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百味麵包「鞋底」事件:偶氮甲醯胺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劑

2020-11-23 人民網

賽百味突然之間成了新聞焦點,說是他們出售的食物中含有偶氮甲醯胺。這種物質也被用於生產瑜伽墊和鞋底原料,在澳大利亞和歐盟等國被禁止用於食品。新聞又稱該物質可能導致呼吸、過敏與哮喘等方面的問題。在新聞媒體中,「賽百味承認食物中有鞋底成分」為導語,毫不奇怪會引起巨大關注。

然而這實在是一個沒事找事的新聞。偶氮甲醯胺是一種食品添加劑,用於麵粉的漂白和氧化。如果說漂白還不是那麼重要的話,氧化對於改善麵粉的性能至關重要。麵粉形成麵團,需要其中的麵筋蛋白互相交聯,充分形成網絡結構。對麵粉進行氧化處理,可以大大促進這種交聯的發生,從而改善麵包的口感。之前食品工業中大量採用溴酸鉀,後來發現其安全風險較高,而偶氮甲醯胺的效果更好,而且沒有發現安全風險。也就是說,偶氮甲醯胺是以「長江後浪」的姿態取代了前輩而進入食品中的。

國際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評估過偶氮甲醯胺的安全性,結論是添加量在每公斤不超過45毫克的範圍內,帶來的安全風險可以忽略。美國、加拿大和中國等國採用了這一結論。所以,美國的賽百味中含有這種物質,完全合法。而且,除了賽百味,其他公司的麵包產品中也會有它的存在。這種物質對消費者沒有什麼危害,但在生產過程中可能會導致工人出現呼吸、過敏與哮喘等方面的問題。所以,澳大利亞和歐盟等國則沒有採用JECFA的結論,而是禁止了它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

跟大多數的食品添加劑一樣,偶氮甲醯胺也廣泛用於生產工業產品。使用了偶氮甲醯胺的塑料可以用來生產鞋底,就被媒體闡釋為「麵包中含有鞋底原料」,實在是缺乏基本邏輯。遵循同樣的邏輯,任何一種食品都可以被闡釋為含有工業產品原料甚至垃圾廢料成分。比如澱粉可以用於生產可降解塑料,可以宣稱「麵包中含有塑料飯盒成分」;許多食品乳化劑也用於油墨生產,可以宣稱「冰激凌中含有油墨成分」。

公眾更關心為什麼有的國家禁用,有的國家卻又允許使用。這在食品行業中很平常。對於一種物質的安全評估,實驗證據是全世界通用的,但對一種物質帶來的好處和風險的權衡,則取決於主觀的判斷。比如JECFA認為實驗證據已經足夠充分說明限量範圍內的偶氮甲醯胺很安全,而美國認為它帶來的好處又很重要,所以就採用JECFA的結論。而歐盟並沒有否認JECFA採用的數據和評估結果,但他們不認為這種添加劑帶來的好處有多重要,而生產過程中導致工人出現症狀的事情也值得關注,所以禁用也完全可以理解。許多別的食品添加劑,比如同是麵粉改良劑的過氧化苯甲醯,還有食用色素等,也是同樣的情況。

新聞報導稱賽百味自己也承諾將從自己的食品中移除這種添加劑,有許多人認為這說明賽百味承認了它有害。實際上,企業主動選擇停用一種原料,跟是否自認為它有害並沒有什麼關係——因為是否有害,該由監管部門來判斷。但企業的經營核心是滿足消費者需求——至於消費者的需求是否科學和理性,並不在考慮範圍之中。

禁用偶氮甲醯胺當然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但我們需要知道,麵包行業總是需要麵粉改良劑的。停用了它,自然得有其他的替代品上位,就像它的上位是溴酸鉀等前輩退出的結果一樣。

相關焦點

  • 賽百味被曝含"偶氮二甲醯胺" 回應:不同國家標準不一
    賽百味稱:中國在售食品不含此添加劑  這兩天,在微博上,知名快餐店賽百味引起了市民的注意。根據環球網美國記者站的官方微博「這裡是美國」發布的信息,賽百味承認在北美出售的食物中有種叫「偶氮二甲醯胺」的化學製品,這是一種麵粉漂白劑,也被用於瑜伽墊和鞋底,在歐盟、澳大利亞等地被明令禁止用於食物。
  • 星巴克: 部分糕點原料含偶氮甲醯胺
    羊城晚報訊 記者孫晶報導:繼日前外媒報導美國快餐巨頭賽百味(Subway)承認其在北美範圍內出售的食物中含有一種名為偶氮二甲醯胺(Azodiacarbonamide)的化學製品,並宣布停用此成分的消息後,昨日星巴克也向羊城晚報記者證實,其「中國門店內銷售的部分糕點中使用的小麥粉原料,含有偶氮甲醯胺這一添加劑」,但強調是合法添加
  • 繼中糧古船之後 味多美麵包被曝添加偶氮甲醯胺
    麵粉中添加偶氮甲醯胺,俗稱增筋劑(簡稱ADA),是為增加勁道的口感,然而,ADA同時又是鞋底的原料之一,部分消費者向南都記者反饋了不安情緒。ADA近年風波不斷,從2013年新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徵求意見,到賽百味美國遭消費者抗議,都與之相關。近期中糧、古船等被曝添加偶氮甲醯胺,其所受關注逐漸升溫。
  • 賽百味裡有鞋底是怎麼回事?
    最近看到一條新聞很嚇人,說「賽百味承認食物中有鞋底成分」。我不禁感到疑惑,之前有「老皮鞋酸奶」的傳說,怎麼這回連鞋底也上場了?仔細一瞧,原來是一群米國人閒的無聊,搞了一個投票,要求禁用一種叫偶氮甲醯胺的食品添加劑。
  • 洋快餐賽百味被曝面包含橡膠鞋底成分
    官方稱中國區麵包不含該物質 新年伊始,洋快餐賽百味就因面包含有偶氮二甲醯胺(azodicarbonamide)陷入了食品安全危機,據外媒報導,該成分通常拿來作為橡膠鞋底和瑜伽墊的原料。對於事件,賽百味中國通過官方網站回應稱,中國區的麵包中不存在上述成分。
  • 賽百味被曝含橡膠鞋底成分 企業解釋引質疑
    央廣網北京2月11日消息(記者溫飛)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一向號稱新鮮健康的洋快餐「賽百味」遇到了麻煩事。「賽百味」承認其在北美範圍內出售的食物中含有一種名為「偶氮二甲醯」的化學製品,這種化學物質常用於製作橡膠鞋底。有報導稱:賽百味已宣布將停止在麵包中使用該食品添加劑,改善其食品成分,但並未透露具體實施日期。
  • 被曝「承認在北美出售食物中含有偶氮二甲醯胺」 賽百味稱中國在售...
    被曝「承認在北美出售食物中含有偶氮二甲醯胺」 賽百味中國官網昨作出回應本報訊(記者藺麗爽)昨日,據中新社報導,全球連鎖快餐業者Subway(賽百味)的麵包內因含有化學物質偶氮二甲醯胺(Azodicarbonamide),於美國時間2月6日自主宣布停用此成分。昨晚,賽百味在其中國官方網站回應稱:中國所售產品不含此物質。
  • 《寄生蟲》裡提到的「古早味蛋糕」,真實反映出人們對食品工業的偏見
    如果用新鮮雞蛋,原料沒那麼可控,可能反而不那麼容易保證食品安全。「超量,超範圍使用」添加劑,也就是說,他們用的這些食品添加劑都是完全合法合規的。之所以會被批判,完全是因為人們對於食品添加劑的誤解,以及對「天然食品」的想像。 在這裡再次重申我們的觀點:食品添加劑是現代食品工業的靈魂,合法合規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對身體無害,它們可以使食品更加好吃,保存期更長。我們為什麼要拒絕它們呢? 04.
  • 食品添加劑調查:一塊麵包裡近40種添加劑(圖)
    只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那些賞心悅目、香氣怡人、爽口滑嫩的佳餚並非出自純天然,它們都額外地添加了許多的食品添加劑。這些添加劑的使用範圍幾乎覆蓋了所有的加工食品種類,換句話說,每個人,只要吃了加工食品,就在一定程度上攝入了形形色色的添加劑。  不知有沒有人算過這樣的一筆帳,一天中,我們會攝入多少種添加劑呢?
  • 食品安全事件如"割韭菜" 蘇丹紅讓誰臉紅?
    肯德基蘇丹紅事件、河北紅心鴨蛋事件、桂林辣椒醬事件……由蘇丹紅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猶如「割韭菜」,一茬接著一茬。    2006年12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向全區發出緊急通知,組織相關部門在全區範圍內清查含「蘇丹紅Ⅳ號」的辣椒粉。
  • EVA地墊含有甲醯胺存在安全隱患
    兒童地墊是嬰幼兒常用的輔助運動玩具,有助於保護兒童,防止寶寶磕碰,地墊鮮豔的顏色和圖案有益於刺激嬰幼兒的視力及大腦發育,因此,兒童地墊越來越受到家長們的青睞,然而,江蘇省質監部門對100多批兒童地墊的最新風險監測結果卻顯示,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地墊產品存在諸多安全隱患。
  • 貴州12348律師說法:從「漢堡王事件」看食品安全消費者維權
    在漢堡王南昌王府井店,不僅僅是過期麵包被重新修改保質期再銷售,過期的南美風味雞腿排同樣被要求修改標籤,延長保質期。南昌市多家漢堡王餐廳的員工們已經見怪不怪。 南昌市漢堡王王府井購物中心店員工: 「有一次發黴了,是因為麵包放太久了。」南昌市漢堡王銅鑼灣店店長:「總部也知道。
  • 關於批准葉綠素銅等2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等的公告(衛生部公告2013...
    2013年   第2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管理辦法》的規定,經審核,現批准葉綠素銅等2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N-對苯乙腈基薄荷烷基甲醯胺等2種食品用香料新品種,批准維生素E等10種食品添加劑擴大使用範圍、用量,調整食品營養強化劑維生素
  • 河南第26期食品安全抽檢,涉及3批次微生物汙染、3批次食品添加劑
    7月1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26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了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糕點,薯類和膨化食品,肉製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酒類,飲料,調味品9大類食品523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514批次,不合格樣品9批次。
  • 又到一年3·15,哪些食品安全事件影響了你?
    (原標題:又到一年3·15,哪些食品安全事件影響了你?) 信息時報記者 劉芳 於婉珈 黃芳芳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今日正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記者對過去2016年的食品安全事件重新進行了梳理,並對企業的整改與後續情況跟進報導。讓消費者對食品行業有正確的認識。
  • 復配食品添加劑新國標美中不足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復配食品添加劑通則》(GB26687-2011)的出臺對食品添加劑行業,特別是對復配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來說是一個福音,多年懸而未決的標準不同意問題終於得到解決。有業界人士指出,雖然標準還不夠完善,起碼為復配食品添加劑的發展提供了統一的依據和規範化管理標準,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 被蒙冤這麼多年,你真的了解食品添加劑嗎?
    近幾年,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逐步提升,隨著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老酸奶工業明膠事件和瘦肉精事件等,一些人們並不熟悉的專有名詞一個個跳入公眾的視野,一時間人心惶惶,人們把這些食品安全問題都歸結為食品添加劑。就此食品添加劑背上了難以掙脫的惡名,各大食品企業打著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劑的幌子來欺騙消費者,這也增加了消費者對於食品添加劑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