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兒冷脂肪就會去哪兒,露出的地方更容易長肉?

2021-01-08 中國江蘇網

流言

低溫會讓脂肪代謝變慢,進而使脂肪囤積,穿得越少越容易變胖。而且脂肪很「機智」,哪兒冷就會去哪兒,所以露出的地方更容易長肉。

真相

低溫環境下脂肪的代謝未必會變慢,反而可能加快。寒冷狀態下,為了維持皮膚溫度,身體會加快新陳代謝,以保證能量供應。人體內供給能量最多的是糖,而當糖分解供能無法滿足需求時,脂肪就會參與進來。人在20℃~30℃的環境中能量代謝最為穩定,當環境溫度低於20℃時,代謝率即開始增加,在降至10℃以下時,代謝率便顯著增加,脂肪代謝也相應加快。

採訪專家:於康(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

每到冬天,寒冷和脂肪的關係就會變成熱門話題。近來網上出現了一些相關的傳言:「低溫會讓脂肪代謝變慢,進而使脂肪囤積,穿得越少越容易變胖。」

這一傳言已成為很多人的共識,「人到了冬天會變得胖一些」「脂肪對人體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等「常識」,似乎都能佐證這一共識。甚至有傳言解釋說脂肪很「機智」,哪兒冷就會去哪兒,到了冬天會主動保護受凍的地方,所以穿得越少越容易變胖、露出的地方更容易發胖……

這些觀點讓「要風度、不要溫度」的愛美人士錯愕,低溫真的會減緩脂肪代謝、加速脂肪囤積嗎?其實,只要明確脂肪和人體產熱的關係,我們就接近真相了。

哪兒冷就去哪兒?脂肪沒那麼「機智」

大多數人可能想當然地認為脂肪是人體的屏障,當寒冷來襲時,脂肪就像軍隊一樣聚集到身體低溫的地方站崗。但是脂肪是無法做到「哪兒冷就去哪兒」的。

在人體內,主要有兩種顏色的脂肪,除了普遍大眾認知的白色脂肪外,還有分布極少的棕色脂肪。兩種顏色的脂肪在人體內各司其職。

▲棕色脂肪組織(左)與白色脂肪組織(右)切片 圖片來源/Dr Saverio Cinti (University of Ancona, Ancona, Italy),比例尺長度為 40μm

白色脂肪量多且「招搖過市」,它廣泛分布在體內皮下組織和內臟周圍,主要負責儲存能量,可以將體內過剩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儲存起來,形成通常人們所不願看到的肥胖。

棕色脂肪在人體內悄悄的存在著,量不多且「不動正色」,它在成人體內僅分布於頸部和鎖骨,負責消耗能量,能將脂肪轉化為熱量,可以分解引發肥胖的白色脂肪,將後者轉化成二氧化碳、水和熱量,可以加快人體新陳代謝,促進白色脂肪消耗。

假設脂肪真的會隨溫度變化而此消彼長,那麼有塑形需求的人,只要用特定的儀器在胸、臀等處製冷,脂肪的分布就可以隨溫度而變化,最終實現豐胸、豐臀的目的,根本不用勞心勞力地健身、手術……這種設想顯然無法實現。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於康告訴北京科技報Ⅰ科學加客戶端記者,因為人體脂肪的分布是相對穩定的,這是體熱平衡的結果——健康人的機體產熱過程與散熱過程會保持動態平衡。因此,低溫難以讓脂肪流動並進一步囤積,脂肪其實沒那麼「機智」,反而是很被動的。

低溫也未必會讓脂肪代謝變慢

同時,低溫環境下脂肪代謝一般是不會變慢的,反而還有可能會加速。寒冷狀態下,為了維持皮膚溫度,身體會加快新陳代謝,以保證能量供應。人體一切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主要來源於體內糖、脂肪和蛋白質的氧化分解,其中供給能量最多的是糖,而當糖分解供能無法滿足需求時,脂肪就會參與進來。

有研究發現,人在20℃~30℃的環境中能量代謝最為穩定。當環境溫度低於20℃時,代謝率即開始增加,當環境溫度降至10℃以下時,代謝率便顯著增加,脂肪代謝也相應加快。這與人體在寒冷刺激下的產熱有關。

人在寒冷環境中,主要依靠戰慄產熱和非戰慄產熱兩種形式來增加產熱量,以保證體熱平衡,維持體溫。

▲在不同環境溫度下人體體溫分布狀態,A為環境溫度20℃,B為環境溫度35℃(圖片來自網絡)

戰慄(也就是俗話所說的打哆嗦)指的是骨骼肌發生不隨意的節律性收縮,是成年人寒冷狀態下的主要產熱方式,其特點是產熱量很高。發生戰慄時,代謝率可增加4~5倍。

非戰慄產熱又稱代謝產熱,通過組織代謝增加產熱,作用最強的部位是分布在肩胛下區、頸部大血管周圍、腹股溝處的脂肪組織。這也是低溫時消耗脂肪的主要方式。

變胖or變瘦,要看能量缺口

如果寒冷不會降低脂肪代謝,甚至可能加速燃脂,是否意味著冬天穿得少就能瘦身?

其實不然!科學家們發現,人體對於環境的變化,有自然而然的應激反應,穿得少挨凍的結果很可能是餓得更快,每次吃飯時吃得更多。因為冬天穿的少,身體內的反饑荒機制會啟動,並且迅速地發現:「天太冷了,應該增加一點皮下脂肪的厚度以抗凍。」這種機制會偷偷地把基礎代謝調低一點,每天攢一點能量,做成皮下脂肪。所以要瘦的話單有「寒」是不行的,要「饑寒交迫」才行。

「饑寒交迫」或許有助於減肥,但可能會影響我們的健康。到了冬季,為了幫助人體轉化為「節能」模式,局部皮膚的血管緊張性提高,使四肢尤其是手足部位的體溫下降,可能引起外周血管疾病。長時間的低溫環境暴露,甚至可直接導致凍傷和低體溫症的發生,也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我們會變胖還是變瘦,主要取決於能量缺口。「如果吃的少、消耗的多,出現一個能量負平衡,也就是缺能量了,人的肥胖就能往下減;反之,吃得多、消耗的少,就會出現能量正平衡,能量過剩的話,那人就容易長肉。」於康解釋說。正如一提起減肥幾乎都會喊一個口號——管住嘴、邁開腿,這六個字道出了脂肪變化的根本原因:瘦是因為人體「攝入得更少,消耗得更多」。

▲每日能量消耗(圖片來自網絡)

人體內的糖、脂肪和蛋白質三類營養物質中蘊藏著能被機體利用的化學能,是人體活動的能量來源。脂肪是人體內重要的供能物質,又是能源物質儲存的主要形式。一般情況下,機體所消耗的能源有30%~50%來自脂肪。如果我們一天中消耗的熱量多於攝取的熱量,那麼身體就不得不分解腦組織以外的脂肪,以補充熱量差,為此便產生了「燃脂」的效果。

研究發現,一個成年亞洲人一天一動也不動,維持呼吸、器官運轉所消耗的基本能量,也就是基礎代謝率,約為1200~1500千卡,不同個體略有差異,受日常生活方式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我們每天的攝入和消耗的熱量保持平衡,但都要高於基礎代謝率。

▲每日基礎代謝率計算方法(來源於@葉子健身、運動營養學教材)

我們可以通過計算得出自身的基礎代謝率,雖只是一個參考值,但可以作為制定有效飲食和運動計劃的參考。如果每日攝入的能量還沒達到基礎代謝率,長期如此會有健康隱患;如果每日攝入能量與基礎代謝率持平,隨著日常活動以及冬天因防寒產生的能量消耗,則可有減脂效果;如果每日攝入能量遠高於基礎代謝率,又未進行合理的運動或其他能量消耗,則必然會有肥胖、增重風險,與自身穿著多少關係不大。(記者 馮曉紅)

參考資料:

1.朱大年.生理學(第9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208-214.

2.徐碧芳.瘦身適合不同年齡、不同體質、不同人群的瘦身方法大全[M].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16:28-29.

3.馬勝學.失衡:為什麼我們無法擺脫肥胖和慢性病[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

4.盧環宇,駱文靜.低溫環境在代謝性疾病防治中的轉化應用[J].中華疾病控制雜誌,2020,24(07):745-747,784.

5.尚京.冬季是鍛鍊減脂的好時節[J].家庭醫藥,2018,(12):56.

6.佟玫,陳立麗,王博,等.人體溫度的調節及冬季防寒服裝穿著分析[J].中國個體防護裝備,2014,(1):13-15.

相關焦點

  • 伊洛納魔鬼肉哪兒比較多
    伊洛納魔鬼肉哪兒比較多,玩家如果想刷魔鬼肉的話嗎,一直不知道是應該去哪兒刷比較好,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伊洛納魔鬼肉哪兒比較多,去哪兒刷比較好,快來看看吧! 部分玩家反映,最近在打戰士會在刷主屬性,可是時間一長魔力和力量潛力差的就很多,再喝潛力藥有點虧,買不起夢魘草,只能吃魔鬼肉平潛力。
  • 海南這次降溫,最冷的地方在哪兒?聽聽專家怎麼說
    受冷空氣、南支槽、副高、颱風等天氣影響27日夜裡,我省開始降溫最低13℃經歷過上次2.7℃的最低溫快來讓氣象專家告訴你這次最冷的地方在哪兒?記者了解到,在近兩年中根據省氣象局預報海南冬天最冷的地方多出現在臨高、儋州等西北角一帶2017年12月20日受強冷空氣持續影響,全島18個市縣共有152個鄉鎮(區)的氣溫低於10℃(含9個市縣城區),其中14個市縣(除文昌、瓊海、萬寧、陵水外)共有73個鄉鎮(區)的最低氣溫低於7℃,儋州、臨高、瓊中、五指山、白沙、昌江和澄邁
  • 【科普】都去哪兒看氣象景觀?
    【科普】都去哪兒看氣象景觀?這些氣象景觀都要去哪兒看呢下面小編就來個大家捋一捋 日出日落景▲圖自百度 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幾乎都有日出、夕陽美景。
  • 愛在哪兒,夢想就在哪兒
    《身邊》:小鳥飛到了自己的高度,我們只能用目光想像;無論天有多高地有多遼闊,愛在哪兒,夢想就在哪兒;太陽將溫暖給予大地,為鳥兒留住溫暖;抹去你臉頰的寒冷,卻抹不去歲月的痕跡。「在天空與大地之間,哪兒才是你夢想的地方呢?」「無論天有多高地有多大,愛在哪兒,夢想就在哪兒。」189冬天給飛鳥的翅上披上一層寒冷,鳥兒卻帶著寒冷尋找溫暖。
  • 萌小芽課堂丨冬天來了,蚊子去哪兒了?
    動物篇冬天來了,蚊子去哪兒了?原來,在剛進入冬天的時候,蚊子就找了一個安全又溫暖的地方躲起來了,然後不吃不喝,一動不動地等待冬天過去。但是就算這樣,還是會有很多蚊子被凍死。有些蚊子一感覺到天氣變冷,就會馬上找一個安全又暖和的地方,生下一堆蟲卵,蟲卵的形狀就像雞蛋一樣,只不過非常非常小,很難看到它們。等春天來了,天氣越來越暖和的時候,蚊子寶寶就從卵中飛出來了。所以呢,蚊子媽媽在冬天剛剛變冷的時候,就生下一堆小蚊子寶寶,也算一項「過冬絕技」。
  • 時間去哪兒了
    我們需要明確的是:我們的時間到底去哪兒了?怎麼分清時間的有效或者無效性?怎麼區分工作任務的屬性?為了最大化的利用時間,我們要學會時間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在這裡我給大家介紹三種時間管理的方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我同樣的經歷,在讀書的時候,每到期末複習了,每次翻開書,就從第一頁開始,慢慢的閱讀和理解,目錄都要花好長時間。這種狀態持續不了多久,我就會感覺不堪重負,怎麼還有那麼多沒有複習,耐心也被消耗殆盡。到了考試時,一本書都沒有完整看完過。
  • 多莉去哪兒了 ~~~
    ▼▼ 故事從上一部結尾的六個月後開始,患上思鄉病的藍藻魚多莉(Dory)決定去尋找自己的父母查理(Charlie
  • 熱力學定律詮釋了「時間去哪兒了」(上)
    單向流動是時間最明顯的特徵,這是「時間去哪兒了」問題的根源。幾乎沒有一種事實比時間從過去向未來的流動更為明顯,人們不斷地走向未來,卻不能回到過去,消失的過去變成了人們頭腦中的符號記憶,難以忘懷的回憶成為了人們對歌曲「時間去哪兒了」的情感體驗。時間的「河流」永遠向前流動,科學家和哲學家將時間流動的方向稱之為時間的心理箭頭、或心理向量。
  • 《時間去哪兒了》成都行 賈樟柯重新定義時間概念
    共8張 1905電影網訊 由賈樟柯監製,金磚國家首部合作影片《時間去哪兒了活動現場,導演賈樟柯與現場觀眾深入互動,並稱這也是他第二次帶著《時間去哪兒了》來到成都。絕美看點引人入勝在《時間去哪兒了》這部電影裡,可以說影片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擁有著讓人無法拒絕的吸引力,故事裡的每一個無限秀麗的風景,更是作為影片中的一大看點多次被提及。
  • 哪兒胖遮哪兒,這篇顯瘦攻略千萬不要錯過!
    由於每個人發胖的部位都不同,今天我們就針對不同位置的肉肉,對症下藥~有些人就是這樣,只要長點肉,脂肪全拿來墊肩了。肩膀胖整個人看起來都會雄壯不少,穿衣服就更惱火了。首先,想要不顯壯,一定要避免穿以下這幾種衣服。
  • 攜程、去哪兒升級專車服務
    在6月26日舉行的「2019攜程·去哪兒專車供應商大會」上,攜程和去哪兒共同宣布,其聯合運營的專車業務要升級了!今年將主打高端網約車出行品牌「尊享專車」,並通過各種合作,覆蓋更多城市。其實,經過半年的市場培育,攜程·去哪兒專車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西安、廈門、重慶、成都等重點城市推出了「尊享專車」服務。
  • 第019期:時間都去哪兒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曲《時間都去哪兒了》,周末了不妨放下工作,翻翻自己的老照片吧!時間都去哪兒了?小時候的我和長大的我,同樣的笑容記下了時間的軌跡。網友冰雁供圖。 時間都去哪兒了?70年代的二七紀念塔下,媽媽與小姨騎著自行車。2014年,媽媽與小姨再次來到塔下。網友何良供圖。 時間都去哪兒了?
  • 民歌節王錚亮催淚獻唱《時間都去哪兒了》
    》  搜狐娛樂訊 「門前老樹長新芽,院裡枯木又開花;半生存了好多話,藏進了滿頭白髮……」幾句簡單樸實的歌詞將四季的變換、生命的流逝娓娓道來,「時間都去哪兒了?  習近平主席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也曾提及這首歌《時間都去哪兒了》,「我個人的時間都去哪兒了?當然是都被工作佔去了。」馬年央視春晚上,實力歌手王錚亮自彈自唱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溫柔的旋律緩緩流淌進觀眾的心田,平實卻動人的歌詞配上王錚亮真摯的演繹引起了觀眾的共鳴,對親情的濃濃的呼喚瞬間鑽入心肺。
  • 被質疑後 「去哪兒」二次下架日APA酒店
    【環球時報記者 李司坤】在國內問答社區網站知乎上,一則今年年初發布的「怎麼看APA酒店『絕不撤書,你們幾個月後就會忘記』這一言論?」的問題,12日再次在網上掀起波瀾。當天,知乎用戶「王瑞揚」在這一問題下留言說,他11月12日在去哪兒網以「APA」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時發現,東京和大阪的酒店搜索結果中都包含APA酒店。
  • 熱量都去哪兒了
  • 廣州日報:十問「錢去哪兒了」問出了什麼?
    原標題:十問「錢去哪兒了」問出了什麼?   土地出讓金、買彩票的錢、路邊停車費、水電「附加費」……今年以來,新華社新華視點欄目接連發出十篇「錢去哪兒了」的稿件,追問那些關係到千家萬戶巨量民生資金的去向和用途,引發社會各界強烈反響。追問「錢去哪兒了」,問的是權力的範圍和邊界,也是權力的透明度和陽光指數。
  • 攜程20歲,贏在哪兒又錯在哪兒丨稜鏡
    2013年回歸後,梁建章曾公開表示:去哪兒網是最大的競爭對手。百度控股的去哪兒異軍突起,將攜程拉下「機票預定第一」的寶座,2013年在納斯達克上市後,頗受資本市場青睞,估值很快飆升到30億美元以上。此後,去哪兒一邊擴大在機票預定業務上的領先優勢,一方面在酒店預訂領域發力,試圖重複「機票戰役」中的勝利。果真如此,攜程將失去OTA龍頭地位。
  • 謎團:伊巴卡到底飛哪兒去了?
    文/水清清  北京時間11月21日,NBA自由市場大門於早上7點正式打開,截至目前,坊間關注的一個焦點,伊巴卡的飛機到底飛哪兒去了
  • 詞曲作者詳解《時間都去哪兒了》背後故事
    馬年春晚,一首《時間都去哪兒了》感人至深。其實,這首由陳曦作詞、董冬冬作曲的歌曲2009年就創作完成了。這對「80後」夫妻沒想到的是,5年後這首歌不僅被網友評為「春晚最感動人心的節目」,更贏得了國家最高領導人的關注。  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索契接受俄羅斯媒體採訪時說:「今年春節期間,中國有一首歌,叫《時間都去哪兒了》。
  • 成年版「爸爸去哪兒」,《一路成年》有點偷懶了
    距離「限童令」的發布已經過去整整三年,曾帶給湖南衛視不少「高光時刻」的《爸爸去哪兒》,也在第五季後迎來了停播的命運。《一路成年》號稱成年版「爸爸去哪兒」,似乎是要走曲線救國的模式,但是第一集看完以後,硬糖君懵了。以做明星萌娃的思路做成年版親子節目行得通嗎?沒準行,但也不必完全照搬以前的套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