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未知的塞德娜,不屬於矮行星,更不屬於行星,它到底是什麼?

2020-12-05 樹上長的宇宙果

遠方有樹,結一果,落成宇宙。

自冥王星被剔除行星等級以來,科學家就加入了更細分的矮行星分類,至今為止,太陽系的矮行星只有4個(冥王星、鬩神星、妊神星、鳥神星)。但還有一個天體,它直到現在都沒有被正式確定行星身份,成為既不屬於矮行星、更不可能是行星的獨立天體,科學家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塞德娜。

為什麼它一直沒有被確定身份呢?這還要從2003年說起:塞德娜剛被發現時的距離非常遠,大約到太陽要88個天文距離,是海王星與太陽之間距離的3倍。所以在最初它被發現的時候科學家根本不知道它的體積有多大,甚至它的距離太過遙遠,比已知的太陽系任何一顆矮行星軌道都要遠,這些原因相加使得它的具體數據沒有辦法被準確計算出來,也就無法確定它的身份。

但塞德娜有著漂亮的紅色外表,通過分析它的光譜圖發現,塞德娜的表面充滿甲烷、氮冰和水。雖它的身份還未確定,但人們分析它可能存在稀薄的大氣,不過這層大氣十分淺薄,很有可能是在近日點時的氣體揮發形成。至於它為何會呈現紅色,是因為它可能存在簡單化合物,經宇宙射線等照射後形成託林覆蓋在表面的結果。

但科學家隨後想到,如果塞德娜存在簡單化合物,會不會可以誕生生命呢?塞德娜有水、有大氣,如果在確定了化合物的組成部分,簡直就是一大喜事。可隨後的問題也接踵而來,塞德娜距離太陽實在太遠了,先不說空氣的獲取途徑,就連它怎樣吸收能量都是個難題,誕生生命的機率恐怕也很小。

科學家不能確定塞德娜身份還有一個原因,他們懷疑這顆星球是否能夠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標準。經研究發現,它的周圍有很多飛來飛去的小天體,這是一個不好的現象,因為這些小天體保不齊在某一天就會與塞德娜來一場「親密觸碰」,而一旦發生碰撞,它的自身平衡很可能就會打破。科學家是這樣解釋的:假如有一天,塞德娜可以將周圍的小天體清洗一遍,直到自身的流體靜力平衡達到了標準,就有可能成為矮行星的候補天體,但目前來看,它還無法完成這一條件。

電腦模擬的數據顯示,塞德娜會在1200年以後行進到它的近日點位置。到那時,人類可能會派遣一些探測器去參觀這顆身份未確認的天體,在此之前,還沒有任何的探測計劃。

相關焦點

  • 距離太陽最遠的一顆星,身份成謎的「塞德娜」究竟來自哪裡?
    眾所周知,太陽系中一共擁有8大行星,不過在2006年之前,冥王星也是太陽系行星中的一個,不過,因為2003年天文學家們在太陽系的邊緣又發現了一顆名字叫做「塞德娜」的天體,它被很多天文學家判定是一顆矮行星,不過塞德娜要比冥王星大上很多,這讓冥王星的身份再一次遭到質疑,終於在2006年被天文學家除名
  • 太陽系邊緣的星球---神秘的塞德娜
    2003年天文學家們在太陽系的邊緣又發現了一顆名字叫做「塞德娜」的天體。這是一顆顏色發紅的天體,看起來就好像火星一樣。它是目前發現的距離太陽系最遠的星球。通過分析它的光譜圖發現,塞德娜由水、甲烷和氮冰等組成。有著漂亮的紅色外表。
  • 宇宙最奇特行星,體型超大,能量恐怖,卻不屬於任何星系
    然而,宇宙中有一顆行星卻比較特殊,它的名字為「CFBDSIR 2149-0403」,簡稱「CF-21」。該行星被發現於七年前的2012年,當時能被發現主要是因為它有著吸引人注意力的個頭和顏色,它是呈暗紅色的,有著超大的體型,體積是太陽系中最大行星木星的7倍,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為100光年。
  • 矮行星到底有什麼地方不如行星
    矮行星到底有什麼地方不如行星關鍵詞1:矮行星的定義關鍵詞2:柯伊伯帶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對「行星』」和「矮行星」的定義,矮行星同行星最大的區別在於「尚未清空其軌道附近的區域」。例如,地球的質量就足夠讓它最終清除掉靠它太近的天體,比如近地小行星。但地球同時還維持住了月球的軌道,保護它免遭被清理的厄運。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各自擁有一群衛星。木星通過穩定的軌道共振,維持著其軌道上與它前後各相距60°的兩群小行星,即所謂的特洛伊群小行星;類似地,海王星維持著一群柯伊伯帶內層的小天體,稱為冥族小天體。
  • 不屬於貓科也不屬於犬科,非洲二哥鬣狗,到底是屬於哪種科類?
    往期還有許多精彩內容,點擊左上角名稱觀看往期精彩文章不屬於貓科也不屬於犬科,非洲二哥鬣狗,到底是屬於哪種科類?之前咱們說了蜜罐被評為非洲一霸,今天咱們來說一下被稱為非洲二哥的鬣狗,意思就是獅子老大鬣狗老二,因為這傢伙憑著碩大的個頭強壯的身軀,就連豹子都不敢和他打鬥,所以除了獅子之外基本沒有對手了,很多朋友搞不清楚,鬣狗雖然像狗,卻和其它犬科動物在動物學分上有著很大的差別,有的是說它是貓科動物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他們既不屬於犬科,也不屬於貓科。
  • 矮行星和小行星
    太陽系小天體a.天體;b.圍繞太陽運轉;c.不符合行星和矮行星的定義。原來的小行星、彗星等全部歸入太陽系小天體的範疇。小行星:小行星 asteroid, minor planet或planetoid小行星是太陽系內類似行星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
  • 矮行星到底是個啥天體,它與衛星和小行星的區別在哪哈?
    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確定了矮行星的定義,主要規定:體積介於行星與小行星之間,圍繞著恆星旋轉,質量足以克服固體剛體力已達到流體靜力平衡,沒有清空軌道上的其他天體,同時又不是行星的衛星。這個定義充分區分出了矮行星與行星和小行星、衛星的不同。根據這個定義,目前明確確定的矮行星有五顆,按照大小排列為:冥王星、鬩神星、鳥神星、妊神星、穀神星。
  • 太陽系曾發現了十一行星,那為什么九大行星還要減少成八大行星?
    而布朗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就曾發現比冥衛一更大的「誇歐爾」,以及尺寸更大、曾被疑為第十行星的「塞德娜」和「33-UB313」(齊娜)。塞德娜是一個外部海王星體,小行星編號為90377。2003年11月14日,天文學家布朗(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特魯吉略天文臺(雙子座天文臺)和拉比諾維茨(耶魯大學)發現了這顆行星。
  • 距離太陽最遠的一顆星,身份成謎的賽德娜究竟來自哪裡?
    塞德娜(英語: Sedna;小行星90377;臨時編號2003 VB12)為一顆外海王星天體、獨立天體,它於2003年11月14日由天文學家布朗
  • 太陽系的矮行星有幾多,矮行星與衛星和小行星的主要區別在哪裡?
    根據這個定義,目前明確確定的矮行星有五顆,按照大小排列為:冥王星、鬩神星、鳥神星、妊神星、穀神星。冥王星從1930年被發現,一直作為行星對待,所以原來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真正冤的是卡戎星,原來一直以為是比冥王星小一輩的衛星,結果發現與冥王星原來是兄弟,而且在矮行星裡面還排在了穀神星之前。卡戎是作為衛星還是矮行星至今還有爭議,尚無定論,因此沒有理順關係,不葷不素,還吊在那。所以,現在真是確定的5顆矮行星中並沒有這位「卡戎」小哥,身份地位很是尷尬。
  • 「海外天體」塞德娜:有望接替冥王星,成為太陽系第9行星
    在2005年的時候,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投票將冥王星「開除」出了九大行星,自此太陽系中,能夠被稱為行星的天體,就只有八個了。可是部分天文學家仍然對此非常介懷,要麼想要恢復冥王星的「身份」——不過隨著鬩神星的發現,冥王星也徹底沒什麼希望重回行星的隊列了。
  • 未知力量將極端天體推入遙遠軌道 它是「行星九」嗎?
    ——將極端天體推入遙遠軌道的未知力量引發爭議  自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AU)將冥王星「驅逐」出太陽系的行星家族後,儘管呼喚冥王星回歸的聲音此起彼伏,但也有不少科學家在為冥王星尋找替補。「塞德娜」與太陽的距離差不多是日地距離(1個天文單位,約1.5億公裡)的76倍——相較而言,太陽系內距離太陽最遙遠的行星海王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約為日地距離的30倍。
  • 少了個冥王星,太陽系的行星數量還能否恢復到九顆?很有可能
    此後,隨著越來越多的柯伊伯帶天體被發現,冥王星再頂著「行星」的名頭就有點不太合適了,因為如果冥王星都可以算作行星,那麼太陽系中的行星可能會變得很多,於是在2006年的國際天文聯合會上,天文學家們通過投票的方式將冥王星投出了行星的行列,從此它降級成為了一顆矮行星,而太陽系的行星數量也從此變為了八顆。
  • 不屬於魚類的文昌魚
    轉載微信公眾號動物世界的一篇名為《不屬於魚類的文昌魚》,作者為小秋。
  • 「第九大行星」蹤跡越來越明顯,這個神秘大傢伙或本不屬於太陽系
    自從前年(2016)兩位美國天文學家提出「第九大行星」存在以來,關於它的消息就一直沒有斷過,雖然至今還沒有發現它的蹤跡,但是它對其他星體軌道的影響對不斷發現,一些著名矮行星如賽德娜的軌道都受它的影響,隨著探索觀測活動的深入,這顆行星的蹤影或將在不遠的未來被發現。
  • 不屬於德爾菲法缺點的是( )
    不屬於德爾菲法缺點的是( ) 2014-08-28 14:05  來源:  字體:大小  列印 原
  • 什麼是矮行星,它和行星的區別在哪裡?
    基本上,真正重要的是太陽和九個行星。但事情在12年前變得複雜了,當時冥王星被重新歸類為矮行星。現在有兩種行星,一些科學家還在爭論「行星」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什麼是矮行星?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建立的空間物品的正式名稱和術語,天體只有在符合三個特定標準時才被視為行星。它必須繞太陽運行。它必須足夠大--並產生足夠的重力--才能把自己拉成球形。
  • 過路恆星將塞德娜踢入了它自己的軌道?[圖]
    東方網7月29日消息:據新浪網報導,一項新的天文研究提出了新的假設:40億多年前,一個恆星從太陽身邊經過,把迄今為止發現的太陽系最遙遠的小行星塞德娜踢入了自己的軌道。這一假說支持了關於塞德娜起源的主導理論,同時也揭開了更多奇異的可能性。   塞德娜大約有冥王星四分之三大小,是2003年11月發現的。
  • 科普:「特殊」隕石研究或揭開太陽系未知矮行星?
    一、新研究2020年12月美國西南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通過12年長期研究Almahata Sitta隕石,簡稱AhS,研究認為:太陽系中有一顆目前未知的矮行星。【天文學背景知識】:矮行星,體積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圍繞恆星運轉,質量足以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近於圓球)形狀,沒有清空所在軌道上的其他天體,同時不是行星。
  • 塞德娜:太陽系神秘新分子
    新天體的正式名稱是2003VB12,但科學家還依因紐特人神話傳說中 海洋女神的名字給了它一個更有人情味兒的稱呼「塞德娜」。科學家在2003年11月初次觀察到「塞德娜」。與冥王星相似,「塞德娜」也有一個高度橢圓的繞日軌道,其繞日一周要經過1.05萬年。軌道距日最遠點估計為1300億公裡,是地球與太陽距離的9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