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保健酒中的可能致癌物EC,含量不得超過多少?來看標準

2021-01-09 食品視界

來源:百家號-食品視界 / 作者:秋豐

保健品在減少醫療費用開支、提高百姓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數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近20年來,保健食品的品種層出不窮,如分子保健酒就是其中之一,且受到消費者熱烈關注。

但不少人對分子保健酒的定義和種類,以及該種酒中「很可能致癌物EC的含量」的最大限量值等信息,並不清楚,直接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

那麼,分子保健酒到底是什麼?分子保健酒中的很可能致癌物EC的含量不得超過多少?要弄清楚這些問題,一起來看看團體標準《分子保健酒》(徵求意見稿)。

人參保健酒

分子保健酒的定義及分類

在眾多的保健食品中,分子保健酒受關注度越來越高。近期,就團體標準《分子保健酒》(徵求意見稿),廣東省食品流通協會公開徵求意見。

該標準意見稿指出,分子酒是以可食用或藥食兩用(或符合相關規定,下略)物質為主要原料,經冷凍乾燥技術製成凍乾粉後、加入白酒基酒中,進行超聲萃取、高速離心、分子篩分離、分子蒸餾等分子技術,去除有害物質,再經調配、混合、加工製成的、具有明顯特徵風味及有效成分的飲料酒。

而分子保健酒為分子酒的一種,是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經註冊或備案,並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分子酒。該種保健酒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

櫥櫃中的保健酒

根據所用原料不同,分子保健酒分以下4類:

植物類分子保健酒:以食用或藥食兩用植物的花、葉、根、莖、果為主要原料,具有明顯植物香及有效成分的分子保健酒。

動物類分子保健酒:以食用或藥食兩用動物及其製品為主要原料,具有明顯動物脂香及有效成分。

動植物類分子保健酒:同時利用動物、植物有效成分製成的分子保健酒。

其他類分子保健酒。

分子保健酒中的可能致癌物,含量不得超過多少?

近年來,包括保健酒在內的酒類產品,曾被質疑含有「很可能致癌物EC」,消費者對此表示擔憂。

灌裝線上的保健酒

根據致癌危險程度,致癌物分為4類(級):1類(級),對人致癌性證據充分;2類:2A級(對人很可能致癌),2B級(對人可能致癌);3類,可疑對人致癌;4類,對人很可能不致癌。

EC即氨基甲酸乙酯的簡稱,是一種天然產生、廣泛存在於發酵食品和酒精飲料中的化學物質,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2A類致癌物。

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指出,人體從食物和酒精飲品中攝入的氨基甲酸乙酯總量過高,則有潛在健康風險。

新的證據表明,人體長期接觸EC,可能導致神經系統紊亂。

作為一種保健品,分子保健酒的安全質量首先要有保障,才能起到保健作用。團體標準《分子保健酒》意見稿規定,有害物質氨基甲酸乙酯(很可能致癌物)的含量不得超過30微克/公斤(億分之三)。

相關焦點

  • 油炸食品中的丙二醛致癌?
    美國毒理學計劃(NTP)有研究對一組大鼠進行長達2年的飼養,每次餵養量為150mg/kg,也沒有明確的致癌證據。有些動物實驗中也發現丙二醛會引起一些不良反應,但都是極大劑量的,這與人們平時的實際情況相差很大。
  • 熱飲杯蓋致癌嗎?
    目前,美國FDA在21CFR 177.1640規則中規定:使用聚苯乙烯及橡膠改性的苯乙烯聚合物的食品包裝,苯乙烯單體的殘留量不超過1%,但如果接觸脂肪類食品時,苯乙烯單體的殘留量不超過0.5%;歐盟對聚合物中的苯乙烯單體沒有限量規定,僅通過總遷移量60毫克/千克對所有不易揮發的殘留物進行了限定;日本對食品包裝材料中苯乙烯單體遷移的限值沒有限量規定。
  • 牙膏中三氯生成分被疑致癌 波及高露潔佳潔士
    普通人很少知道,三氯相關公司股票走勢生是一種廣譜抗菌劑,廣泛被添加在牙膏、肥皂、除臭劑、漱口水、剃鬚膏等日化用品中。其中,牙膏更是三氯生的添加「大戶」。  近日國外媒體報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與美國環境保護署正在評估三氯生的安全性,於是微博上一則關於「牙膏中的三氯生可能會致癌」的消息不脛而走。
  • 溫度超過100℃味精就會致癌? 味精究竟是什麼東西?
    溫度超過100℃味精就會致癌? 味精究竟是什麼東西?時間:2017-05-18 11:50   來源:真相問答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溫度超過100℃味精就會致癌? 味精究竟是什麼東西? 味精要是真有這麼大危害,國家怎麼會允許售賣?
  • 155-160的女人,標準體重是多少?超過這個數字可能就沒有女人味
    文章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喜歡的朋友歡迎點讚收藏加關注導語:155-160的女人,標準體重是多少?超過這個數字可能就沒有女人味對於女性來說,體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過重的話,可能看上去不太美觀,不僅如此,平時生活的時候也不是很方便,雖然她們平時都想要擁有一個苗條纖細的身材,但是經常還是會忍不住自己的嘴。
  • 百事可樂或致癌? 專家:每天喝千瓶才可能致癌
    專家:每天喝千瓶才可能致癌   可口可樂採用新工藝降低「致癌物」,百事可樂尚未回應  《可口可樂致癌物含量中國為美國14倍》追蹤  昨日,本報報導了可口可樂「致癌物」含量雙重標準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實際上,被媒體踢爆「致癌門」的並非只有可口可樂,另一大國際飲料巨頭百事可樂也在名單之上。昨日,可口可樂已經表示將在全球範圍內執行與美國加州同樣的新工藝,以此降低4-甲基咪唑含量。
  • 氡含量超標可能致癌 廣東氡溫泉今冬冷場(圖)
    去年11月各大媒體公布廣州東部某地氡含量超標可能致癌的消息更是讓氡溫泉備受打擊:在冬季溫泉旺季,氡溫泉卻出現了「冷場」。  氡溫泉到底是否有害?目前國家對氡溫泉的含量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記者採訪的多位專家也是說法不一,有人說只要吸入氡就會有害;有人說氡溫泉完全無害,這在實踐中早已得到證明。
  • 自製藥酒的四條金標準,不要一不小心製成了毒藥
    根據有關職能部門對現場殘留物進行檢驗,這些自配藥酒中含有雪上一枝蒿甲素、烏頭鹼等毒性成分,最終判定是由這些毒性成分導致的藥酒中毒。一時之間,在家自製藥酒的老爺子都人人自危,咱辛辛苦苦泡的藥酒還能喝不?那藥酒到底是保健品還是藥品?自製藥酒要注意什麼?今天超哥就聊聊藥酒的這些知識點。
  • 如果培根致癌,那麼蔬菜致癌的可能更大|蔬菜中的亞硝酸鹽最多
    如果你還對它們懷有完全敵意的話,另一個事實可能會讓很多人不願意接受:硝酸鹽\亞硝酸鹽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的任何角落,蔬菜中的含量比加工肉類更高,人類唾液中也存在硝酸鹽和亞硝酸鹽。自那時以來,超過50項研究和多個國際科學機構對硝酸鹽與癌症和人類死亡率之間的可能聯繫進行了調查,但未發現任何關聯。更令人驚訝的事實就是,硝酸鹽\亞硝酸鹽對人體居然有很多益處:→舒緩血壓,加持心血管健康前面說到,人體內有一個很好的氮循環,血漿中的硝酸鹽被主動泵入唾液中,唾液被唾液細菌轉化為亞硝酸鹽,然後吞咽,再從胃腸道吸收。
  • 健康|經常使用保鮮膜會致癌?專家這樣說
    近日,有傳言表示經常使用保鮮膜會致癌,這則傳言是真的嗎?對此,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專家委員會委員阮光鋒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只要符合《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鮮膜》《食品安全標準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用添加劑使用標準》(GB9685—2016)等相關國家標準的產品,就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更不會致癌。
  • 觀賞魚飼料如何選購,蛋白質含量的多少一定是衡量價值的標準麼?
    究竟什麼才是魚飼料選購的標準呢?我們從成分上來看,魚糧的組成成分大多數有:魚粉丶小麥粉丶幹蝦粉丶螺旋藻丶海藻粉丶胡蘿蔔素以及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基本上所有的魚糧在成分是來看都是大同小異的,而最直觀的就是其組成佔比:蛋白質含量丶脂肪含量丶纖維含量以及水分。而魚飼料的直觀組成佔比中,蛋白質的含量越高的魚飼料越就越貴。
  • 經常使用保鮮膜會致癌,是真的嗎?最好避開油和酒
    3級致癌物為動物和人群研究的致癌證據都不充分,或動物實驗證據充分,但人群研究則明確無致癌作用。而氯乙烯單體則是的1級致癌物,是證據比較充分的人類致癌物。我國標準食品包裝用聚乙烯樹脂衛生標準(GB9681-1988)規定,食品包裝用聚氯乙烯成型品種氯乙烯單體的含量不得超過1毫克/千克。
  • 百事可樂或致癌 專家說每天喝千瓶才可能致癌
    昨日,可口可樂已經表示將在全球範圍內執行與美國加州同樣的新工藝,以此降低4-甲基咪唑含量。而百事可樂中國公司昨日已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稱,所使用的焦糖色素是安全的,但對於是否在中國和美國是雙重標準並未正面回復。
  • 10款中6款有「毒」!這種家庭必需品被曝含致癌化學物
    但很多人可能想像不到,當孩子在地墊上連滾帶爬時,一種具有致癌風險的化學有害物質——甲醯胺,可能正在悄悄侵襲孩子的健康。10款地墊中6款帶「毒」多數售價偏低有醫學研究表明,甲醯胺被吸入或接觸滲透進入人體會損傷血液和神經系統,並有致癌風險。歐洲化學品管理局將甲醯胺歸類於具有生殖毒性物質。
  • 「致癌星巴克咖啡」 1天喝多少杯會致癌?
    ­    這兩天,朋友圈裡一篇關於「美國加州法院裁定星巴克必須標明致癌警告的判決」文章火了。裁決的依據是,咖啡含大量丙烯醯胺,該物質易致癌。記者採訪業內人士了解到,我們生活中的各種食品中都或多或少含有該物質,不過劑量較小,無需驚慌。正常情況下,一天喝2杯咖啡,也並無大礙。
  • 衛生部公告七月起禁止在麵粉中使用致癌溴酸鉀
    日美科學家在多年前的實驗中,已發現溴酸鉀是一種致癌物質,過量食用會損害人的中樞神經、血液及腎臟。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也已將該化合物列為致癌物質。在衛生部最新公告發布之前,我國規定麵粉烘焙物中溴酸鉀殘餘量不能超過30個PPM(最大使用量0.03g/kg)
  • 千滾水、隔夜水不致癌!真正會致癌的,反而是國人常喝的這種水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早就將超過65℃以上的食物,規劃為2a類致癌物。65℃以上的水、食物,不是絕對會致癌,但卻對人體可能存在致癌性,與其最為相關的就是食管癌和胃癌。、酒精來說,都已經明確了致癌性質,而不同的人接觸致癌可能也都不同,有人一輩子吸菸也沒有患癌。
  • 礦泉水新國標將首次規定溴酸鹽限值 溴酸鹽可能致癌
    溴酸鹽在國際上被列為可能對人致癌的物質。   企業用臭氧殺菌所致   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由於早期我國很少使用臭氧對水進行消毒,因此《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未制定溴酸鹽限量要求。但近年來,礦泉水企業普遍採用臭氧殺菌工藝,使得「溴酸鹽現象」凸顯出來。
  • 牙膏中三氯生成分被疑致癌 高露潔等受波及
    說起「三氯生」這個化學名稱,許多人肯定一頭霧水,不知為何物?但如果提起牙膏,卻幾乎是人人必備的東西。普通人很少知道,三氯生是一種廣譜抗菌劑,廣泛被添加在牙膏、肥皂、除臭劑、漱口水、剃鬚膏等日化用品中。其中,牙膏更是三氯生的添加「大戶」。
  • 廣西飲用水檢出三氯甲烷超標 該物質可能致癌
    桶裝水中亞硝酸鹽的汙染可能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可能來自桶裝水生產企業的水源汙染,水源附近土壤中大量施用硝酸鹽肥料等造成硝酸鹽含量高,部分硝酸鹽在水體微生物的作用下轉化為亞硝酸鹽;另一方面是生產過程的微生物控制不當,成品水中微生物含量高,將水中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造成亞硝酸鹽含量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