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生活:黃酒含氨基甲酸乙酯就會致癌嗎?

2021-01-09 中國政府網

    近日,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對酒精飲品的檢測發現,一款紹興黃酒樣品中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縮寫EC)含量為0.26毫克/公斤,為測試樣本中的最高濃度,「古越龍山正宗紹興五年陳年花雕」「塔牌八年陳紹興加飯酒」「古越龍山三年陳釀紹興加飯酒」等3款產品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超過0.2毫克/公斤;其他13款黃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從0.08毫克/公斤到0.16毫克/公斤不等。由於氨基甲酸乙酯是一種可能性致癌物質,消息傳出後,「古越龍山」和「塔牌」雙雙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發酵食品中都有EC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主任郝鳳桐教授介紹說:「上世紀40年代之前,EC曾經被用作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及慢性髓性白血病,藥物商品名為烏拉坦。」在工業生產領域,EC主要用於塗料生產。而在食品工業領域,EC是以自然存在或自然生成方式存在,並非人為添加的產物。例如EC是菸草的天然成分,是威脅吸菸者健康的危險因素之一;EC也是發酵食品如麵包、酸奶、醬油等和酒精飲料中的副產物。

    「EC是由多種氨甲醯類化合物與乙醇自發反應所生成。」郝鳳桐解釋說,氨甲醯類化合物包括尿素、瓜氨酸、氨甲醯磷酸、氨甲醯天冬氨酸等,黃酒中90%的EC是在發酵過程中,由胺基酸分解而產生的尿素和乙醇反應生成。

    據郝鳳桐介紹,國際上從1943年即開始關注EC。2007年,在裡昂舉行的世界衛生組織專家會議上,通過對EC純品的風險評估,將EC歸為2A類物質,即對動物有較強烈的致癌作用,而對人體的致癌作用則未經科學論證。

    各國酒類EC含量標準不同

    「對黃酒中含有EC成分不必過於驚慌。」江南大學黃酒研究資深專家、釀酒科學與技術中心趙光鰲教授介紹,酒類中EC含量有高有低,但普遍存在。

    國際上對食品及酒類的EC含量控制規定各不相同,目前各國都沒有針對黃酒EC的限量標準,如果以白蘭地為例,加拿大要求EC小於400微克/升,法國、德國和瑞士的上限規定分別是1000微克/升、800微克/升和1000微克/升。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介紹,加拿大是首個就多種酒精飲品制定EC最高限量的國家。1985年,加拿大政府規定了各類酒中EC的限量標準:佐餐葡萄酒30微克/升、強化葡萄酒100微克/升、蒸餾酒150微克/升、烈性酒和水果白蘭地400微克/升。

    美國就當地生產的食品採取自願制定EC安全含量標準的做法,並已告知所有出口葡萄酒到美國的國家必須制定計劃以符合有關標準。歐盟目前沒有食品所含EC最高限量的協調標準,但有些成員國已定出酒精飲品的EC最高限量。近年,韓國也制定了葡萄酒的EC最高限量,為每30微克/升。

    目前,我國尚未頒布針對酒精飲料和發酵食品的EC限量標準。

    黃酒加熱EC含量會劇增

    中國人飲用黃酒習慣加熱,普遍認為這能讓酒的味道更醇厚。但是,有研究稱,3年以上的黃酒中的EC含量遠遠高於3年以下的新酒,而年分越高的黃酒,其中的EC含量也越高。

    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顧國賢在著作《釀造酒工藝學》一書中明確指出:釀造溫度越高,產生的EC越多;釀造時間越長,EC含量也會增加。書中明確表示,所抽測3年陳的黃酒EC含量為0.16毫克/公斤,而9年陳黃酒EC含量就增加到0.32毫克/公斤,30年陳的黃酒EC量則高達1.26毫克/公斤。

    對此,江南大學釀酒科學與酶技術中心主任徐巖證實,「加熱會讓EC含量劇烈增加」。

    「理論上來說,黃酒的溫度每升高10度,反應速度就快一倍,20℃的黃酒如果加熱到70℃,那麼EC含量理論上也將增加5倍。」不過徐巖也表示,由於衰減作用,最後70℃的黃酒中EC含量很可能只有20℃時的3倍左右。

    徐巖透露,世衛組織曾評估了EC的安全性,結果表明,一個體重為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攝入EC含量在0.3毫克以下都是安全的。也就是說,如果一瓶EC含量為0.2毫克/公斤的黃酒,體重為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喝上3斤半,也都在安全範圍內。不過,「如果加熱飲用,加熱的溫度將直接決定了安全飲用的範圍」。

    傳統工藝碰撞現代標準

    針對此次黃酒被曝「致癌」事件,有業內人士表示,這可能是傳統工藝與現代標準的碰撞。因為傳統工藝等原因,黃酒有些指標可能不符合現代標準。

    業內人士表示,針對傳統的純手工技藝的食品加工生產,一方面企業要加強自檢,另一方面,我國應積極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評價體系,及時地對食品安全事件開展危險性評價。

    郝鳳桐認為,近年來,我國科技工作者曾經對國內不同類型的77款(或批次)乾紅葡萄酒和17款乾白葡萄酒中EC含量進行測定,發現乾紅葡萄酒中EC含量範圍在7—26.8微克/升,乾白葡萄酒中EC含量範圍在6.4—21.58微克/升,並且提出葡萄酒安全標準限量指標建議:EC限量範圍為≤30微克/升。

    據悉,目前,我國食品安全部門正在為制定氨基甲酸乙酯標準進行風險評估。業內人士認為,黃酒氨基甲酸乙酯事件有助於加快我國氨基甲酸乙酯標準的制定,這對於促進傳統工藝產品的健康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作用。(記者 李穎)

相關焦點

  • 致癌物質氨基甲酸乙酯讓古越龍山很受傷
    致癌物質氨基甲酸乙酯讓古越龍山很受傷   古越龍山生產的黃酒被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檢測出含有較高分量的可能致癌的氨基甲酸乙酯,上周五大幅下跌4.2%後,他們擔心這一消息經過周末發酵,本周股價可能繼續大跌。不僅僅是黃酒,其他白酒品牌也擔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酒類股現在聞「氨基甲酸乙酯」色變。
  • 古越龍山回應致癌論:氨基甲酸乙酯源自天然發酵
    黃酒行業上市公司古越龍山(600059,收盤價14.59元),也因為兩款產品檢出含有致癌物,被捲入食品安全風波中。  據報導,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測試7類36款酒精飲品,其中3款來自浙江的產品被檢出含有較高分量的可能致癌的氨基甲酸乙酯。其中,古越龍山就佔到2款。
  • 氨基甲酸乙酯為何物?
    氨基甲酸乙酯又名尿烷,是發酵食物和酒精飲品在發酵或貯存過程中天然產生的汙染物。氨基甲酸乙酯過去曾用於人類醫藥用途,但因為含有毒性且療效欠佳已被禁用。不同的酒精飲品檢出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不一,例如烈酒(特別是由櫻桃、杏和梅等核果製造的烈酒)的含量一般較高,而啤酒的含量則偏低,過往研究報告中的水果白蘭地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平均值達啤酒的600倍以上。
  • 「黃酒風波」虛驚一場氨基甲酸乙酯含量低於相關酒類標準,專家稱...
    數據來源: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2009年發布的《本地發酵食物含氨基甲酸乙酯的情況》製圖:蔡華偉  近日,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對36款東方風味的酒類飲品樣本進行了測試,其中包括16款紹興酒(包括花雕、女兒紅、加飯酒、黃酒)、8款糯米酒及12款梅酒產品。
  • 古越龍山被指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偏高
    網易財經6月15日訊 據香港明報15日報導稱,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測試7類34款酒精飲品,其中3款聲稱來自浙江的產品,被檢出含有較高分量的可能致癌的氨基甲酸乙酯。
  • 喝酒會致癌嗎?告訴你那些含有「氨基甲酸乙酯」致癌物的酒!
    那麼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擺在酒友面前——喝酒,會致癌嗎?瀟灑肆意者或許會自嘲一句:「飯後一杯酒,活到九十九。」也許多人雖知道酒乃傷肝之物,仍抵擋不住酒蟲誘惑。例如嗜酒如命的古龍,多次戒酒不成,最終導致肝癌,病逝於醫院。
  • 氨基甲酸乙酯與葡萄酒安全
    氨基甲酸乙酯可令實驗動物患上各類癌症。二零零七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把氨基甲酸乙酯重新分類為第 2A組("可能令人類患癌的物質")。      不同種類的酒精飲品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差異很大,例如過往研究報告中的水果白蘭地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平均值達啤酒的600倍以上。
  • 原甲酸三乙酯
    原甲酸三乙酯(triethyl orthoformate)是一種醫藥中間體,也是一種可用於聚氨酯體系的除水劑。原甲酸三乙酯別名為三乙氧基甲烷,分子結構式為CH(OCH2CH3)3,分子式為C7H16O3,分子量為148.2,CAS編號為122-51-0。
  • 分子保健酒中的可能致癌物EC,含量不得超過多少?來看標準
    但不少人對分子保健酒的定義和種類,以及該種酒中「很可能致癌物EC的含量」的最大限量值等信息,並不清楚,直接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那麼,分子保健酒到底是什麼?分子保健酒中的很可能致癌物EC的含量不得超過多少?要弄清楚這些問題,一起來看看團體標準《分子保健酒》(徵求意見稿)。
  • 聚氨基甲酸酯主要用途
    由於聚氨酯含有強極性氨基甲酸酯基團,調節配方中NCO/OH的比例,可以製得熱固性聚氨酯和熱塑性聚氨酯的不同產物。按其分子結構可分為線型和體型兩種。體型結構中由於交聯密度不同,可呈現硬質、軟質或介乎兩者之間的性能,具有高強度、高耐磨和耐溶劑等特點。 在高鐵防水施工中,通常使用以「聚脲材料」做成的塗層。
  • 威猛先生被指含致癌成分,含檸檬烯的產品還能用嗎?
    威猛先生被指含致癌成分,含檸檬烯的產品還能用嗎?這一常用作香料的成分,真的有致癌風險嗎?  近日,一則「威猛先生在英國被指致癌」的消息被各媒體轉載,消息將「有害」矛頭直指清潔劑中成分——檸檬烯。這一常用作香料的成分,真的有致癌風險嗎?
  • 江西星火廠正矽酸乙酯進軍日本
    2006年11月29日 收藏 江西星火有機矽廠在認真做好國內有機矽市場銷售的同時,積極開拓國際市場,近日,首批60噸正矽酸乙酯銷往日本市場
  • ...關於註銷泰州市努而成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等企業對羥基苯甲酸丙酯...
    對除生產對羥基苯甲酸丙酯、次氯酸鈉、過氧化氫外,還生產其他產品品種的獲證企業,所在地省級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刪除生產許可證書中「對羥基苯甲酸丙酯、次氯酸鈉、過氧化氫」產品範圍,按照《關於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質檢食監函〔2010〕114號)規定更換生產許可證書並重新編號。證書有效期不變。
  • 馬兜鈴酸致癌?哪些中藥含馬兜鈴酸?
    最近幾天,一個關於「馬兜鈴酸致癌」的話題令醫療圈不淡定了。馬兜鈴酸是什麼?馬兜鈴酸真的致癌嗎?哪些中藥含馬兜鈴酸?  據港媒報導,2017年10月19日,臺灣長庚醫院的一項研究結果問世了,研究人員在分析了98名肝癌患者基因的基礎上,發現有80%和馬兜鈴酸關係密切:76名患者的肝癌基因中含有「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
  • 黃酒的作用 黃酒的飲用禁忌有哪些
    黃酒是中國傳統的保健酒,黃酒的度數要比白酒低一些,很多人都喜歡喝黃酒。很多人只知道喝黃酒對身體好,可是細究,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今天小編跟大家聊一聊黃酒的作用、黃酒的禁忌有哪些以及黃酒的飲用方法有哪些。一起了解一下吧。黃酒的作用預防感冒在冬季,喝黃酒宜飲。在黃酒中加幾片薑片煮後飲用,能有效抵禦寒冷的刺激,預防感冒。
  • 小夥被蜈蚣咬傷喝雄黃酒解毒:結果反中毒
    昨日,29歲黃陂居民朱先生在樓下散步時不慎被蜈蚣咬傷腳趾,他想起以前看電視劇裏白娘子飲雄黃酒的情結,以為雄黃酒「驅妖避邪」,於是喝雄黃酒解毒,卻「中毒」更深。專家提醒,喝雄黃酒等同吃砒霜,市民們切勿模仿。6月8日下午3點多,朱先生穿著拖鞋在樓下的小區裡散步,無意中踩到一條軟軟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