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公告七月起禁止在麵粉中使用致癌溴酸鉀

2020-12-05 華夏經緯網

中新網616日電 據廣州日報報導,衛生部日前發布《2005年第9號公告》,禁止一種名為「溴酸鉀」的食品添加劑在小麥粉中的使用,立刻在麵粉行業中引起了震動。據悉,國內許多麵粉企業仍在使用溴酸鉀作為添加劑。衛生部這一公告稱,根據溴酸鉀危險性評估結果,決定自200571日起,取消溴酸鉀作為麵粉處理劑在小麥粉中使用。

 

  日美科學家在多年前的實驗中,已發現溴酸鉀是一種致癌物質,過量食用會損害人的中樞神經、血液及腎臟。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也已將該化合物列為致癌物質。實際上世界衛生組織在幾年前就已經建議禁止使用溴酸鉀,歐洲國家目前也已不再使用。

 

  世衛早已禁止使用溴酸鉀

 

  衛生部這一公告稱,根據溴酸鉀危險性評估結果,決定自200571日起,取消溴酸鉀作為麵粉處理劑在小麥粉中使用。此前按照《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1996)使用溴酸鉀的食品可以在產品保質期內繼續銷售。廣東省質量監督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尚未正式接到有關方面的通知,因此並沒有相應的措施出臺。

 

  某國內大型麵粉生產單位生產的麵粉專供星級賓館使用,該企業負責人透露,目前國內有正規麵粉廠家數千家,加上一些不正規的麵粉中小企業和作坊等,大概在兩萬家左右。在衛生部最新公告發布之前,我國規定麵粉烘焙物中溴酸鉀殘餘量不能超過30PPM(最大使用量0.03gkg),即每公斤中不能超過30毫克。如果超過,就將對人體產生較大危害。使用了溴酸鉀後的麵粉和麵包的一致特徵是,麵粉更白,製作出來的麵包更具有彈性和韌性,發酵得漂亮。

 

  某麵粉企業銷售經理稱,如選用優質小麥粉生產麵粉也可達到使用溴酸鉀的效果,但成本將大大提高,而且我國此前並不限制使用溴酸鉀,因此許多企業都把溴酸鉀作為麵粉處理劑的首選。正規麵粉企業尚能夠保證不超標,但一些中小企業就難監管了。

 

  麵包中溴酸鉀殘餘量難監管

 

  目前,溴酸鉀的使用有兩種流程,一是在麵粉生產過程中使用,一是在麵包製作過程中添加。研究發現,溴酸鉀高溫下可以轉化為溴酸鹽,正規大型麵粉企業對麵粉烘焙溫度和溴酸鹽在烘焙物中的殘餘量都有嚴格標準。但知情人士稱,由於各個企業烘焙技術不同,對於溴酸鉀在麵包中殘餘量多少難以做到真正的監管。

 

  某麵粉企業經理稱,麵包是否含有溴酸鉀從外觀上很難判斷,只有通過物理檢測方法才能檢出來。記者了解到,現在麵包外包裝上,基本都寫著無食品添加劑,但其實一些不正規的麵包加工廠或非法經營的小作坊根本不可能做到這一點。(周祚)

相關焦點

  • 甘肅7月1日起麵粉禁止添加可能致癌物質溴酸鉀
    本報訊(記者 張隆)     記者6月28日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獲悉,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統一部署,從2005年7月1日起,《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中取消溴酸鉀作為麵粉處理劑使用,因為溴酸鉀危險性評估結果表明,添加溴酸鉀可能致癌。
  • 7月1日起麵粉禁用溴酸鉀 買麵包最好選正規產品
    荊楚網消息(楚天金報)(記者柯銳)衛生部近日最新公告,禁止一種名為「溴酸鉀」的食品添加劑在小麥粉中的使用。專家提醒消費者:購買麵包時最好選擇正規廠家的產品。日前,衛生部發布2005年第9號公告稱,根據溴酸鉀危險性評估結果,決定從今年7月1日起,取消溴酸鉀作為麵粉處理劑在小麥粉中使用。
  • 麵粉添加劑溴酸鉀禁用始末
    長期以來溴酸鉀一直是麵粉添加劑家族的重要成員,對麵粉具有特殊、高效的改良效果。近年來,溴酸鉀致癌性被廣泛證實。WHO已經通報全世界溴酸鉀是致癌物質,許多國家已經或正在禁止使用。我國也於2005年7月1日起全面禁止使用溴酸鉀作為麵粉處理劑。
  • 7月1日起食品中禁用溴酸鉀 麵包口感鬆軟要慎買
    傷腎致癌「溴酸鉀」被衛生部紅牌罰下7月1日起食品中禁用此種軟化添加劑———  明起,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將不得再使用「溴酸鉀」。這種在面點行業普遍使用了九十餘年能起到強筋劑作用的食品添加劑,由於可能致癌日前被衛生部叫停。
  • 禁用「溴酸鉀」麵包會漲價?
    本報昨日A1版頭條《麵粉也含致癌物質?》見報後,引起了市民的強烈反應,大家對麵粉製品產生極大的疑問:現在是不是所有的蛋糕和麵包都不能吃了呢?如何辨別安全的麵粉製品?「溴酸鉀」在哪些食品中存在?針對這些問題,記者隨即採訪了麵粉行業的從業人士及有關專家。
  • 溴酸鉀禁用作麵粉處理劑
    時報訊  (記者朱蕾 通訊員左宜弘 吳胡微)警惕添加溴酸鉀的「高強度精白」麵粉!添加溴酸鉀的麵粉有害身體健康,嚴重的將致癌。日前,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出緊急通知:7月1日起,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不得在食品生產過程中使用溴酸鉀;在這一日期前生產的小麥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生產的產品,可在保質期內繼續銷售。這是記者昨日從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獲悉的。
  • 美國進口「品客」薯片被曝使用違禁添加劑溴酸鉀
    其中,美國寶潔公司的「品客」薯片再次被檢出使用了國內禁用的添加劑溴酸鉀。進口食品的安全性再次受到質疑。杭城各大超市有無進口品客薯片在售?記者為此走訪了市內各大超市和賣場。  「美國品客」和「中國品客」  區別在於是否使用「溴酸鉀」  「品客」是一個擁有20多年歷史的老品牌,一直得到許多年輕消費者的喜愛。
  • 天天吃的麵包竟然致癌!11歲男孩被查出腎癌晚期,父親痛哭後悔
    事實上,正規、合格的麵包是沒有致癌風險的,但一些添加了違法添加劑的麵包,不得不讓人警惕。2018年,印度發布指令,全面禁止將溴酸鉀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在任何食品中。追溯源頭,是因為在印度首都新德裡多家麵包品牌生產的烘焙食品被檢測出致癌的化學物溴酸鉀,這些麵包品牌包括一些知名的快餐、麵包店。
  • 麵粉疑含溴酸鉀追蹤 西安市場未檢出含溴酸鉀麵粉
    2017年12月10日,華商報刊發《你家吃的麵粉安全嗎?》,檢測5份麵粉一份疑似含有溴酸鉀。報導刊發後,西安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高度重視,立即對市場上的麵粉進行檢查、抽檢,27日華商報記者獲悉,西安市場未檢出含溴酸鉀麵粉。  《你家吃的麵粉安全嗎?》
  • 品客薯片再次被檢出使用可致癌添加劑溴酸鉀
    曾經幾次上黑榜的美國寶潔公司的進口「品客」薯片,再次被檢出使用了國內禁用的可致癌添加劑溴酸鉀。記者昨日走訪廣州市場發現,進口品客薯片在廣州個別超市和便利店仍然有售。  記者注意到,曾經幾次上黑榜的美國寶潔公司的「品客」薯片,這次又有酸奶油洋蔥味和比薩味兩種不合格,不合格原因是添加劑溴酸鉀超標。
  • 溴酸鉀事件 饅頭、蛋糕、麵條仍可放心吃
    N《廣州日報》供稿  本報訊「麵粉處理劑溴酸鉀可能致癌」的消息引起公眾的強烈反應,現在是不是所有的蛋糕和麵包都不能吃了呢?麵粉行業的有關專家解釋說,其實溴酸鉀在高溫下可以轉化成對人體無害的溴化鉀(溴化鹽類),溴酸鉀作為強筋劑,主要用在麵粉和麵包製作中,因此,市民還是可以放心食用蛋糕、麵條、饅頭等麵食品的。
  • 西安市食藥監局抽檢市場上麵粉 未檢出含溴酸鉀麵粉
    去年12月10日,華商報A03版刊發了《你家吃的麵粉安全嗎?》一文,檢測5份麵粉,一份疑似含有溴酸鉀。西安市食藥監局高度重視,立即對市場上的麵粉進行檢查、抽檢,昨日,華商報記者獲悉,未檢出含溴酸鉀麵粉。據了解,西安市食藥監局安排蓮湖區食藥監局對小南門早市流動攤點的散裝麵粉進行抽樣檢測,共送檢四個批次,全部合格。
  • 你家吃的麵粉安全嗎?檢測5份樣本1份有致癌物
    張先生於是帶著自家買的多種食品,包括幾種麵粉、幾種大米、部分調味品等,到陝西中食安第三方監管有限公司實驗室進行檢測。結果顯示,一種麵粉中檢測出致癌物溴酸鉀。「這些麵粉有的是超市買的 ,有的是朋友送的,也有自由市場買的,都放在一樣的保鮮盒裡。」張先生說,想不起來這些麵粉是從哪買的,他回家立即把那盒檢出問題的麵粉扔了,以免影響他和家人的健康。溴酸鉀能食用嗎?
  • 江蘇省常州巨星飲料中L-精氨酸含量超標達50%
    香港文匯報報導,蒸烤饅頭中添加洗衣粉、工業染料加工滷鴨、辣椒粉中添加蘇丹紅……上述這些聳人聽聞的食品加工方法,最近在中國國家9部委聯合打擊非法食品添加物質專項整治中被曝光。中國目前已展開為期約5個月的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而中國衛生部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與衛生監督局副局長蘇志11日坦言,「從全國情況來看,食品安全形勢仍不容樂觀」。
  • 麵粉中含有什麼添加劑?麵粉中的添加劑安全嗎?
    麵粉製作的麵條,麵包,饅頭等主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基本和最普遍的食物之一,許多食客都不知道麵粉這麼簡單的東西,在包裝的一側往往有一長串配料。 雖然其中一些添加劑名稱長得令人印象深刻,但大多數都起著相對簡單和無害的作用。
  • 衛生部關於執行禁止進口和銷售發生狂牛症國家牛肉食品公告中有關...
    為防止狂牛症傳入我國,衛生部和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已於3月27日聯合發布公告,禁止進口和銷售發生狂牛症國家的牛肉食品,現就衛生部門在公告執行中的有關問題補充通知如下:  一、自公告之日起,禁止進口和銷售來自發生狂牛症國家的具體產品為:牛的腦、脊髓、眼、牛肉、牛骨、牛內臟、牛胎盤及其用上述原料加工製成的食品,包括牛肉漢堡、牛排、牛肉罐頭、牛肉香腸、牛肉鬆、明膠、胺基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