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好梧桐樹 引得鳳來栖!人民日報聚焦寧波高端人才引進

2020-11-22 浙江在線

  寧波正處於高質量發展階段,迫切需要各類人才的支撐。

  今天,人民日報以《栽好梧桐樹 引得鳳來栖》以題,報導了寧波如何集聚創新創業人才。在引進高端人才的政策體系看,寧波先後出臺"泛3315計劃"與"3315計劃",吸引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形成覆蓋更全的引才政策體系。

  此外,浙江餘姚市梁弄鎮黨委書記何張輝,作為新時代典型風採,受到人民日報的關注。被問為啥這麼多幹部群眾給他打好評,餘姚市梁弄鎮黨委書記何張輝摸摸後腦勺:「在基層工作,就得時時處處做群眾的貼心人。」

  本網特此轉載,以饗網友。

  浙江寧波合力集聚創新創業人才——

  栽好梧桐樹 引得鳳來栖

  在浙江寧波市鎮海區,長達6公裡的中官路創業創新大街,是人才聚集地的代名詞。以寧波國家大學科技園為核心,中官路沿線已集聚1000餘家企業和10多個創新創業平臺。

  一家位於科技園內創辦僅3年的公司,目前已成為全球少數能夠提供磁共振技術方案的公司。公司的創辦人,是寧波第七批「3315計劃」創業個人。

  「沒有大規模高質量的人才作支撐,就很難改變科技競爭、經濟競爭格局中的跟跑地位。」寧波市委主要負責人說,「寧波正處於高質量發展階段,迫切需要高端研發機構和科研人才的支撐。」

  寧波2011年啟動的「3315計劃」,計劃用5—10年時間,引進並重點支持1000名(個)高層次人才和高端團隊來寧波創新創業;2017年底發布《2018年寧波市「3315計劃」支持民間資本引進高端創業團隊公告》,激發民間資本投資人才項目的活力;2018年1月發布《2018年「泛3315計劃」引進支持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公告》,吸引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力爭用5年時間,集聚培養高層次人才200人、高端團隊100個,帶動集聚高層次人才3000人、高端團隊500個。

  「這3個計劃,彰顯了寧波對高層次人才的滿滿誠意!」寧波市委人才辦負責人介紹,入圍上述3個計劃的個人或團隊,都可獲得相應的資助。

  葉寧,2015年到奉化創業,是「3315計劃」創業個人、寧波海上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公司自主研發了海上WiFi終端,使用「海上鮮」APP可追溯漁船捕撈信息,捕撈品類、時間、海域、規格等一目了然。目前,海鮮B2B交易平臺整合了沿海地區2萬多艘漁船,全面覆蓋海上WiFi通信終端,是目前全國最大的海鮮B2B交易平臺。

  截至2017年底,「3315計劃」直接引進高層次人才1363人、高端團隊138個,帶動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9000餘人;創辦「3315企業」296家,去年共實現銷售54億元、利稅8.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4%、46%,其中11家企業銷售額突破億元大關。今年以來,3個計劃共吸引了1248個高端人才團隊申報,同比增長了44%。

  不求「為我所有」,但求「為我所用」。在寧波,用人單位與國內外專家合作形式多樣,有的專家與用人單位籤訂合同,有的專家前來參與短期項目合作。10年來,寧波通過「柔性引才」方式,累計建立院士工作站134家,柔性引進院士創新團隊162個,高層次專家1076名;幫助建站單位建立省級研發平臺55個、市級以上重點學科15個、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10個;申請市級以上科技項目850餘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900餘項。

  近日在寧波舉行的2018中國浙江·寧波人才科技周,是寧波乃至浙江重點打造的高層次人才引進平臺,2006年以來,歷屆人才科技周已吸引了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共計35萬人次的人才專家參與,正式引進各類人才3.2萬,正式籤約人才科技合作項目300餘項、合同金額347億元,為寧波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的人才智力支撐。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平臺好比是『梧桐樹』的枝幹,只有枝幹茁壯,才能引來四方『鳳凰』。」寧波市委組織部主要負責人說。

  浙江餘姚市梁弄鎮黨委書記何張輝——

  「群眾滿意了,工作才帶勁」(新時代擔當作為典型風採)

  (《人民日報6版截圖)

  「何書記定下的事,村民很容易就接受了,原因很簡單,他把老百姓滿意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

  「在這兒幹活最爽快,何書記會追著我們問有沒有什麼需求。」

  ……

  眾人口中的何書記,便是浙江省餘姚市梁弄鎮黨委書記何張輝(圖左,吳建炯攝)。問為啥這麼多幹部群眾給他打好評,何張輝摸摸後腦勺:「在基層工作,就得時時處處做群眾的貼心人。」

  「這是我開過的最美山路!」網友們誇讚的這條「最美」山路,就是滸溪線梁弄段公路。滸溪線百裡風光帶,吸引了越來越多遊客慕名而來……

  梁弄鎮位於四明山區,曾是我國最大的戶外燈具製造基地,但隨著環境保護力度加大,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鎮黨委和政府毅然決定關停、搬遷10多家企業,整治200餘家畜禽養殖場,實施四明湖環湖截汙工程。決策一出,馬上引來一片反對聲:「關了企業,財政怎麼辦,人員怎麼安置?」800多名本地工人意見更大:「本來在家門口就業,現在企業一搬走,飯碗上哪找?」何張輝苦口婆心:「只有騰出籠子,才能引來鳳凰,不壯士斷腕轉型升級,以後的路只會更難走!」

  何張輝緊鑼密鼓組織工貿辦、商會共同做好分流工作,將半數職工介紹到其他企業就業,並引進企業搞來料加工,女職工不出家門就能實現就業,還引導青壯年種植特色水果。由於工作細緻全面,企業職工全部順利再就業。

  四明湖的水質,引來百歲山等企業的青睞。何張輝抓住產業轉型升級的機會,在政策支持、服務對接、設備落地等環節,給予全程「保姆式」服務,從廠房破土到竣工投產,僅花了半年時間。企業老總豎起大拇指:「百歲山在全國建了好幾個基地,梁弄鎮的服務是最好的。」

  「CCTV發現之旅」雲創產業基地、「山水綠活」四明山時光小鎮、健峰培訓城基地……2017年,梁弄鎮接待會議培訓人員15萬人次、營業收入1.65億元,接待遊客120萬人次、綜合收入2.01億元,儼然成為培訓、旅遊的產業高地。

  2015年7月,「燦鴻」颱風過境,梁弄鎮內烏龜山山塘突然出現小面積塌方。情況緊急!山塘一旦垮壩,直接危及下遊村莊!

  正感冒發燒的何張輝聽到消息,立刻前往現場,讓村幹部迅速轉移下遊村莊村民,並立即組織農辦應急搶險隊。在搶險現場,何張輝灌沙包、扛沙袋,與救援人員一起跳進壩體背水坡填沙袋……

  「記得當時還在下大雨,沙袋不斷往下滑,何書記與救援人員用身體貼著斜坡平整沙袋。」鎮農辦主任張偉聞說,等搶險結束時大伙兒才發覺他臉色蒼白、腳步顫抖,勸他回去休息,但他說:「危急關頭有點小病,共產黨員不會開溜。」

  說起何張輝,鎮幹部吳建炯也豎起大拇指:「何書記心繫群眾是出了名的,他每周和18個村(社)黨組織書記至少通話一次,周末和晚上喜歡去臨近的自然村和困難黨員群眾家轉一轉,問問他們的情況。」

  「都說眾口難調,要讓群眾滿意,就得不斷琢磨。」何張輝笑說。2017年鎮上如意路兩側外立面改造,涉及約400戶農戶。怎麼改?何張輝在立項前就有了主意:將設計改造方案印在紙上,做了1.1萬份專刊分發給相關各戶徵求意見,以幢為單位確定改造樣式。徵得同意後,項目立馬動工,何張輝每天堅持在現場指揮,有時候直接睡在車裡,僅用21天就提前完成了任務。

  類似的事情比比皆是,比如,鎮西片主幹道要建設,涉及戶數多、矛盾大。何張輝攬下徵遷最多的後陳村,駐紮在村裡,一家一戶走訪談心。有的村民情緒激動,一開始就揚言:說破嘴皮子也沒用!何張輝依然笑臉上門,耐心勸導,往往一跑就是十幾次,終於按期完成7000多平方米的房屋拆遷。

  「我在街上走,老百姓都認得我。因為每逢大改造,我們都組織小分隊宣講,我也拿著小喇叭當宣講員,告訴老百姓要做什麼,需要怎麼配合。群眾滿意了,工作才帶勁。」何張輝說。

相關焦點

  • ​「栽得梧桐樹,自有鳳來栖」
    ​「栽得梧桐樹,自有鳳來栖」 2020-08-28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栽好「梧桐樹」 引得「鳳還巢」
    2020-11-23 08:53:06 來源: 海口日報 舉報   栽好
  • 平潭激發招商引資新活力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實驗區成立後,立足資源稟賦,圍繞旅遊文化康體、總部經濟、物流貿易、新興產業等特色產業,堅持精準招商、以商招商、專班招商,推進大項目、好項目落地,不斷補齊產業鏈短板。政策利好,持續釋放磁吸力日前,記者在位於君山片區的平潭新興產業園示範區看到,平坦的道路兩旁花卉綠植鬱鬱蔥蔥,現代化研發辦公樓鱗次櫛比。
  •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棲
    原標題: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棲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目標,推進『一網通辦、一窗通辦、一事聯辦、跨省通辦』集成改革提質增效。
  • 為什麼說「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梧桐樹是怎樣的一種樹?
    導讀:為什麼說「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梧桐樹是怎樣的一種樹?梧桐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詩經》,在《中國植物志》中確定為正式中名,別名還有青桐等,是梧桐科落葉喬木樹種,在我國南北各地栽培,從華北到海南都有分布;但是古人筆下的梧桐樹,至少在當下已經很少看得到了,可以這樣說,目前人們所說的「梧桐」,99%都不是真正的梧桐,只是近代廣為引種的懸鈴木,而真正的梧桐現在很少見,至於為什麼說「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梧桐樹是怎樣的一種樹?
  • 商務部談穩住外資:「家有梧桐樹,自有鳳來栖」
    中方相信,「家有梧桐樹,自有鳳來栖」。(中新經緯APP)
  • 濟南——栽下梧桐樹 自有鳳來栖
    在濟南,像葛平蘭團隊這樣獲得市政府資助的人才團隊還有很多。  濟南,正成為高層次人才的創新創業熱土。不僅提供辦公場地,還定期組織相關培訓,掛職專家定期對公司進行指導……為吸引高端人才,濟南市全力以赴,營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  今年6月,濟南發布《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促進人才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濟南加大人才扶持力度,突出「高精尖缺」導向。
  • 農村的梧桐樹是怎樣一種樹?為何說「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農村長的梧桐樹是怎樣的一種樹? 真正的梧桐樹 真正的梧桐原產中國,因此也有人稱其「中國梧桐」,是我國古老的原生樹種之一,種植歷史極為悠久,有「棲鳳之木」的美譽,高大挺拔,樹姿灑脫,幹青如翠,葉裂若花,基層林業曾專門寫過關於梧桐的文章
  • 廣州:栽下梧桐樹自有鳳來栖
    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當下,全球人才創業創新的選擇變化可以窺見一座城市的吸引力,作為一線城市的廣州如何成為海歸潮中吸引人才的新「磁極」?(9月4日《南方日報》)  優秀人才選擇到何處發展,有兩個關鍵因素繞不過去,其一是待遇的問題,其二是發展的平臺。6.7萬「海歸」扎堆廣州,恰恰證明廣州在這些方面做到了前列。用心栽下枝繁葉茂的梧桐樹,自然不愁綻放美麗的金鳳凰。
  •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浙江蒼南的「臺灣經驗」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浙江蒼南的「臺灣經驗」 2015-09-25 09:44:4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我們經常說: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這梧桐樹是哪種樹呢?
    鳳凰作為我們的祥瑞象徵,一直以來很受大家的崇拜和喜愛,關於鳳凰的傳說民間更多,也被冠以百鳥之王的稱號,雄的叫「鳳」,雌的叫「凰」,也被視為愛情的象徵,舉辦婚禮的時候,是離不開鳳凰的,各種物品之上都能夠看到鳳凰的存在,鳳凰跟麒麟一樣,都是一種祥瑞象徵,卻沒有真正的食物出現過,是真的存在,還是只是一種存在於我們的想像之中
  • 栽好梧桐樹,自有鳳來栖——城廂法院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護航民企發展
    城廂法院不斷優化部門間對接程序,才能實現辦理案件又快又好。秉承善意執行理念,城廂法院還在全市率先制定規範限制消費及納入失信名單工作的意見。去年7月23日,城廂法院制定《莆田市城廂區人民法院關於規範執行案件中限制消費及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工作的意見(試行)》。
  • 三原縣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三原縣緊盯行業100強,突出產業優勢,在引進伊利、煌上煌、得利斯、路大路肉製品等重點項目中,著力解決項目建設用地、雙高壓用電、配套支持等諸多問題。伊利項目去年10月投產,路大路、煌上煌項目庫正在加緊建設,得利斯項目近期開工,主導產業大項目招商取得了良好效果。圍繞全要素、做強產業鏈。
  • 紹興人才戰略:種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為搭建人才高地,紹興聚焦高校畢業生,開通輻射全國的「人才專列」招才引智,完善「引進、培育、留用」的全周期人才培養體系,用城市政策溫度為人才宜居宜業兜底,打造新時代「名士之鄉」人才戰略,加快城市綜合經濟實力提升,為更高水平、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人才動力。
  • 人才工作:栽得梧桐樹 引得鳳凰來
    近日,在三穗縣臺烈鎮頗洞村鄉土人才分享會上,吳富才、劉昌權等優秀鄉土人才為大家講解了猴頭菇、羊肚菌等食用菌栽培技巧,這是三穗縣成立「鄉土人才農技服務團」後,第6次開展「點對點」服務,受益群眾達2000餘人。 「鄉土人才農技服務團」是三穗縣發揮人才作用的一個縮影。
  • 農村長的梧桐樹是什麼樹,為何說「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在我國民間,流傳著這樣的一句俗語: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其實,在農村,梧桐樹只是一種樹幹很高大的樹木,這種樹木的主幹可以用來製作木器。梧桐樹的優點在於具備觀賞和實用雙重價值。但總體上,梧桐樹很普通。 那麼,為什麼古人認為梧桐樹會引來鳳凰?
  • 寧波東睦:家有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獨家)
    寧波東睦:家有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獨家) 【2006.02.05 10:22】 來源:和訊獨家   作者:萬兵 >   寧波東睦1月10日公告,公司股改方案調整為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每
  • 扮靚梧桐樹 引得鳳來栖 六大亮點看溫州「臺灣元素」
    目前,我市重點對接溫州同鄉會、臺灣農會、村裡、學校、基層行業協會、同業公會等,與臺灣各類民間組織結對53對,與臺灣各類行業協會結對36對,形成常態化交流機制;  這一年,溫臺兩地青年聚焦創業創新。一句「好近好親好暖心的大陸創業城市」,生動道出了臺灣青年對溫州創業的讚譽之詞及親密感受;「築夢溫州」臺灣青年人才對接會、阿里巴巴「諸神之戰全球創客大賽」臺灣專場等活動的舉辦,讓溫州在臺灣青年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我市已成功吸引3000多名臺灣青年來溫聯誼交流,近700人實習實踐和創業就業,現有70名臺灣博士人才在溫工作。
  • 紹興人才戰略:種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中青在線
    為搭建人才高地,紹興聚焦高校畢業生,開通輻射全國的「人才專列」招才引智,完善「引進、培育、留用」的全周期人才培養體系,用城市政策溫度為人才宜居宜業兜底,打造新時代「名士之鄉」人才戰略,加快城市綜合經濟實力提升,為更高水平、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人才動力。
  • 栽好梧桐樹 自有鳳來栖