉回去的話得虧運費,就連卸貨下來,也會被罰款。

那時候朱新禮感覺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如果能將水果榨成果汁,就不會浪費果農們的心血了。

或許,做果汁,那時候就根植於朱新禮的心裡了。

在朱新禮的努力之下,東裡東村農民的生活水平開始提升,有一半的村民都成了萬元戶,家家都裝上了電話機。

1989年,37歲的朱新禮被評選為沂源縣後備幹部培養對象,被送到山東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習。

1991年,學成歸來的朱新禮,成了沂源縣的外經委副主任。

1992年,鄧公南巡,發表了著名的南方談話。身處一線的朱新禮深受鼓舞,毅然辭職下海,接手了縣裡唯一的罐頭廠。

當時,這家罐頭廠負債1000多萬,三年沒有發過工資。

1992年6月,40歲的朱新禮成立了山東淄博匯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用以幫助果農們消化賣不掉的水果。

帶著樸素願望創業的朱新禮,沒想到將來會打造出一家果汁帝國。

二、

公司是成立了,但沒有生產線,而且公司也是負債纍纍。

朱新禮要解決的是,如何建設生產線。1993年,農民出生的朱新禮,只身前往德國和瑞典考察。

當時匯源帳上沒什麼錢,朱新禮以「貿易補償」的方法,說服了德國的產線設備生產商,先引進設備,以生產出來的產品來償還設備款。

就這樣,朱新禮從德國和瑞典,引進了全球最先進的濃縮果汁生產線和無菌冷灌裝生產線。

當年,匯源食品就生產出了合格的蘋果汁,但國內消費者還沒有養成喝果汁的習慣,面對滯銷的果汁,朱新禮滿面愁容。

朱新禮只好再次起身前往德國慕尼黑,參加展銷會。當時,朱新禮帶了一大撂山東煎餅,白天開展會找客戶,晚上回到酒店啃煎餅。

直到展會結束前一天,幾乎快絕望的朱新禮,幸運地遇到了一個瑞士的貿易商。朱新禮開了7天展會,只花了25馬克,卻給公司帶回去了500萬美元的訂單。

匯源藉此打開了國際市場,但朱新禮並不滿足,他更想把果汁賣到千家萬戶。

1994年,朱新禮帶著20個員工,進軍北京順義,成立了北京匯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

2年之後,朱新禮已經眼界大開,花了7000萬元,拍下了央視新聞聯播5秒的廣告權。

這支廣告,讓匯源果汁迅速打開國內市場,成了家喻戶曉的品牌。匯源果汁進入發展的快車道,朱新禮也藉此打造了一家「果汁帝國」。

三、

2000年,匯源果汁的銷售額就已經做到了12億元,是全國最大的果汁生產商。

匯源果汁很快也進入了資本的視野,2000年9月,朱新禮接到了一位自稱是德隆公司的唐萬平的電話,當時,朱新禮根本不認識已經叱吒資本市場的唐萬平,更不知道德隆是幹什麼的。

唐萬平邀請朱新禮到新疆來參觀,共商大計。

了解到唐萬平的用意,那年秋天,朱新禮踏上了飛往新疆的飛機。

到達新疆,朱新禮了解到德隆系資本運作的能力,並看到屯河一望無際的番茄基地。唐萬平不失時機地,向朱新禮拋出了「大匯源」的夢想。

由德隆來整合果汁產業,以北京匯源為平臺,逐步收購果汁巨頭,構建產業巨無霸。未來三年,要把匯源做到100億。

朱新禮的心跳,隨著唐萬平的語速,一起加快。

雙方一拍即合,2001年3月,雙方組建了北京匯源集團,德隆以5.1億現金出資持股51%;匯源則將核心資產裝入合資公司,佔股49%。

搭上資本快車的匯源,銀行大開方便之門,融資通道迅速打開。兩年的時間,匯源投入了20多億,引進了11條全世界最先進的生產線,並且繼續拍了央視廣告的標王。

匯源果汁的銷售額也迅速膨脹,2001年達到了15億,2002年飆升到了22億元。

但德隆當初的承諾並沒有實現,既沒有收購飲料行業巨頭,以併入匯源集團;除了支付3億元股權轉讓款,並沒有直接資金投入合資公司。

相反,德隆還從匯源集團借走了3.8億元。

2002年底,朱新禮籤完最後一張借款單之後,覺得是時候採取行動了。

2003年初,朱新禮和唐萬平攤牌了。朱新禮找了一家香港公司,來接盤德隆51%的股份。當時,唐萬平含糊其辭,一會兒要價6個億,一會兒又不賣了,一會兒又要價7個億。

後來發生了非典,香港公司收購計劃就中斷了。當時,德隆系已陷入資金危機,唐萬平又想將匯源49%的股份吃下,藉此拉抬新疆屯河的股票。

雙方僵持不下,分家談判越拉越長,朱新禮再也等不下去了。

他給唐萬平提了一個對賭,要麼匯源買下德隆持有的51%,要麼德隆買下匯源持有的49%,一個星期的時間,誰能拿出來現金就誰來買。

德隆在匯源集團派駐了財務,匯源集團剛剛投完20億元購買生產線,帳上資金早已所剩無幾,唐萬新料定朱新禮拿不出錢,就爽快地答應了這場對賭。

朱新禮也是算得一手好帳,德隆已經從匯源借走了3.8億,之前承諾的資本金還有2億沒有到帳,只要在7天內再湊2億元,相當於就拿出了8個億的收購款。

從銀行借款顯然來不及了,朱新禮把寶押在了北京順義區政府。從1994年來到北京順義區辦公司,朱新禮與當地政府積累了非常好的關係。

朱新禮找到順義區區委書記,開門見山地說:「匯源遇到了問題,德隆想買,我們也想買,銀行借款來不及了。」

書記問:你需要多少錢?

第二天,2個億就到了帳上。篤定朱新禮拿不出錢的唐萬平,瞬間也傻眼了。2003年4月,德隆退出了北京匯源。

朱新禮憑藉深厚的政商關係,秒殺了德隆系,從虎口奪食,成了唯一一家成功逃離德隆魔掌的公司。

四、

與德隆的短暫合作,讓朱新禮嘗到了資本的甜頭,靠企業自有資金擴張,實在太慢了。

2005年匯源集團將果汁灌裝業務剝離,與臺灣統一成立了中國匯源果汁控股,統一出資2.5億,持有合資公司5%股價。匯源果汁灌裝業務增值了4倍,拿到投資,朱新禮又迅速拓展了全國營銷網絡。

第二年,由於某些不可抗拒因素,統一集團要退出合資。達能和一些投資基金終於等來了機會,匯源集團出售了匯源果汁控股35%的股份,獲利了近12億的資金。

引入國外投資機構後,匯源集團加快資本運作的步伐,2007年,匯源果汁控股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了當年香港最大規模IPO,當天股價上漲66%。

匯源集團的事業欣欣向榮,匯源果汁也成了一款「國民果汁」,「有匯源才叫過年」的廣告深入人心。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匯源果汁成了贊助商。朱新禮參加了開幕會,遇到了可口可樂的全球董事長。

可口可樂用了100年的時間,成為了全球的碳酸飲料霸主,打造一個新的增長點,成為了可口可樂掌門人的工作。

可口可樂看中了匯源果汁全國的銷售體系,以及匯源在果汁的冠軍地位,於是,可口可樂開出了179億港元,全盤收購匯源果汁的計劃。

這一刻,56歲的朱新禮心動了。

如果交易達成,朱新禮可以套現70多億。朱新禮的兒子和女兒都無意接班,他認為做企業實在太辛苦了。創業16年以來,朱新禮除了1993年病倒了20天,從來就沒有休息過。

在匯源果汁最鼎盛的時候,激流勇退,賣一個最好的價錢,對一個商人來說,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當時的中國人對匯源果汁充滿了感情,大家接受不了一個民族品牌,又要投入外資的懷抱。

於是,網友們攻擊朱新禮是賣國賊。甚至有網友言辭激烈,辱罵「朱新禮拿賣匯源的錢去買棺材。」

其實,匯源果汁只是匯源集團的三分之一,朱新禮並不是將整個匯源出賣,而是將果汁業務和銷售渠道,打包賣給可口可樂。

為了能出售賣好價格,朱新禮將員工數量從9722人裁撤到了4935人,銷售人員從3926人減少到1160人。這一切,都是為了減少成本,提高利潤,做大估值。

朱新禮也徹底想好收購之後去幹什麼,他已經預判到了果汁行業即將進入紅海,娃哈哈、統一、農夫山泉,都開始擠入這個市場,利潤早已大不如前。

選擇這個時候高價賣掉,無疑是最明智的選擇。朱新禮打算賣掉果汁業務之後,往果汁行業的上遊走,去種果樹,成為果汁企業的供應商。

朱新禮骨子裡是一個農民,他還是想回歸農民。

當一樁生意,被賦予了民族大義,味道就變了。

由於匯源果汁被民族情結綁架,民意難違,雖然朱新禮信心滿滿,但商務部還是沒有批准這次收購。

這次失敗的收購,讓匯源果汁元氣大傷。股價暴跌還不是最慘的,之前裁撤了大量的員工,為了儘快恢復業務,匯源又不得不重新大量招聘。

更可怕的是,朱新禮的心氣也大受打擊。朱新禮曾說,做企業,要當兒子養,也要當豬賣。

而收購失敗之後,朱新禮始終不明白:為什麼李嘉誠可以賣企業,朱新禮就不能!

五、

朱新禮的賣身計劃破滅,但他往產業上遊轉型的策略卻沒有改變。

一改穩健發展的路子,朱新禮想繼續像前幾年一樣,瘋狂進行擴張。

匯源開始在全國,與各個地方政府合作,投建大量的工廠和生產線。但是,元氣大傷的匯源果汁,面臨著新加入者的猛烈進攻,市場銷售並沒有跟上。

這也導致了大量的產能閒置,新建項目的開工率極其低。

此外,為了往產業上遊走,匯源集團還在全國布局20多個農業產業園區,這些項目都屬於匯源農業公司。

到了2013年,匯源集團包括了匯源果汁、匯源果業、匯源投資、匯源農業、匯源金融等5大產業板塊。

全國一起上馬的項目幾十個,大的投資數十億,小的項目投資幾億,所有的資金來源,都是匯源集團通過融資和運作而來。

而匯源集團的明星業務匯源果汁,並沒有足夠的造血能力,不能給匯源集團的其它成員供血。

終於在2019年,匯源集團的債務密集到期,匯源集團暴雷了,朱新禮暴雷了。

昔日的商界大佬,傳奇企業家,濃縮果汁帝國的締造者——68歲的朱新禮,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老賴。

古龍曾經說過:美人遲暮,英雄末路,都是世上最無可奈何的悲哀。

2008年激流勇退,或許本屬於朱新禮最好的歸屬,用朱新禮的話說:要是當時收購通過,現在匯源集團會是一個千億級別的公司。

過去的事沒有假設,朱新禮成也資本,敗也資本;朱新禮的成敗,時也,命也!

相關焦點

  • 朱新禮十年「自救」入尾聲,匯源果汁從高光時刻到死亡螺旋
    之後的故事看上去更是匯源的高光時刻:2008年9月,垂涎中國濃縮果汁市場的可口可樂,向匯源果汁提出總價約179.2億港元要約收購,意在匯源果汁所有股份。這筆收購背後,雙方各有其算計:可口可樂的算計是:對2008年的可樂來說,與其燒錢重塑品牌,不如直接接手已經做得很成熟的匯源果汁,合併之後削減重複的人員配置,提高效率,反而效果來的更好。
  • 一盒果汁的夢與遠方,匯源25年品牌養成記
    在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報告中,匯源已經是連續13年榮登榜單,並始終佔據中國果汁行業首位,充分證明了企業的品牌價值。  如今,匯源正在進行第二次轉型。迎合消費升級的大趨勢,在產品上不斷推陳出新,並利用微信、微博、短視頻等新媒體手段把傳統的果汁玩出新花樣,用創新包裝和創新營銷走進年輕人的生活圈子。
  • 農民創業成果汁大王,竟栽在了可口可樂上,負債百億,怎麼回事?
    匯源企業就是如此,原是行業第一但最後卻成為負債百億的企業。身家35億的傳奇大佬最終卻是栽在了一瓶可樂上。新的商機匯源果汁的老闆名叫朱新禮,他的成功可謂是業界傳奇,大家也稱他為傳奇大佬,因為他的發家史既曲折又充滿各種故事,的確是引人入勝。
  • 沂源的果汁大王,從負債千萬做到市值百億,拒絕可口可樂收購!
    ……1992年創立至今,走過25年曆程的匯源稱得上果汁界的老字號了。此後,匯源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一舉成為中國的果汁巨頭。到2004年底,匯源總資產達到49億元,品牌價值56億元,並受到資本市場的關注。2007年,匯源果汁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上市當日股價大漲66%。匯源也藉此實現了與國際資本平臺的成功對接。2008年,可口可樂要約收購匯源果汁全部已發行股份(66%),出價約24億美元。
  • 匯源果汁連續6年扣非淨利為負二次「賣身」 天地壹號擬36億控股...
    對於合資公司的主導問題,以及未來天地壹號是否將全權負責匯源果汁的下遊經營,5月23日,長江商報記者分別聯繫了匯源果汁和天地壹號進行採訪,但雙方均表示一切均以公告為準。回想10年前,可口可樂試圖以179.2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53億元)收購匯源果汁所有股份,但沒有成功。如今,匯源果汁在市場上的份額亦開始收縮,逐漸被味全、農夫山泉等旗下的果汁品牌蠶食。
  • 中糧推自有品牌果汁 觸碰可口可樂競業限制
    收購匯源果汁的傳言雖沒有下文,中糧集團(簡稱「中糧」)獨自涉足果汁業的腳步卻未放緩。飲料銷售旺季剛剛開始,包裝上標有「中糧出品」字樣的「悅活」果汁產品,已經在物美、家樂福等北京大型商超賣場內設置了醒目的促銷堆頭。而且,中糧內部已決定,將在全國範圍內的一線城市做第二輪的鋪貨,今年內完成「悅活」果汁產品全國上市的工作。
  • 匯源果汁裡藏著發黴的綠毛團
    王女士懷疑這不明物體是果皮,隨即撥打了果汁包裝盒上的匯源果汁總部客服電話。但工作人員表示,果汁在灌裝時連殘渣都不可能灌入,更不可能把果皮灌進去。  昨天上午,王女士又撥打了「12315」熱線反映自己的遭遇。工作人員說,如保存了購物小票,就能幫忙維權。但王女士的小票已丟失,就只能由她自己與廠家協商解決。  昨天下午,匯源果汁無錫地區的工作人員也來到王女士家查看。
  • 網曝匯源果汁內含膠狀異物 廠家稱可能開封太久
    CNTV消息 (網絡新聞聯播記者 武彥報導) 5月21日凌晨,網友@核桃小飛俠 發微博稱,他在喝匯源果汁時,發現翻蓋處有汙物,剪開包裝盒後發現其內有跟腸子一樣的不明物體。隨後記者聯繫「匯源果汁」官方微博,對方給出回應稱「消費者不願意透露聯繫方式給我們,從目前圖片來看有可能是消費者開封時間太久造成。」5月21日凌晨,據用戶@核桃小飛俠 發微博稱,在打開一盒紙包裝的匯源果汁後,「喝了一口,就在準備蓋上翻蓋的時候,我發現翻蓋後面有些不對勁。為何如此之髒,看看生產日期2011.12.23,應該沒過期,之前看電視有報導過,包裝盒裡面有異物,難道我中獎了?」
  • 快死的果汁巨頭,13年前一步走錯陷入絕境?
    2006年,又引入達能、美國華平基金、荷蘭發展銀行、香港惠理基金,拿到2.2億美元融資。最成功的標誌莫過於2007年,匯源成功在香港上市,募集資金24億港元。匯源一舉成為港交所歷史上最大規模的IPO。股價第一天就上漲66%,市值一度超過313億港元。
  • 又一飲料巨頭將「退市」,可口可樂曾計劃收購,如今百億貸款壓頂
    現在國內企業的發展要麼是靠自身的硬實力,要麼就是被大公司收購,如果都沒有能夠實現,那麼就有可能被淘汰。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喝過匯源果汁,這個曾經風靡一時的飲料廠商,目前也面臨著退市的風險。2002年的時候,我們國家的居民對於果汁飲料的需求也增大了,銷售額達到了12億元,當時在國內整個果汁行業市場份額的佔比達到了23%,隨著業務量不斷的上周,2007年匯源果汁在香港成功上市了,籌資的規模達到了24億港元,是當時香港最大規模的IPO,而且當天的收盤價就遠遠高於招股價,超出了66%,2008年,匯源果汁迎來了一位巨頭,可口可樂公司,當時可口可樂公司預計以每股12.2港元的價格收購匯源果汁的已發行股份
  • 果汁及果汁飲料(上海市專項監督抽查)
    果汁(漿)及果汁飲料可分為:果汁、果漿、濃縮果汁、濃縮果漿、果肉飲料、果汁飲料、果粒果汁飲料、水果飲料濃漿和水果飲料9種。   蔬菜汁及蔬菜汁飲料可分為:蔬菜汁、蔬菜汁飲料、複合果蔬汁、發酵蔬菜汁飲料、食用菌飲料、藻類飲料和蕨類飲料7種。   果汁飲料是指在果汁(或濃縮果汁)中加入水、糖液、酸味劑等調製而成的清汁或渾汁製品。成品中果汁含量不低於10%(m/V)。
  • 那些果汁是如何煉成的:「瞎果」原料鏈條調查
    [提要]收購「瞎果」的正是這樣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果汁企業。近日,記者分別走訪了安徽省碭山縣(海升、匯源分公司所在)、江蘇省豐縣(安德利分公司所在)、山東平邑縣(匯源分公司所在),果汁企業之所以將企業選在這些地方,首要的原因就是上述地域均為周邊地區甚至全國範圍內的水果產出大縣。
  • 可口可樂收購的網紅果汁innocent來了!今年還有更多新品
    「跟你往日見到的果汁(juice)都不同,鮮打原果(smoothie)是一種全新的概念,是由5種以上水果直接『打』出來的,不是榨出來的。」該品牌說。引人注意的是,目前,innocent是可口可樂旗下年營收超過10億美元的品牌之一,同時被形容為「最強勁且增長最快」的其中一個品牌。
  • 健力寶大敗局:李經緯的雙面人生
    如今,萬科、海爾、聯想的傳奇故事激勵著一代代創業者,然而在1984年崛起的商界傳奇中,最耀眼的不是它們,而是一家誕生在廣東三水縣的飲料工廠。 1987年的全運會,李經緯都冒著財務風險豪擲250萬力壓出價100萬的可口可樂買下全運會飲料專用權,換來了會後全國經銷商訂貨會兩個小時超2億元的訂貨額;1990年北京亞運會,李經緯投標一千多萬換來訂貨會上7.5億的訂單。
  • 可口可樂原來是一種果汁?那可樂果長啥樣?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熱門推薦>正文可口可樂原來是一種果汁?那可樂果長啥樣? 2018-07-17 13:37 來源:滬江 作者:   沒錯,很多人可能一直以為可樂是一種完全由人工合成的飲料,但可樂其實本來是一種果汁,它的原料叫做可樂果(kola nut),事實上可樂(cola)這個名字就是來源於這種果子
  • ——可口可樂的10大黑暗秘密(下)
    學校甚至受到威脅,如果他們出售牛奶和果汁之類的飲料,將削減投資費用。No.4 剝削農民可口可樂在試圖擊敗競爭對手這件事上顯然毫無問題,並儘可能多地賺錢。這可以從它們的原料來源中看出。該公司過去從秘魯當地農民那裡獲得古柯葉,有人說,一些美國工廠仍在這樣做。問題是古柯葉在全球幾乎都是是非法的。它們通常被用來製造古柯鹼,也就是非法藥物(你們懂得)。
  • 張海案揭密:「用健力寶的錢收購健力寶」
    2002年6月,張海還挪用健力寶集團3950萬元,用於其在英屬維京群島註冊的CASA公司收購健力寶集團另外10%的股權。  除此,2003年4月,張海因欠他人100萬美元,指令上海健力寶有限公司以代健力寶集團支付保證金的名義,向借款人指定的帳戶劃款82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