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用「溴酸鉀」麵包會漲價?

2020-12-06 搜狐網

  本報昨日A1版頭條《麵粉也含致癌物質?》見報後,引起了市民的強烈反應,大家對麵粉製品產生極大的疑問:現在是不是所有的蛋糕和麵包都不能吃了呢?如何辨別安全的麵粉製品?「溴酸鉀」在哪些食品中存在?針對這些問題,記者隨即採訪了麵粉行業的從業人士及有關專家。據業內人士解釋,「溴酸鉀」作為強筋劑,主要用在麵包製作中,因此,市民還是可以放心食用蛋糕、麵條、饅頭等低柔韌度的麵食品的。

  本報記者陳海玲、周祚、李婧、林曉麗

  現場品牌麵包店生意大多未受影響

  記者昨天走訪了市區多個地段的麵包店。下午6時正是下班時間,在一些知名品牌麵包店裡,買麵包糕點的人還是不少。一名店員告訴記者,前來買麵包的市民與往常相比,並沒有減少多少,不過有很多顧客在買麵包時,都會詢問一下麵粉的來源。記者看到,不少顧客在挑選麵包時,都特別留意了包裝上的成分說明。

  大酒樓稱從未在糕點中加溴酸鉀

  記者昨日了解到,廣州酒家、蓮香樓、泮溪酒家等著名酒樓的麵粉都是從信譽良好的廣州某大型麵粉廠購買的,至於麵粉本身是否含有「溴酸鉀」,他們並不知道。但這些酒樓均表示在製作糕點過程中沒有添加「溴酸鉀」。

  鄉鎮麵粉廠麵粉價格低得可疑

  據透露,目前,麵粉價格參差不齊,不正規的麵粉廠可以根據客戶的價格需求提供不同質量的麵粉。正規廠家的麵粉價格為每公斤1.6元~1.8元,而有些鄉鎮麵粉廠的麵粉每公斤只需1元左右,甚至更低。

  為什麼鄉鎮麵粉廠的麵粉可以賣得這麼便宜呢?業內人士認為,很可能是在原材料裡做了手腳。如選擇劣質小麥粉,加上添加劑使得製作的麵粉更白。但是,一般消費者並不能從成品中辨認出麵粉的質量。

  警惕一捏就扁的「菠蘿包」

  時下,麵包店遍布廣州的街頭巷尾,有低價的,也有高檔的。據業內人士介紹,雖然同一品種的麵包大小差不多,但是價錢卻相差好幾倍。

  如有的麵包店的「菠蘿包」一個賣5角,但很輕,且一抓在手裡就扁了;有的麵包店賣到2元,但很重實。便宜、重量輕的麵包是添加了膨化類的添加劑,甚至是用劣質的麵粉製成的。

  預測不加「溴酸鉀」麵包難得白又韌

  全國烘焙業公會副會長周發茂昨日告訴記者,「溴酸鉀」是麵粉業內使用非常普遍的添加劑,它能增加麵筋強度,令品質不良的麵粉發酵製成麵包時容易成形、脹大,不易塌陷,同時會令麵粉增白,目前還沒有比之作用更明顯的添加劑可以替代。

  國內面包的韌度可能下降

  但動物實驗證明「溴酸鉀」毒性比氯酸鹽更強,誤服後容易引發嘔吐、腹瀉、腎臟障礙,可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血症,並會導致腎癌,國際上都已禁用。

  周發茂表示,國家衛生部此番下發的禁令對保護國民健康將起到重要作用,但國內較大規模的麵粉廠應該可以使用「溴酸鉀」的替代品,而小企業則很難辦到,在監管加強的情況下,國內銷售的麵包韌度和形狀應會有所下降和改變。

  國產小麥粉大多未達優質水平

  「如果不用『溴酸鉀』等添加劑能否使麵包保持又白又韌?」對此,周發茂表示「只有靠高品質的麵粉」,但目前我國國產的小麥粉卻大多達不到優質水平,除非進口。

  據悉,中國雖是全世界小麥單產量最大的國家,目前我國1公頃小麥單產量可達到3.29噸,而世界上小麥最大的出口國———美國才2噸。但我國的小麥中只有10%~20%為優質小麥。如果不使用優質的小麥做麵粉,其烘焙產品的品質就不會太好。

  優質小麥粉1包要貴10多元

  據介紹,美國向來以出產優質的小麥出名,如果選用的是優質小麥粉,每包(25公斤)要90多元,而同類較差的小麥粉每包(25公斤)只要80多元。不要小看這10多元的差價,現在有的麵粉廠每天用的小麥粉是以噸計的,用了「溴酸鉀」就能使他們大大降低成本。

  據悉,國際小麥進口價已比去年同期上漲20%~30%,但麵粉價格卻一直在原水平徘徊,麵粉的質量很難提高。業內人士甚至預測,如果暫時找不到「溴酸鉀」的替代品,優質麵粉的價格又高,可能導致烘焙企業的成本和麵包等麵食價格的上漲。

  加強監管麵包的製作過程最難管

  對於衛生部發出公告禁止小麥粉(麵粉)中使用「溴酸鉀」,廣東省質監局副局長任小鐵表示,7月1日後,質監部門在安排小麥粉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時將加入此項。

  廣州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負責食品檢驗的吳主任告訴記者,以前在麵粉常規檢驗中很少檢測「溴酸鉀」含量。但她明確地表示,市質檢所對7月1日起生產的麵粉進行常規檢測時,將把「溴酸鉀」這個項目添加進去,如果發現麵粉中含有「溴酸鉀」,該麵粉產品將被判定「不合格」,但如果被檢驗的麵粉生產日期是7月1日以前的,只要在舊標準限定的30毫克/公斤以內就可以過關了。

  市質監局有關負責人回應說,如果省裡要求,按照以往的慣例,他們將會組織對市場和生產工藝流程中的「溴酸鉀」進行抽檢。而據專家稱,目前最難有效監管的倒不是麵粉企業,而是麵包的製作過程,即麵包房和麵包作坊中的情況難以完全監控。

  特別提醒吃麵條、饅頭要注意辨色

  標準面:黑的才更有營養

  衛生部食品添加劑技術監察委員會一位70多歲的老專家說:「過去我們的標準面是黑色的,黑的面所含的微生物更多,才更有營養。」但專家同時也提醒,麵粉也並非越黑越好。

  好麵條:湯水應該是清的

  在採訪中,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真正的好麵條軟而有彈性,煮了這樣的麵條後的湯水應該是清的,而不是濁的。如果麵條裡加多了鹼,煮過這種麵條的湯水再去煮菜,菜就會發黃。

  好饅頭:不該是慘白慘白的

  專家指出,其實小麥粉和用其加工的食品就應該是淡黃色的,現在賣的饅頭等一些麵食顏色都是慘白慘白的,內行人一看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我們絕對不會吃這種麵食。但大多數的消費者總是被感觀帶著走,以為不白不好,這種觀念應該改過來。

  蛋糕:極少會使用「溴酸鉀」

  長期從事烘焙行業的彭先生稱,其實蛋糕、饅頭和麵條等麵食品還是可以放心食用的。實驗發現,「溴酸鉀」在高溫下可以轉化成對人體無害的「溴化鉀」,而麵包製作中180℃~300℃的高溫即可轉化。

  而且,在麵製品中,有高、中、低3種筋度的分類,麵包屬於高筋度食品,而蛋糕、饅頭等低筋度、不需要太大柔韌性的面點,加工時極少會使用「溴酸鉀」。

  業內建議明令禁止麵粉加增白劑

  國家衛生部明令禁用的「溴酸鉀」僅是麵粉行業冰山中的一角。全國烘焙業公會副會長周發茂昨日表示,國家這幾年公布的全國的麵粉產品合格率一直很不穩定,一些大城市的合格率為60%,而一些小城市的合格率只有10%,總體上說是比較低下的。不合格的主要指標是:增白劑超標、所含水分超標,容易產生致癌物質。

  業內資深人士指出,中國麵粉業產品合格率如此低,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國的麵粉企業太多、太散、生產規模太小、沒有嚴格執行品質監控。目前全國登記在案的麵粉生產線就有6萬多條,但國際標準的麵粉生產線的日加工量應達到400噸以上,按這個標準來算,我國國內只有75條生產線符合標準。

  廣州市一家大型麵粉廠董事長告訴記者:「在麵粉裡添加增白劑是這個行業的一個慣例,而且純粹是為了外觀好看。」

  廣州市萬家歡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智強告訴本報記者:「市場八成以上的麵條企業都會在產品裡加入鹼和食用膠,鹼能將面拉實、拉緊,但長期吃這種面會促使胃酸分泌過多,而食用膠則不易消化。」

  據了解,從去年開始,國家有關質檢部門開始嚴查麵粉中添加的增白劑是否超標。但業內人士表示:「微量添加很難控制,很多中小企業的工藝流程控制得不穩定,稍不留意就會超標。要杜絕此種現象就該明令禁止在麵粉裡添加增白劑。」令人欣慰的是,各有關部門已表示正在解決此問題,相關麵食標準修改工作正在進行當中。(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麵粉添加劑溴酸鉀禁用始末
    1.2 溴酸鉀的應用溴酸鉀作為麵包、蛋糕焙烤業的品質改良劑,在歐美成功應用有幾十年的歷史。1941年隨著Ward焙烤公司與彼斯堡大學共同發起的研究課題形成的美國專利的發布,溴酸鉀作為氧化劑用於焙烤工業中。1941年5月,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FDA)正式批准溴酸鹽在麵粉中的使用,隨後該標準於1952年又被用於麵包及面卷中。
  • 7月1日起食品中禁用溴酸鉀 麵包口感鬆軟要慎買
    傷腎致癌「溴酸鉀」被衛生部紅牌罰下7月1日起食品中禁用此種軟化添加劑———  明起,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將不得再使用「溴酸鉀」。這種在面點行業普遍使用了九十餘年能起到強筋劑作用的食品添加劑,由於可能致癌日前被衛生部叫停。
  • 7月1日起麵粉禁用溴酸鉀 買麵包最好選正規產品
    荊楚網消息(楚天金報)(記者柯銳)衛生部近日最新公告,禁止一種名為「溴酸鉀」的食品添加劑在小麥粉中的使用。專家提醒消費者:購買麵包時最好選擇正規廠家的產品。日前,衛生部發布2005年第9號公告稱,根據溴酸鉀危險性評估結果,決定從今年7月1日起,取消溴酸鉀作為麵粉處理劑在小麥粉中使用。
  • 溴酸鉀禁用作麵粉處理劑
    時報訊  (記者朱蕾 通訊員左宜弘 吳胡微)警惕添加溴酸鉀的「高強度精白」麵粉!添加溴酸鉀的麵粉有害身體健康,嚴重的將致癌。日前,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出緊急通知:7月1日起,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不得在食品生產過程中使用溴酸鉀;在這一日期前生產的小麥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生產的產品,可在保質期內繼續銷售。這是記者昨日從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獲悉的。
  • 美國進口「品客」薯片被曝使用違禁添加劑溴酸鉀
    其中,美國寶潔公司的「品客」薯片再次被檢出使用了國內禁用的添加劑溴酸鉀。進口食品的安全性再次受到質疑。杭城各大超市有無進口品客薯片在售?記者為此走訪了市內各大超市和賣場。  「美國品客」和「中國品客」  區別在於是否使用「溴酸鉀」  「品客」是一個擁有20多年歷史的老品牌,一直得到許多年輕消費者的喜愛。
  • 品客薯片再次被檢出使用可致癌添加劑溴酸鉀
    曾經幾次上黑榜的美國寶潔公司的進口「品客」薯片,再次被檢出使用了國內禁用的可致癌添加劑溴酸鉀。記者昨日走訪廣州市場發現,進口品客薯片在廣州個別超市和便利店仍然有售。  記者注意到,曾經幾次上黑榜的美國寶潔公司的「品客」薯片,這次又有酸奶油洋蔥味和比薩味兩種不合格,不合格原因是添加劑溴酸鉀超標。
  • 溴酸鉀事件 饅頭、蛋糕、麵條仍可放心吃
    N《廣州日報》供稿  本報訊「麵粉處理劑溴酸鉀可能致癌」的消息引起公眾的強烈反應,現在是不是所有的蛋糕和麵包都不能吃了呢?麵粉行業的有關專家解釋說,其實溴酸鉀在高溫下可以轉化成對人體無害的溴化鉀(溴化鹽類),溴酸鉀作為強筋劑,主要用在麵粉和麵包製作中,因此,市民還是可以放心食用蛋糕、麵條、饅頭等麵食品的。
  • 衛生部公告七月起禁止在麵粉中使用致癌溴酸鉀
    日美科學家在多年前的實驗中,已發現溴酸鉀是一種致癌物質,過量食用會損害人的中樞神經、血液及腎臟。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也已將該化合物列為致癌物質。使用了溴酸鉀後的麵粉和麵包的一致特徵是,麵粉更白,製作出來的麵包更具有彈性和韌性,發酵得漂亮。
  • 賽百味麵包「鞋底」事件:偶氮甲醯胺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劑
    在新聞媒體中,「賽百味承認食物中有鞋底成分」為導語,毫不奇怪會引起巨大關注。 然而這實在是一個沒事找事的新聞。偶氮甲醯胺是一種食品添加劑,用於麵粉的漂白和氧化。如果說漂白還不是那麼重要的話,氧化對於改善麵粉的性能至關重要。麵粉形成麵團,需要其中的麵筋蛋白互相交聯,充分形成網絡結構。對麵粉進行氧化處理,可以大大促進這種交聯的發生,從而改善麵包的口感。
  • 買麵包,這2類麵包要避開,麵包師:好看不好吃,內行人都不買
    很多朋友都知道麵包店的麵包好吃,但是對麵包改良劑卻一無所知。改良劑的確能改善麵包的口感、增大體積、延長保質期……,麵包幾乎離不開。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改良劑都安全,像溴酸鉀,能縮短麵團的發酵時間、具有良好的彈性,加了溴酸鉀的麵包美味鬆軟。但是溴酸鉀能夠引起嘔吐、腹瀉等,已經被包括我國在內的很多國家明令禁止。
  • 天天吃的麵包竟然致癌!11歲男孩被查出腎癌晚期,父親痛哭後悔
    事實上,正規、合格的麵包是沒有致癌風險的,但一些添加了違法添加劑的麵包,不得不讓人警惕。2018年,印度發布指令,全面禁止將溴酸鉀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在任何食品中。追溯源頭,是因為在印度首都新德裡多家麵包品牌生產的烘焙食品被檢測出致癌的化學物溴酸鉀,這些麵包品牌包括一些知名的快餐、麵包店。
  • 甘肅7月1日起麵粉禁止添加可能致癌物質溴酸鉀
    本報訊(記者 張隆)     記者6月28日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獲悉,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統一部署,從2005年7月1日起,《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中取消溴酸鉀作為麵粉處理劑使用,因為溴酸鉀危險性評估結果表明,添加溴酸鉀可能致癌。
  • 這2類麵包要避開,麵包師:好看不好吃,懂行人都不買!
    用於麵包上可以促進麵包柔軟、增加麵包烘烤彈性,延緩麵包老化等作用。 很多朋友都知道麵包店的麵包好吃,但是對麵包改良劑卻一無所知。改良劑的確能改善麵包的口感、增大體積、延長保質期……,麵包幾乎離不開。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改良劑都安全,像溴酸鉀,能縮短麵團的發酵時間、具有良好的彈性,加了溴酸鉀的麵包美味鬆軟。
  • 柯萊五德機械快速發酵法、麵包製造最快的方法
    柯萊五德機械快速發酵法-麵包製造最快的方法柯萊五德機械快速發酵法,背景溯源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是為了量化工業麵包、所發明的一種超級快速麵包的工業量化方法。②:使用大量氧化劑:在麵團中使用溴酸鉀、抗壞血酸、碘酸鉀等氧化劑。溴酸鉀:衛生部5月30日發布《2005年第9號公告》,禁止一種名為「溴酸鉀」的食品添加劑在小麥粉中的使用,立刻在麵粉行業中引起了震動。據悉,國內許多麵粉企業仍在使用溴酸鉀作為添加劑。
  • 買麵包,懂行人不選這6種,沒營養還多花錢,為了健康不妨看一看
    麵包店裡的麵包雖然美味,卻有很多美味的陷阱,像熱狗中的火腿腸可能是用劣質肉做的,水果麵包中的水果香味來自香精,全麥麵包可能是被焦糖染色的白面麵包……,還有特別鬆軟膨大的麵包,可能使用了違規的溴酸鉀麵包改良劑,所以去麵包店買麵包,需要仔細看配料表,儘可能選擇樣式簡單、餡料少的麵包。下面這6種麵包,懂行的人從來不買,為了家人的健康飲食,不放看一看。
  • 製作麵包的原料與配料
    製作麵包的原料與配料一、製作麵包的原料和配料:麵包是小麥粉、酵母、水為主要原料添加糖、油脂及其他添加劑等副料,經混合發酵烘焙而加工出來的產品。麵包具有方便、經濟、營養價值高的特點。麵粉其所以能製作麵包,主要是由於麵粉中含有麥膠蛋白和麥谷蛋白能形成麵筋,這種麵筋形成的小空眼能保持住在發酵和烘烤時所產生的發酵氣體。製作麵包的小麥最好是硬麥,蛋白質含量在11-14%。
  • 繼中糧古船之後 味多美麵包被曝添加偶氮甲醯胺
    對此也有不同觀點,食品科普作家「雲無心」向南都記者表示,偶氮甲醯胺作為食品添加劑,會改善麵粉的性能,「這個改善有多重要,對於不同的消費者是不一樣的。它的出現是因為更安全而取代了以前的產品。」據悉,麵粉形成麵團,需要其中的麵筋蛋白互相交聯,充分形成網絡結構。對麵粉進行氧化處理,可以大大促進這種交聯的發生,從而改善麵包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