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有樹,結一果,落成宇宙。
自冥王星被剔除行星等級以來,科學家就加入了更細分的矮行星分類,至今為止,太陽系的矮行星只有4個(冥王星、鬩神星、妊神星、鳥神星)。但還有一個天體,它直到現在都沒有被正式確定行星身份,成為既不屬於矮行星、更不可能是行星的獨立天體,科學家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塞德娜。
為什麼它一直沒有被確定身份呢?這還要從2003年說起:塞德娜剛被發現時的距離非常遠,大約到太陽要88個天文距離,是海王星與太陽之間距離的3倍。所以在最初它被發現的時候科學家根本不知道它的體積有多大,甚至它的距離太過遙遠,比已知的太陽系任何一顆矮行星軌道都要遠,這些原因相加使得它的具體數據沒有辦法被準確計算出來,也就無法確定它的身份。
但塞德娜有著漂亮的紅色外表,通過分析它的光譜圖發現,塞德娜的表面充滿甲烷、氮冰和水。雖它的身份還未確定,但人們分析它可能存在稀薄的大氣,不過這層大氣十分淺薄,很有可能是在近日點時的氣體揮發形成。至於它為何會呈現紅色,是因為它可能存在簡單化合物,經宇宙射線等照射後形成託林覆蓋在表面的結果。
但科學家隨後想到,如果塞德娜存在簡單化合物,會不會可以誕生生命呢?塞德娜有水、有大氣,如果在確定了化合物的組成部分,簡直就是一大喜事。可隨後的問題也接踵而來,塞德娜距離太陽實在太遠了,先不說空氣的獲取途徑,就連它怎樣吸收能量都是個難題,誕生生命的機率恐怕也很小。
科學家不能確定塞德娜身份還有一個原因,他們懷疑這顆星球是否能夠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標準。經研究發現,它的周圍有很多飛來飛去的小天體,這是一個不好的現象,因為這些小天體保不齊在某一天就會與塞德娜來一場「親密觸碰」,而一旦發生碰撞,它的自身平衡很可能就會打破。科學家是這樣解釋的:假如有一天,塞德娜可以將周圍的小天體清洗一遍,直到自身的流體靜力平衡達到了標準,就有可能成為矮行星的候補天體,但目前來看,它還無法完成這一條件。
電腦模擬的數據顯示,塞德娜會在1200年以後行進到它的近日點位置。到那時,人類可能會派遣一些探測器去參觀這顆身份未確認的天體,在此之前,還沒有任何的探測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