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撐大局 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殊途同歸

2020-12-04 中華網財經

7月21日晚,可口可樂二季度業績出爐,對比百事同期的財報,兩大巨頭多項指標均出現了下滑。值得注意的是,雙方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依然亮眼。不過,隨著近年來國內飲料市場的風向轉變,碳酸飲料逐漸「失寵」,兩巨頭均順應大勢,動作頻頻。可口可樂推出了更多品類飲料,試圖「去碳酸化」;百事則希望更貼近中國市場:收購百草味、推出桂花味可樂。二者雖走出了不同的轉型路,但疫情之後,又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數位化。

堅挺的中國市場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百事與可口可樂成為難兄難弟,二季度業績均出現下滑。

數據顯示,可口可樂二季度淨收入下降28%至72億美元,經營利潤為19.81億美元。今年上半年,可口可樂收入達到157.51億美元,比2019年同期下滑16%;經營利潤為43.61億美元,同比下滑20%。

百事收入下滑幅度相對較小。百事2020年二季度業績顯示,淨營收同比下降3%,淨利潤同比下降19.12%。

雙方都認為業績變化系受到疫情影響,非居家消費被抑制,導致飲料需求下滑。據悉,可口可樂家庭外的消費佔其收入的一半。百事CEO龍嘉德則表示,百事飲料銷售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餐廳和其他銷售點仍然關閉,以及體育賽事推遲。

「對於百事和可口可樂在資本市場的表現,疫情影響是短期的,不會對企業造成太大的負面作用。」香頌資本董事沈萌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市場的亮眼表現支撐了百事和可口可樂的業績大局。

就百事整體看,在二季度,北美飲料板塊、歐洲板塊等均出現下滑,而大中華區所在的亞太區業務板塊的有機收入增長了15%。

同樣,可口可樂在財報中披露,可口可樂亞太地區單箱銷量下滑了18%,但中國市場的積極表現部分抵消了單箱銷量下降的影響。

可口可樂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在中國,二季度汽水品類的銷量增長了14%,其中可口可樂品牌旗下的產品領銜增長,零糖產品增長強勁。

不同的轉型路

在業內人士看來,可口可樂在中國的業績增長得益於前期不斷地投入和緊跟了中國市場的發展大勢。實際上,近年來綠色食品、少糖低脂等健康理念發展得如火如荼,人們降低了對碳酸飲料的需求。

BMC預測表示:「2017-2022年期間,碳酸軟飲料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將下降0.4%,將繼續受消費者飲料選擇的轉變影響。」

我國碳酸飲料產量在2014年達到巔峰後,便開始一路下滑。從各品種佔飲料總產量的比重來看,2017年碳酸飲料佔比9.66%,已經跌破10%。

碳酸飲料的困境也在可口可樂的財報中露出了端倪。從財務數據來看,2012-2018年,可口可樂的營收和淨利增長就常年處於同比下滑的狀態。其中,營收從2012年的480.17億美元降至2018年的318.56億美元,而淨利潤則從90.19億美元降至64.34億美元。

元気森林等無糖飲料應運而生,而可口可樂近年來也在積極「去碳酸化」,加大非碳酸產品的比例。

從2014年起,可口可樂就積極研發無糖可樂,並通過併購的方式相繼拿下了咖啡、功能飲料、葡萄酒等飲料市場,進而打造一個「全品類飲料」的形象。

該公司財務長John Murphy介紹,除了碳酸飲料,可口可樂在以下三個細分市場也是排名第一的公司——果汁、乳飲和植基飲料;飲用水及運動飲料;茶和咖啡。另外,由於和魔爪的合作關係,可口可樂在能量飲料領域也佔據了第二名的位置。

雖然可口可樂的「去碳酸化」看起來卓有成效,但實際上,「賺錢擔當」的角色還是碳酸飲料。2018年,該公司碳酸飲料業務收入佔比高達66%,扛起了其營收的半壁江山,而果汁、瓶裝水則均貢獻了9%的佔比。

而百事則寄希望於通過更貼近國內市場來擺脫被淘汰的命運。4月,百事推出桂花味可樂,並邀請了演員鄧倫、楊紫擔任百事桂花味可樂代言人。6月,百事完成了對百草味的收購,在休閒食品領域繼續加碼。

相同的數位化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未來業績的走向,雙方也保持了一致的態度。可口可樂執行長詹鯤傑表示,鑑於新冠肺炎疫情和關閉隔離措施的不確定性,對2020年全年業績的最終影響尚不清楚。百事方面則稱暫不提供2020財年的業績指引。

不過,雙方對於中國市場的調整都指向了數位化運營方面。

6月3日,百事任命陳文淵為百事公司亞太區執行長。業內認為,陳文淵的空降意味著百事將加速亞太區本土化發展,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如何發揮百草味與百事休閒食品的協同效應,提升百事數位化運營的水平。此外,百事在5月還專門推出了2個電子商務網站snacks.com和PantryShop.com,以拓展電商業務。

戰略定位專家、九德定位諮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稱,百草味是中國休閒食品市場規模第三的企業,數據導向的創新模式優勢明顯,可以彌補百事在線上渠道和數字驅動創新的不足。同時,雙方也可以在休閒食品的研發創新方面合作。

對於可口可樂而言,數位化也是其未來的工作重點。7月21日,可口可樂與美團點評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探索數位化商業新模式。可口可樂藉助美團點評擁有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全渠道營銷生態和多場景精準觸達消費者的能力,推動可口可樂加速數位化轉型。

「疫情過後,消費習慣和消費需求發生變化,這對企業影響很大。目前,中國本土化最重要的是數位化運營能力,需要不斷推動研發、生產和渠道轉型,以適應新的變化。為此,百事和可口可樂都在提前做準備。」沈萌說。

北京商報記者李振興

相關焦點

  • 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愛情故事……
    可樂與百事的愛情故事……世界上第一瓶可樂誕生於1886年,獨特的口感迅速徵服了消費者。那你知道後起之秀百事可樂是如何逆襲的嗎?百事,先是主動挑起了價格戰。當時可口可樂主打的是200毫升玻璃瓶裝的可樂。而且可口可樂公司已經囤了一億多個玻璃瓶,肯定不願意輕易放棄。於是,百事可樂就設計了一個更大的杯子,加量不加價。消費者們一看,同樣的的價格就能買到雙倍的可樂,自然全去買百事可樂。百事藉此成功拿下1/6的市場份額。接著,百事可樂又在宣傳上避其鋒芒,可口可樂天天強調自己是正宗可樂,那我百事,就是新聲代可樂。
  • 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到底有什麼區別?
    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可謂是人類創造出來的一對 「天敵」,也是世上少有的雙雙暢銷幾十年的飲料。對可樂的挑選,許多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儘管絕大多數人都無法分辨出二者的區別。為此,Business Insider 就做出了目前最 「官方」 的解釋——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
  • 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恩恩怨怨
    有人說可口可樂是保守的中年大說,百事可樂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這也十分符合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標籤:可口可樂堅持的訴求是「可口如一」,保留的是一種記憶和情懷;百事可樂則更加追求「渴望無限」,可見後者追求的創新,拒絕保守。有人說,沒有比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更加激烈以及更扣人心弦的市場爭奪戰了。
  • 太空可樂大戰: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太空之爭
    當時的機組人員輪流嘗試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發布的太空汽水。在太空環境下,普通的汽水罐很難直接使用,可樂罐需要在太空提供一定的壓力,才能將可樂推出來,為了避免造成過多的影響,太空人需要避免評價可樂的味道,只能評價太空可樂罐的整體效果,6個太空人分為2組,分別體驗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
  • 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合體?一百年的戰爭哪那麼容易停
    市場就是這樣,有競爭才會有進步,一個對手的失去對另一方發展也不一定是好事,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這樣大型企業相互對抗又相互促進發展的故事,比如蘋果與三星,DC和漫威。 而在飲料行業也有兩家大企業一直在鬥爭,這個鬥爭已經持續了上百年,一點都沒有誇張,說的就是百事與可口兩家可樂的老牌飲料廠商。
  • 可口可樂瞄準冷泡咖啡 有望創造20億美元的新市場
    碳酸飲料的老大可口可樂正在加大咖啡市場的投資。北美時間9月1日,可口可樂宣布旗下瓶裝茶品牌Gold Peak正式進軍即飲咖啡市場。Gold Peak已經為可口可樂帶來10億美元銷售收入,而到2017年一季度,該品牌有望在市場上推出冷泡咖啡和抹茶拿鐵產品。這一舉動預示著,可口可樂正在認真對待即飲咖啡產品。
  • 中金公司:可口可樂與其百年紅色帝國
    對標H股:康師傅控股、中國食品中國軟飲料市場仍較分散,2019年CR3僅21%。可口可樂中國、康師傅等龍頭公司擁有更廣渠道覆蓋、更優品牌認知和更雄厚資金實力,並計劃透過高端化、品類擴張、兼併收購等方式整合中國軟飲料市場、繼續鞏固龍頭優勢。
  • 可口可樂一直保持3元的售價,背後的營銷邏輯是什麼?
    十多年的時間裡,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好像一直都賣3元/瓶,沒漲價似的。這麼多年過去,可口可樂究竟出於什麼考量才不漲價?這背後究竟有何秘密?一、可口可樂為什麼不漲價,一直保持著3元/瓶?對於品牌來說,是否要漲價還是需要從品牌的營銷方式和策略上看。
  • 腦科學家解密:為什麼75%的消費者,會覺得可口可樂好喝?
    幾百個百事可樂公司的代表在購物中心和超市設立展位,向前來看熱鬧的顧客遞上兩杯沒有任何標識的杯子。其中一個杯子中是百事可樂,另一個是可口可樂。讓參與實驗的人,喝完之後告訴工作人員,他們更喜歡喝哪個杯子裡的可樂。
  • 百年歷史的可口可樂,為何它的配方從來沒有被破解?
    坎德勒被稱作「可口可樂之父」,他利用自己成熟的渠道,把可口可樂迅速鋪到美國各大藥店,後來又採用特許經營模式開發出了更多的渠道,特許經營模式簡單的說,就是由可口可樂公司銷售給渠道商糖漿,渠道商再按照可口可樂公司要求進行兌水、灌裝和出售。
  • 可口可樂與百事打響千禧一代爭奪戰 全面革新口味包裝
    作者:Sunny Sun編輯:Anna HU為贏回偏好逐漸向能量飲料、風味水等市場傾斜的千禧一代消費者的心,碳酸巨頭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都使出了洪荒之力!可口可樂近日在美國重磅推出了四款新口味新包裝的健怡,又計劃於月底在日本推出全新高顏值水蜜桃味碳酸飲料!打響了2018爭奪戰第一槍!
  • 可口可樂新出生薑味雪碧,網友:喝了能長頭髮嗎?
    據品牌君所知,可口可樂公司出生薑味雪碧,是為了向嘻哈文化致敬。經典綠白配色基礎上,新款雪碧還在包裝中融入了「土豪金」元素。你別說,金色點綴下的雪碧,看起來還真多了幾分貴氣。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幾年可口可樂動作頻頻,隔三差五就會向市場輸送一批新產品。
  • 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含致癌物質 專家表示其含量很低
    中廣網北京3月7日消息(記者楊超)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昨天再次曝出安全風險,有媒體報導,美國消費者倡導組織公共利益科學中心(簡稱CSPI)聲稱,他們發現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產品中,使用的色素含有一種化學物質,這種物質能夠誘發腫瘤。
  • 可口可樂:神秘配方的故事火了上百年
    這也讓可口可樂成為最有價值品牌中唯一不用依賴產品創新而成功的品牌。而這個商業神話的最大秘密,就藏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的一家銀行保險柜裡。  1886年5月8日,一個店員不小心把約翰·潘伯頓精心配製的健腦藥汁與蘇打水混在一起,巧合地創造出奇特的口味,可口可樂正式誕生。這種略帶刺激的飲料迅速成為市場的寵兒。
  • 風靡全球的可口可樂原來是止痛藥?
    在那之後,可口可樂公司此後開始出售這種飲料的裝配特許經營權,意思就是誰都可以買走這個商標和原料來自己調配生產,但前提是要備註可口可樂。正因為如此,可口可樂的工廠逐漸開始在世界各地冒出來,可口可樂也從此邁入了黃金時代。可口可樂成功的商業模式一個成功的產品離不開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然而縱觀世界上成功企業的特點,可以總結歸納為一點,那就是衝破常規。
  • 相似創意催生疑惑——由王力宏代言可口可樂廣告想到的
    記得在十幾年前,筆者在上海奧美廣告公司協助香港奧美廣告公司一起做百事可樂廣告時,曾為了研究可口可樂廣告頗花費了些心思。那時的可口可樂,是歡樂的代名詞,而百事可樂則強調「新一代的選擇」,把目標放在了年輕人身上,迎合了年輕人的反叛心理。雖然百事可樂的誕生有模仿可口可樂之嫌,但是百事可樂的廣告並未亦步亦趨地模仿可口可樂。
  • 也許你不知道,可口可樂的前身,成分卻是一種一種有危害的藥品
    要知道,截止1985年4月,可口可樂公司舊配方的使用已經有99年歷史了。在可口可樂公司將迎來百年慶典之時,官方竟決定廢除舊配方,對可口可樂的口味進行改良。那麼,這次可口可樂的「換配方行動」最終成功了嗎?01僅在兩個多月之後,可口可樂公司就宣布廢除新配方,繼續使用舊配方生產可樂。
  • 「可口可樂」原來是一種藥
    說到可口可樂,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很有可能,你此時正一手拿著書,一手端著可口可樂。當然,如果你喜歡百事可樂那也沒什麼稀奇,畢竟「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嘛。可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可是"可口可樂」。
  • 朱新禮能把可口可樂幹「趴」下嗎?
    飲料行業,可分為飲用水、牛奶、茶飲料、果汁、碳酸飲料等,其實,早幾年的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統一、康師傅、哇哈哈、農夫山泉等就已經紛紛進行相關多元化(註:產品有互相替代性)拓展,如娃哈哈的非常可樂,可口可樂的茶研工坊、原葉等。行業領先品牌的跨界發展是市場競爭的必經階段。
  • 美國人說可口可樂配方價值連城,中國人:我們這裡的可樂上有配方
    說起「可樂」二字相信很多人會自然而然地想到「可口可樂」四個字?不為別的,只因為可口可樂的名聲實在是太大了,歷史也足夠久遠,據說可口可樂剛剛被研發出來的時候就在當地引發了一陣轟動了呢。可口可樂在這方面可以說是做得非常好了,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可口可樂的配方價值連城這件事情。美國人也自己說可口可樂的配方價值幾百億美金,並且可口可樂公司把可口可樂的配方鎖到了一個神秘的保險柜當中,除了極個別人沒有人知道可口可樂的配方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