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趨勢隱含大演化 疫情後這三個趨勢將到達新高度

2020-12-05 同花順財經

摘要:中國經濟基本盤的概念看似宏大,實際上可以從「小趨勢」入手去觀察。

「2020年初,一場疫情突如其來,這正是考驗中國經濟基本盤的時候。」新冠肺炎疫情是投向2020年變量池的一顆石子,它將給中國乃至世界經濟帶來何種衝擊和波瀾?如何理解中國經濟基本盤的變與不變?3月15日,在「安泰視界」直播現場,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何帆分享了他的獨家觀點。

在何帆看來,中國經濟基本盤的概念看似宏大,實際上可以從「小趨勢」入手去觀察。「小趨勢的背後隱含著大環境的演化。」何帆從生物學中得到啟發,提出了「演化算法」的概念。演化算法包括五種核心招式:試錯、突變、適應、協作和混搭。

其中,何帆對突變、適應和混搭作了詳細解讀。「突變」指的是當今年輕一代的變化。對90後、00後而言,生存不再是最迫切的需求,支撐他們的動力從「貧窮動力」轉變為「嗨動力」。因此,要給年輕人更多自我表達、自主行動的機會。「適應」,指的是適應市場和時代的變化。何帆指出,國貨的時代已經到來,要想抓住時代紅利,必須堅持「有信仰的認真」,要相信消費者、相信自己、相信未來最大的商機是在中國市場。「混搭」討論的則是技術創新,中國的技術創新動力來自四面八方,包括體制內力量、國外技術引進、市場力量倒逼和大學科研院所的技術發明四個方向。

基於此,何帆認為:「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會成長起來,我們龐大的生產能力和龐大的消費能力很可能會產生化學反應,最後引爆一場商業革命。我們會看到中國企業和國外企業在全球供應鏈網絡中協作程度越來越高,中國來自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技術創新速度會越來越快。這就是中國經濟的基本盤,是當人口紅利、全球化紅利逐漸褪去後,我們仍然擁有的東西。」

疫情之下,又有哪些「小趨勢」值得關注呢?何帆認為,從長遠來看,有三個趨勢將在疫情影響下到達一個新高度。

第一,本土時代會到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話將同樣體現在經濟領域。因此,只有更好地了解中國市場、中國生產,才能夠抓住這一波紅利。

第二,宅家的生活方式會更加流行。疫情期間,我們發現「家」不再僅僅是一個睡覺、吃飯的地方,學生可以在家裡上課,上班族可以在家裡辦公。它可能給中小學教育、用工制度帶來很多新變化。

第三,社區會出現一個重建的趨勢。疫情讓我們意識到社區的重要性,社區的治理水平是抵禦疫情的重要防線。過去的社區建設其實是做得不夠的,智慧社區、網格化管理還有很大的完善和進步空間。「只有照顧好我們自己的花園,才能夠在危急時刻渡過風險,才能過得更有意義。」

來源: 上觀新聞

相關焦點

  • 「小趨勢」之後,這次講「演化算法」
    這是何帆的第二本書,2019年1月1日出的第一本書叫《變量:看見中國社會小趨勢》,而這本書叫《變量:推演中國經濟基本盤》。為何叫做「變量」呢?且聽何帆老師道來——書中的關鍵詞是,演化算法。在其去年出版的《變量:看見中國社會小趨勢》中,是何帆走遍11個國家37個城市為我們觀察到的小趨勢——大國博弈、技術賦能、新舊融合、自下而上、重建社群……你可以讀到新的世界格局形成的背後原因,也可以欣喜地看到新的商業模式在不同場景下每天轟轟烈烈上演著好戲、新的生活方式為社會消除偏見、新的教育理念正在大山深處開花結果。
  • 後疫情時代全球治理的挑戰、趨勢與對策
    [摘要] 新冠疫情的暴發極大改變了人類社會的各種短期社會行為並對全球治理提出挑戰。對於後疫情時代的全球治理格局的趨勢分析,不能僅圍繞疫情本身進行,而要結合人類當前全球治理演化的歷史性趨勢和短期疫情危機反應共同考慮。
  • 危中尋機:透視後疫情時代消費趨勢新圖景
    新型冠狀病毒將在何時、以何種方式落下帷幕尚不明確,但我們仍期待洞察和預見它可能帶來的未來變化。我們之所以要來探究後疫情時代的人們可能的行為趨勢變化,是因為通常行為的變化都是一個複雜、漸進、連續的過程。這使得創新產品與服務在一個疫情強制環境下,快速與消費者進行互動,以實現高效的提升。因此,在這一階段產生的消費行為模式變化趨勢,即使只是萌芽,都會對未來商業發展具有啟發。
  • 瀋陽裝修公司:疫情後新生代的消費走向,大勢所趨勢不可擋!
    一個行業的發展與消費人群是分不開的,有充足的消費人群這個行業才能順利的發展下去,隨著時代的變遷,時代的「主人」已經陸續的在進行更替,80後、90後逐漸成為了這個社會的主力軍,他們成為了時代的主要消費人群,他們喜歡展現自我、追求時尚、擅於發現社會中的美,具有獨特的審美情趣。
  • 陳浩:反彈趨勢通道正在向中線震蕩式慢牛演化!
    小編按:周四早盤指數近乎平開,隨後震蕩走強,深成指、創指觸底後迅速拉升走強。午後,指數大幅回升,滬指強勢翻紅走強,創指跌幅顯著收窄。截至收盤,滬指漲0.33%,報2846.22點;深證成指跌0.27%,報10653.49點;創業板指跌0.80%,報2054.96點。
  • 疫情「坐牢」經濟催生下的未來消費趨勢
    新冠疫情讓所有人都不能獨善其身,不管是政府干預的管理與規範,還是個人與家庭對於風險的規避,「坐牢式閉關宅家」成了此次疫情下的主要消費場景,而這種主旋律必定影響疫情後的消費趨勢。 新冠大勢充斥著壓抑與灰霾,現實呈現出諸多因現狀而變化的場景行為。
  • 動力電池市場未來的演化趨勢
    動力電池市場未來的演化趨勢 高工鋰電 發表於 2020-12-03 16:16:05 全球能源體系變革以及汽車電動化浪潮下,2020年國際車企對於動力電池的需求表現得更加
  • Cirium:淺析飛行模擬器市場趨勢及疫情影響
    CAE預計,2022年飛行員數量將恢復至2019年水平,因此飛行員短缺問題可能在未來依舊存在,甚至可能因疫情而加劇。本文將進一步聚焦全飛行模擬器市場,這類模擬器的需求和價值主要受市場環境及所模擬飛機機型前景的影響。
  • 什麼值得買《消費幸福趨勢報告》:後疫情時代的六大消費新趨勢
    11月25日,值得買科技旗下消費內容社區什麼值得買,正式發布《11.11消費幸福趨勢報告》。報告以疫情後的第一個「雙11」期間(2020年11月1日-11月11日)什麼值得買平臺的真實消費數據為依據,系統梳理並直觀展現了中國大眾消費市場正在發生的諸多變化,以期為整個行業的未來發展提供參考和助力。
  • 再看科創新下「獨角獸」的演化趨勢
    時隔9個月,獨角獸的自身演化已經出現了新趨勢,同時科創板的提出也為獨角獸的未來指出了新方向。因此站在當前背景下,本文將對中國「獨角獸」企業的發展進行跟進,立足於科創板所重視的硬科技,重新審視中國的獨角獸企業。
  • 趨勢篇|疫情過後,線上線下融合成為趨勢
    因為疫情原因,大家足不出戶,這導致線下客流量持續下滑,而消費者的注意力全部轉移到線上平臺。迫於生存的壓力,許多母嬰門店紛紛開始轉型,通過線上小程序、社群等途徑開展一系列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將線下變成體驗+服務型門店。 誠然,當前消費場景發生變化,也推動了宅文化、懶人經濟的盛行。
  • 網際網路女皇疫情趨勢報告:我們的新世界
    大地震總是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高速傳播和影響也有相似之處——截止2020年4月16日,從中國報告第一例確診病例後的94天內,全球有210萬人確診,14.5萬人死亡。全球193個國家中有93%的國家已經報告了確診病例,各國政府的唯一選擇就是實行全所未有的社交管控政策,希望能夠「壓平曲線」。
  • 門禁系統三大演化趨勢:虛擬卡、APP、物聯網化
    前言:本文分析了傳統門禁系統存在的不足,同時根據最近幾年門禁系統三大件——門禁讀卡器、門禁控制器、門禁軟體取得的新進展,總結出門禁系統演化的三大趨勢:虛擬卡、APP、物聯網化。日新月異的新技術,改變著社會的管理模式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
  • 後疫情時代,數字營銷行業投融資究竟有什麼趨勢?
    今年的疫情,打破了整體的經濟節奏,但也加速了線下經濟往線上的轉移,甚至創造了一大批科技龍頭股。具體到數字營銷行業而言,之前很火的Shopify市值已超千億美金,微盟、有贊等工具類公司也備受追捧。而在這當中,數字營銷行業投融資究竟是喜是憂?
  • 疫情淬火,傳播再進化——2020中國傳媒趨勢論壇完美收官_發現頻道...
    三,在傳媒發展服務化趨勢下,傳統媒體一方面可以基於沉澱的專業資源、政策資源以及受眾資源開發網際網路產品,另一方面也要將多年積累的專業新聞生產、信息加工處理、專業級視頻化等能力封裝成工具化產品,進行媒體能力輸出,服務於社會各類機構。
  • 中國應急管理的演化歷程與當前趨勢
    二是全災種管理與全過程管理難以兼容,應急管理部的成立彌補了這個弱點,以全災種管理適度的「退」換取全過程管理真正的「進」,並將形成以下發展趨勢:應急管理的重點由信息、輿情擴展到預案、隊伍和裝備,由應急處置向前後兩端延伸,由非常態轉向常態。
  • ...後疫情時代的消費趨勢:進口向亞洲偏移,中國市場成世界重心
    文/張雅欣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令國內外消費市場經受了極大考驗,也顯現出各大品牌對消費者心思的揣摩能力和應變能力。面對新冠疫情或將與人類長期共存的大環境,人們在消費選擇上自然會更加謹慎,由此也倒逼著品牌商們不得不深入挖掘消費者的需求變化,並及時改變營銷格局。而為期六天的第三屆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恰好成為了這種消費轉變的縮影。
  • 對中國時尚業未來發展趨勢的三個思考
    2020年,中國時尚業經歷了疫情的休克式打擊後,有望通過逐步建立新範式重新覺醒與復甦。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戰略諮詢委員會召集人、兩屆「金頂獎」設計師張肇達近日撰文,對當下全球時尚業、中國時尚業未來發展趨勢做了如下幾個思考。
  • 後新型冠狀病毒時代的10大消費趨勢
    多年來,大流行的前景一直是眾所周知的系統性風險,但沒有人能夠準確預測當前新型冠狀病毒危機的時間或性質。趨勢往往是這樣的:重大轉變是眾所周知的;有許多微弱的信號;但要準確知道大多數趨勢所遵循的曲線的時間和形狀,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很難的。他們會在利基市場呆一年、三年嗎,還是因為一些外部因素而突然加速了大眾的接受?
  • 皮薩裡德斯: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經濟的數位化趨勢
    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拉爾斯·彼得·漢森、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託馬斯·薩金特、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里斯多福·皮薩裡德斯、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芬恩·基德蘭德和華夏幸福研究院院長顧強,就當下最受關注的疫情與經濟問題,展開精彩的個人演講與圓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