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驗目的
配製一組濃度分別為0.10mg/ml ,0.08mg/ml,0.06mg/ml ,0.04mg/ml ,0.02mg/ml,0 mg/ml的牛血清蛋白 (BSA)溶液,測定這組溶液的吸光度,得到蛋白質濃度對吸光度的一條標準曲線。測定未知蛋白質濃度樣品的吸光度,根據標準曲線得到蛋白質的濃度。
二、實驗原理
考馬斯亮藍(CBB)測定蛋白質含量屬於染料結合法的一種。考馬斯亮藍在游離狀態下呈紅色,最大光吸收在488nm;當它與蛋白質結合後變為青色,蛋白質—色素結合物在595nm波長下有最大光吸收。其光吸收值與蛋白質含量成正比,因此可用於蛋白質的定量測定。蛋白質與考馬斯亮藍結合在2min左右的時間內達到平衡,完成反應十分迅速;其結合物在室溫下1h內保持穩定。該法試劑配製簡單,操作簡便快捷,反應非常靈敏,靈敏度比Lowry法還高4倍,可測定微克級蛋白質含量,測定蛋白質濃度範圍為0~1 000μg/ml,是一種常用的微量蛋白質快速測定方法。
三、實驗過程
1.準備所需的藥品和儀器。
2.計算所需配製的溶液的量。
先配製1 mg/ml的牛血清蛋白(BSA)母液,再往母液中加入磷酸緩衝溶液(PBS )配製一組濃度分別為1.0mg/ml ,0.8mg/ml,0.6mg/ml ,0.4mg/ml ,0.2mg/ml的BSA溶液,再將這組溶液稀釋10倍,得到一組濃度分別為0.10mg/ml ,0.08mg/ml,0.06mg/ml ,0.04mg/ml ,0.02mg/ml的BSA溶液。計算第一步稀釋各組需要的BSA溶液及PBS溶液的體積。
3.具體操作過程。
用天平稱量1.00g牛血清蛋白(BSA ),溶於去離子水中,配成100ml的溶液,溶液的濃度為10mg/ml。用移液槍分別取100ul,80ul,60ul,40ul,20ul的BSA溶液,置於1.5ml的EP管中,再分別加入900ul,920ul,940ul,960ul,980ul的磷酸緩衝溶液(PBS)配成1ml的溶液,震蕩使溶液混合均勻。得到一組濃度分別為1.0mg/ml ,0.8mg/ml,0.6mg/ml ,0.4mg/ml ,0.2mg/ml的BSA溶液。
移液槍分別移取100ul剛配好的一組BSA溶液,置於1.5ml的EP管中,各加入900ul的PBS溶液,震蕩使溶液混合均勻。得到一組濃度分別為0.10 mg/ml ,0.08mg/ml,0.06mg/ml ,0.04mg/ml ,0.02mg/ml的BSA溶液。另外量取1ml的PBS溶液(BSA溶液濃度為0 mg/ml)作對照試驗。
用移液槍分別移取50ul配好的一組BSA溶液,滴加到孔板中,再分別加入200ul的考馬斯亮藍(CBB)。靜置10min後,用酶標儀測得這組BSA溶液的吸光度。
四、實驗數據及處理
測得的BSA溶液的吸光度如下:
用orgin作出吸光度對BSA濃度的關係曲線。
五、實驗結果分析
得到的吸光度對BSA濃度的關係曲線為y=3.09x+0.6807,R2=0.9541。可以看出吸光度—濃度的關係曲線中R2值較小,即測得的吸光度與濃度的線性不是很好。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兩點:一是移液槍的操作不是很熟練,二是移液槍在移液過程中存在著氣泡,使移的液體體積不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