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國家的發展是相當迅速的,整體的經濟也是在健康穩定的發展著,雖然這次疫情對於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是有一定影響的,但是目前看來影響不會很大,有專家預計今年我們國家整體GDP的增速在5.5%左右,明年有可能上7%。這次疫情之後,有些企業會進入高速的發展時期,而且有的企業就會被逐漸淘汰了,這也是國內企業的正常發展趨勢。現在國內企業的發展要麼是靠自身的硬實力,要麼就是被大公司收購,如果都沒有能夠實現,那麼就有可能被淘汰。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喝過匯源果汁,這個曾經風靡一時的飲料廠商,目前也面臨著退市的風險。1992年,以為來自山東的大漢朱新禮,辭掉了縣級公務員的工作下海經商,成功的盤下了一家即將倒閉的水果罐頭廠,當時這家企業已經難以維繫了,朱新禮在接手之後,換了個思路,將罐頭業務變成了生產濃縮果汁的方向,而且朱新禮不僅僅是做果汁加工,而且還將果樹的種植、加工以及銷售的整個產業鏈都完成了布局。
2002年的時候,我們國家的居民對於果汁飲料的需求也增大了,銷售額達到了12億元,當時在國內整個果汁行業市場份額的佔比達到了23%,隨著業務量不斷的上周,2007年匯源果汁在香港成功上市了,籌資的規模達到了24億港元,是當時香港最大規模的IPO,而且當天的收盤價就遠遠高於招股價,超出了66%,2008年,匯源果汁迎來了一位巨頭,可口可樂公司,當時可口可樂公司預計以每股12.2港元的價格收購匯源果汁的已發行股份,總金額超過了24億美元,這樣的收購是很大的。
為了這次收購能夠成功,匯源果汁將銷售體系砍掉了,要知道這個銷售體系已經存在了16年了,員工數也也從9000多人下降到不足5000人,尤其是銷售是人員,只留下了1160人,這位以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2009年,這筆收購因為《反壟斷法》沒有成功,兩個月之後,匯源果汁的股價也下降了5成,2011年的時候,市值已經下降到了50億港元,相比較上市縮水了8成,2019年,匯源果汁的高層也開始陸續的離職,企業已經走到了風口浪尖了。朱新禮在匯源果汁的內部也開會時調整,開始通過發行可轉換優先股和債券的方式套現,得到了10億元。
隨後朱新禮對於三得利飲料、天地壹號以及中石化的零售公司都進行了投資,但是事情遠沒有想像的俺麼簡單,2018年8月份,匯源果汁面臨著退市的風險,有了42億元的違規貸款,整體的負債達到了上百億元,2019年的9月份,先鋒集團旗下的P2P平臺的一則公告,讓匯源果汁的債務公開了,整個集團的負債一度達到了115億元,整體的裁員達到了1.3萬人,在今年年初,朱新禮也推出了匯源果汁,慘澹收場,整個行業巨頭也就此衰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