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12348律師說法:從「漢堡王事件」看食品安全消費者維權

2020-12-04 騰訊網

2020年7月16日,因疫情推遲的3.15晚會正常拉開了序幕,在這場嚴肅且引人關注的晚會中,全球著名的快餐品牌-漢堡王,被曝纂改保質期使用過期麵包,使其食客大失所望,紛紛開始抵制。「舌尖上的安全」是老百姓最關注的問題之一,貴州12348律師教您,作為消費者遇到食品安全問題時如何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案例回顧】

「3.15」晚會接到內幕人士舉報,漢堡王的標準在實際執行中,存在嚴重問題。在南昌市漢堡王紅谷灘天虹店,記者發現,當班經理發現麵包到期後,很自然地吩咐員工更換標籤。員工將這批漢堡上舊的標籤撕掉,換上了新的標籤。

第二天記者發現,這批過了保質期的麵包被陸續拿出來,做成漢堡賣給了顧客。即便到了食物容易發黴變質的夏天,保質期照改不誤。

記者隨後又對南昌市其它幾家漢堡王餐廳進行了調查。在漢堡王南昌王府井店,不僅僅是過期麵包被重新修改保質期再銷售,過期的南美風味雞腿排同樣被要求修改標籤,延長保質期。南昌市多家漢堡王餐廳的員工們已經見怪不怪。

南昌市漢堡王王府井購物中心店員工: 「有一次發黴了,是因為麵包放太久了。」南昌市漢堡王銅鑼灣店店長:「總部也知道。節目播出後,@漢堡王中國 發布聲明:我們已經關注到央視3.15晚會提及的江西南昌漢堡王餐廳管理問題的報導。漢堡王中國對此非常重視,立即成立工作組並對這些餐廳進行停業整頓調查。

【貴州在行動】

針對「3·15晚會」曝光南昌市「漢堡王」使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加工製作食品以及修改食品原料有效期等違法行為,為及時發現並消除食品安全風險隱患,貴州省市場監管局於7月16日晚連夜安排部署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開展以「漢堡王」為重點的快餐店食品安全全覆蓋監督檢查。

經排查,我省現有5家「漢堡王」門店,全部集中在貴陽市,未發現過期或更正日期的行為,調取門店監控錄像,未發現央視新聞報導的違規行為。

【法律責任】

復盤南昌漢堡王事件,涉事門店不僅會受到道德與輿論層面的處罰,更將面臨法律責任的承擔。

(一)民事責任

價款十倍或損失三倍的賠償金

1.生產廠家先行賠付損失

《食品安全法》第148規定:「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付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

消費者在食用了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產品後,既可以向銷售的商鋪主張損失,也可以向製造產品的廠家要求賠償。如果找不到售賣的商家時,消費者可以直接找生產廠家,生產廠家不能以該產品問題與自己無關作為理由而推諉。

2.最低懲罰性賠償金1000元

除了要求賠償損失外,法律還特別規定對於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還可以向生產廠家或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10倍或者損失3倍的賠償金,如果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1000元的,則為1000元。這意味著消費者可獲得的最低懲罰性賠償金都達1000元。

(二)行政責任

處貨值金額三十倍罰款

違反國家行政法律法規的,法律規定,食品生產者將沒收違法所得和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和用於生產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除此之外,食品生產者還可能面臨巨額罰款、吊銷許可證等行政處罰。具體而言:

1.未取得食品生產經營許可或者未取得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10000元的,處50000元~100000元的罰款;貨值金額10000元以上的,處貨值金額10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罰款。

2.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經營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肉類:食品貨值金額不足10000元,處100000元~150000元的罰款;貨值金額10000元以上的,處貨值金額15倍以上30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5日以上15日以下的拘留。

3.生產經營腐敗變質、油脂酸敗、汙穢不潔、黴變生蟲、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添加劑:食品貨值金額不足10000元的,處50000元~100000元;貨值金額10000元以上的,處貨值金額10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三)刑事責任

最高刑罰可能判處死刑

1.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

《刑法》第143條規定,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2.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刑法》第144條規定,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3、監管者可能涉及的罪名:食品監管瀆職罪

2011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中第四十九條明確規定:「負有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導致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2348律師說法】

問:網絡上購買鮮活易腐食品能否退貨?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五規定:經營者採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鮮活易腐商品除外。在原則上鮮活易腐食品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而網絡購物中有大量的食品卻是鮮活易腐的,因此建議消費者可在購買前與賣家達成若食品質量不符合要求可退貨的合意。

問:發生損害找誰賠償?

答:消費者可選擇生產者或消費者。在實踐中,為了最大限度的維護消費者權益,建議同時起訴兩者,且起訴兩者便於在庭審中查明案件事實,避免任何一方推諉責任。

問:網購物品能否要求購物平臺承擔責任?

答:能!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有義務對入網的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依法應當取得許可證的,還應當審查其許可證。在食品安全事故中,第三方平臺不能提供食品生產者或者銷售者真實名稱、地址與有效聯繫方式,造成消費者合法權益遭受損害的,應當與食品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問:消費者需要證明哪些事情?

答:消費者需初步證明損害與食用食品存在因果關係,比如上述案例中消費者找出了認定河豚含有毒素,食用風險大的相關規定。現實生活中,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時,可以通過採取保留完整的就診材料,將食品送交專門的食品檢驗、認證機構進行檢驗等措施達到上述證明目的。

問:知假買假,能否得到賠償?

答:能!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藥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規定,因食品質量問題發生糾紛,購買者向生產者、銷售者主張權利,生產者、銷售者以購買者明知食品存在質量問題而仍然購買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因此在食品安全責任方面,知假買假不影響最終賠償的認定。

問:因購買食品的贈品發生質量安全問題,能否主張賠償?

答:能!食品生產者、銷售者提供給消費者的食品的贈品發生質量安全問題,造成消費者損害,消費者主張權利,生產者、銷售者以消費者未對贈品支付對價為由進行免責抗辯,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問:消費者應該如何維權?

答:1.找經營者進行協商解決;向經營者出示相關證據,證明食品出現的問題,並要求相應的賠償;

2.若經營者不予協商,可到購物所在地區的消費者協會投訴;撥打12315投訴舉報;

3.可向購物所在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反映;

4.可以向法院起訴經營者請求民事賠償;

5.涉及刑事犯罪的可向公安機關報案。

【12348律師建議】

1.購買食品時,應留意食品包裝及以下事項:

相關焦點

  • 起訴上海迪士尼的當事人及其律師表示:希望更多消費者通過司法途徑...
    就網友普遍關心的問題,相關當事人小王的指導律師、上海志君律師事務所袁麗23日回復人民網時透露,本案主要基於公益目的,希望更多消費者通過司法途徑積極維權。 小王現場投訴未果 人民網22日晚刊發《浦東消保委:上海迪士尼不接受調解 堅持翻包檢查》一稿,引發廣大網友熱議。隨後「上海迪士尼堅持翻包檢查」登上微博熱搜榜單第二名。
  • 維權調查:「低頻共振」困擾消費者 汽車標準是否有待更新升級?
    一方面是車主的真實體驗,另一方面是車輛各項檢驗合格證書,表面看雙方陷入了僵局,消費者還在努力通過各種程序維權。而從消費者健康權益角度而言,汽車相關質量標準,仍有待進一步完善。北京金棟律師事務所的楊吉明律師表示,從法律的角度來講,汽車低頻共振如果確實對人體產生危害,消費者維權是有法可依的,可通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消法」)《產品質量法》等相關法規維護自身權益。
  • 中國政府揭露「維權」黑幕引關注 「死磕」律師策劃炒作敏感事件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中國公安部聯合多個省市公安機關,摧毀了一個以北京鋒銳律師事務所為平臺,「維權」律師、推手、「訪民」相互勾連、滋事擾序的涉嫌重大犯罪團夥,此案引發外界對中國一些「死磕」律師的關注。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陳欣新1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實際上,絕大部分中國律師都是按照法律賦予的職責以及職業操守來從事相關工作,出現極端違法行為的情況還是極少數。據報導,中國警方在調查今年5月的黑龍江「慶安事件」為何會被炒成「槍殺訪民」時,犯罪嫌疑人翟巖民、吳淦等人供述出了「維權圈」背後操縱的部分線索。
  • 美國等國稱應釋放「709事件」涉案律師
    在過去的周末裡,西方輿論以較大規模炒作所謂「709律師大抓捕事件」一周年。美德英三國外交當局或駐華使館於9日分別發表聲明,渲染「709事件」的嚴重性,要求中國釋放涉案律師,「保護人權」。一些西方律師組織和團體發表聯署公開信,向中國政府施壓。
  • 銷售過期食品和紅酒「退一賠十」最低賠一千元,修軍律師以案說法
    根據 我國食品安全法第148條第2款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10倍或者損失3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1000元的,為1000元。那麼,關於食品安全,我國法律是如何規定的呢?
  • 來伊份一袋甘慄仁發黴 消費者索賠1000元 律師:合理合法!
    記者諮詢了律師。   江蘇蘇博律師事務所律師吳詠楨說,如果說購買食品證據充足,確確實實也是包裝袋內沒有打開,食品本身的問題,賠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因為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像這種提供不符合質量的食品,消費者可以向商家或者廠家進行索賠,這個索賠的標準是購買價款的10倍,或者是損失的三倍。特別要說明一點的時候,如果說損失的金額不足1000的話是按照1000元來計算,最低賠償1000元!
  • 公務員面試題庫:2015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試題模擬之食品安全事件
    【題目】對於最近經常出現的「地溝油」、「毒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民眾意見很大,你怎麼看?本題正是根據近期出現的「地溝油」、「毒奶粉」等事件,考察考生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整體態度:食品安全問題歸根結底是責任性政府的問題,需要政府加大對食品安全的監管。同時還要明確食品安全問題不僅危害群眾更會危及到國家政府公信力,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其實,食品安全問題已經不是新的問題,近年來曾多次考察,如:2009年國考面試題目「食品安全問題被媒體曝光,例如三鹿奶粉事件,你有什麼看法?」
  • 電動車電池爆炸 消費者如何維權
    對此,不僅需要執法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還需要根據現實情況制定嚴格的標準來保障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對電動車尤其是電動汽車進行定期安全檢查是十分必要的,可借鑑汽車年檢的形式,出臺相關政策規定,強制對以電力作為全部或部分動力系統的車輛進行定期安全檢查。消費者要購買正規廠家產品,買車時需要了解電池廠規模、實力、檢測指標、保險賠付等信息。
  • 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事件輿情研究
    13日晚19時,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消息,要求四川省市場監管部門迅速開展調查,依法嚴肅查處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同時,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全面排查學校食品安全隱患,保障廣大學生飲食安全。食藥品安全一次次挑戰民眾的極限,低廉的犯罪成本不足以震懾犯罪,應嚴懲戕害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的兇手。輿論對我國學校食品安全事故頻發現象展開熱議,如清華大學教授郭於華認為,該事件引發公眾大怒,大背景源於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處於很危急的狀態,相關機構並未真正做到保障消費合法權益。不少網民還調侃此次事件,諸如「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卻倒在了學校的食堂」等網絡段子被廣泛傳播。
  • 【復盤】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事件輿情研究
    13日凌晨,「@羊啊羊888」等網民在微博中發帖稱,學生家長深夜討說法,微博配發圖片顯示,百餘名家長圍堵在學校食堂庫房門口,多名警務人員維持秩序,部分家長情緒激動,雙方陷入僵持。相關微博轉評量達千次,迅速引發網絡關注。3月13日3時許,該學校所在地溫江區政府新聞辦官方微博「@金溫江」首次發布通報,承認部分學生家長反映食品問題的事件,並稱「區市場監管局已對食品原料封存並送檢。
  • 食品安全專家批駁「轉基因食品改變人類基因」說法
    轉基因產品安全問題等方面引發的論戰持續升溫,人民網推出《激辯轉基因》系列微訪談。今日(11月11日)上午,在第六期微訪談中,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一部主任徐海濱指出,轉基因食品改變人類基因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 專家解析「大數據殺熟」:消費者維權可提起反壟斷訴訟
    消費者遭遇「大數據殺熟」如何維權?記者圍繞這些問題對專家進行了採訪。「大數據殺熟」背後是平臺差異化定價行為「大數據殺熟」並非新鮮事。2018年3月,一網友長期在某網站預訂價格在380元至400元之間的酒店房間,而用朋友帳號查詢,同一房間卻顯示為300元左右。
  • 消費者食品安全信心報告:僅三成受訪者感到滿意
    崔永元則不無諷刺地說,建議張皓同學任北京蘑菇質監局局長,孩子的視力好,看事看得清楚。這次公眾情緒在年底的爆發,並不偶然,它經歷了這一年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問題情緒的積聚。地溝油、洗蝦粉、三聚氰胺奶粉再現、金浩致癌物超標……一連串的食品安全事件,動搖了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的信心。整個社會中,彌散著一股不安的情緒。而大家把矛頭指向了監管部門。
  • 三全食品事件,又一次給消費者敲醒了警鐘!
    吃東西就得吃得乾淨,吃得安全。但是現行社會中,一些無良商家,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利用一些對人體有危害的化學材料來加工食品,損害消費者的利益。發生這種食品事應該是要殺一儆百,以儆效尤的,但我們作為普通的一員,奈何不了,心有餘而力不足呀。食品安全事件真是層出不窮呀!這諸多的事件,真是傷透了我們消費者一族,我們改變不了別人的做法,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食譜或購買方式呀!
  • 55箱天然蘇打礦泉水未開封竟有絮狀物 消費者無票據難維權
    再聯繫廠家時,對方的說法卻發生了轉變。德州市雲上礦泉水有限公司邢先生說,不能肯定水就是他們生產的,不能確定這批水出自什麼地方,購水發票必須得有,沒有發票的話,應該有物流的發票,物流單據。因為孫先生沒有相應的單據憑證,因此廠家方面並不承認,那麼孫先生等人應該如何維權呢?
  • 海天醬油自去年來出現第6起生蛆事件,全怪消費者保存不當?
    7月13日,海天味業在其官網發布「海天醬油安全合格,請放心購買使用」聲明。聲明稱,海天味業出場的產品均按照國家標準生產,在出廠前均經過檢驗合格。因此,未開封的產品不會有活蟲和蟲卵生長。至於醬油開封後出現蛆蟲,海天味業解釋說,不止調味品,酸奶、泡菜等發酵產品在炎熱的條件下也容易生蟲。而醬油生蛆「完全是消費者儲存不當造成,與醬油自身質量無關」。
  • 【有事@12348】十級工傷,我能領到多少賠償金?
    【有事@12348】十級工傷,我能領到多少賠償金?經過篩選,形成了上海12348公共法律服務十大優秀案例(第二批)。即日起,「上海市司法局」微信公眾號將繼續為推出【有事@12348】欄目,為大家推送這些優秀案例。今天刊發【有事@12348】(十四):十級工傷,我能領到多少賠償金?
  • 漢堡王粗暴營銷,主播:寧吃蜘蛛堡,不入漢堡王
    上個月,央視「3·15」晚會曝光漢堡王南昌門店偷工減料、篡改食品過期時間,這家國際知名連鎖餐飲企業「味道為王、食物新鮮」的標籤被撕下。本周,漢堡王又登上國外多家知名遊戲網站首頁。皆因其在近期營銷活動中,狠狠薅了一波遊戲主播的羊毛。
  • 食品周報:新增無需取得食品經營許可情形;漢堡王、燕塘業績下滑
    1、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新增無需取得食品經營許可情形(國家市場監管總局)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8月6日消息,市場監管總局組織對現行《食品經營許可管理辦法》進行修訂,形成《食品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1分鐘,get食品安全知識點
    小籃子為此開設食品安全專輯和大家一起關注食品安全熱點事件;分享典型食品安全案例;學習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食品相關的法律、法規;針對特殊人群的相關食品安全;食品營養等。 今天小籃子先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到底什麼是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