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酒風波」虛驚一場氨基甲酸乙酯含量低於相關酒類標準,專家稱...

2020-12-01 浙江在線

數據來源: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2009年發布的《本地發酵食物含氨基甲酸乙酯的情況》
製圖:蔡華偉

  近日,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對36款東方風味的酒類飲品樣本進行了測試,其中包括16款紹興酒(包括花雕、女兒紅、加飯酒、黃酒)、8款糯米酒及12款梅酒產品。結果顯示,紹興酒樣本的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為每千克0.08毫克至0.26毫克;糯米酒樣本為檢不出至每千克0.07毫克;梅酒樣本為每千克0.01毫克至0.15毫克(1毫克=1000微克)。

  2007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對EC評估,將其由第2B組(「或可能令人類患癌的物質」)改為第2A組(「可能令人類患癌的物質」)。所以,有人據此認為含EC的黃酒「致癌」。

  EC究竟是什麼物質?黃酒中存在EC正常嗎?飲黃酒會致癌嗎?記者對此進行了多方採訪。

  疑問一:黃酒中的EC含量過高嗎?

  【回應】黃酒EC含量低於相關酒類標準,應可認為屬安全範圍

  在「黃酒致癌」風波發生後,國家黃酒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酒類中EC含量作了說明。據其介紹,EC為自然發酵產生,廣泛存在於酒類及其它發酵食品如腐乳、麵包、醬油之中。酒類中的EC含量只要控制在一定範圍,並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

  「對黃酒中含有EC成分不必過於驚慌。」江南大學黃酒研究資深專家、釀酒科學與技術中心趙光鰲教授介紹,酒類中EC含量有高有低,但普遍存在。國際上對食品及酒類的EC含量控制規定各不相同,目前各國都沒有針對黃酒EC的限量標準,如果以水果白蘭地為例,加拿大要求EC小於400微克/升,法國、德國和瑞士的上限規定分別是1000微克/升、800微克/升和1000微克/升。參考現有的標準,媒體報導的黃酒中的EC含量遠低於水果白蘭地酒的限量標準,消費者可放心飲用。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介紹,加拿大是首個就多種酒精飲品訂定EC最高限量的國家,由每升30微克(葡萄酒)至每升400微克(水果白蘭地)不等。美國就當地生產的食品採取自願訂定EC安全含量標準的做法,並已告知所有出口葡萄酒到美國的國家必須制訂計劃以符合有關標準。歐盟目前沒有食品所含EC最高限量的協調標準,但有些成員國已訂出酒精飲品的EC最高限量。近年,韓國也制定了葡萄酒的EC最高限量,為每升30微克。

  疑問二: EC有害健康嗎?

  【回應】 EC在發酵類食物中普遍存在,正常飲食攝入不會有害健康

  趙光鰲介紹,國際上從1943年即開始關注EC。2007年,在裡昂舉行的世界衛生組織專家會議上,通過對EC純品的風險評估,將EC歸為2A類物質(即「可能令人類患癌的物質」)。

  關於食物中的EC含量,目前香港沒有特定的規管限量,為保障公眾健康,香港政府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對食物的風險進行了評估。2009年9月,該中心發出風險評估研究報告書《本地發酵食物含氨基甲酸乙酯的情況》表明,該中心曾抽取發酵食物樣本,分析276個食物和飲品樣本(包括70個酒精飲品)的EC含量。結果顯示,276個樣本中,有202個樣本檢出EC,最高含量每千克650微克。發酵大豆食品(南乳、腐乳)及酒精飲品(黃酒、日本清酒和梅酒)的含量相對較高,而其它發酵食物,例如發酵穀物類食品、醃製蔬菜、發酵乳類製品、發酵魚類製品(鹹魚)及發酵的茶等則只含低量或檢測不到。有幾種食品檢測不到EC,分別是饅頭、臭豆腐、乳品基發酵飲品、鹹魚和壽眉茶。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客座副教授梁嘉聲認為,以黃酒中EC的含量,即使喝到酒精中毒,EC都未必達到對健康造成傷害的程度。香港消委會的報告,只是告訴大家這個過量攝入有風險,並非說完全不能飲用。他提醒,最重要的是均衡飲食。

  國家黃酒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表示,衛生部正在組織開展酒類中EC含量的風險評估,以便確定有關限量標準。

  疑問三:能否減少EC含量?

  【回應】酒類的貯存及運送方式會影響EC含量,飲酒過量可能構成健康風險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根據EC的含量平均值,估計香港一般市民從膳食攝入氨基甲酸乙酯的情況,顯示一般市民從膳食攝入的氨基甲酸乙酯量對健康的影響不大。不過,對於長期飲用大量酒精飲品的消費者,則不能排除因攝入較高量氨基甲酸乙酯而可能對健康構成風險。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還對業界發出有關貯存及運送期間減少酒精飲品內EC含量的建議:使用合適的容器和不透光箱子,避免產品暴露在強光下;使用適當的隔熱貨櫃、配合付運時間和適當的貯存設施,避免產品暴露在高溫下(儘量維持溫度於20攝氏度或以下,切勿超過38攝氏度);以先入先出的原則處理存貨。

  香港消委會在報告中重點提到,更該警惕的是乙醇。酒精飲品中的乙醇,已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確認為「令人類患癌的物質」。多種惡性腫瘤都與此有關。

相關焦點

  • 致癌物質氨基甲酸乙酯讓古越龍山很受傷
    古越龍山生產的黃酒被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檢測出含有較高分量的可能致癌的氨基甲酸乙酯,上周五大幅下跌4.2%後,他們擔心這一消息經過周末發酵,本周股價可能繼續大跌。不僅僅是黃酒,其他白酒品牌也擔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酒類股現在聞「氨基甲酸乙酯」色變。
  • 科學生活:黃酒含氨基甲酸乙酯就會致癌嗎?
    近日,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對酒精飲品的檢測發現,一款紹興黃酒樣品中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縮寫EC)含量為0.26毫克/公斤,為測試樣本中的最高濃度,「古越龍山正宗紹興五年陳年花雕」「塔牌八年陳紹興加飯酒」「古越龍山三年陳釀紹興加飯酒」等3款產品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超過0.2毫克/公斤;其他13款黃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從0.08毫克/公斤到0.16毫克/公斤不等
  • 古越龍山回應致癌論:氨基甲酸乙酯源自天然發酵
    黃酒行業上市公司古越龍山(600059,收盤價14.59元),也因為兩款產品檢出含有致癌物,被捲入食品安全風波中。  據報導,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測試7類36款酒精飲品,其中3款來自浙江的產品被檢出含有較高分量的可能致癌的氨基甲酸乙酯。其中,古越龍山就佔到2款。
  • 古越龍山被指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偏高
    網易財經6月15日訊 據香港明報15日報導稱,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測試7類34款酒精飲品,其中3款聲稱來自浙江的產品,被檢出含有較高分量的可能致癌的氨基甲酸乙酯。
  • 氨基甲酸乙酯為何物?
    2009年,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品安全中心曾對發酵食品和飲品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做過研究
  • 告訴你那些含有「氨基甲酸乙酯」致癌物的酒!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酒中確實有一種強致癌物名為——「氨基甲酸乙酯」(簡稱EC)。它是一種是發酵食物和酒精飲品在發酵或貯存過程中天然產生的汙染物,由食物發酵產生的尿素、氫氰酸、瓜氨酸等前體物和乙醇發酵而成。2010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就將其歸類為2A類致癌物,即可能導致癌症的物質(此類致癌物對人類致癌性證據有限,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充分。)
  • 氨基甲酸乙酯與葡萄酒安全
    氨基甲酸乙酯可令實驗動物患上各類癌症。二零零七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把氨基甲酸乙酯重新分類為第 2A組("可能令人類患癌的物質")。      不同種類的酒精飲品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差異很大,例如過往研究報告中的水果白蘭地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平均值達啤酒的600倍以上。
  • 分子保健酒中的可能致癌物EC,含量不得超過多少?來看標準
    但不少人對分子保健酒的定義和種類,以及該種酒中「很可能致癌物EC的含量」的最大限量值等信息,並不清楚,直接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那麼,分子保健酒到底是什麼?分子保健酒中的很可能致癌物EC的含量不得超過多少?要弄清楚這些問題,一起來看看團體標準《分子保健酒》(徵求意見稿)。
  • 17款白酒測試:酒鬼酒等甲醛較多,多款可疑致癌物含量高
    測試產品測試指標氨基甲酸乙酯(可疑致癌物)、甲醛、鉛測試結果1、17款白酒均未檢出重金屬鉛,說明白酒產品在這方面的控制比較到位2、17款白酒均檢出了不同含量的可疑致癌物氨基甲酸乙酯,其中,五糧液萬事如意佳品為493μg/kg,高於加拿大等國關於蒸餾酒的限量標準,不過,也同時低於法國、德國和瑞士的相關標準。
  • 檢測17款白酒:洋河大麯等甲醛較多,多款酒可疑致癌物含量偏高
    2、17款白酒均檢出了不同含量的可疑致癌物氨基甲酸乙酯,其中,五糧液萬事如意佳品為493μg/kg,高於加拿大等國關於蒸餾酒的限量標準,不過,也同時低於法國、德國和瑞士的相關標準。  3、17款白酒同樣檢出了甲醛成分,含量為0.45mg/L~6.6mg/L,其中,瀘州老窖濃香老窖(鑑藏裝)為0.45mg/L,酒鬼酒湘泉為6.6mg/L。
  • 原甲酸三乙酯
    原甲酸三乙酯(triethyl orthoformate)是一種醫藥中間體,也是一種可用於聚氨酯體系的除水劑。原甲酸三乙酯別名為三乙氧基甲烷,分子結構式為CH(OCH2CH3)3,分子式為C7H16O3,分子量為148.2,CAS編號為122-51-0。
  • 丹紅化瘀口服液國家藥品標準草案公示稿
    生意社01月06日訊   我委擬修訂中國藥典一部丹紅化瘀口服液藥品標準,為確保標準的科學性、合理性和適用性,現將擬定的丹紅化瘀口服液藥品標準公示徵求社會各界意見(詳見附件)。公示期自發布之日起3個月。請認真研核,若有異議,請及時來函提交反饋意見,並附相關說明、實驗數據和聯繫方式。
  • [圖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對羥基苯甲酸酯類含量
    關鍵詞 高效液相色譜法 對羥基苯甲酸酯類 外標法   對羥基苯甲酸酯即尼泊金酯,主要品種有對羥基苯甲酸甲酯、對羥基苯甲酸乙酯、對羥基苯甲酸丙酯、對羥基苯甲酸丁酯,是新一代消毒殺菌防腐劑,它具有低毒、高效、用量少等優點,被廣泛地應用於飲料、醬油、食醋、化妝品和醫藥等方面。
  • 漲知識|GB/T 13662-2018《黃酒》標準解讀
    2、 修改了標註酒齡的定義刪減了「其中所標註酒齡的基酒不低於50%」這一要求。7、刪除了β-苯乙醇的標準要求黃酒中β-苯乙醇的含量與發酵工藝有關,β-苯乙醇是稻米類黃酒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特徵性物質,是稻米黃酒中特有的高級醇。
  • 黃酒的作用 黃酒的飲用禁忌有哪些
    需要注意的是,黃酒雖然酒精度低,但飲用時也要適量,一般以每餐l00—200克為宜。抗衰護心在啤酒、葡萄酒、黃酒、白酒組成的「四大家族」中,當數黃酒營養價值最高,而其酒精含量僅為l5%~l6%,是名副其實的美味低度酒。作為我國最古老的飲料酒,其蛋白質的含量較高,並舍有21種胺基酸及大量b族維生素,經常飲用對婦女美容、老年人抗衰老較為適宜。
  • 虛驚一場:外媒先報巴黎發生爆炸,後稱實為飛機加速導致音爆
    虛驚一場:外媒先報巴黎發生爆炸,後稱實為飛機加速導致音爆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20-09-30 18:11 來源:澎湃新聞
  • 聚氨基甲酸酯主要用途
    由於聚氨酯含有強極性氨基甲酸酯基團,調節配方中NCO/OH的比例,可以製得熱固性聚氨酯和熱塑性聚氨酯的不同產物。按其分子結構可分為線型和體型兩種。體型結構中由於交聯密度不同,可呈現硬質、軟質或介乎兩者之間的性能,具有高強度、高耐磨和耐溶劑等特點。 在高鐵防水施工中,通常使用以「聚脲材料」做成的塗層。
  • 酒類過度包裝亟須規範 代表建議白酒統一用玻璃瓶
    全國兩會期間,酒類包裝問題再次引起代表、委員的關注。來自安徽代表團的全國人大代表、池州市貴池區梅村鎮霄坑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建偉建議,改變目前白酒過度包裝的現狀,同時出於節省資源和食品安全的考慮,可禁止陶瓷瓶作為白酒包裝使用,而統一使用玻璃瓶。這一建議目前業內看法不一。專家認為,白酒行業目前確實存在過度包裝問題,而更關鍵的是在於食品級包裝的標準建立與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